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发布时间:2023-04-25 14:04:27浏览次数:97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组合。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即是指与自然相对应而言的人类文化 “狭义的文化”,即是指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没有社会也就没有文化,所以文化是后天形成的,是非遗传的。同时,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是停滞的。在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文化既利用自然和改变自然,同时又受自然的一定制约。可以说,文化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进化的基本动力之一,同时也是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一种表现。人类的历史也就是文化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人类的进化既是文化的创新与成长过程,也是与自然的相关关系的扩展与深化过程。文化地理学就是研究世界各地文化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各种文化的差异和变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表现。文化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课题,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综合作用(或文化整合)与文化景观。一、文化区地理学是从空间角度研究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的。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地理学家注意观察各种地理现象与研究这些现象,一般是从研究其空间分布开始的。文化区大体可以分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一)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在空间结构上有三个层次。一是中心地区,或称为核心地区,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这里,相对来说,就是该文化现象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在其周围地区,该文化的典型性则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可称之为外围区。在其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两种文化相混现象。这个地区实际上是一种边缘区,是文化上的过渡带。例如就某语言的形式文化区而言,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距离越远,其语言的典型性变化就越大,越减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它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当然,有的形式文化区,如果在其相邻的文化区之间存在着特殊情况就不存在着过渡带现象。还以语言文化现象为例,在挪威与瑞典之间有维堪的纳维亚山脉,山地不利于两边的往来,居住在山上的人反而与各自山坡下平原地区居民交往密切。结果,造成山地两边的语言的截然不同,彼此不存在语言过渡带。另一种,则是人为原因,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因政治立场不同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亦各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这样,亦使两种语言之间难以存在过渡带上述是以单独的文化为对象而划分的文化区。另外,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按彼此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为依据来划分文化区。例如,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的。这些因素划出各因素的文化区并非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线时就会有取舍。(二)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在形成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例如国家的首都、城市的市政府都是该国家、城市范围内的政治功能中心。这种中心是实现其功能作用的中心,使该区内部因这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起来。功能文化区的边界并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由明确该功能中心的范围所划定的确切界线。因此,功能文化区就是以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以及中心的功能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但是,有一些文化现象有具体的中心,亦有一定的功能范围,但却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区。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报纸,特别是著名的报纸,往往在各大城市或全国发行。该报在其中心编辑,通过信息传递,分散在好几个地方印刷,然后由各分发点递送到订户手中。在该报的影响范围内,同时也存在其他报纸的影响,它们不同程度的相互重叠。这样,即使把该报的功能中心及其影响范围确定下来,但却很难画出完整的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其形成机制方面的差异,两者是不相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日本语只在日本用,因此,日本作为国家的政治功能文化区与作为语言的形式文化区就是完全一致的。(三)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例如,在美国的东南部,即得克萨斯州以东,俄亥俄河以南的地区,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与文化的地区。在该地区,一些企业的电话号码印在电话号码簿上,其前面却有“Dixie”(迪克西)字样,还有的出现在汽车牌照上。这种现象大体与当年美国南方联盟的范围相一致据说,在 1860 年以前,新奥尔良市民银行发行的 10 元纸币背面印有迪克西(dix,法语“10”)字样,原指路易斯安那,后指美国南部各州。“迪克西”又是一只南方流行歌曲的名称。1861 年美南方联盟总统举行就职典礼时,以此歌曲为“国歌”,其后南军作战时以此歌曲为进行曲。虽然南方联盟已过去一百多年,但“迪克西”仍在人们思想上留有深刻印象,这是电话号码本上、企业的前面与汽车牌照上出现很多“迪克西”符号的原因。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这种存在于人们思想感情上的文化,往往会在某种利益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有的则扎根于当地的民俗中。二、文化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因此,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也就是说,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关于文化的空间扩散,瑞典著名地理学家 T.哈斯特朗做过深入研究,并为其理论和分类打下良好基础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expansion diusion)和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usion)。(一)扩展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扩展扩散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有的速度慢,有的很快。例如,我国在公元 105 年,东汉的蔡伦在民间生产的麻纸基础上,生产出更好的植物纤维纸。唐时,造纸方法传到了阿拉伯。到二十世纪时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也就是说,造纸术从中国传到西欧花了近千年时间。美国呼拉圈的传播速度之快则另人惊奇,美国一位人文地理学家泽伦斯基(F.Zelinsky)曾此对做了生动描述。在 1958 年 8 月一天,他从加州的圣•摩尼卡开车前往底特律,每天平均开车走 644m(400 英里)。沿途,他看到几乎每个杂货铺的橱窗中都匆忙地把刚从加州送货卡车上卸下的呼拉圈放进去。这种呼拉圈热,泽伦斯基也只是在一周前的全美电视节目中才知道的。由于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可称传染扩散(contagious diusion)、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usion)和刺激扩散(stimulus diusion)。1.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例如电视机的传播就属于这种类型。在电视机未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收音机。收音机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画面,看不到人物,也看不到山水风光。可是,电视机却不同,它使声音与人物、画面相结合。特别是转播电影、戏曲、舞蹈等各种娱乐节目,介绍各地的旅游景观,新闻报导中的人物、灾害、战争等,电视逼真的形象使观众能受到感染,了解到更多知识。因此,人类不管性别、年龄或文化水平高低,都热衷于购买电视,所以,电视机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速度都相当快。这也是该类型扩散的一个重要特点。2.等级扩散它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例如在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说汉语的情况,在城市中,汉语普及程度高,在镇上交往的场合也多用汉语,在当地土著居民家庭,特别是妇女间,汉语的使用就大为减少;在乡村中,政府部门的干部及服务部门人员使用汉语,农民中则很少使用汉语。可见,该地汉语的普及程度在聚落等级及人员对外交往程度上存在一种等级现象。3.刺激扩散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例如,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土著人,因温度低无法经营农业,只靠狩猎为生。后受南部草原上驯养牛、羊的刺激,开始驯化只能在当地生存的驯鹿,结果获得成功,当地土著人就由狩猎转向放牧驯鹿为生(二)迁移扩散
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正是这种原因,随着世界人口的迁移运动而把很多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迁移扩散的一个很好例子就是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是独特的,与西方饮食文化大不相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随着华人移居世界各地,华人餐馆也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当地人大饱口福。这种饮食文化的技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不易为其他文化的人们掌握,其地道的技艺只能在中华饮食源地去寻找。所以尽管华人餐馆遍布世界各地,但技艺高的厨师则只能来自中国。这种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这些正是该类型扩散的特点。关于文化的扩散虽然有各种类型,但是文化在自然状态下大都是如同石子投人水中一样,其形成的波纹就随着时间向四周传递,范围逐渐扩大,波纹逐渐减弱以致最后全部消失,而不可能无限制的传递下去。在现实中,文化的扩散要比水波扩散复杂得多,除自然的原因外,更多还是社会的原因。例如,曾处在白人统治下的南非政府就曾禁止接受外来电视节目,以防止政治上对其种族主义统治的影响。南非的边界就起着对外来电视节目的屏障作用。当然,一般说来,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文化现象中,特别是一些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除了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外,还存在周期现象。例如一种流行的服装,在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接受,故开始时扩散较慢。到接受人群达到一定数量后,扩散速度就加快了,但是,当多数人接受后,再接受该时装的人群数量增长就变得缓慢或停滞不前,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时装就会衰落而被新出现的时装所取代。这种接受新时装的人数增长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呈 S 形。这反映了这类文化现象的扩散特征。三、文化生态学文化是人类社会对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地域加以组织、利用和加工的结果,可以被视为“环境的人为部分”。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在此系统中,人文化环境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以及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各种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的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底,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文化与环境的双向关系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在人类活动的地域中,文化是人地关系的具体形态,“人文化系统环境”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在人地关系中,“人”处于主动地位,是主体,“地”处于被动地位,是客体。地域中的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地域文化系统的结构就是人类活动、文化系统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在此结构体系中才产生出文化力量和文化结构的发展动力。文化系统是人类与环境联系的纽带,人通过文化系统对环境产生作用,环境又通过文化系统对人产生作用,其相互机制表现在文化与环境、文化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地域文化系统的性质、形成、发展机制的基本推动力是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人地关系越复杂,文化系统愈先进。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文化生态关系,其中的功能过程是生态过程。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 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早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环境决定论与地理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学派同时发展。环境决定论学派认为,“人基本是自然环境的消极产物,人是可以由自然塑造的泥土。”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有些文化生态学家采用 J.W.贝里所称“强”式文化生态关系说。其基本观点是:“环境(自然环境)现象对所研究的文化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在这一研究方法中,环境被认为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与环境决定论不同,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的是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的关系,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自然环境仅仅提供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或有某些方面限制人类的文化活动。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J.W.贝里称其为“弱”式文化环境关系,即网络式文化环境关系。其观点是:在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而不要总想确定确切的原因与结果。文化与环境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即:A-B,A-C,B-C……3.和谐文化生态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论。战后以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已经认识到,作为地球改造者的人对自然环境利用的主动性在日益增加,自然对人类文化活动的影响也更加明显。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协调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愈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便愈明显地表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一方面,人类的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人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生存,可以利用过去不能利用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成为带有人类社会加工痕迹的人工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改变着环境的运行,旧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的反馈也通过人类活动而影响了文化。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文化的形成都发生于一定地域中,这个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人是文化的主体。追溯从类人猿到人类进化的过程,站立、智慧、语言和操作能力是人类区别于类人猿的标志,这些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归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如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美所不达米亚)、尼罗河(埃及)、印度河盆地(今巴基斯坦)、黄河中游及渭河谷地(中国)以及南美的印加文化和阿兹谈克文化、热带非洲的古文化等,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这是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人们只有在能够生产超过生活最低需要的基本物资之后,才能有余力进行其它活动。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这些古文化源地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剩余劳动的产生。但是,在我们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基础作用时,决不意味着忽视马克思的另一段论述:“自然条件的有利,只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但决不提供剩余劳动的现实性”。现实性的实现是通过人的活动来进行的。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不难想象,在没有金属的地方,人们是不可能越出石器文化的界限的;在没有一定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的地方,人们从猎狩走向游牧也是不可能的。如波利尼西亚群岛多由珊瑚礁组成,没有金属矿藏。这里土著人借助于石器生活了几千年。另外,欧洲文明的发展,与其处于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地理位置也有一定的关联。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对文化发展施加了一定影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在其所著《历史研究》一书中写到:在冰河结束以后,我们的亚非地带开始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物质变化,逐渐干旱起来。这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 5 条出路。(1)凡是不改变他们的居住地点又不改变生活方式的人们,便只有走上灭亡之路;(2)那些没有改变居住地点而改变了生活方式的人们,把自己从猎人变成了牧人,逐渐成为亚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3)那些改变居住地点而不愿意改变生活方式的人们,向北部湿润气候区移动,由于遇到了严寒的挑战,产生了新的适应能力;(4)那些为了躲避干旱向南撤退到信风区域的人们,在热带的单调气候下生活;(5)一些人既改变了居住地点又改变了生活方式,导致了亚非草原上出现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苏美尔文明。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赋予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而使它们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尤其在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所表现出的无数变化和等级构成的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同样的谷物种植区,东亚和中亚以青稞和薯类为主,欧洲以麦类为主;在麦类中又有的地区以黑麦为主,有的地区以燕麦为主。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影响。这是人们与自然环境作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如中国文明产生于农耕社会,水热同期的优越气候条件和大河河谷的肥沃土壤条件,使人们形成一种求稳心理。欧洲文明的祖先发源于古希腊半岛。半岛上无大河,也无大平原,山岭交错,陆上交通不便;据海很近,促使航海业发展。古希腊的山区和平原居民以放牧、果类和麦类生产为主,沿海一带居民则
多从事工商业。这样,由于对外航海业的发展,由于商品交换,由于临近埃及和西亚古文明,使这里成为较开放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以进取创新为核心。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人类不是被动的、消极的适应环境,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改变着环境,创造出先前所完全没有的生活资料,创造出更为进步的文化。文化景观就是人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进行社会活动的结晶。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的,是经过人类社会改变而获得显著新特征的景观。其内容包括聚落、建筑、道路、田野、交通工具、人物、服饰等看得见的形体和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如音乐,语言语调、艺术等。通过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内容,地理学家可以抓住一个地区的人文特征。如从城市市区到郊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以及所感觉到的“气氛”会有明显差异。这便是不同文化景观的差异。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的发展有所贡献。由于居住地区人口、民族的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是各种文化迭加形成的。四、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如果在功能上是不协调的,就没有实现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其文化系统实现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促进该文化系统的迅速发展,极大提高其内部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加该文化系统的扩散力。如果一个文化系统不能实现整合,就不可能发挥正向作用,甚至转为负向作用,轻者使该文化系统衰落,重者导致该文化系统的解体与消失。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其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文化整合是人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如果不同的文化没有接近和交流,文化的整合也就无从产生。因此,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是对对方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的肯定。而由于文化具备高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再加上文化所处的时代性等条件,就产生了人类不同文化经常所具有的非常强烈的排他性,这容易导致人类文化整体之间类的间断。由此可见,文化整合的道路上充满了重重障碍。文化整合过程是在矛盾与斗争的反复交替中不断前进的。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这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致,还经常掺杂着政治和经济的特殊背景。文化冲突的损失常常是相当惨重的。但冲突的结果是无法预料的,有正、反两种可能,冲突的背后是比较和竞争,因而冲突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一种文化想要与另一种文化竞争,并进而在社会中占有一席地位,它自身必须做一些调整,以适应另一种文化以及当时的社会条件。调整给文化一个喘息的机会,得以重建自己的体系和力量,从而为与另一种文化再一次竞争创造了条件。文化在经历了冲突、调整和适应之后,就达到了整合的趋向。文化整合的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给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各国文化系统的交流中,各种文化特质的变化情况是不同的。例如,物质文化方面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往往易于交流。如电视机以其形象与声音的传输同步,很快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取代了广播,而彩色电视则又以其五光十色的逼真形象很快取代了黑白电机。在交通方面,过去我国是轿子与马匹代步,今天则有火车、汽车与飞机,不仅可以免去长途跋涉之劳,又可以在一日之内行程千里、万里。今天,世界各国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都在竞相走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可是,现代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和运行,就需要上层建筑推动,也就是需要建立符合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甚至还需要有与之价值观念相应的意识形态。这说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进行,形成整合,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般说来,接受外来物质文化较容易,而接受外来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就比较慢,并且需要一个与当地文化融合的过程。如果这三种文化不能相互协调,甚至出现矛盾,就不能实现整合,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就会出现曲折或失败。虽然文化整合是注意文化内部各层次,各特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情况,但是,其变化与发展也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因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条件的烙印。五、文化景观“景观”这个词原来在西方称为风景画。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词则赋予以特殊的、学术性含意。在地理学中,景观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由于地理现象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现象,另一类是人文现象,所以景观一般也分成两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现象的综合体就是自然景观,但是,今天在地球表面上的所有自然现象的综合体可以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人为作用的影响,完全纯的自然现象综合体是不存在的。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culture landscape),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乔丹等人认为,由于文化景观反映了创造景观的独特文化,因而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文化集团就有不同的文化产品,不同的文化景观。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Carl Ortwin Sauer)就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他的观点在美国有很大影响。
文化地理学者通过观察、研究某地的文化景观,可以获得关于该处人类集团的许多有用信息。基于这一原因,有的地理学者把文化景观研究看成是地理学的中心课题;国内有人把文化景观研究看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支柱之一。由于苏尔等人的努力,创立了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景观学派。文化景观之所以会成为人文地理学特别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也许部分原因就在于文化景观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即衣、食、住、行和娱乐。文化景观也反映了人类集团改造世界的态度。此外,文化景观还包含着有关文化起源、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诸方面有价值的证据。因此,研究文化景观不仅要对文化景观的演变过程作全面分析,而且要对景观的形态、构成、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特征进行探讨,甚至还要探讨如何引导文化景观建设,使之向和谐的方向发展。由于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各种文化现象所组成的统一体,它的构成非常复杂,既包括景观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又包括景观构成的主体,即人文因素。景观的物质外貌,如聚落的形态与格局、土地利用划分的现状与配置、建筑物的式样风格、人类活动的形式等,是表现文化景观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国外大多数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研究聚落型式时,文化地理学者描述并解释当地居民建造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建筑物布局的空间差异。土地利用类型反映了人们划分土地的方式,人们把土地划分成经济用地和社会用地等。从全球来看,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区差异极大,包括从综合经营的大农场,到仅有成百上千块相互隔离、规模很小土地的家庭经营农场,也包括美国郊区私人拥有的、用篱笆围起来的一块块土地、到城市的公共广场。在文化景观中可以区分出两大类建筑,即民间建筑和职业建筑。前者指没有职业建筑师的帮助而建成的所有建筑物,其建筑风格和建筑方法来源于民间文化。后者则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上反映了其文化特征,如职业建筑师设计的摩天大楼和大量的可移动房屋的存在反映了北美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文化景观除上述的空间变化外,还有时间上的变化。随着历史的进展,文化的变化,过去的文化景观与今天的文化景观,在各民族中都有所不同。这样,从遗留下来的片断的文化景观与其遗迹中可以追溯出过去的文化景观。例如,过去的北京城墙已经不存在了,但我们可以从北京西直门北的西土城路与北三环路北的土城河附近留下的低矮土岗来了解元大都城北城墙的景观,从北京的二环路的全封闭的快速车道来追寻明时京师城墙的格局特征。对于景观如何反映一地在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有的学者做了如下假定,认为所有的人均以类似的方式体验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反应可由社会和文化进行传输。这样,对于景观的解释可以遵循这些原则:(1)景观是文化的线索,可以提供占据景观的人的类型的证据;(2)景观的所有要素都反映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要素同等重要;(3)通常被看作理所当然的普通景观很难通过传统的学术方法进行研究,因而需要新方法,如人文主义观点所提供的那些方法;(4)考察景观的意义需要考察该景观的历史;(5)某一文化景观的各要素只有放在其地理背景中进行研究才有意义;(6)因为绝大多数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所以景观的解释依赖于对该处自然景观的认识;(7)景观中的几乎全部客体都可以传输某种信息,尽管不一定以明显的方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