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25 14:04:54浏览次数:136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人地关系,但是人地关系也是很多其他学科所研究的课题。在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也研究人地关系。那么人文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呢,其自身又有什么特点呢?在人地关系中,我们选择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二个是世界一体化中的合与分的人地关系,即从人地关系探索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第三个是文化全球化和地方化。我们在前面谈到,文化是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中介,文化的不同也就改变了人与地的关系。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称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我们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可持续发展、民族与国家、文化全球化和地方化问题。当前人与地的关系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矛盾的体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寻求的答案。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人类作为一个独特的生物种在地球上生活已有 300 多万年了。但是在古代全球人口增长是很缓慢的,愈到近代人口增长愈快。在最近三百年来人口增长逐渐加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更为迅速。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公元前 7000 年到公元前 6000 年,世界人口约为 500~1000 万,公元 1年时世界人口增至 2~4 亿。17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加速,1830 年左右世界人口达到 10 亿,1930 年达20 亿,1960 年达 30 亿,1975 年达 40 亿,1987 年达 50 亿,1998 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 60 亿。虽然世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年率已从 70 年代中期高峰期的 20‰下降到目前的 16‰,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越来越大,目前每年世界人口净增长仍高达 8000 多万。预计 2025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84.7 亿,2050 年将达到 98 亿。可以看到人口增加的速度在明显加快。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对资源的压力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方面。1.土地资源退化。土地资源在人口的压力下,不仅后备资源短缺,更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退化。1991年联合国荒漠化评估结果表明,全球陆地面积的 1/4,约 3.6×109hm2 土地,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除2.58×109hm2 是退化草场外,在 1.02×109hm2 退化土地中有 45.1%由于流水侵蚀引起,41.7%则由风力侵蚀引起,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是由于过度放牧、森林砍伐和不适当的农业利用造成的。目前,我国沙化、盐碱化土地有 6.496×107hm2,占耕地面积的 6%,全国受沙漠化威胁的耕地达3.867×107hm2。近 10 年来,我国每年约 2×106hm2 的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毁失。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土壤不同程度地具有旱、瘠、薄、粗、酸等低产性状,肥力大为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全球大约每 80~280 年就有 1cm 厚表土被冲刷或风蚀掉,这与土地自然形成速率基本一致。然而,随着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及过度的垦殖,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变得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每年由河流带到海洋的泥沙达 240 亿吨,几十亿吨土壤在河湖和水库中沉积,几十亿吨土壤被风吹蚀掉。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估测,每年全世界有 2.7×108hm2 农田遭到沙化,使 8.5 亿人的生活没有确实保障。土地荒漠化极大地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2.水资源短缺。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提供的资料,在全球大约有 1.41×109km3 水量,其中98%为难以利用的咸水,2%为淡水;淡水中,估计有 87%储藏在极地有高山的冰盖和冰川中,也难以利用,其余的大部分储藏在河湖、地下、土壤、大气圈和生物体内。目前,全世界用水总量 4.66×103km3。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全球可利用的淡水量约为 4×106km3,应不存在水资源危机。但是,由于世界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极不平衡,有些地区有时候水资源非常丰富,甚至出现洪水;而有的地区水资源却异常缺乏,用水极为困难。目前,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有 80 个,缺水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淡水贵如油”的现象已从中东沙漠和干旱的非洲大陆,扩展到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1990 年夏季以来,欧共体各国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造成供水限量配给、农作物减产的严峻局面。近几年来,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等国家淡水供应也日益严重。即使在雨水充沛的岛国日本,也由于人口稠密、工业用水量猛增,出现了严重的水荒,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为了解决淡水不足,一些城市开始限量供水,并提高水价,迫使一些企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由于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造成局部地区缺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导致可用水量减少,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这种局部地区淡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不仅极大地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往往也是引起地区,甚至国家之间冲突的重要因素。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随着当今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并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有的专家认为:生物资源减少是自然资源破坏中最大量、最严重、后
果最不堪设想的一种人为的自我屠杀,是大自然最不能忍受,因而成为对人类报复最直接、最强烈的主要因素。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生物有 1700 万种。据推算,目前实际生存的生物约 500 万~600 万种。过去由于大自然的变迁,地球上生物的大幅度消亡曾经出现过多次。然而,自本世纪以来,因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使得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又一次遭到浩劫,并使得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之灾。1900 年以来,全球 3/4 的农作物种已消失,每年大约有 5 万种作物绝种,到 2000 年,有 15~20%的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许多生物在其价值尚未被人类认识之前就已灭绝了。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也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森林作为一种生物资源,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建筑材料、能源和食品,还在于森林是一个强大的物种基因库。地球上所有生物,有一半以上栖息在森林之中,单是热带雨林中,就有 400 多万个物种。有人曾预言,21 世纪如果全球森林按现在的速度消失,全部物种将有三分之一或更多灭绝。生物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遗传多样性,对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损失,还减少了人类衣食住行用的直接来源,危及到人类的繁衍和生存。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由于全球的工业化速度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加速进行。一些学者认为矿产资源的短缺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条件。在矿产资源中可分成能源矿物和非能源矿物两大类。目前,能源矿物中消费最大的是石油。世界目前探明的石油总储量为 1.15 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可供全球石油生产 41 年。煤炭是另一个重要的能源矿物,在消费量中仅次于石油。从能源供给的角度来看,煤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旦石油危机出现煤炭的战略价值就会显现。2003 年由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最新世界煤炭工业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煤炭可采储量为 9827.14 亿吨。按目前煤炭产量计,其可采储量可供 200 年使用。截至 2000 年底,全球煤炭勘定储量为 984211 亿吨。其中烟煤和无烟煤的勘定总储量为 509491 亿吨;黑色褐煤和褐煤为 474720 亿吨。以资源丰度比值(R/P=已勘定煤炭储量/当年的煤炭产量)衡量,其丰度比值为 227 年。煤炭虽然可供开采年限比石油长,但煤炭的燃烧要释放大量 CO 2和S02。大气中 C02 浓度增加会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S02 增多则导致酸雨,会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全世界环保方面呼吁要控制和减少 CO 2与 S02 的排放。非能源的矿产资源种类很多,除黑色金属外,就拿最常用的 10 种有色金属矿产为例,除菱镁矿和铝土矿外,按 1994 年的储量和年开采量计,铅矿、锌矿、铜矿、锡矿可采年限不超过 50 年,镍矿、汞矿、锑矿、钛矿可采年限不过 100 年。随着工业发展,开采量将会增加,其开采年限亦将缩短。(二)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在工业化时代的今天,也造成了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类无限制地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造成对环境资源无限度地、盲目地索取,并且随意地、毫不负责地把各种废弃物投入到环境中,形成了各种污染;二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结果在人类大量扩展中,地球的空间显得狭小,其水土、生物、矿产等资源都显得不足,甚至陷于亏缺,而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也在下降;三是自然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对人类的废弃物具有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了就起了破坏作用。可是,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索取和带来的废弃物都日益增强。在这不断加快的物质循环中,环境为人类提供有效资源能力和降解、消化人类排放废弃物的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量和期望值。这一差距已超过环境正常调解机能的能力,使得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具体表现如下: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汽车的进一步普及,人类活动向大气层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1980 年,全世界工业生产排放的 CO 2总量为1.477×1010 吨,1992 年则增加到 2.135×1010 吨,1996 年达到 2.292×1010 吨。发展中国家的 CO2排放,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尽管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略有降低,但总量并未减少。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铝为 2×106 吨、砷 7.8×104 吨、汞 1.1×104 吨、镉 0.55×104 吨,超出自然背景值的 20~300 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一氧化碳(CO)1.49×108 吨、悬浮颗粒物(SPM)1.6×106 吨。这些物质弥漫在城市低空,造成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现在全球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例为 45%,虽然有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尚好,但世界上大多数城市近几十年来一直承受着空气污染的危害。6 亿多人居住在 CO 2水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指标的城市地区,而且 12.5 亿以上的人居住在悬浮颗粒物过高的城市中。1992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 24 个大城市中的 20 个的大气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每一个城市至少有 1 种,14 个城市至少有 2 种,7 个城市至少有 3 种主要污染物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发展中国家城市的 SO2 和 SPM 超标严重,而发达国家城市上空的臭氧含量较低。
其原因在于南北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同。比较起来,发达国家的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的大气环境质量已得到普遍改善,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如墨西哥城、卡拉奇、北京的大气尚有待改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和巴拉圭等国,由于工业废料的增多,而使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例如,墨西哥城每天消耗燃料油1.9×107L,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汽车尾气占大气污染源的 85%。根据墨西哥城环保部门的大气质量标准,每年大约有 300 天超标。大气污染中 SO2 导致的酸雨现象已相当普遍,这在西欧、北美最为明显。酸雨严重之处,水生植物死亡,绿色植物和农作物一片枯黄凋敝,土地、建筑物、文明古迹等被其腐蚀得十分严重。在欧洲,雨水的酸度在增加;在北美,降雨的 pH 值竟到 3~4 之间;在日本,降雨的 pH 值达 4.5。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目前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由温室效应等引起的全球变暖趋势。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CO2、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臭氧等。CO2 和其它温室气体污染物质是目前改变气候的重要因素,相对强于能使全球气候变化的其它效应。由于近年来工业燃料排放的 CO2 与日俱增,加上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森林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的 CO2 含量大为增加,预计今后几十年内还将成倍增加,可能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科学家已获得大量证据,证实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着巨大影响,认为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那么地球平均气温在 21 世纪将上升 1~3.5℃。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最热的 10 年出现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1994 年全球平均气温高达 15.32℃,较 1993 年增长了 0.12℃,高温天气正席卷世界各地。美国气象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日间降落倾盆大雨的天气现象在取代每年降雨量持续地增多的气候模式。他们追溯和分析了 1910 年以来美国、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前苏联几百个地区的气温和降雨记录后发现,倾盆大雨次数增多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相关,这一发展趋势在北半球,尤其是在美国特别显著。为了控制温室效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就必须控制大气中的 CO2 含量。为此,一方面必须尽量节约或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料的热效率,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尽管国际社会为解决温室效应做了很多努力,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继续。因为在全球天然能源消费总量中,古生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占 90%,而再生能源和核能在未来 15 年内不会有显著增长。3.臭氧层遭破坏。大气中臭氧层的最重要功能是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辐射,臭氧层能吸收 99%的高强度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臭氧层正遭受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氟里昂的破坏。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1995 年 2 月 14 日提供的资料,1995 年 1 月和 2 月上旬,持续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上空的臭氧标准达到了不寻常的低值,甚至低于 1994 年 9 月份的最低记录。目前臭氧层有的部位已出现臭氧洞。南极臭氧洞的面积已达 2.4×107km2,覆盖了南极大陆及远至南极圈的周围海洋。科学家们估计,如按现行速度推算,到 2075 年地球上空的臭氧量将比 1985 年减少 40%,将对人类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臭氧层遭到破坏将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的患者增加,还可使作为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和 CO2 吸收物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并使许多粮食作物(如小麦、大豆、玉米、土豆等)大量减产,还能加速聚合物的降解。因而,臭氧洞问题成为人类关注的一大环境问题。保护臭氧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快停止生产和使用氟氯烷烃类化合物和甲基溴。虽然《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对保护臭氧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从冷冻机、冰箱、汽车到硬质薄膜、软垫家具,从计算机到灭火器,都离不开氯氟烃。因此,必须研究新的代用品和技术。这不仅是资金问题,而且涉及到有关工业结构的改变。1995 年 12 月在保护臭氧层公约第 7 次缔约国会议上,第三世界国家最终同意在 2040 年终止使用氟氯烷烃类化合物,在 2002 年禁止使用甲基。因此,保护臭氧层仍将面临十分严竣的形势。4.水体污染加剧。水体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表现。全世界每年污水排放量已达 4×1011m3,使5.5×1012m3 水体受到污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水污染更为严重。全球河流、湖泊、海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湖污染一方面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另一方面,降雨和冲刷常常把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也使河湖等水体受到污染。陆地水污染使生产和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还危及水生生物并损害人类健康。莱茵河是欧洲经济上最重要的河流,由于人口和工业的增长,这条河流出口处水量的五分之一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监测的我国 78 条河流中,有 54 条已被污染,在 15 条靠近大城市的河流中,只有 5 条河流还能维持鱼类生存。据统计,全世界约有 13 亿人在日常生活中饮用被污染的水源,23 亿人的饮用水不具备消毒条件。这导致发展中国家每年发生 9 亿起痢疾病,200 万儿童被夺去生命。约有 2 亿人经常饱受肠道
病之苦,并不时引发流行性霍乱、伤寒及其它诸如此类的疾病。而河流湖泊的污染已大大降低了鱼类及其它水产品的产量。世界性水体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污染。据专家估计,现在全世界工业排污,每年进入海洋的铅达 3×105~4×105 吨,铜 2×105 吨,汞 5×104 吨。每年世界渔船抛入海里的塑料包装品多达 2×105 吨,塑料渔具 1×105 吨,商船投放的废弃物 6.5×107 吨。此外,由于海上大规模开采石油以及油轮的溢漏和排污,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总量至少有 1×107 吨,有时甚至达 2×107 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卸垃圾等,也使大面积的海域和滩涂遭受污染。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在世界各地出现。环境问题也就是一种人地关系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但是,由于世界各地情况的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亦不相同。 当今世界主要存在着两大类环境问题,即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在发达国家主要是第一类环境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两类环境问题兼而有之,更严重的是第二类环境问题。在大多数发达国家,20 世纪 50 年代大气污染是以煤烟为主的污染,60 年代是以石油燃烧物为主的污染,发展到七 、八十年代则是以汽车废气产生的光化学烟雾为主的第三代污染。目前发达国家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是粉尘、微粒明显减少,但有毒物含量却有所增加。发达国家大气污染的另一个特点是酸雨。在酸雨最严重的欧洲,大约已有 37%,即 6.5×107hm2 森林受害,美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损失多达 50 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水污染以硝酸盐、磷酸盐类物质污染最为突出,盐类含量大都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安全标准。发达国家还是海洋污染的主要责任者。此外,热污染、土地污染等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常见的污染形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由于不合理地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第二类环境问题,即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 11 亿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其中绝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尤其是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巨大。为了生存,人们不择手段地向大自然索取,砍伐森林、过度放牧、陡坡开荒、过度采矿,从而使沙漠化扩大,森林急剧减少,野生动物大量灭绝,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 3000 多万环境难民,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田灌溉而引起的土地污染和耕地退化问题,以及因城市化的超前发展而造成的城市生活环境严重恶化问题。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上述环境问题,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而且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特别是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沙漠化范围的扩大可能给世界环境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环保意识及环保法规等方面的差异,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环境质量方面形成巨大差距。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在世界环保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已显示出良性的“绿色工业”的萌芽,而发展中国家迫于贫穷和人口的巨大压力,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不得不对自然资源进行超负荷的利用和开发,这无疑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环保法规尚有待健全,环境标准相对低下,且无力支付改善这一状况的高昂成本。(三)引起的社会问题人口的增长除引起对资源的压力与环境问题外,还会带来某些社会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人口数量增长,一方面需要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用设施的增加,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加剧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大部分被新增人口消费掉,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处于贫困状态。二、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 世纪中叶,不少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实行经济赶超战略,结果多数国家不但没有实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而且陷入了包括人口膨胀、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困境中。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20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资本、劳动力一样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支配和使用自然资源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健康。但是,直到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类才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被提及是 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它首次唤醒人们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就人地系统演进而论这次会议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会议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探究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由,更没有论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亦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出路。197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立以后,其一直倡导的“没有破坏的发展”可以说是持续发展的雏型。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WF)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大纲强调如果自然和自然资源得不到保护,人类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没有前途;如果不进行发展,减缓数亿人的贫困就不可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并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概念,它特别强调三大目标:一是主要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体系必须延续下去;二是遗传多样性必须得到保护;三是任何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利用必须是持久性的。但是这些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直到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Our Common Future)报告,并获得第 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可持续发展的热潮。该报告指出: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迎接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 21 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由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安定繁荣,这一战略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和关注。不久,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宣称:“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指导原则”,世界银行在开发项目指南中强调可持续发展为开发资助的首选目标。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 1992 年 6 月 3 日至 1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 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与签署了 5 个重要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 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了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为今后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确立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21 世纪议程》指出:“人类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面对着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永存的悬殊现象,不断加剧的贫困、饥饿、病痛和文盲问题以及我们福利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然而,把环境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并提高对这些问题的注意,将会使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态系统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并带来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实现这个目标,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建立促进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1 世纪议程》反映了关于发展与环境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推进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里约宣言》)。在这里,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区域,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自然资源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和社会经济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意识。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还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可持续发展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也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肮脏。发展不仅是解决贫穷的钥匙,也是摆脱人口、文盲、生态危机和不卫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必要手段。发展是使发展持续下去的必要的前提条件。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若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会受到限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就无从谈到资源、环境的保护,因为持续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穷、饥饿和生产停滞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既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的最基本目标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了,也把建设舒适、安全、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可持续发展又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还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和资源的支撑,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环境与资源的急剧衰退,环境与资源为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越来越有限了。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可持续发展认为,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是相对的,也是平等的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把它扩展到国际事务与交往中,则变成国家资源主权与环境责任的平等与统一。即“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里约宣言》)。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可持续发展认为,目前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及时、坚决地改变传统发展模式,首先减少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若想达到适当的发展,需要提高生产的效率,以及改变消费,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生产废弃物”(《21 世纪议程》)。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必须首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只有大量先进、科学的生产技术的研制、应用和普及,才能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才能不断开拓新能源和新材料,才能实现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发展模式,进而减少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可持续发展还强调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彻底改变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用生态观点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从而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为此,要使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可持续发展,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并推广培训”《21 世纪议程》。(三)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地理学具有自然、经济、人文学科特征,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历来重视人地关系与区域特点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要解决这些全球性大问题,需要许多学科参与进行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研究,而人文地理学,则由于在人地关系中注意人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传统,具有自身的优势。另外,人文地理学研究还可以使地理学在向专发展的同时进行综合性研究,可以地理学得到平衡发展,并可以在现实任务中,发挥地理学的作用提高地理学的地位1.人地关系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是在今天就设法优化工业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认识这一问题还需从人类的人地关系的历史谈起。人类的历史已有几百万年,在最初人类是处于狩猎、采集阶段,是靠捕获动物、捕捞水中生物、采集可食的植物的有关部分(根、茎、叶、果实、种子)为生。正如动物一样,依靠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动植物。可供作食物的数量、时间、地区,也就决定了人口的总量、迁移的路线、集中的地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对某种动植物的捕获与采集既可能导致数量减少与种的局部灭绝,又可能无意识地促进某种生物的传播与数量增加。这就是当时的人地关系。一般来说,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当人口增加到可供食物的生物数显得不足时,人类发明了驯化动植物技术,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农牧业的出现使得可借用人的力量,利用生物生长规律和生活中的经验,促进食物的增加。农牧业生产在人类的精心照顾下,不仅产量稳定,而且营养价值高,这促进了人口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避免了食物供应不稳定状态,提高了人的寿命有利于婴儿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农牧业,特别是农业生产地点的稳定和固定,使人类走向定居,结果出现了村落。食物生产效率提高,使一些人可以脱离生产;生产技术提高出现分工和专业化,加上文化发展,出现城市、国家和文明。但是农牧业的发展,要扩大范围,而农田和牧场的扩大就要改变世界原来自然植被的分布范围。因此,随着农牧业发展,农田和牧场这种人工的、半人工的植被占了陆地相当大面积,特别是人口增长,迫使农田扩大速度加快。为开辟农田就要破坏森林和草原,这样,就可能导致荒漠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气候变动情况下,就会引发大的灾荒,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和迁移。这就是农业社会时的人地关系。它既带来人口增长与社会繁荣,又引发人地系统局部的破坏。这种破坏现象并多次发生。进入工业社会,人类生产的原料与能源大都来源于矿产。与农业社会不同,它是把这些物质带进人类的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并不能象农业社会的生物废弃物那样,可以分解为无害物回归自然,也不能长期留存在环境中。这些废弃物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不利或有害。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的生产已是全球化的,其人地系统的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的。所以,它不可能象农业社会那样可以多次经受其系统的破环,因此,值得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破环。另外,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都是技术变革的结果。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也必然受技术变革的影响。因此,既从历史的,又从现实的及可能未来的人地关系中找出其新的出路,使人类在人地关系中增强其自觉性,这方面人文地理学可以发挥其作用。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人地关系。当前虽然世界都在发展工业,但有的处于工业化后期,主要是发达国家,有的处于工业化初期,属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人口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甚至是零增长阶段。可是,其人均消耗的资源、能源却很高,其环境问题主要属第一类。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于发达国家,死亡率接近发达国家,增长率大于发达国家,处于人口增长较快阶段,但正在向着低增长阶段转变。其人口压力带来农业压力,造成第一类与第二类环境问题并存现象。
另外,发展中国家处于后发阶段,按理可以充分吸取早发展地区与国家的经验,可以加速发展,但是,因其人口素质不高,资金与技术力量不足,不仅其发展速度不快,而且人地关系特点亦与发达国家不同。因此,人文地理学者应注意其时空特殊情况下的人地关系,这样才能找出其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3.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警觉和思考之后作出的全新选择。这是一项全民战略、全球战略,它的实现需要公众参与也要求决策者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人文地理学以培养公民正确的人地观为中心任务,无论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者继续教育中,都比其他学科更具备担当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和培训的义务与资格。人文地理学者应当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公众和决策者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