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发布时间:2023-05-02 16:05:02浏览次数:120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经济分布与人口的地理分布是相关联的。经济分布不仅代表着有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且也代表着众多的人口消费,即市场需求。但是从以上对人口增长类型的分析来看,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密集分布并不一定代表着发达的经济,因此不能用人口分布取代对经济分布的认识。(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历史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过程可以归纳出几个方面。第一,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倒金字塔”过程。复杂化指的是世界经济的部门结构愈来愈复杂,从最早的人类按性别产生的自然的家庭劳动分工(男耕女织),到农业与狩猎业、渔业的分工,再到工业的出现和众多工业部门的专门化,以及到目前的三次产业、四次产业(在美国甚至有第五次产业的提法)之间及其内部极其复杂的部门分化就是复杂性的表现。结构的复杂化意味着经济功能的强化。我们今天的世界经济能够生产如此多的财富总量和如此丰富的产品种类,与结构的复杂化密切相关。 “倒金字塔”过程是指世界经济结构中用于基本物质资料生产的资源(产业部门)已经越来越少,用于产生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越来越多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所占有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正不断地向第三次产业转移。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其工业产值和工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而是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工业创新发达的国家和为保证工业创新而具有的庞大服务业体系的国家。第二,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人类经济活动所占用的地域在不断扩展。这是因为,世界经济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更广大的空间上获取土地和自然资源,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口形成更大的市场容量。从人类早期的文明发源地仅仅局限在几个点(除了四大文明发源地以外,还应该有其他的一些,如我国的长江流域),到农业文明时期的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的北部、欧洲平原和美洲西部的山间平原,再到工业文明时期世界性的工业、农业区域和城市地带,以及这个时代里形成的世界性的交通网络,世界经济已经涉及到全球上几乎所有人类能够长期生活的地区。第三,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克服地理(空间)距离是经济发展和分布所要解决的永久性课题。现在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工具和它们的线路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可以在没有相关自然资源的地区大量地加工工农业产品,可以使没有这类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地区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依靠本地资源和本地市场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经济依靠现代交通工具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分工体系,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使用和占有远离自己的资源和市场。第四,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无一不是临近河流。最早形成的城市(如两河流域的乌尔都城)和后来几乎所有的近现代城市都是依托河流而发展起来的。河流冲积平原、河谷、多湖泊的低地等无疑都是农业发达地区。印度东北部的重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地区的重工业和大城市集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平原城市—工业带等都有河流提供水资源或者提供经济用地。近代工业文明在海上的传播和现代海洋运输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成为历史上最先接受工业文明的地区和今天的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作为陆地与海洋的界面,作为陆地延展的前沿和水运、陆运两种运输方式的转换地带,必然成为自然界和经济活动中物质交换最为频繁的地区,港口、城市和工业地区因此在这里大面积的形成。(二)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首先是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从 1950 年到 1998 年,世界人口从 24.5 亿增加到 58 亿多,世界各国的 GNP在 1997 年已经达到 30 万亿美元,GDP 达到 28 万亿美元。表 6~4 列出了部分国家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表 6.2.3 世界部分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
表 6.3.2 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和信息媒体的发展资料来源:根据:朱之鑫,国际统计年鉴 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年,作者加以整理而成。 从地域上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说完全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的发展与分布总是不平衡的。我们可以从地区金融、贸易、信息、高技术制造业和教育科研业的发展情况,大致看出世界上最典型的知识经济地区。这主要包括美国的东北部、大湖南岸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中西部”、南部以亚特兰大—休斯敦为中心的城市群和西部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的城市群;巴西东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地区;欧洲的英格兰东南部(伦敦、牛津、剑桥)和苏格兰谷地,德国北部的汉堡、莱茵河谷地和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城市群,法国的巴黎盆地、南部图卢兹、罗讷河谷地和东部的南锡—阿尔萨斯地区,意大利的米兰—都灵地区,俄罗斯的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亚城;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地区,新加坡、中国台湾的新竹园区和以色列的沿海地区,等等。(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传统经济世界上更多的地区仍然是传统经济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1)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地区并不多;(2)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只能是小部分地区和少部分人的经济形态;(3)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包括农业的工业化生产)仍然是它们必需经历的发展过程;(4)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分工格局下实现的,一部分地区先进,另一部分地区被先进地区所带动。在亚洲,中国的中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资源潜力预示着那里将成为国家部分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矿物等的)开发地区和农牧业地区。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和远东)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开采地区。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许多国家必需首先完成工业体系的建立,否则很难避免以往由金融和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引起的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在非洲,发展农业和解决食品供给是最首要的任务,而且对非洲的许多国家来说,即使是工业化,依然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在拉丁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虽然其工业化的发展有了相当长时期的积累,但是仍然以初级产品(农产品和工矿业产品)的出口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过剩和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它们缺乏支持知识经济的必要资源。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要快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以经济作物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农业、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现象、地区矛盾和国家政治的动荡将长期障碍它们的产业高级化。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距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展和培育知识经济的要素,也不妨碍他们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成果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的以知识经济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积极态度。
资料来源:根据《当代世界经济实用大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年;朱之鑫主编,国际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年,整理。其次,是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这是因为:(1)一方面从全世界的范围上看,经过二战后 50 多年的发展,经济总规模已经比较大,在这个日益膨胀的规模上,速度肯定要趋于下降;(2)主要发达国家除了规模原因外,产业结构的转型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方向的转移,也对发展速度产生影响;(3)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走上顺畅的途径,拉丁美洲国家主要是受发达国家速度放慢的影响,非洲许多国家 90 年代以来又一次进入政治动荡状态。第三,“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是知识和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称之为“智能”产业的,如管理、决策、咨询、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营销等产业在美国被有些人列入第五次产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出现)的传播、处理和应用的信息产业当然成为又一个新经济方向。生态经济是指人类在认识到传统的工业经济已经产生了过多的自然界所无法吸收物质,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系统因此已经受到明显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将变得日益严峻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为准则的经济发展,具体的经济方式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生态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生态省”的建设。第四,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新经济,其核心也就是创新,永远属于有能力、有条件和有需求的国家与地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仍然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人们要实现温饱,但又支付不起恢复和保护环境所需的巨额资本;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原料的巨大需求和它们对国内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使得它们把对自然环境的剥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能够得到它们所需的资本和产品。这种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地域形态首先是世界经济发展在地域上表现出来的格局,是一种态势;其次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其表现方式如中心地、条带、轴、边缘区等。“南北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工业化国家中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都分布在北半球,而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要么属于南半球,要么在北半球的“南方”,所以南北关系实际上是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理概括。另外的一种地理概括是,北半球北纬 40~60°之间,几乎是等距离地分布着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即西欧、日本和美国。这种分布强化了南北关系格局中的北方的主导地位。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地理学的概括并不等于地理学的解释,并不说明地理学认为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决定它的发展历程、发展水平。惟一可以用地理学解释的事实是:北半球是陆半球而南半球是水半球,陆半球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土地和人类可以大规模利用的陆地矿物、生物资源。世界经济发展在空间上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地理不平衡、地理集聚、地理扩散和它们的空间表现形式。南北关系和三大中心的形成都是地理不平衡。发达国家拥有着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大部分资源,其中不仅有它们国土上所赋存着的铁矿、煤炭、石油、天然气、农业用地、水力等,还集中着世界上最多的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在地区内部,资源的集中分布使一些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表现为巨大的城市地带、工业区。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自波士顿向南,到巴尔的摩、纽约、新泽西州、华盛顿(即“波士华”带),美国五大湖沿岸的以芝加哥、底特律为核心的城市群,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自西雅图南下到旧金山、洛杉矶的城
市带,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工业地带,东亚(除日本外)包括韩国的京(汉城)釜(釜山)地带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带,欧洲大陆上从俄罗斯的西部一直延伸到西欧的巨大的工业—城市地带等。经济核心地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对外扩散。扩散总是沿着交通运输的通道进行的,这样在走廊附近就形成了经济比较发达的轴带。世界上比较典型的经济轴带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干流沿岸和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大连铁路沿线、韩国的京釜铁路沿线、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两岸、欧洲的莱茵河沿岸和多瑙河沿岸等,它们都是由若干中心城市和工业区组成,且地区农业也较发达。由于存在着经济在地理上的扩散过程,因此对于一些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国内地理条件的差异必然会使地理扩散产生具有梯度性质的地带。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俄罗斯。中国的梯度方向是自东向西,俄罗斯的梯度方向是自西向东,方向的不同是由于经济核心地在国土格局中位置的差异所致。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美国都不同程度上形成了相应的地带性。扩散总有尽头,总会遇到吸收条件(自然条件、人口的素质条件和交通通讯条件等)的障碍,这两个原因都会使有些地区成为边缘地区。对于扩散的“尽头”来说,边缘地区是地理位置过于偏远所造成的,因为地理距离对于经济活动毕竟会增加成本。但是有些地区却是因为存在着吸收障碍而成为边缘地区的,如严酷的自然条件使经济发展必须承担很高的成本,人口文化素质很低无法理解先进的事物,没有交通通讯手段得不到物流和信息。一般意义上的边缘地区是贫困地区,在国家内部,相对落后的地区也称之为边缘地区。相对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非洲大陆就是世界经济的边缘地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美洲的边缘地区。在中国的西部存在着较大面积的边缘地区。巴西的西部和北部、亚洲中南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南部、俄罗斯亚洲地区的北部等都属于边缘地区。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区域性的中心地(区别于城市中心地)的本质是形成了高级的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和从而具有强大的对外作用功能。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地最早起源于 16 世纪之前的地中海地区,当时的南部欧洲国家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经济中心。到了 16 世纪和 17 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相继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尤其是 17 世纪的荷兰对外贸易业十分发达,其强大的商船队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之称。18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扩散,英国、法国、德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大国,其所在的中、西欧地区也成为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性区域中心地。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它独立后效仿英国,工业化、自由贸易、霸占和掠夺世界市场及两次世界大战为其提供“世界军需厂”的机遇等支持了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后其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和深化市场及推动高消费等手段更加巩固了它的政治经济地位。目前,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中心地;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是后起的第三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日本在 1868 年的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后的对外扩张和工业化政策,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目前,日本与后起的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共同支撑着东亚这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一)欧洲经济中心地从工业革命以来这里就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功能十分强大。自 18 世纪中叶开始,这个中心地先后发明了纺织机、蒸汽机、火车与铁路、内燃机、轮船、汽车与高速公路等等,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器大工业,开创了工厂式的工业化生产,创建了银行、股票交易、保险、期货、报纸等,诞生了大学、近现代科学(包括地理科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和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科学)、公民教育制度,实行了社会保障体制,作为工会运动的源地形成了劳资关系的协调体制,……,工业社会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与规划等)都是由这个经济中心地所创造出来的。20 世纪初期以前,这个中心地是世界上惟一的世界性的中心地,世界上所有的创新都发源在这里,之后才向外面扩散。
英国是这个中心地的核心。其中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设菲尔德等城市以及它们周围的英格兰是核中之核。现以铁路的扩散为例,可以看到创新—扩散的模式(见图 6.2.4)。图 6.2.4 欧洲铁路建设的地理扩散资料来源:R.道曼斯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波兰文),国立教育出版社,华沙,1987 年,第 410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中心地的地位相对下降,但是依然强大,表现在:伦敦仍然是世界性的金融(包括黄金、外汇、股票、保险)中心,德国的法兰克福、科隆,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和瑞士的苏黎世等也都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业或专业的银行中心。1999 年统计的全世界 500 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 157家的总部均设在欧洲,著名的如西门子、戴姆勒—克莱斯勒、拜尔、家乐福、大众、雷诺、标志、飞利浦、伊莱克斯、爱立信、宝马、雀巢、壳牌、诺基亚、雷诺、雪铁龙、空中客车、阿的达斯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上的经营一方面把世界变成了它的工厂厂区,另一方面使世界听命于它的总部所在国。众多的国际组织,如欧洲银行、北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权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等的总部均设在欧洲,日内瓦、巴黎、洛桑、维也纳、布鲁塞尔等城市还是国际会议的举办地点。这个中心地还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国际通航河流、运河、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以及密如蛛网的管道系统等把它们的各个城市同世界各地联结在一起。(二)北美经济中心地主要是指美国,而同美国毗邻的加拿大的东南部地区部分虽具有中心地的作用,但是不够明显。美国的经济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超过了西欧的全部。美国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飞机、谷物等工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一直到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贸易和运输中心。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它的涨落影响着国际市场的走势。美元曾经作为世界货币成为反映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起着稳定各国货币的作用。到现在,美元仍然是其他国家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和测度各国 GDP、GNP 的指标标准。美国虽然在殖民主义时期没有形成如西欧那样广大的殖民体系,但是独立以后的迅速扩张也使它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亚洲的菲律宾、太平洋上的各个群岛、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整个拉丁美洲都成为了美国的“后院”,到现在这个地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受美国影响最直接的地区。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地的最主要特征是它对现代技术创新的贡献。在传统技术方面,飞机、电报、电话、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等产品,工厂的流水线、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都诞生在美国。美国匹兹堡的钢铁业和芝加哥谷物交易后的价格曾经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晴雨表。几乎在欧洲发生的所有创新都被美国接受并且超过了它们原来的发祥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对世界的技术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雷达、电子计算机、军舰的制造技术、用于军事部署和科学技术研究管理的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战后应用于民用产业使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繁荣的阶段。
上个世纪的 70~8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和企业的脱节等终使美国强大而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美国在咄咄逼人的日本的迅速崛起面前一度陷入窘境在汽车、计算机芯片、工业机器人、各种家用电器、船舶、钢铁等许多生产领域被日本超过,日元相对于美元的坚挺地位曾使日本的资本大举进入美国的工业、金融和不动产领域,甚至人们一度惊呼“日本要买下美国”。然而美国很早就在民间孕育着的大学—车间式工厂的“创新苗床”体制在 90 年代以后成了美国技术创新的成熟模式。美国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大投入,对具有前沿意义的应用技术的远见卓识,使美国的科技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二战时期美国国内形成的,由政府部门(作为定货单位和研制的投入者)、大学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以军事技术及其产品开发为主的科技工业园区,在东北部、南方和西部日益成熟和壮大起来。到头来美国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在信息的传输(光纤通讯、卫星、网络),存储(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和芯片),处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和应用(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电影、通讯在内的各种媒体)等几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新经济主体,标志着美国经济,乃至引领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经济是知识急剧积累和发展的经济。美国的材料产业、生命技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等在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下迅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些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更多地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依靠知识的发现。科学的管理、决策,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生产方式的创立,使得“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成为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经济类型。知识取代了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正是美国为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做出了贡献。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对应,美国的新经济使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地位重新上升,人们对服务业的认识也不再仅局限于它的消费作用,人们看到的是它对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服务和保障。美国在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支持下,其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从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变为无库存的、依据定单投入生产的灵活生产方式。工厂的生产计划依据不同顾客的个性化消费要求可以随时调整生产线上的产品特征,工厂的位置也因此更趋向于市场,其规模不再追求大,而以适度为准则。灵活生产方式正在从美国不断向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扩散。美国当然也具备欧洲中心地的所有条件。如纽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华尔街则是它的缩影和象征。纽约作为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而成为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跨国公司,在 1999 年统计的世界 500 强中占有 179 家,如通用汽车、福特—克莱斯勒、波音—麦道、洛克希德—马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杜邦、埃克森—美孚、微软、英特尔、康柏、IBM、惠普—戴尔、通用电气、贝尔、摩托罗拉、朗讯、恩科、柯达、施乐、耐克、沃尔玛、麦当劳,等等。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休斯敦、亚特兰大、佛罗里达、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等都因为拥有巨大的跨国公司本部或国际著名的大学、科研机构,或在国际文化上的显著地位等而成为等级很高的国际性城市。美国虽然没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但是它的铁路网、公路网是最大的,它的国际机场是国际航空客、货流的枢纽。美国作为世界上信息业最发达的国家,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信息的核心。它的“信息高速公路”容量大、速度快,它众多的国际性的网络公司和网站使它成为全球互联网最重要的信息源。美国强大的航天技术使它拥有世界上最密集和功能最全面的卫星系统。美国现在可以向全世界提供高分辨率(1m~0.5m)的卫片,美国因此成为世界遥感信息的中心之一。表 6.2.4 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997 年)
注①这里的西欧国家指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等。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1998/99 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年,整理。(三)亚洲经济中心地亚洲经济中心地是后起的,包括两个层次,即日本和称为“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仅仅 37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和取得如此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它在历史上不断的经济扩张有关。当然,日本的扩张是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它对东亚、东南亚各国的侵略就是佐证。虽然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欧洲晚了近一个世纪,但是它们的发展模式是一样的靠海外殖民获取工业原料、靠海外市场积累财富。二战以前及战争期间,日本的扩张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主要方式是军事征服。二战以后的扩张范围应该说大大超过了战前,发展到西亚、非洲大陆、南美洲,还有欧洲和美国。扩张方式包括贸易、投资、技术控制和国内市场吸引。日本作为经济中心地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最初只是表现在对外的商品贸易上: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煤炭、天然气、铁矿石、木材和其他自然资源,向海外大量出口其工业制成品;日本在 70 年代把它的汽车打入美国市场和后来几乎一度垄断欧洲的中低档小汽车市场,标志着它的工业竞争力进入了经济中心地的行列。80 年代以后,日本在应用(主要是节能)技术上的领先和它的一贯奉行的集约式发展的精神,使得它比较快地摆脱了石油危机的影响,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出口为日本带来丰厚的外贸顺差,日元因此变得十分坚挺,且市值日渐高涨,资本剩余使它走向国际投资的道路。在亚洲,日本的国际投资主要投向制造业,并作为直接投资,但是其前提是以保证日本的技术垄断为原则,上游开发和部分必需高技术的关键产品的供给均控制在日本的本土。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的投资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业投资,如购买或吞并当地的工厂(汽车、家用电器等),但是更主要的是对证券、地产、房产和艺术品等的投资。日元的升值和其他国家对日本开放市场的压力,使得日本在 90 年代开始注重它的国内市场,即转向内需主导型,日本从此具有拉动国际市场的作用。日本市场上对纺织品、服装、钢铁、化工产品、信息产品、农产品、食品等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开始显现。但是,过剩资本对内需的开发又使其证券、房地产等“热投资”迅速加温,美国资本也一度大举进入日本,90 年代中期形成泡沫,遂导致日本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和经济的不景气。无论怎样,日本还是世界经济的金融、贸易和一部分应用技术的中心。东京是世界上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日本的进出口商品贸易仍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造船、部分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和技术方面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以东京、横滨、千叶、大阪、神户、京都和北九州为代表的日本中心城市构成了世界上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市群,它的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之一,其港口、集装箱和散货的运输、国际机场的客货流等都对世界的经济流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1999 年,日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 500 家中占有 107 家,其中在银行业占有 9 家,在(互保)保险业中有10 家(共 18 家);在汽车工业中有 9 家(共 25 家),如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等;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业中有 8 家(共 22 家),如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夏普、三洋等;在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业中有 3家(共 9 家),如富士通、佳能、理光。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其主要表现是:香港、新加坡、台湾省的高雄和韩国的釜山构成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群,其中香港和新加坡互为全球第一名;香港和新加坡已经进入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的行列,香港的股市和新加坡的外汇交易居世界前列;我国台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子集成电路板的产地;新加坡在航空航天的设备制造和海上钻井平台制造,韩国在汽车、船舶、钢铁等的制造业上已进入世界前列;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时装加工产地。
在它们的带动下,东南亚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中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也都初步具备了亚洲经济中心的的职能。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一)必然性的分析自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形成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生产是社会化的,就会要求不断地减少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障碍,即要求实现生产要素可以充分流动的市场。但是,国家、国家主权、国家所代表的民族利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是历史的必然,并且是不可侵犯的。只要有国界存在,这个国家就必然在边界上行使它的主权,以对过往人员和货物采取边防、海关、卫生、动植物检查、检疫等措施来保障自己的民族利益不受到他国的侵犯,以保障自己国内的经济利益不会流失。关税以及对进出口货物的配额(或者是许可证制度)、国内的税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等都可以形成对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障碍。当然,这种障碍有时是无可厚非的。旧中国的海关一度把握在外国人的手里,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外国的产品可以毫无顾及地流入中国市场,压制我们的民族工业;我国的资源可以廉价地流出国外;在这种凌辱条件下的要素交换中,中国征收关税的政策和外国人所必需支付的关税都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这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是奇耻大辱。而这实际上就是殖民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用政治和军事强权所推行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被分割成或大或小的区域,或者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实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殖民主义时期,各个宗主国与它的殖民地之间所形成的工业制成品同工业原料之间的无障碍交换关系,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雏形。但是这种以垂直分工关系联系起来的区域化,在战后受到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而逐渐转向了发达国家之间以水平分工为纽带的区域化,这就是最早在欧洲发生的区域化。 因此可以说经济区域化是一体化的地理形式,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 今天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有其新的特点。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世界陆上、海洋和空中运输的发展,以及世界通讯业的巨大进步使得资源在全球各个地方的充分流动,已不再有技术上的保障。这种遍布世界各地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使得全球每一个角落都进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从而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对自己最有利的产业,并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其他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为了使资源能够最充分的流动,各国政府在降低关税、消除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为国外资本获得“国民待遇”和解决贸易纠纷的制度上进行积极的努力,建立起了可以有效地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框架先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已经把国际经济关系变成它们自身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国界在这里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必然。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也要求与国际通行的管理体制相衔接,中国只有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下和在新的国际体系中才能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这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的认识。 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还是一把双刃剑。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使它们面对着的这个开放的国际市场与殖民主义时期的世界市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它们不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没形成发达的产业结构的时候,它们仍然只能在垂直分工的体系下获得利益,而这个利益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利益均衡化,拥有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的发达国家仍然处于贸易优势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市场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这样,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仍然会继续发展,甚至会更严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流向全世界,使利润流向发达国家”,这个批评不无道理。 而对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利用那里更为
廉价的劳动力组织生产,可以不再顾及关税成本的增加和“非国民待遇”。这就势必带来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国内削减劳动密集性的生产,造成新的失业。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产业、夕阳产业创造了方便条件,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对这些产业的转移是欢迎的,但是落后的技术势必伴随着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和破坏;发达国家也可以只把产品的开发环节留在国内,而把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污染的“外部化”可能结伴而行。 正是因为有上述问题,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始终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 (三)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分异现象,它有着自己的地理分布规律。 同处一个共同的地理单元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从这个特征出发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可以是一些国土相邻的国家,可以是国土之间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地理障碍的国家,也可以是有着共同的地理”媒介”的国家。 1.欧洲的经济区域化 诞生在 1952 年的西欧“煤钢联营”可视为当代经济区域化的发端。相邻的国土,共同的成矿构造和矿物产地,低缓的地形,历史上国土的置换等,特别二战后初期经济恢复的迫切任务使得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之间很容易打破国界限制,形成区域化的经济。 图 6.2.5 欧洲的联合:共同的矿床构造 资料来源:丁四保,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规律与条件的探讨,《世界地理研究》,1995 年第一期,第 30 页 1967 年,“煤钢联营”(还包括意大利)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署办公,“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即西欧共同市场正式成立。统称“欧洲共同体”(EC)。1973 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1981 年又有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加入,到 1986 年拥有 12个成员国。1993 年 11 月 1 日正式启动“欧洲联盟”(即欧盟,EU),1995 年 1 月 1 日又有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共 15 个成员国。后来,又以 EU 为核心,另加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堡 3 国,共同组成欧洲经济区(EEC),共达 18 个国家。 欧盟是经济区域化水准最高的地区。50 年代这里就开始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税率、共同的跨国交通管理和共同的农业政策,为打破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奠定了基础。最新的发展是 1999 年推行共同的货币(欧元)和与之相适应的欧洲银行的设立,2002 年有 12 个国家各国自己的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欧元区”,欧洲从此成为一个人员、货物、资本可以充分流动的同一的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具有实质性的中央调节功能;有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有共同的外贸标准和外贸政策以及统一的政治经济决策机构。 按照计划,欧盟还将扩大,其最终的目标是囊括整个欧洲(俄罗斯可能是个例外)。因为,“欧盟框架”经过 50 多年的共同发展不仅形成了成熟的协调体制和强大的协调功能,而且形成了足够的市场积累,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欧各国给它带来的扩大市场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利益要超过为它们提供过渡到发达经济所需的成本。2.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最为典型。1967 年由地处中南半岛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马来群岛上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共同组成。1984 年文莱加入。目前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都已经成为成员国,因而是一个与地理单元完全相符的经济合作区。东盟是一个促进内部贸易、工业合作,对外促进共同的经贸关系,力求成为具有解决内部国际政治关系能力的国际组织。与欧盟作为一个内部充分开放而对外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不同的是,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地区内部不可能形成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和不具备足够的资源以满足各国发展的需要,因此它还是一个必需依赖外部资源和市场的区域。3.跨洲的经济区域化以太平洋为媒介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一个地跨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智利、秘鲁、美国和加拿大等 21 个经济体参与的非正式的经贸合作议事体制。这个组织可以就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就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出政府的承诺和实行共同的措施。一年一度的商界高峰、政府部长和政府首脑的会议体制是它工作的基本方式。由于 APEC 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最有活力的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因此这个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政治对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4.其他的经济区域化
包括西非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马格里布常设协商会议、阿拉伯经济统一理事会、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条约组织、南方共同体市场(南共市)、中美洲共同市场等。都属于地理相邻的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地区性贸易合作而成立的协调组织,在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限制、优先发展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共同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合作。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一)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近几年来政府和民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努力实践的领域。人们已经感觉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阶段,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地理学同样重视“知识经济时代”,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使得空间距离的意义和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将会更加理智。这种理智的倾向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的智慧,而人类智慧的地理分布有着与传统自然资源完全不同的规律。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知识始终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什么是知识?可以说,知识一方面是积累,一方面是创新。创新是更重要的知识,也是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发生的质的飞跃的知识。创新的科学意义在于主动的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经验的积累和创新一直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从人类发现和使用火,到人类制造工具,到人类的社会分工、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到封建社会的灌溉、农具等农业技术,到近代工业技术,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的革命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这就是“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把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知识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在生产力领域,人类在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价值和充分掌握了现代技术以后,开始节省传统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不可再生的和可以再生的),开始利用生命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生物物种的、物质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地球以外太空空间的和信息等的资源价值。在生产关系领域,人类开始从生产制度(如灵活、无库存、定单的生产方式)上和信息传送的速度上开发生产力。在对资源的认识上,强调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高素质的和掌握了新的技术和形成了新的观念的人力资源占据资源的主导地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为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需的软环境(如法律、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人才市场)成为新的产业,如教育、科技、法律服务、投资业、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等。与新技术相关的新的产业改变了原有的经济部门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等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二)知识经济在世界的分布在理论认识上,知识经济是高素质人才及其创新活动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分布是高素质人才与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高素质人才及其创新活动要求特殊的区域环境,如资金的供给、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充分的交流、信息的供给和与市场(企业或政府)的密切联系;如果区域具备了这样的环境,知识经济的发展会在区域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即知识经济一方面更加依赖这样的区域环境,一方面知识经济使区域环境变得更加有利,这就形成了区域的累积;这种循环—累积使得知识经济在地理分布上必然是不平衡的,从而使本来先进的区域更加先进,本来落后的区域相对更加落后,这就是不公平的竞争和地区发展的不公正。在实际中,世界知识经济分布的规律是:集中了高素质人才和拥有充分技术开发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成为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只是拥有传统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仍然以传统经济为主。表6.3.2 是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等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知识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