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文地理概论
发布时间:2023-05-02 16:05:15浏览次数:114欧洲人文地理概论一、欧洲的人口、民族与文化(一)欧洲人口地理特征欧洲总人口现已达 7.41 亿,是目前仅次于亚洲、非洲的世界人口较多的大洲。 1.人种构成以白种人为主,人口增长缓慢欧洲人口绝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人种结构单一的特征比较突出。欧罗巴人种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肤色较深,包括印度-地中海类型和巴尔干-高加索类型;北支肤色较浅,包括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和白海-波罗的海类型;南支形成的时间早于北支。战后由于移民的进入,欧洲已由战前单一白色人种的大陆变成白色人种为主,多种种族共存的结构。欧洲民族众多,共有 100 多个民族,①其中阿尔巴尼亚、爱尔兰、冰岛、葡萄牙、挪威、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等主要民族占其国民人口总量的 98%以上、这些国家可视为基本单一民族国家,比利时为两个主要民族国家,其余均为多民族国家,其中俄罗斯的民族就多达 130 多个。①多民族国家中大多以一个或几个大民族为主体,如英国、俄罗斯等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建了欧洲的历史文化。当然,民族冲突和争端也导致了各时期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和社会动荡。 战后欧洲人口增长缓慢,是各大洲人口增长最慢的一洲。1850~1980 年间,欧洲人口年均递增仅 7‰,① 到 2000 年,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在 6‰以下,② 欧洲已经进入人口低出生率一低死亡率一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这将使欧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趋于持续下降。导致欧洲人口增长长期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降低,大量向外移民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2.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分布不均匀就欧洲人口密度看,已经高达 73 人/km2,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人口稠密洲。到 2000年 6 月底,欧洲人口大国俄罗斯人口总数 1.47 亿,德国 8 222 万,人口在 5 000 万~6 000 万的国家有法国、英国、意大利、乌克兰,3 000 万~4 000 万的国家有西班牙和波兰,其余国家人口均在 3 000 万以下。 欧洲人口分布集中于西欧、中欧的利物浦-巴黎-巴塞尔-汉堡四边形地带,其人口密度在 1 000 人/km2 以上,30 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集中于此。此外,波河平原和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沿海和马德里为中心的地区、中欧-巴尔干半岛、东欧南部、俄罗斯西部圣彼得堡-莫斯科地区的人口分布也较稠密,而北欧、东欧北部和山区人口分布较稀疏。3.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放慢、人口寿命延长,导致西欧发达国家率先进入老年社会。大约在 1760 年前后,法国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生率趋于下降的国家,二战以来,德国、英国、意大利的人口出生率也趋于下降;经济发展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欧洲居民平均寿命持续增长,目前多数国家人均寿命已超过 75 岁,③ 为各大洲之首,北欧地区甚至达到 80 岁。由此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显现出来: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1%以上的国家数在西欧、北欧、中欧国家中越来越多,从而引发了劳动力数量不足、经济活动人口抚养系数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的问题,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于是,欧洲成为当今世界上吸收外来劳工的一个主要地区,欧洲从二次大战前人口净移出区变成了战后的净移入区。(二) 欧洲的民族与民族问题1.欧洲民族及其分布在现代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上,欧洲早于其他各洲,约在 19 世纪中叶,欧洲许多民族即开始跨入现代民族的行列。欧洲民族中,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有 50 多个,其中,总人口超过 1 亿的是俄罗斯人,人口超过千万的有 12 个:德意志人(8 100 多万)、意大利人(5 800 余万)、法
“欧洲联盟”(即欧盟),是上述一体化组织中对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影响最深远、作用最直接的一个。它以欧共体 1991 年 12 月 11 日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的建立为标志。1993 年 11 月 1 日“马约”生效后,欧共体未就其称谓变更问题做出决定,但欧共体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盟”。目前“欧共体”和“欧盟”均可使用, 法律文件和对外签署协议仍需用“欧共体”。欧共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欧盟在欧共体采取的一体化措施之上,于 1993 年 1 月 1 日已基本建成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自由流通的统一大市场。关于对各类人员取消边境检查的“申根决定”1995 年 3 月 26 日在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萄萄牙等七国之间生效,1998 年 4 月1 日在意大利、奥地利生效。瑞典、芬兰、丹麦 1996 年 12 月 19 日在卢森堡签署“申根协定”,但至今没有实施。英国、爱尔兰则因为内政原因尚未签署“申根协定”。1994 年 1 月 1 日正式成立欧洲货币局,1999 年 1 月 1 日正式在欧元国启动单一法定货币欧元(EUR),2002 年 1 月 1 日欧元进入流通,成员国货币已于 2002 年 7 月 1 日退出流通。1996 年 12 月都柏林会议还通过并经 1997 年 6 月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正式批准“稳定与增长公约”和“第二货币汇兑机制”两个法律文件。“阿姆斯特丹条约”规定成立政策分析和预警中心,指定欧盟理事会秘书长为欧盟对外政策代表;理事会在重大方针和战略问题作出决定时采用一致通过表决制,实施具体措施时采用特定多数表决制,开始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1999 年 12 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决定在 2003 年前建立一支 5 万~6 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1996 年佛罗伦萨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警察”组织公约,规定在 2004 年前逐步形成共同的移民和避难政策,1999 年的坦佩雷首脑会议要求成员国相互承认司法判决,并在 2004 年前建立统一司法区,使欧盟在司法和内政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展的次序是以内环(目前欧共体 15 国)为核心,中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作依据,外环(波罗的海三国和东欧)作基础逐渐向外圈层扩大:首先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余下的成员)纳入,然后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中欧东部国家、最后将东欧国家囊括在内,从而形成统一的“欧洲合众国”。欧盟是完善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其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是“欧洲合众国”类似于联邦制的完全的区域经济政治体。
兰西人(5000 多万)英格兰人(5 000 万)、波兰人(约 4 000 万)、乌克兰人(4 200 多万)、西班牙人(2 000 多万)、罗马尼亚人(2 000 余万)、匈牙利人(1 000 余万)、荷兰人(约 1 400 万)、葡萄牙人(1 000 余万)、希腊人(1 000 余万)。100 万人口以上民族的人口总数占欧洲总人口的 95%左右。①战后,欧洲的民族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从亚洲、非洲和拉美输入大量劳工,民族成分变得更加复杂。2.欧洲的民族问题由于民族众多,特别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民族分布混杂或在民族地域的交接地区,常常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武装冲突,由此引发领土争端。在多民族并存的国家,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民族利益冲突加剧,使得国家分裂或合并,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苏联由一个国家分裂为 15 个主权国家、前南斯拉夫分裂为 5 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两国、两个德国统一为一个德国等等。短暂时期中政治地图如此剧变,这在各大洲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向前的今天,多民族共存共荣,和睦共处、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和剥削受到坚决反对,民族极权、民族分裂主义也不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应当在民族平等、团结互爱、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处理国内的民族关系,也应当建立国家之间的平等、睦邻、互信、互不干涉内政和领土完整的公正的民族关系。(三)欧洲文化地理特征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欧洲的殖民扩张,欧洲文化自近代以来已经走向了世界。可以说,如果有一个近代以来其文化技术一直对世界产生着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大洲的话,它就是欧洲。1.欧洲的语言及其分布欧洲的语言种类众多,主要属于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以及闪一含语系和独立语系(见表 7.2.1),其中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使用者达 6.6 亿人,占全洲人口 90%以上。构成印欧语系的主要语族是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讲这三大语族语言的人,约占欧洲总人口的 85%,其中,斯拉夫语族占 30%以上,日耳曼语族占 25%,罗曼语族占24%。斯拉夫语族又分为东、南、西三支,属于东斯拉夫语支的民族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民族有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等;属于西斯拉夫语支的民族有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日耳曼语族分为西支和北支,其中属于西支的民族主要是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德裔瑞士人、卢森堡人、阿尔萨斯人、荷兰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和奥尔斯特人;属于北支的民族主要有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冰岛人、法罗人等。罗曼语族则分为东、西两支,属于东支的民族主要有罗马尼亚人、摩尔达维亚人、阿罗蒙人等;属于西支的民族主要有意大利人、法兰西人、意裔瑞士人、法裔瑞士人、瓦隆人、曼托罗曼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欧洲的乌拉尔语系主要是芬兰-乌戈尔语族,又分为芬兰语支和乌戈尔语支,属于芬兰语支的民族主要是芬兰人、爱沙尼亚人;属于乌戈尔语支的民族是匈牙利人。欧洲的阿尔泰语系主要指突厥语族,又分为西南、西北两语支,属于突厥两语支的民族分别是土耳其人和鞑靼人。表 7.2.1 欧洲的语言体系
资料来源:本表引自[美]肯尼思•卡兹纳蒂《世界的语言》,北京出版社。2.欧洲的科技欧洲是近、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源地,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摇篮。近代以来,欧洲在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发明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近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天文学、光学、电学等都发端于欧洲,近现代的工业生产、交通、通讯技术和大工厂生产与管理制度也都起源于欧洲;直到今天,欧洲数学、核物理、高能物理、天文学、低温物理、量子力学、射电天文学、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工程科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计算机软件、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领域仍保持着世界先进地位,在核技术、空间技术、航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冶金技术、石油勘探和加工技术、医疗卫生技术、农业和食品工业技术、新材料技术、军事技术等方面也居于世界的前列。当代欧洲的科技大国主要有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此外,北欧、中欧地区的科技水平也很发达。欧洲的科技合作开展得很有成效,例如: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核组织、欧洲空间局、欧洲生物学合作等科研组织的合作,以及欧洲尤里卡计划、欧共体产业技术基础研究计划等一系列科技合作计划,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欧洲的宗教及其分布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据统计,欧洲有基督教徒约 3.6 亿人,占世界基督教徒的 1/3 左右。欧洲基督教徒中有罗马天主教徒约 1.8 亿人,东正教徒 0.6 亿,新教徒约 1.2 亿。此外,欧洲还有伊斯兰教徒近千万人,佛教徒 20 多万以及为数不多的犹太教徒和印度教徒。欧洲是基督教发展和向世界传播的地方,在长达1500 多年的时间内,基督教对欧洲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基督教是从西亚最先传入南欧的。公元 4 世纪,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并将其强行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和不列颠推行;7~12 世纪基督教传入北欧和东欧,11 世纪中叶,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会和东正教会两大派;16~17 世纪,罗马公教会内部又分裂为罗马公教会(我国通称天主教)和新教,由此确立基督教内三派鼎立的局面。16 世纪中叶,俄罗斯正教会脱立东正教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管辖,成为沙皇统治的俄罗斯正教会。 基督教各派在欧洲分布的主要格局是: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西欧(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中欧(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地;新教徒大多集中在英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东正教徒主要集中在东南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南斯拉夫等国;俄罗斯则主要分布俄罗斯正教会。从 14 世纪初到 17 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征讨把伊斯兰教带到了巴尔干半岛,使那里出现了众多的穆斯林,西班牙南部的穆斯林也是这段历史的产物。 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仅次于国王的大封建主,它垄断了整个文化思想领域,是封建主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文化控制的工具。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国家
的对外扩张,天主教和新教传播到“新大陆”、亚洲和大洋洲,成为殖民宗主国进行文化思想扩张和统治的工具。4.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近代以来,在各大洲中,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主要表现为:一是欧洲的一些民族语言成为世界性语言,像英语和西班牙语;二是欧洲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生产管理技术逐渐扩散到全球,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了近现代社会;三是欧洲不仅产生了资产阶级,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并且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扩散到全世界;四是欧洲的生活方式、宗教、音乐、美术和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因此,近代以来欧洲文明的扩散,导致了世界时代的跃迁。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至今依然重要。二、欧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一) 前资本主义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1.奴隶社会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欧洲古代文明起源于东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希腊是欧洲首先创造文明的古代王朝,因其对欧洲各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故古希腊文化被称为“古典文化”。 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海文化的发源地。约公元前 2500 年左右,克里特由新石器时期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开始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公元前 2000 年,克里特岛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 17~16 世纪达到繁盛时期。希腊人的祖先来自东欧,古希腊文明的一个重要中心是迈锡尼,约在公元前 1600~公元前 1450 年,希腊部落迈锡尼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其势力可以和克里特相抗衡。希腊荷马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1000~公元前 700 年间。荷马时代之后,希腊各地奴隶制城邦国家约有 200多个,它们以一城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形成国小民寡的城市(邦)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希腊中部的雅典、南部的科林斯和斯巴达、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 334~公元前 330 年攻陷波斯帝国,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近东和中东进入希腊化时期。 古罗马是古代欧洲经济文化发达的另一个代表和扩散源,古罗马是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和宏扬光大。意大利半岛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利古里亚人是半岛上最早的居民。公元前 2000 年初,印欧人从东北移入,拉丁人是其中的一支,成为意大利人的祖先。罗马人所属的拉丁族,定居于意大利中部。公元前 6 世纪末,罗马开始崛起,公元前 27~公元 395 年是罗马帝国时期。公元 395 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于公元 476 年灭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却一直存在到公元 1453 年。罗马帝国在公元 1 到2 世纪进入强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庞大,西北、北部边界达到现在英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境内,西边和西北包括今天的荷比卢、法国和伊比利亚半岛全部,东界一度达到幼发拉底河、里海西南岸和黑海北岸,南界包括埃及、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的一部分,成为版图囊括亚、欧、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社会的终结和封建社会的开端。2.封建社会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公元 4~5 世纪,南下的日耳曼人和罗马境内的奴隶、隶农一起摧垮了罗马帝国以后,分别在西班牙、意大利、高卢和不列颠建立王国,其中,高卢的法兰克王国存在较久,起的作用更重要。法兰克王国由原居住在莱茵河下游的法兰克人所建。法兰克人在公元 481-511 年间接受基督教, 占有罗马高卢全境,于六世纪中叶建立西欧最强大的封建国家,版图东抵易北河、西连西班牙、南部包括意大利的大部分。公元 814 年国家分裂,争夺的三方三分其国,即东、西法兰克王国和中间的意大利。 西法兰克国即法国。从 12 世纪起法国与英国开始了领土的争夺。“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年)以后,法国获胜并基本完成统一。 东法兰克国即德国,在查理帝国分裂后逐渐形成日耳曼王国。德国自 11~12 世纪以来完成了封建化过程,但诸侯割据,王权不能集中。各个诸侯不断地向东、向北扩张。15~16 世纪之间,德国成为由 200 多个小诸侯组成的松散国家。
意大利长期处于分裂之中。9~10 世纪,罗马时代的旧城开始逐渐恢复为工商业中心,特别是北部自 14世纪就开始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萌芽,终于汇聚成 14~15 世纪反映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和思想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不列颠群岛的原住居民是凯尔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日耳曼部落从 5 世纪中叶起由欧洲渡海侵入并建立了许多小国。9~11 世纪是不列颠的封建化时期,13 世纪封建关系达到较高水平,城市增加到 160 多个。1295 年召开代表各个大城市的“国会”。到 17 世纪,国会成为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王权的武器。 东欧的封建社会可以上溯到公元 882 年基辅罗斯的建立。基辅国家从 11 世纪中叶起开始解体,12 世纪时分裂为 10 多个完全独立的公国。13 世纪中叶形成的立陶宛大公国曾称雄东欧一个多世纪,后来波兰人也有过扩张国土的辉煌。到 15 世纪末出现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即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大公在推翻蒙古的统治以后开始成为欧洲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沙皇俄国。沙皇俄国向西、向南分别到达了波罗的海和黑海,又于 16 世纪末期开始向亚洲方向扩张。到 19 世纪时,它的国土到达了北美洲和中亚,成为一个庞大的农奴制帝国。(二)资本主义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1.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扫除了思想政治障碍,为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等都程度不同地起到了这个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1640 年,结束于 1688年,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成为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为英国乃至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实,对欧洲和世界影响最大的还是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它始于 1789 年 7 月 14 日,结束于 1794年 7 月 27 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人权宣言”昭示着它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的一次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法国资产阶级走上了对外战争的道路,拿破仑打败了反法联盟,一度改写了欧洲的政治地图。拿破仑的帝国在 1811 年达到顶点,但在反法同盟的打击下,帝国于 1814 年崩溃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柏林、布拉格、布达佩斯、科隆、巴黎、维也纳、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地都是革命运动的重要中心。特别是德意志 1848 年力求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不成功的革命、奥地利人民要求废除封建关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革命和 1861 年沙俄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度的革命等,对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都产生着重要影响。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19 世纪初期,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匈帝国和法国是欧洲大陆上的主宰。到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由普鲁士完成的统一的国家)和意大利的统一不但奠定了两国现代疆域的基础,还使它们崛起成为欧洲和世界的大国。英国在 18 世纪就由于在欧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到 1870 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的 2/3、生铁、煤炭产量占世界的 1/2,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到 25%,拥有商船吨位超过荷、法、美、德、俄的总和,英国的殖民地到 1914 年达到 3 350 万 km2,人口 3.935 亿,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法国到 1870 年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向外殖民活动也重新得到了加强,到1914 年,已拥有殖民地 1 060 万 km2 ,殖民地人口 5 550 万。 沙俄以东欧为基础,不断对外发动战争,从其邻国,特别是其东方邻国那里掠取土地。到 1914 年,沙俄在其原来 540 万 km2 领土基础上又向外扩张了 1 740 万 km2 土地。3.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 4 年 3个月(1914.7~1918.11),是德、奥、意(后转为协约国)、土、保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美、中等组成的协约国之间的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首先,英、法
虽然在战争中遭受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第二,欧洲政治地图上出现了一批新国家:如芬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爱尔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第三,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把西普鲁士及上西里西亚划归波兰;奥匈帝国崩溃,奥地利成为一个小国,匈牙利脱离奥地利而独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其在欧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退缩到小亚细亚半岛上。第四,在欧洲,也是在世界上第一次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欧洲的格局。 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建立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在欧洲和远东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德-意-日法西斯国家集团与英、法、美“民主”国家集团的对立、苏联的日益发展壮大,是这个时期欧洲政治舞台的基本内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政治地图1.战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欧洲政治地图变化其主要政治事件有:第一,根据波茨坦协定,欧洲有关国家的疆界发生了重要变化:德国一分为二,组成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一部分国土划给了苏联、波兰;意大利将部分领土划归南斯拉夫和法国;奥地利于 1945 年宣布独立,又在 1955 年 10 月宣布为永久中立国;苏联的版图囊括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还获得了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外喀尔巴阡乌克兰、比萨拉比亚,还从日本获得了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波兰的领土西移;罗马尼亚的版图变小。第二,欧洲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在美国支持下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对峙的格局。军事上的华沙条约国集团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上的“经互会”和“欧洲共同体”不仅使欧洲,也使全球进入了战后的“冷战”状态。2.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的欧洲政治地图欧洲是世界上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政治地图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崩溃,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自 90 年代初两个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以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成为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版图东部的 6 个州。苏联的欧洲部分分裂成基本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 7 个独立国家,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阿尔巴尼亚、前南斯拉夫等国先后改变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第二,独立国家数量由 90 年代前的 33 个猛增到 90 代后的 43 个。主要是东欧由过去的一个统一的苏联变为现在的 7 个独立国家,南欧由过去 13 国变为现在 17 国。新增的独立国家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南斯拉夫”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称“塞尔维亚和黑山”。第三,中欧政治地图变化显著。90 年代前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从而引起了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实力对比的重大变化;捷克斯洛伐克 1993 年 1 月分别独立为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第四,“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是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军事防务一体化的主要形式,而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则于 1991 年 6 月和 7 月分别解散,成为了历史。三、欧洲近现代经济的形成与扩散(一)16~18 世纪:欧洲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资本原始积累在 11~15 世纪,城市兴起、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是西欧封建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正是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才使资本主义关系在西欧城市中得以萌芽。 中世纪欧洲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手工业生产是当时城市经济的物质基础,其中毛织业和冶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意大利北部城市和西欧佛兰德尔(即尼德兰南部)是毛织业发展最早、最繁盛的地区。到 15 世纪时已经出现了自动纺车,在织布和印染技术方面也有很大改进。冶铁业在德意志和中欧一些城市最为发达,14 世纪末,开始利用水车带动风箱吹风,带动重锤粉碎矿石,并产生了铸铁业。15 世纪中叶,出现了鼓风炉。
城市商业的进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别推动了西欧和近东之间的贸易,加速了地中海北岸城市的繁荣。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集市贸易,在中世纪中后期迅速扩大,其中以 12~13 世纪兴盛的香槟集市、14 世纪中叶兴盛的汉萨同盟对欧洲近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时代是从 16 世纪才开始的”。① 16~18 世纪,是西欧封建制度瓦解的时期,是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大发展的时期,是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殖民者开始走向海外进行殖民掠夺的时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依靠对国内农民土地的剥夺(西欧的“圈地运动”)、推行国债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外进行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推行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来实施。欧洲经济兴衰的更替也是明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经济在 16 世纪衰落了,代之兴盛起来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特别是西班牙在 16 世纪成为西欧经济最繁荣的强国。17 世纪荷兰则成了西欧经济的中心,荷兰的毛织业、丝绸业、麻布业、造船业、捕鱼业都很发达,但是更具优势的是荷兰的对外贸易业,它拥有强大的商船队,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之称,其商业霸权也支撑和带动了它的工场手工业的兴旺。 英国自 16 世纪开始,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17 世纪上半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7 世纪下半期从荷兰手中夺得海上霸权,18 世纪又挤掉法国,确立了它在印度、北美的殖民霸权,成为 18 世纪首屈一指的工业、商业强国和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从 18 世纪 60 年代起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更加巩固和扩大了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霸权地位。16~18 世纪的法国由于受封建制度的束缚,虽有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扩张和海外殖民掠夺的推动,其工商业状况和经济水平在 18 世纪时仍落后于英国。而德国经济在 16~17 世纪时处于衰落状况,到 18 世纪下半期,德国西南部的莱茵区和萨克森的资本主义工场也有广泛进展,但由于封建统治和国家不统一,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进程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二)18~20 世纪 40 年代:产业革命与欧洲近现代经济的形成与扩散产业革命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产业革命在 18 世纪 60 年代始于英国,首先从纺织业开始,80 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而得到了进一步扩散,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英国约在 19 世纪 60 年代前完成了产业革命,法、德、沙俄在 19世纪末、20 世纪初也完成了产业革命。 这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工业生产布局由分散趋向集中,生产的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迅速完成。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其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化,为 19 世纪及以后欧洲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以英国为例:1850~1870 年间,棉纺织厂从 1 932 家增加到 2 483 家、煤产量由 5 000 万 t 增加到 11 200 万 t,生铁由229 万 t 增加到 597 万 t,钢和铁的出口值从 540 万英镑增加到 2 350 万英镑,铁路长度从 4 646 英里增加到 13 562 英里,造船业也飞速前进,海外投资从 2 亿英镑增至 14 亿英镑。到 1870 年,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为32%,居第一位。英国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技术和单产都有长足的进步。同期,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业也迅猛发展。到 19 世纪末期,新的欧洲经济进展不平衡状况越来越突出:英国前进速度放慢,法国轻重工业的不平衡以及德国工业在 19 世纪 50~60 年代高涨、70 年代跳跃式发展,使得德国在 20 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工业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英国在战争中丧失了 70%的船只,失去了保持250 年的海运垄断地位,1913~1918 年间的出口贸易量减少了 1/2,欠下美国 9 亿美元债务成为美国的债务国,还把欧洲、拉美、印度和东南亚的市场优势让给了美国、日本;德国因为进入战争经济和遭受战争的打击,其资源缺乏、进出口急剧萎缩、生活品不足、通货膨胀、债务沉重;法国和沙俄的经济也遭受重大打击而急剧衰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经历了动荡恢复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其中 1929~1933年的那场源自美国的经济危机,使 1933 年同 1929 年相比:德国工业生产下降 40.6%,法国下降 28.4%,英
国下降 16.5%,而且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交织激荡。因此这个时期中增长缓慢、危机深刻持久(20 年间发生了 3 次世界经济危机),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垄断地位的丧失。四、欧洲现代经济地域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迄今,欧洲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欧洲保持了战后世界经济中心之一的地位。战后欧洲经济格局的变化,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战后初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两大经济集团并存发展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es-EC)简称“欧共体”,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代组建的国家经济政治集团。欧共体是在“欧洲煤钢共同体”(也称欧洲煤钢联营,法、西德、意、荷、比、卢诸国于 1951.4 月在巴黎签约、1952.7 月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也称欧洲原子能联营,上述 6 国 1957 年在罗马签约,1958 年生效)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即共同市场,EEC,上述 6 国 1957 年在罗马签约,1958 年生效)的基础上,6 国于 1965 年 4 月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 3 者合并为单一的机构,统称“欧洲共同体”(EC)。条约于 1967 年 7 月 1 日生效。但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欧共体成立以来,主要在建立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建立总预算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开展司法、内政合作、实施共同的外交安全政策、建立政治联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计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截至 1990 年,欧共体共有成员 12 个(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总面积 236.3 万 km2,人口 3.42 亿(均包含东德在内),1989 年 12 国 GDP 值48 538.8 亿美元,人均 GDP 约 14200 美元;外贸总额 23 104.5 亿美元,占当年世界的 37.6%。 欧共体为推动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整体经济实力已经可以同美国相比肩,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高级形式欧洲联盟发展的基础。经济互助委员会(The Council of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CMEA)简称经互会,是一个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跨欧、亚、拉美地区的国家经济政治联盟。“经互会”由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苏联、波兰、匈牙利 6 国于 1949 年 1 月成立,1991 年6 月解体,解体时共有包括上述 6 国和蒙古、古巴、越南在内的 9 个正式成员(民主德国因 1990 年 10 月两德统一而停止成员国身份)。经互会以“通过联合和协调各成员国的力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互助、科技合作、交流经验等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福利”为宗旨。经互会在战后欧洲经济中的影响是重要的:经互会成员国总面积达 2 540 万 km2,总人口达 4.46 亿,GDP值占欧洲的 1/3 左右。(二)欧洲五大地理区的经济发展特征1.北欧北欧地广人稀,战前经济比较落后,战后经济繁荣、稳定,如今已成为欧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福利水平最高的地区。北欧各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人文优势发展重点产业部门,形成了发达的水电、冶金、化学、优质钢、特殊钢、机械工业、造船工业、新技术工业、森林工业和食品工业等支柱工业部门。北欧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商品化程度高,畜牧业是主要的农业部门,渔业重要。人口、城市和工农业集中分布于南部,特别是南部沿海地区。2.西欧西欧是近现代以来率先起步、工业化最早、老牌殖民宗主国集中之地,也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西欧地窄人稠,战后经济以中低速度扩展,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外贸重要,具有众多世界意义的经
济中心、工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西欧发展经济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多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优势的经济性资源。工农业生产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欧大陆沿海、沿河和不列颠群岛南部及其沿海。从英国的利物浦向东到欧洲大陆上的巴黎、荷比卢地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区。3.中欧中欧资本主义起步较晚,19 世纪后期以来进展较快。现在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工业发达,以重工业为主,大多以煤炭资源的开发作为工业基础;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部门或两者并重;工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或沿河地带。德国西部主要工业中心和城市是西欧工业带的组成部分,那里第三产业发达,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中欧东、西部原社会主义国家与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明显。德国现在和可见的将来都是中欧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4.南欧南欧历史悠久、古代文化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因素萌发早但进展较慢,战后以来一度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加快了经济前进的步伐,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新兴工业崛起快,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园艺业、地中海果品业地位突出。意大利和西班牙是经济大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和葡萄牙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当高。但是也存在着诸如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国家。5.东欧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地区(国家)分布不平衡。政治地图和经济体制变化大,民族因素影响深。各国经济政治联系紧密,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经济比较发达,90 年代以来成为欧洲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但是经济恢复的潜力大。工业发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落后,农业重要,但发展滞后,结构是种植业畜牧业并重。俄罗斯是东欧也将是世界潜在的经济政治大国。东欧的工农业、城市和人口比较集中分布于中南部地区。从波兰中部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东欧工业带是欧洲传统工业地带的一部分。 (三)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欧洲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第一,以欧洲共同体为基础,在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进一步向“欧洲联盟”进军,因此,欧共体-欧盟成为整合欧洲经济的有效平台,许多欧洲国家特别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都在向加入欧盟的目标努力。第二,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俄罗斯从世界超级大国衰退为欧洲一般经济大国。自 90 年代末期以来,俄罗斯经济开始转向正常,经济增长呈现良好征兆。俄罗斯是联系松散的“独联体”国家的核心,对东欧和欧洲乃至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可低估。五、欧洲经济一体化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中,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就和水平是最高的。目前,欧洲有较多的区域集团化(一体化)组织,主要有:1972/1973 年成立的、包含部分美洲、非洲、亚洲国家在内的“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简称欧安组织,Organiza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on in Europe—OSCE),其前身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1995 年 1 月改为现名,简称欧贸联,有小自由贸易区之称,它是一个主要涉及民权、人权、少数民族、法制和国家安全的区域性组织;1949 年成立的拥有 19 个成员国(其中欧洲国家 16 个)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North Atlanc Treaty Organizaon—NATO),是一个以实现区域集体防务、致力于成员国合作和安全的一体化军事联盟组织;1960 年成立的以实现成员间工业品自由贸易和扩大农产品贸易从而促进世界贸易为宗旨的、迄今仍有 3 个成员国(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简称欧贸联,有小自由贸易区之称,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on—EFTA);1992 年 12 月成立的中欧 4 国经济合作并集体努力以尽快加入欧盟的“中欧自由贸易协区”(维谢格拉德集团),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990 年 5 月成立、现有 16 个成员国的“中欧倡议国组织”(Central Earopean Iniave -CEI)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合作组织;以及在欧共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