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1 18:05:38浏览次数:134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一、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近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的进化与自然的演化密切相关。大约距今 7000 万年以前,哺乳类动物分化出了一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里的灵长目。当时全球范围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湿润期后,又有较长的干旱期,使热带雨林收缩,热带疏林草原等生物群落开始发育。灵长类中也相应分化出适应这种环境的半地栖古猿,它们开始直立行走。到第四纪,地球普遍发育冰川,森林大面积消失,很多生物死亡、灭绝。这时,形态结构适合于地面生活的古猿被自然选择了下来,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一般认为,被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古猿是距今 1400 万年前的腊马古猿,腊马古猿大约进化到第四纪才过渡到我们今天所说的古人类,从此,地球的历史开始进入了人类的历史。自从人类产生之后,人类就同其栖息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着。人类通过技术的发展去适应自然、挑战自然、控制自然,通过社会组织的形式来争取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自身也不断被改造,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形式。如果以技术的发展为主要参考变量概观人地关系的阶段性特征,那么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原始技术为主的采集狩猎社会、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社会和以工业技术为主的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社会过渡。各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特征可由表 3.1.1 概括。表 3.1.1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资料来源:依据黄鼎成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年,作者有部分改动。 二、采集狩猎社会的人地关系采集狩猎社会是指人类产生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距今大约 300 万~1 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社会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延续最长的一种社会形态,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完成了由猿––古人––现代人的转变。但就整体而言,当时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的生存状态和其他生物物种并无大的区别。人类使用最简单的石块和木棒进行采集狩猎活动,生存资源仅限于自然产品,人们只是靠采集天然的植物果实和根块以及捕鱼、狩猎为生,对食物生产的干预属于自然状态下生物链的一部分,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是自然界完全能够吸收的东西。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落后,使当时人类的消费水平仅仅限于维持最低程度的食物消费以延续生命和繁衍后代,人口规模也被严格限制在天然食物供给量确定的限度内。由于经常处于食物短缺状态,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形成了相互合作和财富公有制的社会特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亲族群体是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在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是互相合作的,共同为生存而与自然抗争。这种合作不仅表现在社会活动上,在经济活动中也是如此,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分工协作和对食物及其他物品的共享等。
虽然采集狩猎社会的人类活动能力同其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距甚远,但从世界范围内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看,人类已基本具备了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如果古人类学家提出的“人类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的假说(非洲一元说或非亚二元说)成立的话,那么在旧石器时代遍布欧洲、西亚、非洲等地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具备了其他生物所不及的大范围迁徙和生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漫长的。当初的人类迁徙只是为了简单的生存需求,当一个地方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快耗尽时,他们往往迁移到一个较近的新的地方。据研究发现,现今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广为分布着古河床,说明历史上应有茂密的森林和草原,生活着众多原始狩猎采集部落。大约 2 万年前发生的持续干旱使撒哈拉地区的地表水资源枯竭,森林和草原消失殆尽,尼罗河两侧的支流消失。因此,迫使那里的原始族团迁往尼罗河流域,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 总体上看,在采集狩猎社会中,由于人口数量少、技术原始,当时的人类并没有摆脱天然食物链束缚的能力。依赖自然并为自然所支配、而对自然的影响力极小,是该阶段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三、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农业社会是指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阶段,距今大约 1 万年~200 年。其中,距今大约 1万年到 5000 年是原始农业社会,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其后到工业革命之前则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相当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一)原始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在该阶段中,人类开始利用农业技术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当时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以磨制的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等)和打制的石器(如石锤、石片石器等)为主。人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也是最简单的生产,但它却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原始农业最初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所谓耕作或种植,不过是将种子撒在地里,任其自然生长,等到成熟以后再来收取果实而已。在此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先放火烧荒再播种的“火耕”方法。紧接着又发明了先用石斧、石锛等工具将树砍倒,再放火烧荒的“刀耕火种”方法。但从本质上讲,以“刀耕火种”为主的耕作技术和以石刀、石铲等为主的生产工具并不能对自然系统造成大的干扰,也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自然系统不能吸收的废物。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简陋,当时人类生产的食物数量仍然有限,这也导致了人的消费水平极为低下。极低的消费水平和不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原始农业社会的消费结构对自然系统的压力不会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极限,人地关系基本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是以人的低消费和低密度以及人对自然的屈服为前提的。这种状况是由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极端落后造成的。由于原始农业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并根据美国学者路•摩尔的研究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每个氏族公社都有自己的领地,在领地内有人们居住和生活的村庄,还有耕种的土地、放牧的草地和砍柴的林地等。氏族公社内部一般实行原始的共产主义,但氏族公社之间往往因生存的领地而发生争斗。在争斗的同时,人们也不断地开辟新的领地。从世界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来看,当时的人类已占领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据研究,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在武木冰期期间),也就是采集狩猎社会的末期(距今约 3.5 万年),人类的进化已到了现代人阶段,无论从体质和相貌看均与今天的人类相差无几,但当时的人类活动还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大约在距今 8000 年到 1 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空间范围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人类利用冰期间海平面的下降,经白令海峡上显露出的陆桥进入美洲大陆,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同时,澳大利亚大陆土著的祖先也从东南亚或南亚光临了这块“南方的陆地”。可以说,在人类占领的大陆,除了条件极端恶劣的沙漠、高原、高山和大洋孤岛外,所有地方都已有了人类栖息。因此,有人把几乎遍布全球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称为“人类最大的史前成就”。因为这一切表明人类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这是任何一种动物都无法做到的,这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许多中外学者还认为,原始农业最初起源于山地,然后过渡到冲积平原。这种设想已得到了许多验证。如从中国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看,粟类的种植从较早的磁山––裴李岗文化遗址,到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再到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地势也是由高到低。这或许就说明了人类从与山林相联系的狩猎采集经济向与低地平原相联系的定居农业经济的变化过程。一般说来,由于低地平原更宜于农业生产,因此世界历史上原始农业较发达的地带也都位于这些地区,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恒河-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等。原始农业社会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自然的控制之下,当时的技术结构和生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干扰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 (二)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既有定居种植业的,也有游牧畜牧业的。但是其中种植业代表着先进的和主体的文明。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的根本区别是传统农业中单位土地上人为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和由此带来的单位土地上的生物产出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物质、能量的产出和投入基本上是平衡的。在传统农业社会,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特别是植物燃烧时提供的热量是最主要的饮食与采暖能源;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社会产品主要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都是自然系统可降解和可同化的。因此,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传统农业技术的出现如青铜器、铁器等,使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系统成为可能,当时的主要人地关系问题是土地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为力。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主要是由消费结构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它的消费结构特征是人口压迫人均消费水平,而不是导致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即技术结构改进和社会经济增长主要是导致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据联合国有关组织估算,从原始农业初期到工业革命之前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由 500 万猛增到 1650 年的 5 亿人。由于人口规模持续超过自然系统,尤其是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但人类所能做的主要是在劳动力持续增加的前提下,进行耕地扩张和精耕细作。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耕地扩张仍是解决人口压力的主要途径。其结果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一些区域农业的发展呈现“破坏森林发展农牧––重农轻牧破坏地力––地力下降农业崩溃”的过程模式,中国的黄土高原就是典型例证。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在社会调控结构方面出现了进步。其表现是:(1)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的氏族公社所有制向传统农业社会奴隶主所有制和农户(地主)个人所有制的转变;(2)出现了国家这种社会组织来保护管理上述所有制和它们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土地等自然资源。如公元前 1000 年到公元前 600 年左右,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就出现了几十个小的国家,以后经过兼并形成了 16 个较大的国家,直到公元前 324 年到公元前 187 年才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的专制帝国孔雀王朝。其他国家也都曾有类似的历史。当然,国家的出现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它反过来也成为自然资源所有人的保护者,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国家还是某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在东方公社制普遍存在的亚洲。此外,传统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类聚落城市的产生。“城市革命”大约在公元前 3000 年首先发生在美索不达来亚两河流域,稍后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也出现了城市,在公元前 1000 年左右,中美洲和秘鲁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虽然这六大“城市革命中心”各有其不同特点,但均与大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系统所导致的传统农业的发达有关。首先,农业灌溉系统本身就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组织,而发达的传统农业所带来的过剩农产品也造就了非农阶层的出现;其次,土地的区域差异也造成了贫富分化,使不少人弃耕进“城”从工(手工业)从商,并用其换取农产品。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了城市的产生。城市的产生可以说改变了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传统农业社会在人类的历史上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相对于工业革命出现而言)。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从人地关系的空间联系看,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中心,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四、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经济形态,大约在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才得以在欧美国家全面确定。它昭示着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随着历史的进程,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无度的向大自然索取。迄今为止,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人口增长最快、发展最迅速、财富积累最多及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广泛开发与工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社会系统的结构乃至文明的模式。工业社会的形成和扩张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崩溃同步的。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支配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市场拓展到哪里,工业资本及其依赖的国家力量就扩张到哪里,传统农业社会也就在哪里崩溃。关于工业社会形成的根本动力,产业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阐述得十分清楚。克拉克认为,之所以出现三次产业的顺序演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向高收入产业移动,这是很自然的。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扩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逻辑就是追逐利润最大化,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打破并建立了各种制度、发展方式和生活模式。疯狂的土地扩张及其强制的方式,如“圈地”、殖民和战争是一系列变化开始的标志。“圈地”运动最早发生在 15 世纪末的英国,刺激圈地的动力是毛纺工业的扩大和
羊毛价格的上涨,于是,地主们开始圈围耕地和公用地用作牧场,农民被赶出了家园,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就是以圈地为基础的。圈地由单一国家向全球的扩张,是殖民主义者的“杰作”。殖民者大肆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剥削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使之纳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为其原始资本积累服务,进而对各殖民地国家的资源与公用地管理制度构成威胁,致使殖民地国家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管理制度发生变化而出现崩溃。最终由于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展开。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工业社会以工业化为主导,而工业化的本质是集中,这是由工业技术结构和市场经济制度决定的。如果以工业经济形态开始在欧美国家确立算起,工业化的时间也不过 200多年。但就在这 200 多年中,人类幸运的找到了工业社会所需的、自然界早已准备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从而使工业技术结构中的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得以满足和维持。矿物性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在相当程度上替代农业资源成为工业社会的主导性资源和物质基础,也是工业技术结构生长与扩张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业社会所赖以需要的矿物性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更新性,因此工业社会是不可持续的。不可持续的另一点原因是工业化的集中也带来了废物的集中,而有些废物又是自然界不能吸收和降解的。工业化的集中和所使用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同农业活动的分散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另一本质区别是人类的活动强度有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巨大的活动强度不仅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质的变化,也集中表现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产生的多种后果上。这种对资源、环境的掠夺性利用除了工业技术结构的原因外,还在于人类很快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它们都被统一调动起来,共同强化人类不断开发利用资源进行财富积累的过程。其中包括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以公司制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等。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矛盾比农业社会复杂得多,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诸多领域,如人口快速增长与规模扩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就业的压力,发达国家的人口老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紧张,水土流失、土地的荒漠化和盐渍化,森林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核放射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就是说,工业社会不仅包括了农业社会的全部问题,而且又增添了许多自己的“特产”,其中环境污染最为典型和突出。纵观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短暂,但却使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在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这与工业进程的地区差异是相关的。从局部上看,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因而其产生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正在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面对人类共有的“一个地球”确实值得深思,它需要当今的人类在生产力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调控结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发达国家也应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五、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信息社会是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条件下而出现的。一般认为,信息社会肇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世界爆发的以微电子、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约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步入信息社会时代。与工业社会不同,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1)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知识为主导的、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将替代传统制造业经济;(2)劳动力的主体将不再是工作在装配线上的工人,而成为信息工作者;(3)经济活动不再以现金交易为主流,而代之以信息的流动,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4)经济活动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基本上是跨国经济或全球经济;(5)经济组织形式主要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制度经济,跨国公司、政府和工会是经济舞台的共同统治者;(6)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技术扩散的高效性,信息社会中,无论个人或公共部门都将变得空前富裕,且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也会发生空前快速的变化。信息社会的以上特征是未来学家为我们勾画的,但有些方面已经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有些正在不断实现中。可以说,信息社会是我们看到的最有可能取代工业社会的新的文明模式。这是因为:(1)信息资源的利用改变了我们对资源的狭隘认识,不仅丰富了资源的内涵,而且在各种资源之间建立起来了联系。(2)信息社会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和系统网络,使网上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最大限度循环和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这种机制可以实现信息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危机。(3)信息技术是创新的催化剂,它不仅能加快创新的步伐,而且可能成为突破性变化的主体,迅速引起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和连锁反应,导致系统的变革,而变革的周期将大大缩短。信息社会是美好的,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步入信息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程。但这并不能排除发展中国家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目前,世界上步入信息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盟各国和
日本,但其距未来学家描绘的信息社会特征还是存在相当的距离。可以说,无论是步入信息社会的国家,还是其他国家,都将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转变,尽管转变的内容不同。关于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内容详见表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