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层的进化

发布时间:2023-04-27 14:04:34浏览次数:111
地球表层的进化地球表层从简单到复杂,从比较无序到比较有序,成为越来越复杂的耗散结构。地球形成初期,放射性热是当时地表的主要能源,地球内部熔融物质,喷出大量的岩浆、气体和水蒸气,遂成为原始的各个圈层,物质变化主要依靠物理和化学作用。物质的分化使密度较小的含长石和石英矿物的岩浆构成了大陆地壳;密度较大的富含铁镁的岩石形成了海洋盆地。大气圈和水圈也因地球内部散逸的气体而不断增厚。随着地壳的增厚,地热对地球表层的作用减弱,太阳辐射逐渐成为地表的主要能源,并以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的物理化学风化等方式进行流通转化,但是此时的太阳能进入地表后很快三十,在内部集聚量不多。地表的原始大气和海水中存在着某些简单的物质,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氮、氮、硫化氢等,在短波紫外线、电离辐射、火山爆发、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转化成许多种分子较大的有机物,如氮基酸. 、核苷酸、单糖和三磷酸腺苷等。这些化合物在原始海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过化学变化逐渐聚合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然后成千上万的生物大分了聚集成共有最原始的生命形态的分子体系,它们在海洋中受水分子保护,免遭致命的紫外线伤害,故最早的生命物质只能存在于海洋,估计深度在海面以下 10m 左右,完成了无生命向有生命的过渡。这大概发生在 30 亿年以前,自此。有机体就成为地球表层中能量流转化的一个新环节。最原始的生命形态可能是类似细菌的生物,最初是异养型的细菌,靠海洋中的有机化合物积聚能量为生。由于海洋中有机化合物毕竞有限,当它们与异养生物的消耗最终达到平衡时,异养生物因食物的匮乏,产生了自养生物,这就是具有叶绿素的蓝绿藻的出现。蓝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依靠自身固定太阳能。于是在海洋里产生了最原始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具有自养和异养、合成与分解两个环节的藻菌生态系统,它的出现表明有序程度的提高,改变了地表的功能与结构,打破了原来能量积聚与散失之间的平衡,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负熵流,增加了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的储存。天然生态系统是在自然地理系统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自然地理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环境。由于有机体固定和转化太阳能引入负熵流,比自然地理系统更强,因此,生态系统较之自然地理系统更为有序,功能更强。系统内的各个成分彼此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越复杂,彼此的调节能 力就越强,其物质能量转化的功能也越强。反之,系统越简单,相互作用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功能也弱。但是系统的有序、稳定、调节、功能等特性,都是在输入负熵流的条件下才赋有的,只有在非平衡系统状况下引入负熵流才能维持系统的这些特性,而天然生态系统正是这样一种复杂有序、结构稳定、调节能力强、功能性高的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它同天然生态系统有本质差别。早期的人类只是天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消费的环节,以后由于人类以杜会生产的方式改变着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和流通转换,形成独立的具有耗散结构的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维持衣食住行,发展生产,需要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燃料、木材、食物、纤维等等,其实质就是人类生态系统从天然生态系统中获得负摘流。人们还将天然生态系统不断改造成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人类生态系统是天然生态系统进化的产物,由于它获取了日益增多的负熵流,发展越来越快,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的面貌,所以它是一个远比天然生态系统更为复杂有序的耗散结构。
★★★3分
  • 贡献者:黄老师
  • 售价:1
  • 时间:2023-04-27 14:04:34
  • 大小:19 KB
  • 格式:docx
  • 页数:2页
  • 下载:0
下载文档
编辑推荐
地球表层的结构与熵 101
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描述方法 96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93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92
工业化与代表性国家 91
塞曼效应 89
核磁共振 99
暂无广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