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知识讲解
发布时间:2024-05-13 12:05:26浏览次数:43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透视 《新课程标准》有关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考查要求是: 1.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3.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4.能准确辨析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5.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6.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用法。 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或者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当(恰当)的一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指出下列句中词语使用不当(恰当)的一项。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可能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含义,也可能涉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甚至词性。 3.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内容也常常跟关联词、词义、词性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有关,考查点同 2,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知识讲解词类与熟语知识要点词类与熟语(一)词类分类解说 示例按构词方式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构词的成分,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山、水、玻璃、奥林匹克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可以由一个语素组成,也可以由多个语素组成。词的构成上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听、早晨、班干部单纯词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它的特点是:不管有多少音节,每个音节都没有各自的意义,合起来才表示意义。单纯词又分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仿佛、阿斯匹林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组成的语素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开幕、促进、民主、美好、壮观、老师按语法功能实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分为一般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祖国、国务院、早晨、上下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坐、研究、有、发展、管束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优秀、干净数词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分基数、分数、倍数和概数。二分之一、第三、八九个、九层量词 用来计算事物和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只、张、次
3.“合作”能产生力量,“合作”能产生智慧。写一个与“合作”有关的熟语。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言的表达运用,要学会把日常积累的成语、俗语等活学活用。 【答案】示例: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代词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数量的词。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我、咱们、这些、哪里、如何虚词副词表示动作或形状的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情态等的词。曾经、全部、一定、千万、悄悄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合起来表示处所、方向、时间、方式、目的、对象等的词。在、从、对于、为了、同连词用来连接词和短语,表示一定逻辑关系的词。和、并且、如果…那么…助词附在词和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附加意义的词。得、着、了、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唉、啊、哦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唰、哗、轰、啦啦、汪汪、咚咚 按感情色彩褒义词含有赞许或好意思的词语,多用于正面。伟大、光荣、正确贬义词含有不赞成或坏意思的词语,多用于反面。阴谋、奸诈中性词 不含褒贬的词语学习、武装、品行(二)熟语分类 解说 示例熟语熟语是指有固定格式的词组或句子,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略成语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或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谚语指多年流传下来的表达民俗的简练而又形象的语句,不少谚语是社会斗争经验或生产知识的总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惯用语是口头上常用的习惯用语,大多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短语,一般能拆开,在动词与宾语之间可以插进其他成分。吹牛皮、泼冷水、敲竹杠、走过场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有时只说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省略,所以叫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格言简练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就是力量。事实胜于雄辩。细致辨析词语所要辨析的词语,一般都是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要求考生明确判断词语的范围大小,词义的轻重程度,以及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搭配。还要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三种。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焦躁”可引申为“气恼”“发怒”;比喻义是词语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一、词义的分类。1.单义词:一般为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的名称,近年中考不考此类。2.多义词:一般分为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3.同义词:分等义词(即意义相同)、近义词(即意义相近)两类。4.反义词:分意义相反或意义相对两种。二、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词义的轻重程度。例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2.词义范围的大小。例如“事件”与“事故”,“事件”范围大,“事故”范围小。3.词的感情色彩。例如:“教诲”和“教训”,“教诲”是褒义词,“教训”是中性词。“人”和“家伙”,“人”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家伙”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4.词的语体色彩。例如:“吓唬”与“恐吓”,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黎明”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用语。5.词的适用对象。例如:“爱戴”适合对上级、长辈,“爱护”适合对下级、小辈。6.词的搭配关系。例如:“模糊”与“含糊”,不能互换使用,可以说“说话含糊”“字迹模糊”,但不能说成“说话模糊”“字迹含糊”。7.词的词性功能。例如:“营利”是动词,意思为“谋求利润”;“盈利”一般作名词,指“利润”。再如,“阻碍”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为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三、词义的辨析方法。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3.从词语感情色彩上辨析。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灵活运用词语一、明确前后关系。在具体的语境中,句与句之间是前后照应的,因此,要明确语句前后关系,找到词语的对应点。对于关联词,更要把握好各分句间的关系,所使用的关联词,每一对都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要正确选用,均需借助对句意的把握,明确句子前后的关系,进行正确的选择。
二、分清感情色彩。词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或贬义,或褒义,或中性,一般考查的对象都是感情色彩非常鲜明的词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细致分析。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表达需要,有时候套贬义褒用,有时候会褒义贬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三、分清适用对象。有一些词语、成语和俗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平常要注意积累,明确一些特殊词语、成语和俗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切忌望文生义。对于不清楚的词语一定要养成勤查词典的好习惯,增加积累。四、正确使用成语。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中同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当使用,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1.看准成语内涵。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可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2.弄清表述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运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人,如“眉飞色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邂逅相遇”特指久别又偶然相见,“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3.辨出感情色彩。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明辨,看看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作褒义词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4.分析词句重复。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5.辨析形似神异。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容易混淆;“改天换日”与“移天易日”混淆;“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混淆。6.弄清双重语义。有的成语还具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分析成语的双重身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处之泰然”既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以指对事物无动于衷;“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新奇,也可以比喻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五、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高清课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关联词篇 4-10】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并 单用 也 又 另外 同时 一面 一边 另一方面
列关系配对使用既……,又…… 既……,也…… 又……,又…… 也……,也…… 一边(一面)……,一边(一面)…… 一方面……,另一方面……递进关系单用 不但 不仅 不光 而且 并且 并 甚至 更 以至 何况 况且 还甚至于配对使用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 ……尚且(况且)……,何况……选择关系单用 或者 或是 还是配对使用或者……,或者…… 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宁肯、宁愿)…… 宁可……,也不(也要)……转折关系单用 虽然 虽说是 但是 可是 但 却 而 然而 不过 就是 只是反而 尽管 固然 只不过配对使用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但、却)……因果关系单用 由于 因为 因此 所以 因而 从而 以致 致使 可见 既然配对使用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假设关系单用 如果 假如 假若 倘若 要是 不然 否则 要不然 要不是 假使配对使用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 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再……,也…… 如果说……,那么……条件关系单用 只要 只有 除非 一旦配对使用只要(一旦)……,就(便)…… 只有……,才…… 除非……,才……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不…… 没有……,就没有…… 无论(不管、不论)……,都……题型解读题型一 词语的解释与辨识1.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州地铁修建已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大事。(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B.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双赢:双方都获益。)C.张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一席话,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忍俊不禁:忍住不敢发出笑声。)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给力:形容精彩、酷、棒。)【解析】该题已给出词语的意思,解题时结合语境理解分析即可。C 项中“忍俊不禁”意为“忍不住笑”,而不是“忍住不敢发出笑声”。【答案】C2.请从括号里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少年刘伟的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他依然___________(执拗 顽固 固执 )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2)三秦大地,___________(五光十色 水光山色 五彩纷呈),相得益彰:陕南山青水绿,风景如画;陕北黄土悠远,浑厚质朴;关中风光秀丽,气象万千。【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句子的意思和备选词语的含义。(1)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顽固:指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此处应填“固执”。(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五彩纷呈”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本句描述的是三秦大地上的秀丽景色。结合“相得益彰”可推知横线处应填一个名词性的词语,故选“水光山色”。【答案】(1)固执 (2)水光山色3.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___________;喻光阴迅速,谓___________;说年老雄心在,称为___________;祝事业有成,则言___________。【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成语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积累,要根据意思,围绕“马”进行联想,进而锁定该成语。“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对应的是“老马识途”;“喻光阴迅速”对应的是“白驹过隙”;“说年老雄心在”对应的是“老骥伏枥”;“祝事业有成”说“马到成功”。【答案】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4.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则药品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红字的不同含义。药材①________好,药才②________好。【解析】该题为填空题。考查的是在一定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第①题中的“材”是名词,本义是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在这里指制药用的材料;第②题中的“才”有多个义项,如才能(名词)、人才、刚刚、才能够等,在这里是副词,承接前面的话,表示强调确定语气,是“才能够”“才能”的意思。【答案】①材料、用材②才能够、才能5.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红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布告——布局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B.谋略——谋生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 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C.情不自禁——忍俊不禁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解析】该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并辨析一词多义现象,可以是两字词语辨析,也可以是四字词语的辨析。选项 A 中,“布告”的“布”应解释为“宣告,对众陈述”,“布局”的“布”应解释为“做
出安排”;选项 C 中,“情不自禁”“忍俊不禁”的“禁”应解释为“控制”“忍住”;选项 D 中,“温故知新”的“故”是“旧的,从前的”,“无缘无故”的“故”是“原因”的意思。【答案】B题型二 词语的运用1.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___________。(2)4 月 14 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领馆___________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3)3D 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 2012 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座___________。A.管辖 督促 指日可待B.管制 监督 屈指可数C.管制 督促 屈指可数D.管辖 监督 指日可待【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解答的时候,要注意词语的固定搭配、适用的语言环境。管辖:管理;统辖。管制:强制管理。根据语境,此处应用“管辖”。督促:监督催促。监督:察看并督促。根据语境,此处应用“督促”。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屈指可数:弯弯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根据语境,此处应用“指日可待”。【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___________ 着一种热情。(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所干的事情。(3)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___________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___________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A.澎湃 文明/野蛮 既然/就B.泛滥 野蛮/文明 既然/就C.澎湃 野蛮/文明 虽然/但D.泛滥 文明/野蛮 虽然/但【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关联词的运用。解答的时候,要注意词语的适用语境,区分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现象,还要注意关联词的前后关系的照应。(1)“泛滥”贬义褒用,比“澎湃”更能表现激愤狂放的心情;(2)“文明/野蛮”为反语,与前文相照应;(3)“既然/就”表因果,“虽然/但”表转折,这里表转折。【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 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 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 后”则基本上是娱乐。【解析】成语的运用,一定要注意适用的语境。“味同嚼蜡”是形容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而这里用来形容对美味大餐的感觉,显然不合适,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红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B.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不懈努力,成为一代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才能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能力。D.“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习围棋、象棋,如果只是看棋谱而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提高。【解析】在俗语的运用中,所运用的俗语,应该是对句子所呈现的情况的概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的考虑太多,认识不客观,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而选项中强调的是要多与高手交流切磋。【答案】D5.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___________年代久远,___________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___________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A.因为 所以 但是B.不仅 而且 但是C.尽管 但是 所以D.由于 而且 所以【解析】选用关联词,要细致分析句子间的前后关系。“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的原因是“年代久远”,因此,这里是因果关系,选填的词语应为“因为”“所以”。“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又和前面的“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构成转折关系,因此,第三处应填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所以应选 A 项。【答案】A6.下列有关“路”的俗谚,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下的路是随意铺下的,“天无绝人之路”,那条任意铺下的路就变成了巷子,弯弯曲曲的,尽头一样还是水田和菜圃。B.他凭着多年登山的经验,判断此时山间浓雾大起,必须采取“山不转路转”的措施。C.做事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稍加变通,一定可以成功。D.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报告所有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不得“大路无边,各走一边”,隐藏或虚报其生产的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实。
【解析】A 项中“天无绝人之路”的意思是“天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但句中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路”;B 项中“山不转路转”的意思是“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句中指的是登山人选择不同的路;D 项中“大路无边,各走一边”的意思是“形容两个人毫不相干,各走各的路”。句中指的是“食品生产企业”一方不及时报告所有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并不是“地方质量监督部门”不作为。【答案】C题型三 综合拓展题型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________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1)下列加红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世博——搏击风浪 B.作为——为富不仁C.仍然——忍辱负重 D.词章——义不容辞(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 B.虽 C.因为 D.如果(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义务B.比喻起沟通作用 请客的主人C.比喻起沟通作用 请客的义务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主人 【解析】该题是一个读音、关联词、词语的语境义考查的综合题。(1)“仍然”的“仍”读réng;“忍辱负重”的“忍”读 rěn;(2)通过联系“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的“但”,可知答案应该选 B。(3)结合语境,“桥梁”在这里是比喻义,而“东道主”指的是主人,因此答案应该选 B。【答案】(1)C(2)B(3)B2.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淹没(mò) 惬意(xiá) 揠苗助长(yà 拔) 锲而不舍(qiè 用刀子刻)B.折本(zhé) 对峙(zhì) 唾手可得(tuò 口水) 毛骨悚然(sǒng 恐惧、害怕)C.阴霾(mái) 肄业(yì) 坦荡如砥(dǐ 磨刀石) 岿然不动(kuī 高大)D.涸辙(hé) 讣告(fù) 怒不可遏(è 阻止) 拈轻怕重(niān 挑选)【解析】该题是一个字音与释义的综合考查题,也就是说,对词语的解释也有可能与字音、字形结合起来一块考查。A“惬意”的“惬”应读“qiè”,B“折本”的“折本”应读“shé”,“唾手可得”的“唾”意思是“吐口水”。D“拈轻怕重”的“拈”是“用手指拿东西”的意思。【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