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流体传动与控制 ( 第2次 )
发布时间:2023-08-20 12:08:45浏览次数:44第 2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单作用叶片泵( )。 A. 定子内表面近似腰圆形 B. 转子与定子中心的偏心剧可以改变,在重合时,可以获得稳定大流量 C. 可改变输油量,还可改变输油方向 D. 转子径向压力不平衡2. 当系统的流量增大时,油缸的运动速度就( )。 A. 变快 B. 变慢 C. 没有变化3. 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 10MPa,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为( )。 A. 等于10MPa B. 小于 10MPa C. 大于 10MPa4. 差动液压缸,若使其往返速度相等,则活塞面积应为活塞杆面积的( )。 A. 1 倍 B. 2 倍 C. 倍5. 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 10MPa,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为( )。A. 等于 10MPaB. 小于 10MPaC. 大于 10Mpa6. 调压和减压回路所采用的主要液压元件是( )。 A. 换向阀和液控单向阀 B. 溢流阀和减压阀 C. 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 D. 单向阀和压力继电器7. 液压系统中减压阀处的压力损失是属于( )。 A. 沿程压力损失 B. 局部压力损失 C. 两种都是 D. 两种都不是8. 下列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中,能对液压缸进行闭锁的是( )。 A. O 型 B. H 型C. Y 型 D. P 型9. 在叶片马达中,叶片的安置方向应为( )。A. 前倾B. 后倾C. 径向10. 与节流阀相比较,调速阀的显著特点是( )。 A. 流量稳定性好 B. 结构简单,成本低 C. 调速范围大 D. 最小压差的限制小11. 内控顺序阀的控制方式和泄油方式( )。 A. 内部控制,内部泄油 B. 内部控制,外部泄油 C. 外部控制,外部泄油 D. 外部控制,内部泄油12. 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 A. 1 B. 2 C. 3 D. 413. 在泵-缸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液压缸实现快进—工进-端点停留—快退的动作循环。试分析:在( )工况下,缸输出功率最小。 A. 快进 B. 工进 C. 端点停留 D. 快退14.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为 40×105Pa,调定压力为 60×105Pa,减压阀的出口压力为( )。 A. 40×105Pa B. 60×105Pa C. 100×105Pa D. 140×105Pa15. 在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如果将负载阻力减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节流阀两端压差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16. 双作用叶片泵配流盘上的三角槽是为使( )。 A. 叶片底部和顶部的液体压力相互平衡 B. 吸油区过来的密封容积进入压油区时,避免压力突变,减少流
量脉动 C. 转子和叶片能自由旋转,使它们与配流盘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D. 以上都不对。17. 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在( )时有较高的速度刚度。 A. 重载高速 B. 重载低速 C. 轻载低速 D. 轻载高速18. 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 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 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 )。 A. 0.5q B. 1.5q C. 1.75q D. 2q19. 可以承受负值负载的节流调速回路是( )。 A. 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B. 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C. 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D. 三种回路都可以20. 用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方式,又称为( )调速。 A. 开式油路 B. 闭式油路 C. 恒转矩回路 D. 恒功率回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1. 一部完整的机器一般由( )构成。A. 原动机B. 传动机构C. 工作机构D. 液气压系统2. 动力缸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 )A. 单作用缸B. 双作用缸C. 活塞式D. 薄膜式3. 阀芯的主要结构类型有( )。A. 滑阀B. 球阀C. 锥阀D. 方阀4. 顺序动作回路根据动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 压力控制B. 行程控制C. 时间控制D. 负载控制5. 油箱的作用:( )。A. 储油B. 散热C. 沉淀杂质D. 逸出空气。6. 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 )串联组成调速阀,或将节流阀与( )并联组成旁通型调速阀。
A. 减压阀B. 定差减压阀C. 溢流阀D. 差压式溢流阀7. 流经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缝隙值的( )和缝隙前后压力差的( )成正比。A. 三次方B. 1/2 次方C. 二次方D. 一次方8. 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 )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 )成正比。A. 一次方B. 1/2 次方C. 二次方D. 三次方9. 充气式蓄能器包括的是( )。A. 活塞式B. 皮囊式C. 气瓶式D. 重锤式10.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液动滑阀为弹簧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 )机能,而液动滑阀为液压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 )机能。A. H 型B. M 型C. Y 型D. P 型11. 在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 )中的溢流阀是安全阀。A. 定量泵和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B. 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C. 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D. 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12. 双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B. 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C. 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D. 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13.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相等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为( );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为( )。
A. 0B. 某调定值C. 某变值D. 无法判断14.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 5MPa 和 10MPa 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 5MPa 和 10MPa 内控外泄式顺序阀串联在液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A. 5MpB. 10MPC. 15MPa15. 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 pj,溢流阀调定压力为 py,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 pL。若 py>pj>pL,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 );若 py>pL>pj,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 )。A. 进口压力 p1=py,出口压力 p2=pjB. 进口压力 p1=py,出口压力 p2=pLC. p1=p2=pj,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调定压力基本相等D. p1=p2=pL,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与负载压力基本相等16.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 Δp <(3~5)×105Pa 时,随着压力差 Δp 变小,通过节流阀的流量( );通过调速阀的流量( )。A. 增加B. 减少C. 基本不变D. 无法判断17. 双伸出杠液压缸,采用活塞杠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 );采用缸筒固定安置,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 )。A. 1 倍B. 2 倍C. 3 倍D. 4 倍18. 已知单活塞杠液压缸的活塞直径 D 为活塞直径 d 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 );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 )。A. 1 倍B. 2 倍C. 3 倍D. 4 倍19.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如果配油窗口的间距角小于两叶片间的夹角,会导致( );又( ),配油窗口的间距角不可能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所以配油窗口的间距夹角必须大于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A. 由于加工安装误差,难以在工艺上实现
B. 不能保证吸、压油腔之间的密封,使泵的容积效率太低C. 不能保证泵连续平稳的运动20. 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A. O 型B. M 型C. Y 型D. H 型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1. D 2. A 3. C 4. C 5. C 6. B 7. B 8. A 9. C 10. A 11. B 12. A 13. C 14. A 15. C 16. B 17. A 18. D 19. C 20. D 二、多项选择题(6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1. ABC 2. AB 3. ABC 4. ABC 5. ABCD 6. BD 7. AD 8. AB 9. ABC 10. CD11. BC 12. ABCD 13. AB 14. BC 15. AD 16. B 17. BC 18. CD 19. AB 20.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