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群体的空间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5 14:04:50浏览次数:98社会群体的空间分析一、社会群体的概念及类型群体生活是人类生存的特有现象。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客体不是个体,而是社会群体。所谓社会群体,从社会地理学的角度,是指在生态、文化、行为方式、利益等方面具有共性或很大相似性的人们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内在联系的人群。社会群体是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社会地理学的概念与理论都是以社会群体为背景或框架建立起来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社会群体可分成不同的类型,既可以从社会群体的规模、功能、群体成员关系的性质等角度来划分,也可以根据群体成员的身份与职业来划分。在社会学中,通常根据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社会关系,如家庭、邻里等。人们除了生活于家庭等初级之中外,还在诸如工厂、机关、学校、军队等更为复杂、更为高级的社会群体内生活,社会学把后一类群体称为次级社会群体(又称为社会组织)。在次级社会群体中,成员是以共同的利益为目标各自行使着特定的职能。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的理论,通常把社会群体分成两大类,即第一群体、第二群体。第一群体相当于社会学里的初级群体,成员间的联系是亲密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个体间的联系,例如家庭、邻里等。第二群体则相当于社会学里的次级社会群体,人们有着某些具有社会意义的共同生态特征,为了共同完成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目标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如各种社会团体、商会、政党、帮会等。第二群体也称社会集团。社会地理学研究的是第一群体里的邻里和第二群体,其任务就是分析这些社会群体的空间分布以及导致它们在空间上集中、分散、重组的过程。二、社会群体的成因、特征与功能(一)社会群体的成因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方面。作为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社会群体的形成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方面,在物质上,具有相似的经济地位的个体由于有着共同的利益,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而形成了一个群体,而且社会经济地位越相似,就越容易形成一个群体。另一方面,在精神和文化上,具有相似或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人生目标等的个体之间往往也能结成群体。现代城市社会群体的差异性(也称异质化)表现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1.种族和地缘关系在西方城市社会中,种族间的异质化在某些方面已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着民族和种族,民族间的区位隔离和生活方式隔离的隔离机制仍然在起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矛盾还会激化,如美国迈阿密的种族骚乱。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外围可以看到一些由外地人组成的所谓村落,如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南京的河南村及上海郊区的浙江村。在大城市内部也可看到各种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群体和区域性就业群体,如温州帮、潮州帮、顺德帮、四川帮等:他们在各自的群体内联系密切,有明显的凝聚力,其中的情愫主要来自于地缘关系。这种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城市中都存在着。2.职业结构职业差异除了表现为由于现代城市分工发达,职业种累繁多,就业结构高度分化外,还表现为职业构成之间存在明显的地位差,即某些职业是较受人尊敬的,而某些职业则缺乏社会整体的尊重和认可。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职业不断出现。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职业间的隔离,也就是“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将更加突出。3.经济收入现代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特别在西方国家,既有亿万富翁群体,也有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民窟群体。对于一般的城市居民来说,人人都能看到身边的人们在收入层次上的差异。一些新的名词如“高薪阶层”“中薪阶层”“工薪阶层"的出现,则是这种收入差距的直接表征。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和生活水平,这就形成了生活方式、形式和范围的“空间隔离”机制。如发达国家的高尔夫会员团体在日本和美国数以千计,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则成为高收人群体的“专利”。另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城市的高档住宅区和贫民区,中国的高级别墅区和危陋平房等,都是收入分化的表现。4.社会地位不同社会群体的地位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群体内部也可能存在着地位的高低差别。最为明显的是行政级别上的地位差别。自古以来就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在中国的省会城市中,有从勤杂工、办事员、普通工人、职员到科级、处级、司局级乃至省部级等十几级甚至几十级的差别。社会地位的不同,既是社会群体分化的原因,又是社会群体分化的结果。5.文化背景与结构
由于现代城市社会成员接受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和接触的文化内容不同,造成了他们在文化素质上的异质化。另外,城市社会成员来源复杂,除少数部分原居民外,大部分是农村移民、其他城市乃至国外的移民,他们各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与传统习俗,使城市成为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冲击乃至融合的大熔炉。如在中国,由于城市的扩张与发展,城市郊区的土地及城市周边的村落被迅速地“圈”进城市里,成为“城市里的村庄”。我国各个大城市里几乎都出现了这种现象。这些所谓的“村庄”的共性特点是以传统农业人口为主,空间形态和内部功能与周围形成强烈反差,基础设施落后,工作与生活方式与城市人格格不入,成为城市内低租金的外来人口居住区,成为典型意义上的城市异质性群体。(二)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个体之间由于共同的物质利益、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而组成了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形成后通过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得以存续和发展。从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可以看出社会群体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这种目标可以是物质上的目标,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目标,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些共同的目标使群体成员产生共同的兴趣、愿望而联结在一起。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或是地缘关系,或是业缘关系(工作关系),有时也有血缘关系,这些关系都和群体成员之间共同的目标相联系。2.群体成员的群体归属感社会群体的形成因素之一就是个体间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念,由此产生的社会群体势必使各群体成员产生一种文化的认同感和群体的归属感。他们明确自己属于某个群体,相互认同,并划出群体的界限。3.各群体都有自己的相对固定的结构社会群体是其成员分工合作以求达到既定目标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群体成员间有地位、职责等方面的区分,承担的都只是某一方面局部的工作,都是某一角色的扮演者。因此,必须有一个关系网和信息传递系统把他们组织起来,而且这个关系网和信息传递系统是相对固定的,这就是群体结构。4.群体约束力由于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此产生了强大的群体压力,约束着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约束力是很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约定(包括成文的规章制度和不成文的社会道德),各成员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也就不能有效地去实现群体的既定目标,甚至不能保证群体的稳定和存续。(三)社会群体的功能社会群体的功能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调整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持群体的存在这种调整是通过群体的约束力来实现的,这种约束或是源于成文的规章制度,或是来源于不成文的社会道德。2.组织群体成员共同行动,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完成预定的任务,实现预期的目标。在社会地理学研究中,社会群体利用资源和地理空间的能力应当受到关注,这是决定社会群体空间型式与过程的重要因素。人类居住在有固定面积的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是有限的,可以供人类利用的各种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是有限的。各个社会群体为了存续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在资源利用和地理空间上展开竞争。它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决定了它们利用资源的能力,也就影响到它们在地理空间区位上的选择和建立什么样的空间结构。反过来,各社会群体的空间状态和结构又影响到它们对资源的空间可接近性,进而影响到它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所以,社会群体与地理空间及资源之间是一种循环影响的关系。三、社会群体活动的空间形式与过程各社会群体为实现其群体目标,必然要在地理空间上选择适宜的区位。社会群体的区位选择是由各社会群体对资源和地理空间的利用能力决定的。这种能力决定着社会群体对最佳区位的追求能否实现。各社会群体对地理空间的区位选择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活动的空间型式,而社会群体活动空间型式则反映了各社会群体在利用资源和空间竞争中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同时,社会群体活动的型式变化也会诱发社会群体间新的关系、新的问题,或改变原有的关系或问题。社会群体活动的空间过程反映了社会群体活动的空间型式的变化过程及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变化机制与变化规律。社会地理学的发展总是与同时代的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相关联的,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开展研究的。国外的社会地理学研究较为成熟,其对社会群体的研究集中在城市社会中最为人类关注的社会群体活动方面,如移民问题、种族问题、宗教问题、阶级或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犯罪活动、选举活动等,特别是关于犯罪活动、选举活动的研究已逐步地成为社会地理学中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一)移民问题
工业革命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发展中,人口、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的流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重中之重又当属人口的流动。可以说,人口流动(移民)与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社会的发展有着最为密切、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化的含义之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而这种转变的方式之一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形成移民现象。经过一段时间或某个过程,这些移民就成了城市人口。移民的产生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等非经济方面的原因,非经济迁移中包含有经济方面的因素,经济方面的原因又往往和非经济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例如,屯垦戍边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但也存在着开发边疆的经济因素。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进行的“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带来数以百万的移民,这其中既有军事和政治目的,也有平衡布局的经济考虑 。与非经济因素相比,经济因素对移民的影响更大一些。现阶段中国的移民方向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是从农村移向城市。城市中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多的受教育机会、较好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等,都对农村人口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种移民的动力机制就是对更好生活的追求。移民进入城市居住以后,便会与城市中原有居民发生社会、经济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移民与原有城市居民间的各种形式、各个方面的相互往来和交流会促进城市的发展。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如果没有从全世界各地迁来的移民,就没有今天强大的美国。移民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趋于平衡。美国西部城市人口以国内外移民为主,由于大量的国内外移民的到来,使荒凉的美国西部发展得比东部还要繁荣。但是移民也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城市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和压力。移民的大量到来使城市急剧膨胀,导致一系列问题:失业、住房拥挤、犯罪率上升、环境恶化、教育水平下降。不仅如此,移民还与城市原有居民间产生各种矛盾,社会秩序混乱,民族矛盾加剧。这些后果使一些人开始躲避大城市,向往小城镇和乡村生活,出现了反向迁移,也就是逆城市化的趋势。移民到了迁入地,在居住形式上有两个趋向:一是与当地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一体;二是保持相对的集聚性。移民刚到一个城市时,通常倾向于集中居住在城市中的某一地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他们消除初来乍到的陌生和紧张,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迁人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距越大,移民居住的相对集聚性就越强。城市中的这种移民聚居地常常被称之为“城市村庄”。这些村庄一旦形成.对于后来的移民就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为他们提供一个熟悉的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城市社会。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地方的移民也是如此。移民在城市中以种族、民族为标准来选择迁入地,比如我国国际移民中出现的唐人街和中国城,北美城市中的德国城等。(二)种族、民族隔离移民进入城市以后,经常聚居于城市中某一地区,他们与当地社会、地理环境本来就存在着各方面的隔离,如果这些移民聚居区或少数民族居住区再受到城市原有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限制,那么这种隔离会进一步加强。移民或少数民族为了寻求安全感,为了心理上的需要,必须借助群体的力量去应付陌生环境的种种压力,与当地的排外情绪、排外政策和地理环境作斗争。这种隔离实质上是一种种族隔离或民族隔离。北美国家的城市人口中,移民占了很大的比例,如许多城市中有中国城、唐人街、德国城等,这些移民与当地的隔离是一种民族隔离。但是,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中的黑人居住区与当地的隔离则属于种族隔离。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了黑人大迁徙,城市中的黑人激增,当黑人试图去白人居住地段居住时,他们遭到了白人居民和房地产经纪人的强烈抵制,于是北部城市出现了第一批种族聚居区。二战开始后的第二次大迁徙产生的种族聚居区不断发展扩大,在美国北部各城市又出现了第二批种族聚居区,而且随着黑人的不断到来而恶性发展。北部城市中的种族隔离居住模式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众多的黑人在城市中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这些黑人居住区的生活条件很差,大多为贫民区,在空间上、社会生活上都与外界隔离着,并带有排他性,成为“城中之城”。其内部的各种社会现象也独具特色,但往往是消极的方面居多,因此往往成为城市社会问题集中的地方。美国通常自诩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度,但现实的美国却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国家。在美国社会中,绝大多数黑人引起群体(种族)特征肤色而被划入社会最底层,他们被剥夺了享有与白人同等待遇的权利,种族歧视与隔离愈演愈烈,黑人的居住、就业与教育这三个主要的社会问题相互交织、恶性循环,构成 20 世纪美国城市种族聚居区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政府和黑人运动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民族、种族的隔离达到一定的程度,势必会引发种族和民族冲突。随着西方国家城市经济的发展,移民的迁移方向、规模等都发生了变化,相对地,种族、民族隔离也行当成了两种趋势。一是短期状况下的隔离状态增强。种族、民族群体在城市中的集中居住地区吸引大量的新来移民,使移民区的人口、面积不断扩大,这种扩大会导致与原来的居民的种种矛盾,矛盾激化会爆发民族和种族冲突,而冲突的后果又往往是少量与原来居民混合居住的移民迁移到本民族或种族的聚居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另一个趋势就是种族和民族的隔离逐渐消失。这个趋势的出现对于一个移民区来说需要
很长的一段时间,必须由原来移民的后代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来创造。他们在迁入地出生、成长,容易接受当地城市生活的种种影响,甚至被原有居民所同化。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提高,有能力选择更好的居住环境而迁居到本民族、本种族聚居区以外的地方,呈现出分散的居住形态,于是民族、种族的隔离也就逐渐地消失了。假定由移民形成的城市中少数民族居住区开始都位于城市中心附近,种族、民族隔离的变化有以下两种模型。1.少数民族居住区模型(1)扩张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始,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位置靠近市中心,但随着城市增长而不断向外延伸。(2)静止少数民族居住区。如果没有新移民的加入,少数民族居住区无论是规模还是与市中心的位置都不发生变化。(3)整体迁移。随着城市发展和少数民族经济地位的提高,少数民族群体可能由原来的地方整体迁到新的地方去。(4)新少数民族居住区促成原少数民族居住区迁移。这种情况是新来的移民占据靠近市中心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原来的移民迁到城市其他地方,形成新的居住区。(5)原少数民族居住区被新少数民族居住区包围。2.移入的少数民族被当地居民同化的模型(1)移民的空间特征消失,即移民群体被迅速同化,以致第二代移民与原来的城市居民融化、混居。原来的少数民族居住区消失。(2)在同化的过程中,由移民形成的“城市村庄”仍然存在,这是因为新来的移民进入到原来的“城市村庄”,并且在数量上与同化过程中迁出的移民大体相当。(3)移民居住区整体迁移。由于新移民的加入,移民居住区的零距离得以保持,甚至加强,而随着其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导致移民居住区迁往新的居住区。在我国,移民在大城市中也往往聚集而居,与当地也有一定程度的隔阂,但这种隔离既不是民族隔离,更不是种族隔离,而是一种城乡的隔离,是一种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产物。(三)宗教群体的空间分布于相互关系宗教产生一种比家族更加巩固的忠诚和社会团结的力量。宗教信仰对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有这十分巨大的影响。具有相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宗教群体,群体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凝聚力,对外有明显的排他性。不同的宗教群体各自占据一个地区,他们在社会、经济、空间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甚至发生冲突。世界上四种主要的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它们各有自己的分布范围,有时候互相重叠,如果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下,很可能发生争夺势力范围或统治权的冲突或战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中东问题。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原因之一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要把耶路撒冷作为自己的首都。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公认的圣城,城中有犹太圣殿山与伊斯兰的阿克萨清真寺。中东问题的起因里有很大成分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对于耶路撒冷城的争夺。(四)阶级(或阶层)的分布与社会问题1.阶级(阶层)的空间分布在社会学中,阶级的权威定义是:阶级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为标准的。社会阶层则多指社会阶级内部的分层化,即在一个阶段集团里,由于不同集团成员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别,在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差别以及阶级思想意识的差别而分化成次一级的阶级层次(亚阶级、亚阶层)。由此可见,阶层的划分除了经济地位的差别外,还包括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利和其他社会因素在内。在现代社会中,阶级的概念已经淡化,阶级与阶层区分的必要性也减小了。社会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面向未来,研究的是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群体,所以社会地理学中阶级、阶层的含义也就没有什么区分了。可以笼统地说,阶级(或阶层)就是指由具有广泛相似的经济地位,有密切社会联系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在西方国家的城市中,各阶级(或阶层)的空间分布取决于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其中经济地位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学者伯吉斯 1925 年根据芝加哥市的土地利用和居民状况,对芝加哥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区位进行研究,发现其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创建了有名的同心圆理论。市中心区周围最初居住的是富裕阶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周围环境不断恶化,住房也逐渐变旧了,于是他们寻找新的居住区。由于城市郊区地价低廉,而且环境好,空间大,富裕人群便纷纷迁往郊
区居住。穷人们则迁到富人们抛弃的、距市中心区较近的旧房居住。结果,市中心区周围成为穷人集中居住区,形成贫民窟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居民成分主要是少数民族、新来的移民、流浪汉和其他下层社会的人。与此相邻的是工人的主要分布区,这里的住房条件稍好一点,且距工厂和中心商业区近,因而成为蓝领工人和移民后裔的主要居住区域。城市中产阶级(包括蓝领工人、职员和小商人)则集中居住在工人阶级居住区之外的高级住宅区,这里有独立的住宅、高级公寓和比较高级的旅馆。其中,一些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也像富人那样居住在城市郊区。这种各阶级的空间分布型式对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城市来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情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发达国家的许多小城市来说正好相反,富人往往居住在市中心附近,而穷人则住在城市边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城市边缘往往分布着许多贫民窟,居住着由农村来的大量农村人口,他们在这里过着贫穷的生活,等待和寻找机会进入城市工作和居住。城市中阶级的含义已经有点模糊,而贫富差距已经成为社会的活跃因素之一,也是城市社会变迁最集中的焦点。中国从“大锅饭”的困惑中走出来,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财富转移期: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万元户”曾是人们惊叹的富有者;第二阶段是“十万元户”,现在已经令人习以为常;第三阶段是相继而来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以后,每个省的体育彩票、福利彩票每周都要产生几个百万富翁。这对于一个平均主义已经深入人心的社会来说,的确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中,贫富差异在扩大,城市人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把个人富有当做发展的目标,也往往通过收入给自己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中定位。贫富差距与隔离表现在方方面面。一是交往关系的隔离与分层,富有者组成的各种各样的俱乐部相继生成,如高尔夫俱乐部、名车俱乐部、名人俱乐部,等等。群体的分化明显地与收入相关。二是消费方式及场所的隔离与分层,不同消费档次的消费场所高消费场所,就是以社会收入分层为其主导的。三是居民区位与居住方式的隔离与分层,城市社会高档住宅区和低档住宅区是城市社会变迁的物化形式之一,高档住宅区不仅强烈地表现出质量与豪华的区别,而且严格地表现其私密性和对外的隔离。城市中地缘居住形式的隔离与分层是另一重要的阶层形式。在城市社会新生成的以乡缘和地缘为机制的隔离与分层在城市郊区十分明显,如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南京的“河南村”“四川村”等,都是以地缘为纽带而形成的新的城市隔离区。2.由阶级(或阶层)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在城市中,阶级(或阶层)的空间分布伴随有许多的社会问题。当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超过市区的 符合容量时,就必然会出现众多的“城市病”,如住宅紧张、交通拥挤、生活环境恶化、就业问题、犯罪问题,等等。一般而言,城市中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常常集中在穷人聚集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人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人口拥挤,住房紧张,各种基础设施差,污染严重,失业率高,文化水平低,犯罪率高等,常常成为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起因,也成为不同时期社会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