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发布时间:2023-05-02 16:05:54浏览次数:106
人口发展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规模(数量)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自然属性需要繁衍,同时和它的社会经济属性需要发展,两者均促使人口的数量在总体上必然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到 1999 年,世界人口的数量为 59.78 亿,而 1820 年时为 10 亿,1930 年达到 20 亿,1975 年为 40 亿,2011 年为 70 亿。在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发生过几次跃升,分别是进入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见图 5.2.1)。图 5.2.1 公元前后世界人口的增长资料来源:Z.道鲍谢维奇,世界经济地理(波兰文),国立经济出版社,华沙,1987 年,第 70 页图中说明,生产力的阶段性发展所产生的人类供养能力的革命性变化是使世界人口大规模增长的根本性原因。这种供养能力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提供食物和其他生活、文化产品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类克服疾病、灾害能力的加强和人类崇尚文明、拒绝战争杀戮的社会水平提高。有人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与人口数量翻倍所需要的时间做过分析,提出下列数据(见表 5.2.1):表 5.2.1 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翻倍所需时间从 1990 年到 1995 年,世界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1.5%,而 1990 年世界人口总数为 53.2 亿,1995 年为57.1 亿,按上述经验推算,50 年以后世界人口规模应该达到 110 亿。但是,实际上在 90 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在下降。这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类在供养能力提高的同时,对数量的控制能力也在加强。这在人口统计学上称为“人口增长的过渡”,从图 5.2.2 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出生和人口死亡率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图 5.2.2 人口统计学的“过渡” 资料来源:H.J.de Blij , Peter O. Muller, Geography, 7th edi$on, John Wiley & Sons,1994,p.463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的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当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这是与亚洲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其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有关。美洲的自然条件也是较好的,但是作为移民的地区,人口的数量不是很多,只是在加勒比地区形成了密集的分布。 表 5.2.2 世界人口的分布(1996 年)资料来源:朱之鑫,国际统计年鉴 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年,第 5 页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在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2)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3)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可以用人口构成的金字塔来表现人口增长的不同类型(见图5.2.3)。 图 5.2.3 人口增长的不同类型资料来源:H.J.de Blij, The Earth, John Wiley & Sons,Inc,1995 p.203图中的肯尼亚代表着发展中国家,即它们在独立以后,生产力的水平得到发展,供养能力提高,使得人口出现高速增长,但是老龄人口很少,儿童占很大比重,对教育、卫生和就业等的压力是很大的。法国代表着发达国家类型。在其人口构成中,老龄人口的比重很大,儿童的数量不多,说明增长率低下,但是众多的老龄人口成为社会问题。中国则处于两者之间,人口构成和增长速度都有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表现。从 1990 年到 1995 年间,人口年自然增长率超过 2%的均为发展中国家,其中非洲有 36 个,亚洲 20 个,拉丁美洲有十几个。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国家除德国以外都是近几年来经济衰退的东欧国家,还有俄罗斯。其他欧洲国家一般在 0.2%以下。我国在 0.8%左右。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一)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概述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流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以在城市的集中发展为基本的发展方式。因此,城市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城市化是经济地域发展的高级产物。世界人口的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据统计,1900 年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3.6%,1980 年上升到 39.7%,1995 年占 45.3%,到 2000 年世界上已经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 1890 年,本国人口中,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只有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到 1994 年已经有116 个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在欧洲、北美和南美洲(南美的大陆国家)、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城市人口可以占全国总人口的 70%以上。大城市的发展是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另一个突出表现。1900 年,世界上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有 11 个,1975 年有 181 个,1995 年达到 200 个。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 500 万的特大型城市已经有 17 个。我国的上海、北京,韩国的汉城,印度的加尔各答和孟买,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和法国的“大巴黎”等是人口超过 1 000 万的巨大型城市。大型的都市地带是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表现。包括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地带、美国中部的五大湖沿岸城市地带、西南部城市地带,南美洲东南沿海的城市地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地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地带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地带,印度东北部城市地带,西欧的城市地带,等等。(二)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1.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在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初期,城市对农村的剥夺是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重要原因。欧洲从工业革命时期便开始了这个过程。著名的发生在英国的“羊吃人”现象,就是因纺织工业的迅速崛起,将大量的耕地转为 放牧的草场以及工厂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从而导致农民破产、进入城市的过程。在拉丁美洲形成的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则是因为城市加工工业对大农场的需求和大农场挤压小农户破产,进而引起破产农民进城进入加工工业。这个时期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是城市的绝对贫困人口,他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随着工业的进步,发生在城市的绝对贫困现象从 19 世纪末期开始好转,城市工业的收入开始超过农业的收入,因此世界人口的城市化逐渐转变为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农民陆续放弃农业而进入城市寻找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业职业,以及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增加的简单劳动力,成为该时期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原因。这种过程在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了,因为那里的城乡收入水平比较接近,并且发生了“逆城市化”现象。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却正在进行。最典型的就是中国。2.城市景观的扩散城市景观的扩散包括具有“城市”特征的城市建成区(城市基础设施)的扩散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城市化除了农村人口机械移动引起城市人口增长外,它自己人口的自然增长也会引起对住宅、交通、各种服务和各种公共设施的要求,城市的建设用地因此不断向周围的农村发展。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所谓“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的生活方式因城市人口把他们的住宅移往农村而在农村地域扩散,这些城市人口沿袭的是上下班、休息日、工资收入和频繁的社会交往,因此“逆城市化”实际上仍然是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成区的扩散势必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城市规模的控制几乎成为不可能。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原来的小城镇发展同大城市有联系(居民的就业、上学和就医等)的卫星城,成为城市景观扩散的又一种形式。3.各种形式的网络的发展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的发展使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间的交通距离不断缩小,城市建成区沿交通通道不断扩展,以至于城市和乡村连为一体,城市和城市连为一体。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城市地带的交通网络基本上属于城市交通的一部分。中国铁路在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和穗深港地区的城间运输,就是大城市带形成的必然要求。通讯、电力、管道等网络的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企业的跨城市的组织系统,如它们的营销、生产、交通(物流)和技术联系大大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使城市连绵成片。如商业企业的连锁经营、工业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和工业企业与农村原料地的紧密联系等都是促进城市化的动力。(三)世界城市化问题伴随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城市贫民主要发生在各国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这个时期城市对农村的剥夺比较明显,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明显,因此农民向城市迁移。但是此时的城市工业并没有形成充分的就业需求。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城市产业转型所形成的高等级的城市产业,如高技术制造业、贸易、金融、法律、教育、科研和政府等要求的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这样,大量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城市的剩余人口。长期的失业、不稳定的就业和与之相关的低收入家庭成为不可避免。这些城市贫民的集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即城乡结合部。那里居住环境恶劣,缺乏道路、自来水、电力、煤气和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那里还是火灾、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破坏作用最严重的地区。当前,这样的城市贫民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其中墨西哥城、印度的加尔各答和孟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菲律宾的马尼拉、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秘鲁的利马等都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在放宽了对城镇的户籍管制以后,大城市也陆续出现了贫民区现象。美国城市贫民现象也较为普遍。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贫困,因为美国有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避免了绝对贫困,但是以种族划分的相对集中的城市社区,是非洲裔和拉丁美洲裔失业居民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些 社区的位置往往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因为美国城市的郊区化逆城市化进程很早就使中产阶级家庭迁往城市边缘,他们迁出以后遗留下的住区年久失修、租金便宜,城市贫民即成为那里居民的主体。2.城市犯罪与城市贫民相联系的就是城市犯罪。低收入和失业是激化社会矛盾的根源,社区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管理的薄弱是滋生犯罪的土壤,因此,大城市犯罪现象相当普遍(见表 6.3.3)。 表 6.3.3 10 万人口以上城市 5 年中不同犯罪受害者占城市人口的比重(%)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居中心(生境),城市化的世界,沈建国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第129 页表中反映的数据表明,美洲和非洲的城市犯罪相对严重,与城市贫民形成的两种类型是相符的。3.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城市初期形成的道路—街区格局成为城市交通量增长的障碍,城市的道路在已有的城市建筑格局下很难扩展;早期由铁路及其车站构成的市区平面格局现在成了分割城市(平面)交通的因素。交通堵塞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在发达国家,城市交通走向立体化和多元化,即由地铁、地面和高架路组成的立体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车辆为辅,机动车与自行车和步行相结合的城市交通体系。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地区居民相对较少,也是可以缓解交通流量的条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上述交通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巨额投资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城市交通问题十分突出。4.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和噪音污染等。空气污染造成城市居民疾病的增加(少年人口呼吸道疾病、老年人口的哮喘等);水污染使城市居民饮用水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或者造成城市可用水资源的短缺;固体垃圾则是恶化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它时所采取的燃烧方式会使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大量增加,而掩埋方式又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且破坏土壤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城市噪声来自城市建筑施工、城市交通、城市工业和铁路机场的运行,噪声达到 70 分贝便酿成危害,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上亿人受到的污染,有几千万人的健康受到了伤害。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2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