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

发布时间:2023-04-21 15:04:44浏览次数:107
《护理管理学》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服务对象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求治好疾病,还希望得到尊重、重视、关怀、理解等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首要问题就是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这是当前护理管理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一、护理工作内涵拓展,护理人力需求增加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观念、职责范围、作用与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以被动执行医嘱为工作核心拓展为以人的健康为工作核心,运用护理专业知识,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层次提供整体护理。另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的诊疗技术、方法大量应用于临床,护士工作负荷在增加的同时,对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士的工作领域、功能定位和责任所发生的变化对护士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人力配备要适应护理工作内涵拓展的需要,必然要增加护士人数。关于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曾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一度流行。随着医疗系统中的不断变革,尤其是在压缩卫生经费的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又再次成为护理界的研究热点。因为这个问题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所以也受到卫生政策决策者和其他医务界人士的极大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着重分析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病人安全、病人的终末结果之间的关系。有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二、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我国护士总数近 20 年来增长较快,但目前鉴于护理工作内涵的拓展和护理工作面的扩大,护理岗位的人力配备存在着严重不足,主要反映在临床一线护士配备不足、医护比例连年下降,有的甚至呈倒置状况。据1995 年对全国 240 余所医院进行的护理人力调查,护士的配置达到卫生部 1978 年《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要求护士占全院卫技人员总数 50%标准的仅有 2 所医院;医院普遍存在着护士缺编、岗位职责界定不清和护士承担着大量非护理工作的问题。而反映护士工作量的几个指标,如:日均输液人次、手术人次、危重病人数等,均呈迅速增长趋势。三、关于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方法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工作量测量的方法来决定护理人力配置。有关专家曾对医院的一次调查显示,在 1000 所医院使用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中,42%的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法。这说明现有的公开发行的测量方法不能满足各医院的要求。关于护理工作量研究不仅在北美,在欧洲也越来越多。国外有关专家总结,当前使用较常见的测量方法有六种:(1)直觉方法;(2)咨询方法;(3)人力常模;(4)人力公式;(5)护理措施;(6)病人依赖。虽各有独到之处,但也分别存在一定不足,例如缺乏病房和医院间的一致性、过于主观、没有考虑到各病区的不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且相对费时、分类太粗等使得计算工作量变得复杂和不准确,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决策。护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面临着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目前,医院在护理人力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床护比与医院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偏差,忽视了收治病人数量及护理工作量;②往往只考虑护士数量的多少,忽视了护士素质、能力因素;③在人员安排上,往往忽视了护理技术含量的高低,对护理操作人员资质要求不相同;④存在临床护理人员短缺与护理人力资源浪费的矛盾;⑤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人员流失现象;⑥在护士培训上,强调全员培训,以基础护理内容为主,忽视了临床上对新技术、新业务的需求,不能按需培训等问题。⑦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着护士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的疲软状态;⑧社会地位偏低,收入偏低,同工不同酬,待遇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但是,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也决非易事,需要各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质量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涉及的环节多,人员多,流程多,渗透于医院的各个部门之中。护理管理者只有做好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护理综合服务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文档格式: doc,价格: 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