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发布时间:2023-04-25 14:04:35浏览次数:97
社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一、犯罪地理学犯罪现象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之一。犯罪活动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生活的安定,是人们密切关注和力求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地理学对于这个领域的介入,开辟了社会地理学的新领域和新的分支学科犯罪地理学。(一)犯罪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性质1.研究内容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犯罪活动也不例外,其发生与分布既有时间特征,又有空间特征。犯罪地理学就是运用社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犯罪活动的空间特征,即研究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型式及其发生、变化的规律。具体而言,犯罪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型式。各种犯罪活动的分布有其空间规律性。社会地理学就是要通过对历史与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来发现这个规律。同时,还要对地区间犯罪活动的类型、数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犯罪活动的高发区、高发地段和高发点。(2)犯罪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任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犯罪活动的 类型与数量有不同的影响。影响犯罪活动的地理环境有:地埋位置,如城乡结合部,城市中各功能区的结合部等;自然环境,如 地形、水文、气候;人文环境,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构成与流动状况、政治形势、宗教分布等;各地区犯罪活动的历史基础。(3)犯罪区划与防治犯罪区划。研究犯罪活动的地域规律就是为控制和预防犯罪活动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国家和地方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需要根据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地域差异,研究犯罪区划,进而制定防治犯罪活动的区域规划。2.犯罪地理学的性质犯罪地理学属于社会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也是地理学与犯罪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历史、心理等方面,地理空间只是其中之一。犯罪地理学研究犯罪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它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及规律。要研究好这个问题,既要具备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还要借助政治学、法律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有可能揭示犯罪活动的有关规律,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集体措施。(二)犯罪地理学的主要观点1.空间分析观点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犯罪活动,首先从描述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开始,分析基础是有关犯罪的统计资料,分析方法是运用地图和图表来描述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从空间上分析犯罪活动始于 20 世纪 30-40年代,有些地理学者根据犯罪统计资料,用绘制地图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法国和美国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日益扩大,城市的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犯罪活动的 空间分布研究也开始转向城市内部的犯罪分布研究。20 世纪中叶,有学者对伦敦犯罪活动的 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犯罪活动在 某些地区非常集中,二不同类型的犯罪活动在市内各地区的集中程度也存在着差异。从空间上分析犯罪活动的目的是揭示各种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形式、地区间犯罪活动的差异、犯罪活动的空间变化规律,找出犯罪活动的集中地区与地点,进行犯罪区划和防治犯罪的区域规翅。2.发生学观点发生学观点又称生态学观点,研究犯罪活动的地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大都赞成这种观点。发生学观点认为,城市中各地区犯罪率的差异都有其深刻的生态背景。例如,生活在贫困、人口拥挤、生活条件差、失业率高的地区的人比较容易犯罪。生活条件与环境决定了这些地区的人们的道德与价值观念非常低下,很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这类地区成为“犯罪高发区”。从根源上讲,影响犯罪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状况,包括职业(就业状况)、收入、文化水平等。这是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而言,失业、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的人容易犯罪,文化水平低、从事非技术性劳动的人群也容易犯罪。如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贫民窟、黑人居住区等的犯罪问题非常突出。(2)人口构成,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家庭规模等。例如,年轻的未婚男性犯罪率较高。家庭破裂或大家庭的青少年容易犯罪。当今社会有一种罪犯年龄趋于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犯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应当引起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3)居住条件,包括住宅质量、居住密度、住宅使用方法等。一般来说,住宅质量差、居住密度高、住宅流动性高的地区犯罪率高,但有时候住房质量很好,住房比较宽裕,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使犯罪率 以上的人口超过了 10%,这个社区就会出现老龄化问题,老年人退休后,如果无所事事,就会导致心情沮丧、孤独寂寞、未老先衰、老年性痴呆等多种老年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甚至过早死亡。这些后果会给社区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如果处理得当,解决得好,老年人不但可以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还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工作经验发挥余热,为社区发展多做贡献。③ 人口素质社区人口素质越高,社区的发展也就越快.人口素质可以用人口的学历层次,文盲率、犯罪率等指标来衡量。人口的学历层次越高,文育率越低,犯罪率越低,社区的发展就越健康,速度也就越快,否则就有可能衰落,甚至消亡。(3)社区文化的影响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高度一致的共同文化。它拥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行为方式,明显不同的居住地域及形式,一定的经济观念、价值观念等。社区文化可归纳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区成员行为规范体系三个方面。① 物质文化主要指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娱乐、消费方式等。生产是为了消费,但消费的方式及水平要和社区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既不能超前消费、过高消费,也不要滞后消费,这样才能促进社区的良性发展。② 精神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主要指存在于一定社区范围内的宗教、艺术、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其中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和知识体系占据着尤其重要的地位。社区价值观念是社区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选择合理目标的标准,它在社区精神文化中处于基础地位,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并可以通过种种行为和态度显现出来。它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决定着整个社区乃至社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行为模式和交往准则,对整个社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价值观念是社区文化的灵魂,只有价值观念一致,才会有社区结构与社区行为的一致,才会产生共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③ 社区成员行为规范体系它是社区成员为了共同生活的需求,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演化而来并约定俗成的或是由社区成员共同制定并明令实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社区成员行为规范体系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它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它使社区成员的行为纳人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整个社会体系的协调发展与良性运行。(4)社区活动的影响社区活动主要指社区成员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① 社区经济活动社区经济是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社区经济活动是导致社会分工进而引起城乡隔离和城乡社区演化的根本原因。经济的发展水平对社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的发展为社区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社会分工使社区出现了多种类型;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聚集的要求促进社区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还通过对人们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对社区发展起着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能使一部分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的水平时,城市社区和城镇社区才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对农村社区面貌和社区生活则有更直接的影响作用;工业生产活动对社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工业化同城市化之间的促进关系和工业化对农村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上。② 社区政治活动社区政治活动的目的是维持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居民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集中表现为社区管理及居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如选举居民委员会或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加强社区管理,可以促进社区的协调与健康发展,社区若无管理或管理不当,则可能引发社区发展无序或失衡。社区政治活动对社区发展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社区管理的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功能上③ 社区日常生活活动人们不仅要进行经济生产,参与社区的管理,还要有自己的私人活动,比如走亲访友、娱乐休闲等。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长错,所以,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受到社区的影响,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社区的发展。(5)时间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产生、发展、演变的,社区也.不例外。社区时间有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社区宏观时间也就是社区发展时间,即影响社区变迁的时间。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社区类型。社区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社区、奴隶社会社区、封建社会社区、资本主义社会社区、社会主义社会社区,而每个社会的社区类型又可分为若干种。每个社区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社区微观时间是指社区分配时间,即人们的劳动时间、生理时间和闲暇时间。劳动时间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经济活动的时间。生理时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如睡眠、做饭吃饭、个人卫生、家务劳动等。闲暇时间是指除了劳动时间和生理时间以外的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劳动时间影响着社区的物质生产 。闲暇时间可使人们接受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使人格得到更好的发展。社区时间分配的比率标志着社区发展的水平。闲暇时间的比重越大,说明社区越发达。(五)社区类型分类是探讨不同类事物的特征和确定事物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基本手段。只要符合社区定义中的规定性,任何社会实体都可以称为社区。社区之间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如聚落形态、产业结构、社区文化、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等。这些差异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把社区分成三种:一是地区社区,以共同居住的地理空间为基础;二是非地区社区,也称精神社区,以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为基础,如宗教团体等;三是亲属社区,也称血缘社区,是由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所形成的社区。随着社区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的社区类型名称。这些社区类型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社区的特征。根据社区的演化历史,可把社区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社区。主要指历史上一些古老落后的社区形态,这类社区在发达国家中已不多见,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某些落后地区。在我国,这类社区主要分布在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中。它们保留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发展中社区,是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演化的过渡形式,它既有传统社区的一些特点,又有现代社区的许多内容。我国的绝大多数城镇和村落都属这类社区。三是现代社区,又称为发达社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城乡一体化,人们的日常活动穿梭于城乡之中或之间,乡村的生活十分方便,水平甚至高于城市。这类社区只存在于世界上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的一些东部发达省份的农村也有了一些现代社区的影子。如果从空间的角度来考察社区,可以把社区分成空间性社区和非空间性社区。空间性社区强调共同的地域特征,如腾尼斯所说的地区社区,其中有行政社区、自然社区等。而非空间性社区则相当于腾尼斯所说的精神社区,是指不注重地域界限,而侧重共同的生活内容或意识形态的社区,比如宗教社区、种族社区,等等。另外,还可从经济发展水平、社区凝聚力等方面对社区进行分类。如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大致可以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两大类。农村社区具有广阔的地域,人口密度较低,从事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而城市社区的人口密度很高,多从事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如农村社区大。农村社区的血缘关系比较浓厚,人际关系也很密切,而它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则比较简单,城市却恰恰相反。中国农村地域辽阔,在中原和边陲,在沿海和山区,在不同民族的聚居区,农村社区文化各具地方特色,多姿多彩,而城市社区文化则大同小异。另外,农村生活节奏缓慢,很少有精确的时间概念,而城市的生活节奏是很快的,上班下班都有固定的时间,而且激烈的 竞争也使人们够生活节奏加快。 提高,比如利用较宽裕的住房进行赌博、卖淫等犯罪活动。在一些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管理不力时很容易学现这种情况。3.行为学观点地理学界在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了一股“行为革命”的浪潮,这对犯罪地理学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地理学家们通过对犯罪活动的空间行为与环境感应特征的研究来揭示犯罪活动的空间发生及变化规律。有关的研究表明,犯罪空间行为特征有两个。(1)犯罪活动的发生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即犯罪活动发生的可能性随犯罪地点与犯罪分子居住地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罪犯多在其居住地附近活动,其犯罪活动有就近性。当然,对于大犯、要犯、惯犯来说,他们的犯罪活动大多都超出他们的居住范围。另外,犯罪分子作案的出行距离与犯罪类型也有关系。一般而言,打架斗殴犯罪分子的出行距离要比盗窃、抢劫犯罪分子短。(2)犯罪活动的发生与犯罪分子对环境的感应也有关系。犯罪分子根据自己对环境的熟悉程度来评价作案的可能性与安全度,并以此来选择作案地点和目标。犯罪分子就近作案就是因为他们对就近地区的环境熟悉,作案容易成功,作案后也可顺利逃跑或隐藏。4.地理环境观点地理环境观点是典型的、传统的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犯罪活动。一方面是犯罪分子产生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地理位置等。另一方面,研究不同的地理环境成为犯罪活动场所的可能性,从中也可以发现犯罪活动的地区分布差异及规律。(三)防治犯罪规划研究犯罪地理学的现实意义在于控制、预防、治理犯罪,犯警区划与防治犯罪区域规划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犯罪区划是根据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发生与变化的规律,可按照地区(如城市犯罪区划、乡村犯罪区划、特定地区犯罪区划及综合犯罪区划等),也可按照犯罪类型(如刑事犯罪区划、政治犯罪区划、经济犯罪区划、综合犯罪区划等),划分出客观存在的不同类型与等级的犯罪活动区域,并提出控制犯罪、保障治安的主要方向和战略措施。防治犯罪区域规划是指在犯罪区划的基础上,确定滋生犯罪分子及可能成为犯罪场所的环境的治理方案,对控制与防治犯罪的社会力量(公安、检察、法院等机构)和有关社会团体进行统一部署。根据区域性质的不同,防治犯罪区域规划可分为城市防治犯罪区域规划、乡村防治犯罪区域规划、特定地区防治犯罪区域规划(经济特区、交通枢纽、经济重地、政治中心等)。犯罪区划与防治犯罪区域规划的关系非常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重点在于揭示犯罪活动的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提出控制预防犯罪活动的方向与战略措施;后者是前者提出的控制犯罪的方向和战略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化,更有实用价值。二、选举地理学在当今社会,民主已深入人心,选举活动已成为一种在国家、地方、团体等政治活动中很重要的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选举的结果直接影响各政治党派与各社会组织的权利分配、国家的发展前途,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得失等。因此,有必要研究选举活动,预测选举结果,控制和诱导选举进程。选举活动引起地理学的兴趣始于 20 世纪初。法国人谢格弗雷德于 1913 年创立了标绘选举结果地图的方法,并与解释性因素地图进行比较研究,因此被称为选举地理学之父。20 世纪 60 年代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对选举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计量地理学者运用定期出版的按选举地区统计的选举数据来研究选举地理学,再加上后来的行为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选举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中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一)选举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从选举活动本身的社会和政治属性看,选举地理学是社会地理学与政治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选举地理学研究选举活动组织进行及结果的空间特征,它包括五个研究领域:选举活动的空间组织。尤其是选举区的划分;投票形式的空间差异及其与人口特征、社会阶层等之间的关系;环境和社会的因素对投票决策的影响;由投票转换为议会等类似团体的席位而产生的代表的空间分布及权力方面的空间差异。(二)影响投票决策的地理因素在选举活动中,个人选举的倾向性将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参与选举的政党的影响,因为每个旨在获得选举胜利的政党都要采取各种方法去影响个人的选举倾向,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另一个是个人所在居住地区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地理学家更为关注的是后一种因素的影响。1.邻里效应一般而言,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有两个空间特征。首先,个人之间交换信息的可能性及程度随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其次,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往往多于同非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换因此,通过信息传递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与其在地理上最近的人。在同一社区或邻里中,个人之间经常性信息交流所形成的群体规范会对个人的选举倾向性产生影响,促使其在选举活动中接受多数人的观点,结果,个人之间接 触而产生的特殊信息就会形成一种选举偏向,并且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一般信息要经过这种选举偏向的过滤才能起作用。在西方国家,生活在工人阶级为主的地区的人士投票时,有可能投代表本地区多数人的政党的票,而生活在中产阶级为主地区的人士投票时,则更可能投代表中产阶级的政党的票。2.朋友利益效应在选举活动中还有两个因素影响选民的选举倾向性:选民与地方候选人或其重要支持者具有私人关系的可能性及程度;候选人与政治上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群体利益的一致性。以及他对地方问题所持的态度。选民往往对与自己有某种私人关系或利益观点相一致的候选人投赞成票。例如,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候选人通常在其家乡所在的州得到更多的票。3.选民的空间聚集形态选民的空间聚集形态对选举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1)群集效应。假定某一社会群体处于空间群体状态,那么,该群体的成员对其相关党派投票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但是如果某一群体高度集中于一个选民区,该群体成员对其相关党派投的票也可能比预期的要少。这可能是因为所谓的安全席位冷淡的作用,也就是说,在选民认为某一政党会轻而易举获胜的选区,一些选民可能弃权或为其他的政党投“保护”票。(2)分散效应。由于社会群体成员在空间上分散,那么,该群体成员对其相关党派投票的人数可能比预期的少。(三)选区划分选举活动一般要划分选区,如何划分选区是选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立法机构的选举结果一般是以席位多少来衡量的,如果划分选区界线的方式不一样,即使投票的基本方式一样,所产生的选举结果也可能不同。在划分选区的实践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遵循不同的原则来划分,如地域原则、民族原则、历史原则、政治原则,等等。因划分选区的界线不同,会导致选举结果的巨大差异。例如,按照面积相近的原则划分出的选区,每个选区的人数会有不同,乡村选区的人数会大大低于城市选区的人数,但乡村选区数目较多,这对由乡村支持的政党来说很有利,他们会获得更多选区的席位。另外,还有可能出现为选举获胜而不公正地划分选区的现象,即以有利于某一政党或候选人的方式去划分选区界线。例如,通过划分选区,使反对党的得票机会高度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几个选区,在这些选区,反对党得票最多,但是在其他选区得票很少,结果,反对党在立法机构中的席位就少,从而有可能保证某一政党在选举中获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采用中立团体取代政客去划分选区界线。虽然这样避免了存心歧视竞选对手的行为,但由此而划分的选区并不一定能产生中立的效果。这是因为每个政党的支持者的空间分布都是不一样的,结果,任意或中立划分的选区都将不可避免地有利于选区中的多数党。另外,还有政党之间的 约定分区界线,即各政党之间通过谈判的方式划分选区,为每个政党划分席位保险选区,因而由选举人根据其利益来投票决定的边际席位(即此选举人投某一政党或候选人一票而为他们争得的席位)就很少。因此,这种方法忽略了选举人的利益,降低了选举人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在选区划分中,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偏向性或缺陷,或者说各有利弊。时间地理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由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创建的。以瑞典隆德大学雷恩陶普(Lenntorp)等为代表的隆德学派将时间地理学的相关方法应用于不同的研究中,如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分析儿童一天的时间安排,研究社区如何影响儿童成长的问题;在研究瑞典日常人口移动时,利用时间地理学框架,提出有关单位(包括学校)的日常活动安排的设想以预测将来的需要。由于研究卓有成效,隆德大学时间地理学派得到瑞典政府的资助,使其能在区域开发政策、国土规划、城市化及住宅政策等方面进行应用性研究。由于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多以人们较为陌生的瑞典语发表,所以时间地理学扩展不够迅速。1977年英文杂志《经济地理学》(Economics Geography)刊发了瑞典时间地理学的研究专刊,之后,时间地理学才得到了全球的认可。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时间地理学在日本地理学界得到了普遍重视。神谷浩夫以已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借用时间地理学中的活动路径表示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分析,明确刻画出了日本女性的行为特征,深入分析了影响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因素,并以此提出了设施配置和福利政策方面的建议。也有学者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城市地域研究中,进行居民生活活动空间基本结构的分析。时间地理学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是在 1990 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杨吾扬教授编写的《地理学发展史》词条中提及了“时空地理学”的概念,但有关时间地理学的全面介绍与应用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1997 年,北京大学时间地理学研究小组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中国城市研究中积极引进时间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该小组先后对大连、天津、深圳三个城市的 1400 户共 2800 人实施了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居民属性、出行指标、时间利用、时空间收支等多个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库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居民生活时间利用与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研究;不同属性居民出行 规律研究;通勤时空间特征及通勤流发生空间类型研究;居民购物行为的空间圈层结构研究;居民休闲时间利用结构与活动圈层研究。专家学者们对时间地理学未来的研究领域展望如下:基于个人生活史的学科史研究;交通线路组织与交通设施配置;行为主体分类研究;消费行为地理学研究;企业行为的时间地理学研究;居民参与性社区规划研究。随着人们对时间与空间关系认识的深入及众多学科对时间空间一体研究视角的重视,时间地理学研究将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范畴,而会与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人文化与技术化并重,形成纵向深入与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四、社区地理学社区地理学的出现晚于社会地理学,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也可以说是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但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课题,社区的研究却始于 19 世纪末。(一)社区与地理区1.社区“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首次比较系统地描述社区的是德国早期社会学家 F.腾尼斯(F.Tonnis)。他在 1887 年编著的《社区与社会》(又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一书中,将社区与社会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社区是一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是通过血缘、邻里、朋友等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联合。社区里人与人之间关系 密切,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也具有共同价值观念。人们在这种社会团体中生活,并不是处于一致的选择,而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美国社会学者将腾尼斯所说的“社区”(gemeinschaft)译成英文“community”。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社会学家开始将“community”这个词译成中文的“社区”。随着人们对社区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从社区的各个角度研究社区,社区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研究社区的各个专业或学科的专家给社区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几种:(1)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的或地理性的概念。持这种观点的人从地域区位的角度揭示社区的本质特征。(2)社区是居民生活中相互关联与相互依赖的网状体。这种说法强调社区居民的立动性。(3)社区的目的在于寻求相互保护与共同福利。这个理解注重的是社区形成的动力。 (4)社区是地域、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体。这是社区研究中的系统理论。从地理学的角度借鉴第一种和第四种定义,我们认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显然,社区与社会二者联系紧密,一个社区可以说是一个小的社会,而某个阶段的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的社区,有时在某些场合这两个词语可以通用。社区是一定区域的社会,强调社区的地域性,即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区域性质;而社会则是泛指的,是抽象的概念。社区是局部的具体的社会,而且社区中又包括着社会的各种基本组成要素,所以社区又是社会的缩影。但从社区和社会的内涵上来看,社会是一个既有实体,又具有 意识形态的因素,其中的各种关系虽然复杂,但并不十分强调共同,不十分注重地域概念;而社区则更多地是一个具体的实体概、念,十分强调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共同的社会意识,等等。因此,社区中各种关系要比社会中的关系更紧密,功能也更加明确和专门化。2.地理区地理区是根据各种地理指标划分的若干地表区域。按照自然地理指标划分的为自然地理区,如太行山区、黄土高原、热带雨林区、黄河流域等。按照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指标划分的为人文地理区,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文教区与生活区、高档社区和贫民区,等等。既按自然地理指标,又按经济、政治、文化等人文指标划分的是综合地理区。划分地理区时只考虑区域性质相同性,划分指标的相似性和接近性,以便与其他区域相区别,这种地理区为均质(或等质)地理区。随着均质地理区研究的日渐成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具有中心地只能的结节性地理区,这种地理区被称为非均质地理区。3.社区与地理区的联系与区别社区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人文地理区,但并非所有的人文地理区都是社区。人文地理区强调人文事象的景观因素及分布,而社区则更注重人们的各种社会联系及互动关系。社区中的人们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人文地理区则不然。(二)社区研究的主流理论人文区位理论社区研究的理论、学说或观点有许多,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社区,丽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人文区位理论,被称为社区研究的人文区位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立者是 20 世纪 20-30 年代美国研究城市的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R.E.帕克 (R.E.Park,1864-1944)。 该理论着眼于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或区域单位来研究。帕克认为社区是“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制度的地理分布”,其本质是由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他们或多或少地扎根于他们所占用的土地上。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该理论借助于生态学系统理论来研究都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和各类社会群体在都市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如竞争、共生等现象,体现了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认为社区的发展也符合这个自然法则,而且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都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它决定着社区环境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空间型式和区位功能。如在城市中,为取得最有价值的地段,就产生了竞争。由于商业上的利益,为了使土地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就会在竞争中谋求占据优势,因而,竞争支配着城市空间及其功能的发展,从而也就形成一种以不同群体相互依存为基础的共生关系。例如,要使商业发展就需要有来自工业地带的产品供应和来自住宅区的顾客,反之,工业产品则需要有商业区的销售以及来自住宅区的工人参加,等等。这种早期的人文区位理论,一般被称为古典区位理论,但其内涵并不是很丰满,主要是对人类行为自身的因素考虑得较少,因而又引发出一些补充和修正,它们被统称为现代区位学说。这种学说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三)社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社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地理学与社区社会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它的最大特点是在社区社会学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因此,社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社区的形成、发展、分布及内部空间结构系统影响规律的科学。社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社区数量、类型及其地区分布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许多社区,有的国家因为民族构成较简单或地域狭小,所以社区数量较少,而有的国家或地区则正好相反。社区的分布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并且还有一个均衡与否的问题。这些都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社区本身的发展。因此,社区数量及其地区的空间分布是社区地理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对于社区的研究,不仅要注重量的研究,更要注重研究社区的质的规定性。一个地区的社区类型及其分布决定了这个地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研究社区类型结构及其分布是社区地理学一个重要领域。2.社区构成要素社区要素是指构成杜区的因素。社区作为一个自然和社会实体,其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与一般要素。社区的基本要素指社区人口和社区地域,一般要素是指社区文化、社区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时间因素。(1)社区人口相当数量的人口是社区存在的首要条件。社区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或其他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社区的种类不同,社区内的人口数量和质量也不同。社区内的人口不是孤立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都有着牢固的地缘关系和群体关系。(2)社区地域地域是指一定的地理疆界、范围、方位、形状、环境与自然资源。一个人群必须生活在一定的地域内,地域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社区的界限有时比较明确,有时则比较模糊,这与人们所从事的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类型和内容有关,同人们相互间沟通和交往的形式有关。具有一定人口特征的人群居住在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的环境之中,就构成了社区。社区区位不同,社区人口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也不同,而且区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区的发展,决定着社区的性质。(3)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社区居民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是由社区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每个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都不相同,因此社区的文化也各有特点。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语言、建筑、饮食、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上。(4)社区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的生活服务设施是指为维持和发展社区生活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种社会生活与公共福利设施。社区人口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有一套比较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这是一个社区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5)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居民对于自己所属社区的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共同意识。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既是社区成员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经营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结果,又是将社区成员凝为一体的黏合剂和纽带。(6)时间 社区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变迁的,什么样的时代、时间,就会有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就能产生什么样的社区类型。这六个因素的相互结合与渗透构成了完善型或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的内涵。但是不同社区具备这些要素的程度会有不同,不完全具备这些要素或有些要素比较薄弱的社区则是不完善的社区。对于传统的农业聚落型社区来说,以上要素表现得比较充分,而在现代化的城市社区中,有些要素就显得薄弱一些,如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些城市社区的社区文化也不那么色彩鲜明,社区文化的作用远不如古老传统的农村社区强烈。在中国传统城市体制中,完全意义上的社区更是难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型社区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以单位型为主的社区是非完善社区。这是一个阻碍我国社区发展的不利因素。3.社区效率所谓社区效率,是指社区在单位时间与空间内担负实现社区功能的情况。社区作为一个系统,为社区生产提供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为社区生活提供生活条件、娱乐条件、公共活动场所、交通信息,等等。社区的效率表现在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即居住效率、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1)居住效率对居住效率的度量有量与质两个方面。量的衡量指标是社区单位面积上居住人口数量的多少。它与建筑密度、建筑层数等密切相关。社区的面积是有限的,因此,要提高居住效率,主要途径是使住宅与各种服务设施向空中及地下发展,建设地下车库、地下商场、高层住宅与超高层住宅等,达到一种高人口密度、低建筑密度的效果。从质上来讲,居住效率是社区居民与社区建筑、基础设施的协调情况,可以用居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来衡量。社区的绿地面积、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文化、社区意识等都是影响居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因素。有较高居住效率的社区应达到一种具有适宜的绿地面积、别具特色的景观布置、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体育、文化娱乐设施),这样才能使居民既感方便又感舒适。而良好的社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社区文化和社区意识,使居民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最终形成对于社区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2)流通效率流通效率是指各种社区流的负载情况。社区流包括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等。流通效率可以有很多的衡量指标,如各种社区流的载体(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备系统)是否完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社区流的速度是不是适宜,社区对于各种问题的反应与处理速度是否很快,等等。流通效率越高,社区的发展前途就越大。(3)生产效率(3)生产效率综上所述,社区效率不仅是社区发达程度的标志,而且其高低还反映出社区存在的问题。因此,社区地理学要注重研究社区的效率,并力求寻找到提高社区效率的途径。(4)社区演化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形成无数个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人类群体聚落,这就是社区。千百年来,人类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同时,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空间分布和生存格局,使社区的性质、规模、类型及相互关系都发生了巨大改观。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发展,使人口大量地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出现了人口的高水平城市化。一些农村社区逐渐地发生变化、削弱甚至消亡;城市社区不断膨胀、分化,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社区,从而引起了社区格局的巨大变化。社区的形成与演化已成为社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四)影响社区发展与分布的主导因素1.社区的形成与演化社区概念的出现远远晚于社区本身的存在,因此有必要从社区本身出发,了解社区形成与演化过程。(1)农村社区的形成与演化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只能筑巢而居,以穴为家,而且居无定所,这当然谈不上什么“社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型氏族公社开始出现,为后来真正的社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分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人类群体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农业聚落的形成意味着具有相对完整意义上的社区生活的开始。早期的农业聚落大多分布于江河流域,这里既便于农业生产,又便于人们生活,所以较大的江河流域一般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我国的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在这些古文明的发祥地上形成 了最早的农村社区。当时由于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人们在经济等方面的业缘关系并不紧密,社区的形成与维系主要靠的是血缘和地缘关系。在奴隶制社会,私有制的出现使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对立十分严重,当时的农村社区就是奴隶主庄园。由于要集中奴隶耕种奴隶主所拥有的大量土地,于是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社区。到了封建社会,奴隶主庄园又转变为封建地主庄园。封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并形成一个独立的农业生产单位。庄园有庄院和别墅,作为地主的住宅,周围是佃户的住房。住宅周围是地主所属的田地、果园、菜园、蹍状、车坊以及池塘、山林等,由此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社区。后来,在庄园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出一部分 民,形成若干散村。封建社会的农村杜区中阶级对立十分尖锐,并且家族组织发挥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社区生活具有强烈的封闭性与地方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我国现代农村的基本社区仍是村庄,范围再大一些的是乡镇甚至县城。在我国,农村社区是农民聚居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进行政治、文教、民俗与社会活动。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出现了空心化的趋势。随着农村社区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从事农业的农民人均收入加有限,甚至减少。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农业收入更低。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中青年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从事非农业生产或服务,形成席卷全国的“民工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流动人口有 5000 万-7000 万,其中流动的农民工占到了 60%以上。另外,还有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在城市购买房地产,向城镇转移,这使农村社区居民进一步减少,农村社区出现了“空心化”现象。(2)城市社区的形成与演化城市社区是随着城市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末期,各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出于防卫的需要,人们在中心居住地挖沟筑墙,建造了最早的城市。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工,使手工业者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聚集到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居住,逐渐形成了工商业聚集的城市社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使商业贸易性的城市社区得以产生和发展。我国夏末商初时,人们已经有能力兴建较大规模的城市了。早期的城市社区主要是依据人们的军事活动或经济活动而建立的,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对城市社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近代工业的发展使古代城市社区演变为现代城市社区。现代城使社区人口高度集中,建筑密度很大,生产力水平高,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政治活动集中,金融、信贷、商业贸易、科学技术、文化、信息、服务等系统综合功能强,社会结构复杂,社会群体活跃,社会服务机构齐全,社会流动性大,生活方式多样,生活节奏快,紧张压迫感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社区会更加完善,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全更加需要。(3)社区发展演变的趋势① 城市社区分化,城市社区种类增加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城市社区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由于历史的原因,与西方的完全开放型的城市社区相比较,我国的城市社区还具有某种封闭性。但是任何社区的发展都会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当特定环境发生变化时,城市原有的社区结构就会受到破坏,社区分化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社区的分化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成员角色的分化及复杂化。随着社区生活的发展,社区成员的社会身份已不是由一种角色来决定了,而往往是通过多种角色来共同体现的。例如,某公司的一个经理,他的收人比较高,居住在某一花园小区,这个小区属于高档社区;同时他又是回族人,属于回族社区;他还信奉伊斯兰教,属于伊斯兰社区的一员;也许它还有其他的身份,还属于其他的社区。另外,社区里无单位归属人员日益增多,这些人中有个体户、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第二,社区聚居形式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分化。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的聚居形式从无规律的混居向功能分区发展,社区内部出现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和娱乐区等。第三,社区价值观念的分化。在社区的发展过程中,社区中统一的价值观念逐渐向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演进。社区的分化程度同一个社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社区的分化有助于社区发育成长,更有助于社区种类的多元化。目前,城市社区主要有以下六种城市社区类型。第四,传统式街坊社区。以城市旧街和老街为主,具有某种“城市中的乡村”的特点,居民住宅与商业、工业用地混杂,社区内的居民职业构成较为复杂,居民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纽带,邻里关系较为密切。第五,单一式单位社区。由一个或几个单位筹建,自设各类服务设施,居民职业构成比较单一,居民用地与生产用地有明显的界线和隔离带,生活环境质量较好,居民之间的关系既有邻里关系,又有单位里的级别关系。 第六,混合式综合社区。这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在独立的地段和城市边缘兴建的居住功能较为单一的大型居住区,居住环境较好,生活设施配套,往往有多功能的小型商业中心,但由于建设历史较短,且缺乏半公共空间,居民间的交往并不密切。第七,演替式边缘社区。以城市扩大和乡村向城市的渗透为特点,城市边缘地带是属于农村向城市社区演替的社区,由于受到城市的功能辐射,农业用地渐渐地转化为建成区,社区功能混乱,居民职业构成复杂,各种服务设施匮乏。这种社区内生活和生产功能紧密交织,体现了初级的“前市后坊”的空间特点,是当今最为活跃也是最为混乱的社区。第八,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的新型房地产物业管理型社区。这种社区也可以进行细分。一是有封闭性,人口具有某种同质性的高级住宅区或别墅区,如居住者都是高收人群体等。二是封闭性的混合性生活社区。三是中低档的经济房开发型的物业管理社区,其同质性表现为居住者为低收入群体。第九,城市社会变迁中形成的“自生区”或移民区。如北京的浙江村和南京的河南村等。在这不同类型的社区中,新型的房地产开发型的社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居民委员会,一般只有业主委员会,居民的私密性表现得比较充分,特别是高档住宅区,私密性成为居民普遍接受的原则和要求。② 城乡壁垒的突破与城乡融合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间人、财、物交流逐渐增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乡分治的格局已被打破,户籍制度的约束力日益下降。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农民进城的限制。从此,农村城镇、城市都向农民打开了大门。同时,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已经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开始向小城镇流动就业。冲击城乡壁垒体制最直接、最深刻的是离开土地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民工潮”。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最突出、影响也最大的一个阶层。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口流动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人数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流动人口,与此同时,大量农民也离开土地向城市流动,寻找工作和发展的机会。“民工潮”的出现标志着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隔离体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已经逐渐瓦解。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尽管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甚至带来一问题,但他们在不享受城镇居民所有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从事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为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们利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支援家乡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更给家乡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变化,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开放的思想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城乡融合已成大势所趋。社区既是人类和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又是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果。因此,影响社区发展及其分布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即地理环境,也有社区自身的因素,即社区的人口、文化、社区内社会活动和所处的社会阶段。每种因素又可细分为若干子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因素系统。/p>地理环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社区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三部分。 ① 自然环境构成社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它们相互交叉组合在一起,构成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社区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社区分布位置、类型、区位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建筑结构等方面。气候是影响社区的重要因素。人类出于本能向气候适合居住的地带不断迁移聚集,使这类地带人口密度升高,社区分布也变得稠密。气候影响社区的区位结构,无论在城市规划还是村庄规划中都要考虑风向问题,将居住区安排在上风口,而将工业区安排在下风口,以避免工业排放有害气体危害居住区的生活环境。气候影响社区的社会生活和建筑结构,严寒气候要求建筑物必须保温保暖,而高热的气候要求建筑物必须通风散热。气候还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对社区的经济结构、大区域范围内的社区分布产生影响,这种关系从社区形成起就存在了。早期的农村社区是在气候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形成的,早期的城市也是在农业发达、便于向周围收购农产品的地带出现的。当今世界城市的分布格局也深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动植物、矿产资源往往决定社区的经济行业结构,进而影响到社区成员的职业构成、生活方式等;地形、地貌、水文等因素往往决定城市社区的职能,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往往对城市的规模产生影响,如水资源的稀缺可能限制城市的规模;农村社区的节日、庙会、物资交流会等集体活动往往安排在农闲时间进行,这也反映了自然因素对社区生活的影响。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地区,社区发展快,密度大。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平原区,靠近江河湖海的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都发展比较快,密度比较大。相反,寒带、两极地区、自然环境较差的山区、高原区人烟稀少,社区少且发展缓慢。②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社区发展、分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区的发展和建设,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则阻碍社区的发展。由于社会各集团之间引起的或大或小的战争,不仅阻碍社区的发展,有时甚至使一社区消亡,从而影响到社区分布格局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公认的社会生活准则对社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农村,由于家族观念比较强,往往形成一些同姓聚居的大村落。乡土观念和“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道德观念使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不愿出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③ 人工环境交通网、建筑群、绿地、各种设施等人工实体的综合,就是人工环境。交通网影响社区流的速度;建筑群反映出社区的精神面貌及社区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绿地不仅能提供新鲜氧气,美化社区环境,而且还可调节社区小气候;各种文化设施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基础。城市社区,特别是大城市社区,随着空气污染、绿地面积缩小、交通堵塞、噪音骚扰、住房拥挤、人潮汹涌等市内空间环境的改变,城市建设开始把目标转向市郊。于是,一个个居住小区建成了,一座座卫星城出现了,这些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是每日往返的长途跋涉、购物的艰辛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的不配套带来的诸多不便,这些都会导致生活小区与卫星城的吸引力降低。虽然市民对于居住在市中心已不是十分感兴趣,但由于以上所说的种种原因,他们也不愿意到比较偏远的新开发的小区居住,即使愿意,也是因为那里的房子比较便宜。然而,各方面的条件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随着生活设施的配套、交通的发达、各种商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距市中心较远的居住小区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要使社区良性发展,必须协调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地理环境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关系。(2)社区人口的影响社区人口因素包括社区人口的数量与密度、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迁移等方面。① 社区人口数量及密度社区的人口数量与密度决定了社区的规模。每个社区都应保持一定数量的人口,社区才能存在并发展。在人口数量骤增的城市社区里,很容易引起一些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如住宅缺乏、就业困难、犯罪率高、交通拥挤、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污染等由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所带来的“城市病”。但社区人口锐减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社区人口减少在农村社区表现得比较突出。近年来,由于“民工潮”的出现,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人城市社区,使某些农村社区的人口数锐减,人口素质下降。②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年龄、职业、文化、民族、城乡等结构,对社区的发展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区合理的年龄结构会促进社区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一个社区正处于生育高峰期,人口年龄结构成倒三角形,青少年占人口的比重达到 50%以上,那么青少年教育、与青少年有关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就会成为社区发展的瓶颈问题。青少年比重大,如果教育不当,就会引发青少年犯罪问题,与青少年有关的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就会人满为患,供不应求。相反,如果一个社区 60 岁
★★★3分
  • 贡献者:黄老师
  • 售价:1
  • 时间:2023-04-25 14:04:35
  • 大小:64 KB
  • 格式:docx
  • 页数:11页
  • 下载:0
下载文档
编辑推荐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170
地球表层的平衡性、稳定性、安全性 119
内外营力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 104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101
暂无广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