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872运动训练学
发布时间:2023-07-14 15:07:31浏览次数:45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运动训练学【0872】 A 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 动机激励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可启发运动员更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及时他们以最大的动力,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训练任务。2. 循环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结构因素有: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战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3. 相对力量: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4. 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5. 训练型比赛: 以培养运动员专项所需的综合能力或提高专项训练强度为主要目的而参加的比赛。二、填空题(共 10 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1. 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动因有:生物学因素、 心理学因素 、 社会因素。2. 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指标、 竞技能力指标 、 训练负荷 。3. 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 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 动作节奏 、动作力量、 动作速率 。4. 训练周的类型包括:基本训练周、 赛前训练周 、 赛前诱导周 、比赛周、 恢复周 。三、简答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 一般耐力水平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1)有氧供能耐力 (2)能源物质的储存 (3)支撑运动器官功能 (4)心理耐受程度2. 比赛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答:1)教学性比赛训练法:根据教学的规律或原理、专项比赛的基本规则或部分规则,进行专项练习的训练方法。可采用部分比赛规则进行局部配合的训练;比赛环境相对封- 1 -
闭,便于集中精力训练 (2)检查性比赛训练法:可采用正式比赛规则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比赛环境可以封闭或开放;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可以设置检查设备进行赛况监控。(3)模拟性比赛:比赛环境类似于真实比赛环境,按照比赛规则进行、模拟对手类似比赛对手。 (4)适应性比赛:在重大比赛前,在真实的比赛环境中,按照比赛的规则,与真实对手或类似真实对手进行比赛3.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答:①运动员自身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竞技水平是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并且项目不同竞技水平的表现形式不同。② 对手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对手是自己竞技水平的一面镜子,是自己竞技水平的坐标,对抗性项目尤为突出。③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方面。4. 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有哪些?答:(1)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2)渐进式的增加负荷的量度 (3)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4)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5)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四、论述题(共 1 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1. 为什么说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请详细阐述。答: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决定速度素质的提高,耐力素质的增长,柔韧素质的发挥和灵敏素质的表现。(1)、 力量素质的增长有助于速度素质的提高。因为肌肉的快速收缩是以其力量为前提的。一名短跑运动员如果没有两条强有力的腿,那是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2)、力量素质也有助于耐力素质的增长。从生活常识中可以得知,一个强有力的人总比体弱者能持续活动更长的时间。(3)、 力量、速度的提高会增加肌肉的弹性,促进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发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