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空间地理规律

发布时间:2023-04-27 14:04:46浏览次数:76
大尺度空间地理规律地带性分异因素即太阳能按纬度分布的不均和非地带性分因素即地球内能引起的海陆分布是造成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的本原因。这两种基本分异因素不仅互不从属互不联系,而且造的分异规律也是互不从属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之所以称为全球性的分异规律就是因为它的规模是全球性质的,并且分异因素对分异现象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有二:海陆对比性。地球表面分为四个大洋和六个大陆,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分异。不仅表现为海洋与大陆的强烈对比,而且构成两种明显不同的陆地生态环境与海洋生态环境,并且通过海陆间物质与能量联系的相互影响,造成次一级的地域分异。海陆分异造成海陆的强烈对比性,使得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在海洋和大陆都有强烈的差异,因而造成明显不同的自然地理系统和海洋自然地理系统。海陆的配置如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与欧亚大陆、非洲大陆间的大西洋及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与欧亚大陆、澳洲大陆间的太平洋,都加强了海陆对比性,引发了一系列的地理分异现象。海陆的形成虽然有重力说、大地均衡说、板块构造说等,但无论如何,地球内部放射能的积聚,既能影响重力分异,又是板块运动的基本能源,所以海陆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地球内能。由于地球表层两个最大的大洋一太平洋和大西洋是近于南北走向的,所以由海陆引起的分异主要方向是沿纬线按经度从沿海向内陆发生变化。热力分带性。地表的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地球获得太阳能的数量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光线对该地区的入射角及太阳光线经过大气圈时太阳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太阳辐射角与一个地方的地理纬度关系很大。低纬度的入射角大,高纬度入射角小,因而太阳辐射能量在高纬、中纬和低纬分布也就不同。因太阳辐射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发生的热力分布具有全球规模,是一种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不论在大陆还是在海洋,这种热力分带性都有明显的表现,它决定着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向等要素在地表呈带状分布。,这种热力分带性都有明显的表现不论在大陆降水,它决定着气温风向等要素在地表呈带状分布。海陆对比性形成的基本因素是地球内能,而热力分带性形成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能按纬度分布的不均。太阳能和地球内能,能源不同,一个来自太阳,一个来自地球内部,两种能源是互不从属的;但太阳能与地球内能作用于地表,却具有互相矛盾的性质一太阳能引起的许多自然现象按经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依次更替 ;而地球内部引起的海陆对比现象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从沿海向内陆发生变化。因而,海陆对比性和热力分带性这两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互相矛盾又互不从属的两种规律。在整个地表分化成大洋和大陆的基础上,大洋和大陆内部各有自己的地域分异规律。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贯穿整少大陆的。按其形成因素可分为两类:纬度地带性和经度省性。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自然地理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它是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呈带状分布所引起的温度、降水、蒸发、水文、风化和成土过程、植被等呈带状分布的结果。这些组成成分相互作用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按纬线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所以地带性就是指纬度地带性。大陆的地带性规律在海洋为大洋地带性规律所代替。虽然一个大陆的地带可以在另一个大陆重复出现,但大陆自然地带被大洋所切断,代之以海洋自然地带。最明显的自然地理地带象苔原地带、泰加林地带、赤道雨林地带都具有横跨整个大陆的特点。纬向的地势构造带常与气候、生物、土壤地带结合,往往浩成地理上的重要界线,例如阴山-天山地势构造带与气候、生物、土壤结合,成为温带和暖温带的重要地理界限。大陆的另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是经度省性。经度省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和整个自然地理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有规律的依次更替。从海岸到大陆内部,气候状况、物群落及土壤类型都有规律的变化。在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这种经度省性都各有自己独特的地带组合或地带谱,据此,在大陆范围内可以划分为自然大区(如欧亚大陆的东亚季风大区、西欧大西洋大区和欧亚草原荒漠大区)它们是大陆范围内经度省性的反映。大陆范围内的经度省性主要与非地带性分异因素有关:由于海洋和大陆的存在及由它所引起的海陆环流是经度省性存在的重要原因;大地构造一地势单元,如乌拉尔山、科迪勒拉山、安第斯山、大兴安岭一太行山等都成为海陆环流的障碍,往往成为气候干湿的重要分界线,故常成为大陆东岸大区、大陆西岸大区和大陆内部大区的明显界线。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所划分的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千旱地区和千早地区都是经度省 性表现。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度省性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球内能决定的非地带性因素。所以称这种分异规律为“经度地带性”,或将它与纬度地带性一起称为水平地带性,都不能反映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本质。“经度地带性”这个术语是不确切的,应该淘汰。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贯穿整个大洋的。按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大洋表层的纬向自然带。由于太阳能按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引起大洋温度、盐度和含氧量不同,以致海洋生物也有相应的区别从而引起大洋表层自然地理综合体按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大洋表层 200m 深的范围。这一大洋表层的重要性是它与大气对流层和沉积岩石圈之间所进行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这里的水流存在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因而混合强烈。洋流的水深达 100m 一 200 m 左右。由于太阳能可以透射到 200m深处植物集中带,它是大洋的基本生长部分。也是大洋消费者—海洋动物最集中的水层。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由于受寒流、暖流影响而与纬线略有偏斜,但由于海洋表面比陆地表面更加均一,以海洋自然带比陆地自然带更为平直。大洋的另一类地域分异规律是大洋底层自然区域。大洋底层是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接触的所形成的水下自然地理综合体。这里水中溶解的气体、盐类和水底有机体相互作用,进行着水底的风化过程,形成各种海底软泥。海底软泥是跟陆地土壤差不多的物质,这里也有海底生物有机体。大洋底层自然区域随海底地形及距岸远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底栖生物有机体和海底软泥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更替实际上是水下自然地理综合体随深度及距岸远近而发生的有规律变化。由于大洋底层太阳能的影响微弱,所以大洋底层根本不受地带性规律的影响,海底地形的变化是大洋底层自然区域分异的直接因素。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大陆内部形成以下三种区域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段性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及大地构造地貌规律的作用在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的区域性表现。过去我们称之为区域性地带。由于这一规律在自然地带内有明显表现,所以称为地带段性。这样的段性不能横跨整个大陆,而仅成为自然地带的一段,因而它不是整个大陆的地域分异而是大陆内部的区域性地域分异。地带段性在温带表现最为典型,在大陆边缘和大陆内部都有不同的表现。大陆东岸的地带段性十分明显,它不仅与大陆内部的地带段不同,而且和大陆西岸也不同。如我国东部 、北美东部、澳大利亚东部都是这样。欧亚大陆东岸和北美东岸由北向南,地带段的排列顺序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地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这些地带段只延续于大陆的东部边缘。在欧亚大陆内部地带段性的表现是围绕大陆的干早中心,大致呈马蹄形分布。其地带段的分布是:温带森林草原黑土黑钙土地带温带草原栗钙土地带温带干旱荒漠地带等,表现出大陆内部特有的地带段。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也都有这种内陆的地带段的表现。在大陆西岸由于海陆相互影响的性质不同,地带段的表现不仅与内陆不同,而且与大陆东岸也不同,它具有大陆西岸特有的地带段性,如欧亚大陆西岸的地带段排列顺序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地带温带阔叶林棕壤地带地中海常绿营业林褐土地带等。大陆东西两岸地带段性的差异,主要是受大陆东西两侧不同性质洋流和流经的路线不同的影响所致。地区性是由海陆分布带来的经度省性与大地构造一地势单元同热量带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大陆西岸的区域性分异规律。垂直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综合体和它的组成成分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势是形成垂直带的根本前提,山地气候条件(水热及其对比关系)随高度发生的垂直变化是形成垂直带的直接原因。垂直带性既受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制约,但它既不同于地带性规律,又不同于非地带性规律,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的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必须指出,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才可能有垂直带的表现。基带以上垂直带出现的高度,基带以上垂直带出现的高度,;在温带一般大于 800M,在热带,一般在海拔 I 000 m 以上。垂直带性与纬度地带性有某些相似之处,因为两者的直接原因都是因水热对比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植被、土壤及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变化。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低到高,可出现山地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山地灌丛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寒冻风化带,经雪线再往上就是冰雪带。在湿润森林气候条件下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从热带到北极,可观察到热带雨林地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寒带苔原地带,和极地冰雪地带。可见,垂直带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同纬度地带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的变化规律有相似性。
★★★3分
  • 贡献者:黄老师
  • 售价:1
  • 时间:2023-04-27 14:04:46
  • 大小:22 KB
  • 格式:docx
  • 页数:2页
  • 下载:0
下载文档
编辑推荐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可擦除光存储特性实验研究 102
微波与磁共振 141
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能的相对论关系 105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101
暂无广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