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学科综合题(提高) 知识讲解
发布时间:2024-06-18 00:06:54浏览次数:27中考冲刺:学科综合题(提高)【中考展望】学科综合题是指以培养学生综合性或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突出学科间知识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类化学试题。在内容上常常与物理、生物、数学、环保等多学科知识相融合,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河北、海南、武汉、长沙、包头、浙江台州等地市已实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理化综合或科学卷。预计在未来几年的中考中这些地市仍保留以上命题特点,并加强对学科内或学科间综合知识的考查。【方法点拨】 一、学科综合题的题型特点 1.从试题的结构看,学科综合题主要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 2.从题干内容看,主要来源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学科边缘的交叉知识,有时也取材于时事新闻、环保材料、能源科学等。问题的解答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 3.从解答要求看,找出题中有效信息,灵活运用和渗透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找到各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整合,解决化学问题。 4.从题型来看,学科综合题以选择、填空为主,偶有简答、计算和实验题。二、学科综合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化学与物理综合型:此类试题的特点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密度、浮力、能量问题、电学问题、天平问题等渗透到化学知识中去。解题时,不仅要从化学角度去分析,还要抓住学科间的联结点,从物理的角度去理解题意,或解决问题。2.化学与生物综合型:此类试题的特点是将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胃液的酸性、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一氧化碳的中毒机理、土壤的酸碱性等与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生物体内发生某种变化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3.化学与数学综合型:此类题的特点是将数学中的比例法、假设法、估算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函数图像等知识与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处理化学中的数据或结论,要学会用数学知识为工具解决化学问题。4.化学与其它学科综合题:自然界的变化错综复杂,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要用到很多学科中的知识。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与化学联系起来,体现了化学要为社会生产、为人类发展服务的理念。因此,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有意识地加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要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典型例题】类型一、化学与物理综合型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 CO2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 CO2与 NaOH 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 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 NaOH 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 中现象为________,B 中现象为________,C 中现象为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 CO2与溶液中的 NaOH 反应,消耗了 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实 CO2与 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第二组同学滴加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 CO2与 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思路点拨】要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从反应物二氧化碳量的减少或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设计实验。前者必须在密闭的体系里实验,通过压强变化来判断,后者通过典型的化学反应特征——碳酸盐的检验即可判断。从图示可以看出,上述设计都是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设法消耗 CO2,使得气体压强减小,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但 NaOH 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 CO2与 NaOH 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所以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就是对CO32-的检验。【答案与解析】(1)C(2)软塑料瓶变瘪了(合理描述均可,下同) 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 气球胀大(3)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 CO2(4)稀盐酸 冒气泡 CaCl2溶液(含 Ca2+或 Ba2+的溶液均正确) 产生白色沉淀(两种方法不分先后)【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实验探究题。考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性质,同时注意了学科间渗透——压强与化学反应,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实验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开展探究的有效方法。2.化学小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 2 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 C 瓶内的水流入 D 中,B 中有气泡逸出。 (1)在 A 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 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 B 中的原因是________。 (2)在 A 处放置某溶液,若 B 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 B 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___,结合 A、B 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__。【思路点拨】(1)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使 B 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 中试剂是氢氧化钙溶液。由于 C 瓶内的水流入 D 中,使 C 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 处气体被吸入 B 中。(2)根据 B 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 A 处挥发出来的物质显酸性,当 B 中盛有红色溶液乙时,则变无色,说明乙为含有酚酞的碱性溶液;由于 A 中挥发出来的酸性物质进入 B 中,与 B 中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溶液变为中性,使红色褪去。
【答案与解析】(1)氢氧化钙溶液 C 瓶内的水流入 D 中,使 C 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 处气体被吸入 B 中(2)含有酚酞的碱性溶液 A 中挥发出来的酸性物质与 B 中乙溶液反应使溶液显中性而褪色【总结升华】解答此题注意两点:(1)打开止水夹时,C 瓶内的水流入 D 烧杯中,使 C 瓶内压强减小,则使得 A 处气体被吸入 B 试管中;(2)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碱性物质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举一反三:【变式】如右图所示,在 250 mL 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 SO2气体,并用带尖嘴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导管另一端的橡胶管事先用夹子夹紧),实验开始时,先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人到烧瓶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夹子,会观察到:烧杯内的蒸馏水________,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所以瓶内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若将 SO2气体换成________,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答案】沿着导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SO2+2NaOH=Na2SO3+H2O 小于 装置不漏气 二氧化碳或氯化氢气体【解析】这是一道涉及压强知识的化学试题。圆底烧瓶中充满 SO2气体,用注射器将 NaOH 溶液推入到烧瓶中,此时发生化学反应,SO2气体与 NaOH 溶液反应被消耗掉,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即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水压人烧瓶而形成喷泉。将 SO2气体换成 HCl 气体或 CO2气体等可达到同样效果。类型二、化学与生物综合型3.为了验证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实验室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并将它置于适宜的温度(25℃~35℃)环境中。几天后,发现位于水面以上与位于水面以下的种子没有萌发,只有位于水面处的种子萌发了。由此说明,(1)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2)种子萌发时会发生呼吸作用,由此可观察到小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3)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4)U 形管中放入 NaOH 和 CaO 固体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_。 【思路点拨】此题以种子发芽为背景设计一个探究性实验,把生物、化学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联系生物学知识,可以知道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而且题设问题有关联,如果不懂得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 O2放出 CO2就写不出第(3)问的化学方程式,那么第(4)问的设计思想就更难理解。【答案与解析】(1)需要空气(或 O2)、水和适宜的温度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a(OH)2+CO2=CaCO3↓+H2O (4)防止空气中的 CO2进入瓶内【总结升华】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科学的严密性,如果 U 形管中不放 NaOH 和 CaO 固体混合物,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 CO2不能确定来源。类型三、化学与数学综合型
4.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40 mL 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 4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3.8%的 K2CO3溶液。滴入 K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求: (1)所取 40 mL 溶液中 HCl 和 CaCl2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化学与数学相结合的试题。由坐标图像知:滴入 K2CO3溶液后,并没有马上产生沉淀,是因为 K2CO3首先与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之后才与 CaCl2反应。与盐酸反应用掉的 K2CO3溶液的质量为 10 g,与 CaCl2反应生成 CaCO3沉淀的质量为 2 g,根据两个反应方程式即可求出 40 mL 溶液中 HCl 和 CaCl2的质量。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生成的 CaCO3沉淀和两次反应生成的 KCl 的质量及未反应掉的 10 g K2CO3溶液中的 K2CO3质量之和。注意:剩余的 10 g K2CO3中的未反应的 K2CO3质量易被忽略或遗漏。【答案与解析】(1)设 40 mL 溶液中所含 HCl 和 CaCl2的质量分别为 x、y,K2CO3与 HCl 反应生成 KCl 的质量为m,K2CO3与 CaCl2反应生成 KCl 的质量为 n。 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138 73 149 10 g×13.8% x m 解得 解得 K2CO3+CaCl2=CaCO3↓+2KCl 111 100 149 y 2 g n 解得 解得 (2)剩余 K2CO3的质量为:10 g×13.8%=1.38 g 固体的质量为:1.49 g+2.98 g+1.38 g+2 g=7.85 g 答:40 mL 溶液中所含 HCl 和 CaCl2的质量分别为 0.73 g、2.22 g,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7.85 g。【总结升华】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根据图象分析反应的原理,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求解。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注意要包含碳酸钙的质量,因为题干要求的是烧杯内的物质。举一反三:
【变式】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200 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 Cu(OH)2沉淀,沉淀质量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求: (1)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答案】(1)98 (2)设与 CuSO4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x。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 98 10%·x 9.8 g x=80 g 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 50 g+80 g=130 g 答: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 130g。类型四、化学与其它学科综合型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文知识有密切联系。例如,我国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1)“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成语词典的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 。 釜底抽薪: 。(2)“沙里淘金”和“点石成金”。成语词典的解释: 沙里淘金——从沙石中筛选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低。 点石成金——石头经“点化”变成了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沙里淘金: 。 点石成金: 。【思路点拨】成语中的化学: (1)“杯水车薪”联系化学上的燃烧和灭火原理; (2)“釜底抽薪”联系燃烧所具备的条件; (3)“沙里淘金”联系金的性质来寻找答案; (4)“点石成金”可从化学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找到答案的突破口。【答案与解析】(1)杯水车薪: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了 釜底抽薪:使得炉内没有了可燃物,即可燃物与炉内助燃物分离,导致“釜”下之火熄灭 (2)沙里淘金:利用了黄金的物理性质(密度大、不溶于水、有金属光泽等),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这也和黄金稳定的化学性质有关或它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点石成金:要点一:如果石头中原来含有金元素,经过“点化”是可以变成金子的。要点二:如果石头中没有金元素,用化学方法“点化”是不可能得到金子的,因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要点三:如果这里的金不是指狭义的“黄金”而是指金属,那么,有些石头(金属矿物)是能够经过化学方法冶炼(点化)成金属单质的,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总结升华】本题是语文学科与化学的综合题,解题的基础是要深刻理解成语含义,找准成语与化学知识的结合点。举一反三:【变式】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答案】C【解析】本题将语文知识中的著名诗句与化学知识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相联系,要求考生首先懂得诗句中所描绘的自然现象或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变化本质(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找出含有化学变化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