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活动地域格局

发布时间:2023-05-02 16:05:36浏览次数:125
人类文化活动地域格局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类的文明。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标准方面存在的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一、 种族(一)种族的划分及其自然特征通常人们把种族划分为三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但也有把生活在太平洋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等群岛上的人划分为第四个种族红种人。种族划分反映的是人口在自然特征上的相互差异。种族的自然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皮肤、毛发、眼睛、骨骼、五官和身材等方面。皮肤的颜色由于最容易辨认,所以常常成为人种辨认的根据。从肤色上我们很容易区分出黄种、黑种和白种人。不同人种的不同肤色确实与不同种族原始的生存环境有关。人类皮肤中黑色色素的形成是对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一种保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们的皮肤可能比较黑,像南亚、西亚地区,但他们却不属于黑种人。黑种人的肤色是黑的,并且,黑种人的皮肤是最细腻的。这是我们通常没有认识到的。黑种人其他的种族特征还有,毛发呈黑色且明显卷曲、头颅圆滚、身材适中、手臂较长、瞳孔呈黑色、鼻翼较宽、嘴唇宽厚等。黑种人肢体的灵活性和肌肉的爆发力是其他人种所无法比拟的,黑人的舞蹈、体育运动的成就都与他们的自然特征有关。黄种人的肤色发黄,毛发黑色,第三期毛发(成年以后)不发达,圆头,黑色瞳孔,眼睑普遍为单层(单眼皮),眼窝浅,身材适中。黄种人以蒙古人最为典型。白种人的肤色一般是白色的。他们的毛发可以有多种颜色,从白、到黄、棕、黑和红等。第三期毛发相当发育,但是皮肤的表面比较粗糙。瞳孔也有黑、黄、蓝和棕等的区别。眼睑普遍的为双层,眼窝深。长头,长鼻且鼻梁高挺,身材一般高大。白种人以欧洲人最为典型。印度等南亚地区和西亚的阿拉伯人在其自然属性上都是白种人,尽管南亚人有着黑色的皮肤。所谓红种人在自然特征上界于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皮肤黑红,身材较高大、长头,但在毛发和五官特征方面更近于黑种人。(二)种族的分布与迁移黑种人的聚集地和发源地在非洲大陆上。主要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显然,热带非洲的自然条件与黑种人肤色特征的形成是有关系的。历史上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黑人向美洲和欧洲移动。在美洲的加勒比地区和美国的南部有着黑种人的集中分布,南美洲的黑种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与当地的黄种人和白种人结合。欧洲的黑种人是零星的,黑种人向欧洲的移动与殖民地体制下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有关,即“英属殖民地”(东、南非洲)的人口向英国移民,“法属殖民地”(西非)的人口移往法国。黄种人的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黄种人的数量是最多的,分布的密度也是最大的。黄种人最重要的迁移是往美洲的迁移,可能是从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封建社会的初期。生活在北冰洋周围地区的因纽特(爱斯基摩)人应该是黄种人迁移途中停留部落的后裔,证明黄种人的迁徙是沿着白令海峡和美洲西部海岸南下的。在几个人种中,白种人的分布是最广泛的。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布地区,但欧洲是他们的源地。白种人的迁移是历史上“地理大发现”、近代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但是分布在亚洲(西亚和南亚)的白种人可能是古代伯伯尔人或亚述、闪米特人的后代。关于人种分布格局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比较传统的认识是人类起源于非洲,之后向世界各地迁徙。但是近年来也有人种起源的多源格局的研究成果。亚、非、欧三大洲分别是黄、黑、白种人的集聚地,而美洲和大洋州的居民是这三大种族自其源地扩散的结果。 (三)世界的种族问题 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在生物圈,人作为最高级动物其发育程度是处在同一水平上的。不同种族的人口可以有相同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但是,由于人类具有他的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人口的种族问题。种族问题的表现是种族之间的歧视和矛盾,表现最突出的时期始于西方殖民主义。欧洲白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领先条件下,把这种阶段性的领先与种族的区别结合了起来。对于相对落后的黑种人和黄种人的掠夺、压迫和歧视在白人殖民的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广泛地流散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甚至欧洲的白种人中间也出现了“雅利安人”优越于其他白种人的种族矛盾,引发了罪恶的德国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争。从殖民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帝国主义,它发展过程中制造的压迫和战争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人类社会必然要彻底地反思种族主义问题。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使世界反种族主义的浪潮走向高涨,到 1990 年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结束,标志着世界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是必须看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种族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只要这种不平衡存在,总会有人把它归结为种族的差异。因此,种族问题,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经常发生。二、民族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各个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财富,一般而言,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得以形成的最先条件。所以种族发源的地域集中性决定了民族基本是在种族地域的内部分化形成的。在世界范围上,与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起源相对应的亚洲、非洲、欧洲三个大洲是世界民族演化、发展和民族人口扩散的核心地。(一)世界的民族与民族区域民族作为地域文化的产物(包括语言、宗教、经济活动方式等),是在相对封闭的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果。世界各个地区地理条件的多样性使世界上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族;随着世界各个地区交往的不断发展,独立的和封闭的地域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今天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新的民族产生的条件。目前世界公认的民族有 2000 多个,人口超过 10 万人的民族有 550 多个。其中,汉族的人口近 10 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人,如生活在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明克皮人。表 6.1.1 世界的主要语言(操该种语言的民族和人口数量,100 万,1990 年)资料来源:H.J.de Blij, The Earth , An Introducon to its Physicaland Human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Inc.1995, p.272按照民族构成所具有的特征,可以把世界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北非地区;西部欧洲(包括西、北和南欧)、东欧地区;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北美洲、中南美洲;大洋洲。 受地理环境政治与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世界各民族普遍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习惯,目前,世界主要民族的主要语系和语种如表 6.1.1。(二)世界民族的迁徙与同化民族的迁徙不是指某些民族的季节性的和有一定地理范围限定的移动。民族的迁徙包括民族地域的扩大和民族人口向其他民族地域的迁移。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大都与战争有关。比较著名的民族迁徙有:我国汉民族因北方的战乱向长江以南地区的迁徙,古代犹太民族因受到迫害从中东向全世界的迁徙,蒙古民族在国家扩张中向欧洲和亚洲的迁徙,斯拉夫民族近代以来随着沙皇俄国的扩张向亚洲的迁徙,西欧的许多民族随殖民主义扩张向非洲和美洲的迁徙,古代波斯人在对东部的战争中向南亚的迁徙,等等。近 100 年来,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被民族人口的迁移所取代。人口移动在全世界范围的不断发展使许多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民族同化现象。民族同化是指明显的民族地域已经不清楚,主体的民族已经不显著。民族同化一般发生在移民集中的地区。美国和南美洲的许多国家,由于长期以来接受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各民族的移民,以及这些移民与当地原居民的结合,使得美洲成为民族同化最复杂的地区。西欧由于接纳了大量来自南欧、东欧和非洲的移民,澳大利亚由于接纳了大量来自亚洲的移民,所以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民族同化。当然,民族同化不仅仅是人口迁移的产物。在世界经济经历了 300 多年的全球化过程后,面对信息化社会里国际经济贸易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和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域的封闭状态将被彻底的打破,世界民族同化的进程会越来越快。但是,民族的同化应该只是民族开放的过程而不是民族消亡的过程。民族的多元化是世界文明的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得以继续发展的结构性保障在多元结构条件下,人类共同的进步才能从各个民族优秀的文化中吸取营养。 三、世界宗教与文化(一)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指以欧洲为核心的基督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和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基督教从公元初年就开始了分化,这是宗教传播和人口地域差异相结合的必然。现在的基督教(人口)的分布格局是:以南欧及其南美洲移民为主体的天主教,其宗教的核心地是梵蒂冈;以东欧为主体的东正教,历史上的中心是君士坦丁堡,即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以及分布在西欧、北欧和北美洲、大洋洲的各个新教的流派。伊斯兰教的分布相当广泛,教徒(穆斯林)分布集中的地区有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历史上对欧洲的征服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了西班牙的南部、巴尔干半岛。我国的回教即是经过演变了的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留存在印度的佛教演变为印度教,而小乘佛教进入了中国、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大乘佛教则流传到了东南亚地区(主要是中南半岛)。小乘佛教在西藏和蒙古演变为喇嘛教。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也是基督教的前身。后者信奉的圣经就是由犹太教所创立的。但是今天信奉犹太教的人口已不足以使它成为世界性宗教。 (二)世界文化的分区总体来看,世界文化分区主要划分为东、西方文化两个区域。 东方文化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基础,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基础。东方文化在我国更多的表现为以儒教和道教教义为世界观,尊崇“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形成人际关系,以及在建筑、居民聚落、服饰、审美观、饮食、家族观念和人的性格方面有其特点。在科学上,东方文化追求的是哲理和思辩,在美学上追求的是意境。 伊斯兰文化在服饰、建筑、道德观念和生产方式(作为游牧民族)等许多方面有特色。与佛教和儒教趋于保守、追求超脱于尘世不同的是,伊斯兰教是扩张的、强制性的。政教合一是现在伊斯兰教文化的一个特点。由于与维系国家政权有着密切关系,当代的泛伊斯兰主义不仅涉及各国的政治,而且进入了国际政治生活的舞台,成为引起国际政治和文化冲突的因素之一。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历史基础,它首先表现出扩张的特征,宗教生活和宗教建筑占据着居民生活和聚落的中心。随着西方在近代经济上的兴起,这种扩张更加强烈,并且成为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的代表。由于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文明,西方文化的传播不可避免,也是应该受到欢迎的。但是,西方文化并不是惟一的文化标准,西方文化也不可能永远代表最先进的文明。四、 世界的国家(一)单一民族的国家纯粹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是不存在的。民族人口的国际流动和迁移使所有国家的人口都是多民族的。但是相对来说,仍然有许多国家是由某一个民族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其他民族的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国家有如亚洲的日本、朝鲜和韩国、蒙古,欧洲的德国、法国、波兰、芬兰、冰岛等。(二)多民族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国家,欧洲的俄罗斯、英国、西班牙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国家,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多民族的国家来说,解决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共同发展成为国家政治的重要课题。许多国家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仍然矛盾重重,给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成本”。(三)跨国家分布的民族最典型的是阿拉伯民族。阿拉伯民族在北非和西亚分化出近 20 个国家,构成了“阿拉伯世界”。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即国家疆域的改变,使一些原来拥有完整民族地域的民族被分属于几个国家,如欧洲的德意志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亚洲的泰米尔人、哈萨克人,非洲的班图人、祖鲁人、刚果人等。这些跨国家分布的民族在各自国家如果与主体民族或其他民族发生矛盾,往往会导致这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即提出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和与政府的对立。70 年代“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独立建国使南亚的国际政治关系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当前库尔德人在西亚地区的独立运动,巴斯特人在西班牙的分离主义运动都给地区和国家政治带来严重的挑战。(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世界国家划分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民族及其文化的产物,国家对于世界来说更重要的是它相对于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地位、作用和他们相互间的影响。人们通常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把各个国家进行以下划分。1.按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按经济或政治体制划分: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3.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带有政治倾向的划分:第一世界国家、第二世界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最后一种划分是我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向世界提出的,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拥护。虽然这种划分是针对当时美苏两国霸权主义争夺条件下的世界政治地理的格局,与今天的国际政治形势不尽一致,但“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内涵仍然被普遍的接受。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应该说是国家间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积极结果。它最初的主要职能是为各国解决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一个协商和发表见解的舞台,力求以和平的方式协调国家间的冲突。很多年以来,联合国没有什么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性的资源、贫困、人口与发展问题使它越来越多地讨论和介入国际经济发展问题。
★★★3分
  • 贡献者:黄老师
  • 售价:1
  • 时间:2023-05-02 16:05:36
  • 大小:53 KB
  • 格式:docx
  • 页数:5页
  • 下载:0
下载文档
编辑推荐
宗教 105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 116
历史地理学的作用 99
中尺度空间地理规律 74
欧洲人文地理概论 113
对语文教师职业的认识 108
塞曼效应 87
暂无广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