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1 18:05:29浏览次数:95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一、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表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越来越大,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严重后果。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特点,在于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技术手段都是空前的,又是历史积累的。如果说以往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是局部的话,那么现在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性质正在对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的物理、化学性质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诸多方面,政治上的恐怖主义、经济的全球化、种族的文化冲突等无不打上全球性的烙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更是如此。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共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为世界各国所普通关注;二是这些问题已产生跨国界的影响;三是有些问题已发展成全球性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的扩大、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海洋污染等。(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关注1.人口问题自 1950 年以来,世界人口已翻了一番,到 2000 年世界人口已超过 60 亿,预计到 2030 年人口将达到 100 亿,其中大约有 90%以上的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的庞大压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无疑会对其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造成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同时也给许多国家的政府在提供教育、保健和食物保障等方面带来巨大负担。虽然从全球来看,粮食增产速度很快,但世界上的饥饿人口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并且人数仍在继续增长。据统计,现在每年仍有近 1350 万 5 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营养不良。同时也应认识到,人口增长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挑战,对工业化国家也是如此。工业化国家每增加一个人口,其所消耗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2.资源问题也是目前全球关注的一个领域。资源问题的实质是全球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与人类社会经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世界上许多工业资源的储量已急剧减少,甚至走向枯竭。据统计,从 1961~1980 年的 20 年间,全球铁矿石开采量增长
逞;但在发达国家的坚持下,世界贸易组织中将在专门设立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中审议有关问题。(4)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既无经济实力,又无技术来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以占世界人口 5%的首富和南方赤贫的人均收入为例,1960 年,两者相差 30倍,1970 年 32 倍,1980 年 45 倍,1990 年 60 倍。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 1994 年底,发展中国家的总债务已达 1.95 万亿美元。面对这种现实,发展中国家呼吁,应尽快建立各国公平、合理、互惠、没有歧视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各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发展。
了 80%,铝土矿增长了 2~5 倍,磷矿石为 2.2 倍,原油为 1.9 倍,煤炭产量增长了 40%。照此下去,有人推测有些资源可开采利用的极限只有 30~50 年,铁矿石可在 200 年左右。虽然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理由来证明自然资源将随着科技进步而带来开发潜力的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人口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原因。3.环境问题它是与资源开发和人口增长相伴随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工业化的发展,不断向环境中排放自然界本来不具有,因而无法吸收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其必然的结果是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大约 3.5 万儿童死于由环境引起的疾病。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增加,往往又是酸雨的制造者,酸雨不仅腐蚀金属,也会破坏森林、植被及毒害水体中的生物,当水体的 PH 值接近 5 时,鱼苗和鱼卵就会大量死亡,至于对宝贵的人文遗产的破坏那更是不可想象的。总之,环境已越来越危害人类的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如前所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会不断增加。虽然,当今的世界已走向信息社会,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完成工业化,有的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他们仍然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虽然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条件和良好的管理能力,本国资源已不再是限制其发展的因素,而对国外资源的巨大需求也正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恶化的原因;由于发达国家的居民对生态安全的渴求越来越强,因此更需要紧迫解决环境污染和工业化过程中倾放的大量废物所引起的潜在威胁。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世界环境的破坏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因此它们必须要承担部分解决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责任。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应十分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及其相互汇合酿成的各种问题。(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跨国界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通过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本国人民的福利,但 1986 年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及其放射云雾的扩散,打破了人们的这种幻想。随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更使世界震惊,人们开始认识到全球环境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自然系统中的空气、水、土地同生物群落的联系往往是全球性的。经济的竞争和世界贸易也可
以造成对环境的跨国界影响。伴随着世界性的产业梯次转移,发达国家的污染性工业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大量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和资源性产品则源源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到头来留给发展中国家的则往往是同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为令人吃惊的是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其环境危机,往往通过贸易的形式把一些有害废弃物和(副)产品倾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那里的法律不完善,而受到伤害, 这又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负担。(三)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据统计,矿物燃料提供了大约 95%的世界商业能源,这些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 CO2 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以 CO2 为主的温室气体不仅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同时也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红外辐射,促使大气中入射能量大于逸散能量,遂使气温升高。在过去的 100 年中,大气中的 CO2 浓度已从 280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率)增加到 350ppm,使全球温度升高了 0.3~0.6℃。长此下去,预计到 2050 年时,CO2 的浓度将高达 560ppm 以上,全球气温可能升高 1.5~4.5℃。气温升高的直接后果是冰川融化,海水升温膨胀,致使海平面升高,位于沿海的低平地将被淹没,同时地下水位上升将导致土壤盐渍化。当然气温上升也有有益的影响,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使作物和森林增产,还可以使高纬度地区扩大种植面积等。但总体衡量,还是弊多于利,因为如果确实是人类的活动加速了气候变暖,或者阻止了气候变冷的自然周期,受到深刻影响的是地表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将因为无法适应迅速的环境变化而出现混乱。2.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臭氧在平流层的存在,能大量的减少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不幸的是 20 世纪人们制成了氯氟烃(CFCs)等稳定的合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冷、工业溶剂和火箭中。据 1985 年统计,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已向大气溢出 65 万吨此类化合物,使大气中氯氟烃化合物所含的浓度增加了一倍,这些气体运动到平流层通过物理、化学的复杂过程,使臭氧遭到破坏。臭氧的耗损使大气中臭氧“罩”减薄,遂增加了地面的紫外辐射,其结果导
致皮肤癌病患者的增加和少见的恶性黑瘤病例的增多。据估计,1.1%的臭氧层的减少将导致 10万例皮肤癌。3.物种多样性锐减由于人口的压力,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与环境污染等,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自 1600 年以来已有 724 种灭绝,目前仍有 3 956 个物种处于濒危状态,3 647 个物种为易危,7 240 个物种已被认定为是稀有的。许多专家认为,地球上全部多样性的 1/4 可能在未来 20~30 年内有消灭的严重危险,其中由于有些物种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加以研究便灭绝了,这对全球人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4.对具有全球性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森林、湿地等被公认为大地之“肺”与“肾”,但人类对其并不珍爱。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评价,20 世纪 90 年代热带森林砍伐每年几乎达 1 700 万公顷,比 80 年代估计的 1 130 万公顷增加 50%。其直接后果是养分循环被中断、土壤肥力丧失、生物物种减少、土壤的日益侵蚀退化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等。这种影响将从多方面影响人类的生活,也会引起全球性生态系统调节机制的变化。人类对湿地也广泛开发利用,滥垦滥围,使大地之“肾”的功能不断丧失。5.土地退化(森林退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正在加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持的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在过去的 50 年中,大致有 12 亿公顷的土地由于人类砍伐和过牧而处在中度或重度退化中,全世界受退化影响的耕地有 4 300 万公顷,其中,每年有 600 万公顷土地退化为荒漠、半荒漠。此外,还有诸如病原体(疯牛病等)及疾病(艾滋病等)的扩散、环境难民等都带有全球性质。如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引起全球的关注,不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加以考虑,将必然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加剧了国家间和各个民族—文化间的矛盾冲突,怀疑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思潮在发展,一些极端的行为,如恐怖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相关。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动向虽然从全球人地关系的演进上,全球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采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但由于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各种社会形态在当今的社会中都存在着,表现出全球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从国家这个层次看,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
基本类型。在发展中国家,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表现为贫穷落后、发展不足、人口过剩、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在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受大量难民和饥荒的困扰,人口与粮食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其他一些步入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除了解决上述问题之外,还面临着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在发达国家,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同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人口老化、就业问题、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人地关系主导方面在于“发展”,而发达国家可能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控制。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由一国、一地区来实现,必须在全球的框架下,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和“地球村”的理念经充分的平等协商来制定全球可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一)全球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逐渐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应具有可持续性。持续性的关键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是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观。此外,可持续发展还强调系统观、公平观与和谐观。系统观即把地球表层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等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经济的生产能力、社会的需求能力、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相互调适。公平观是一种广义的平等,包括在资源分配、发展权力、技术转让、资金供给、文明成果共享以及义务的承担等的平等。它具有三层含义:即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这种公平观是跨越时空的整体公平,以期达到系统内各组分的平等。和谐观即人地关系的和谐,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只有人地关系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在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经济发展问题更趋严重的背景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 1992 年6 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受到否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普遍接受。会议提出了环境与发展不可分割,要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
系”的主张。并在《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提出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 27 条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人类处于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同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2)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3)为了公平地满足今后世代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需要,必须求取发展的权利。(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5)为了缩短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所有国家和所有人都应在消除贫困这一基本任务上进行合作,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6)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在环境方面最易受伤害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应受到优先考虑。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行动,也应着眼于所有国家的利益和需要。(7)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而合作。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他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政资源,他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负有责任。 (8)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所有人都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各国应当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且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9)各国应当合作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做法是通过开展科学和技术交流,包括新的和创新性的技术的交流来提高科学认识。(10)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在有关层次的参与下加以处理。在国家一级,每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包括在其社区内的危险物资和活动的资料,并应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过程。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便利及鼓励公众参与,让人人都能有效地使用司法和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序。
(11)各国制定有效的环境立法。环境标准、管理目标和优先次序应该反应它们适用的环境与发展范畴。一些国家所实施的标准对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不适当的,也许会使它们承担不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代价。(12)为了更好地处理环境退化问题,各国应该合作促进一个支持性和开放的国际经济制度,这个制度将会导致所有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环境目的而采取的贸易政策措施,不应该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任意或无理歧视的手段或伪装的限制。应该避免在进口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单方面采取对付环境挑战的行动,解决跨越国界或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环境措施,应尽可能以国际协调一致为基础。(13)各国应制定关于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的责任和赔偿受害者的国家法律。各国还应迅速并且更坚决地进行合作,进一步制定关于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对其管辖外的地区造成的环境损害的不利影响的责任和赔偿的国际法律。(14)各国应有效合作阻碍或防止任何造成环境严重退化或证实有害人类健康的活动和物资迁移和转让到他国。(15)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采取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技术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 (16)考虑到污染者应承担污染费用的观点,国家当局应该努力促使内部负担环境费用,并且适当地照顾到公众利益,而不歪曲国际贸易和投资。(17)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活动,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国家手段,并应由国家主管当局作出决定。(18)各国应将可能对他国环境产生突发的有害影响的任何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通知这些国家。国际社会应尽力帮助受灾国家。(19)各国应将可能具有重大不利跨越国界的环境影响的活动,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预先和及时地提供通知和有关资料,并应在早期阶段诚恳地同这些国家进行磋商。(20)妇女在环境管理和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他们的充分参加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1)应调动世界青年的创造性、理想和勇气,培养全球伙伴精神,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证人人有一个更好的将来。(22)土著居民及其社区和其他社区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传统习惯,在环境管理和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各国应承认和适当支持他们的观点、文化和利益,并使它们能有效参加实现可持续发展。(23)受压迫、统治和占领的人民,其环境和自然资源应予保护。(24)战争一定破坏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关于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环境的规定,并按必要情况合作促进其进一步发展。(25)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26)各国应和平地按照《联合国宪章》采取适当方法解决其一切的环境争端。(27)各国和人民应诚意地本着伙伴精神,合作实现本宣言所体现的各项原则,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国际法进一步的发展。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即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要促进发展,就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这里提到的发展,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发展,而是指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从发展中寻找可行的途径。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指由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也就是当今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及所达成的共识,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为加强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中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本次大会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起点,可持续发展被世界普遍接受,其实践活动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二)全球可持续发展动向
自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的制定了本国的《21 世纪议程》,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在对《21 世纪议程》作出反应。据联合国估计,到 1996 年上半年,全球已有约 100个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600 个地方政府制定了当地的《21 世纪议程》。这反应出各国政府都已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推进《21 世纪议程》的全面实施,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专门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自 1992 年 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每年都举行会议,审议《21 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从目前情况看,各国在设立机构、制定规划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规定,以及公众教育和意识方面也做出了努力。从各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侧重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效益,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改变消费模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并通过关心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企图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其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丰富自然资源而作各种尝试。而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则主要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和人口健康、教育、安全等社会问题,提高保护环境与生态的能力。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发达国家不肯履行在 1992 年环发大会上关于资金援助的承诺,即应拿出各工业化国家0.7%的 GDP 作为海外援助资金(ODA)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尽快摆脱贫困。只有北欧等少数几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实际上,发达国家 1993 年的 ODA 只占 GDP 的 0.29%,比 1992 年占 GDP 的0.33%还有所下降。(2)在技术转让方面,发达国家还没有提供更多减让的、非市场机制的优惠条件,致使发展中国家在资金短缺的前提下,难以得到足够的环境无害化技术。(3)发达国家把环保作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的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利用其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对进口产品制定种种严格的“环境标准”,其结果是将抵消发展中国家的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披上“绿色”外衣。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过程中,发达国家力主写进“环境条款”,由于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未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