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本土化

发布时间:2023-04-25 14:04:37浏览次数:88
全球化与本土化21 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信息技术领域的 Internet,贸易领域的 WTO,金融领域的 IMF,政治外交领域的联合国等无不昭示着全球化的力量。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本土化问题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形成了纷繁复杂的文化冲突,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各种各样的种族冲突、原教旨主义的兴起等都是这一冲突的体现。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当今人地关系突出的、对立统一的两大并行趋势,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早在 150 年以前,马克思已预示了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此后,随着人类社会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一种超国家、超国界的全球化力量的蔓延。毋庸置疑,全球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但经济全球化是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此有必要首先对经济全球化及其社会背景作分析。(一)经济全球化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取代了意识形态至上,成为整个国际关系的最重要部分;各国把发展经济,加强经济合作放在首要地位,世界经济大发展、大开放、大融合成为一大特点。一方面,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而其本国的巨型公司又不断膨胀,资金过剩,所以不断向全球寻找新市场,同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信息化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和服务;另一方面落后国家和地区急于发展经济以摆脱落后局面,但缺乏资金、技术和信息,劳动力、而能源和原材料则相对丰富。因此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和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与贫困的诉求之间的接轨与互动。新的通讯技术使空前规模的资金流动成为现实,发达的国际信息网络使跨国公司真正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借助信息工具,生产要素能摆脱国界的限制进行自由流动。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2.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内涵经济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结成一定的协作关系而进行的改造自然获取财富的活动。首先,经济作为一种改造自然以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的活动,它必然要求人类首先认识自然,这就产生了自然科学。人类文化是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作为文化的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不受国界、民族、性别、年龄、宗教的限制,是最具全球化的认识,当然也是最具全球化的文化形式。其次,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经济活动,必然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交往要求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而这共同的行为准则又必须以共同的文化认识为前提,没有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建立起共同的行为准则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某种共同的全球意识逐步形成的过程,如市场经济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等。第三,人类经济行为的目的性,使得经济行为的文化涵义更强烈、更明显,经济作为人们满足自己愿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它本身也成为人类文化的外在体现。(二)文化全球化1.内涵何谓文化全球化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在讨论文化全球化问题时,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这种观点承袭了早先现代化话语,尤其是工业社会趋同论的思路,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认为由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这种理解认为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异质化的过程。如韩国前总理李洪九博士 1995 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世界化并不是一元化,而是只有在追求多元化时才有其价值”。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塞缪尔•亨廷顿是对全球化话语的重要批判者。他提出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论证世界历史的发展将强化文明间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必须用区域化(欧美一体化)来对抗,以捍卫和保护西方文明。亨廷顿的悖论在于,他把注意力从民族国家(为数众多)转向被称为文明的“文化实体”(七大或八大文明),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语境的一种反映。2.表现形式 第一,全球文化的逐步形成:客观现实。随着人类日益彼此走近,处于自我嬗变、演进中的各民族的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环境、人权、和平和发展等问题,它们关涉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共同的问题和利益引起了诸多民族文化共同的关注和共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应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的限制,从全球的角度去考察和认识社会生活与历史现象,这便形成了全球意识。全球意识包括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它们已经超越了地域、民族国家的限制,超越了乡土价值、民族价值的层次,而成为国际性的标准和规范,为越来越多的文化强制性认同、接纳、遵循和守护。由于全球化首先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与此相应,在文化互动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文化理所当然扮演着文化主体中的中心角色,它凭借其强势地位把自己的价值推向全球,成为某种全人类的普遍价值,即全球价值。第二,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冷战后调整战略,推行文化扩张,建构文化霸权,力图把非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主张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变世界,只不过在今天,这种过程更多地采用了新的形式: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以美国为例,美国一方面加强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推广,频频用人权观念干涉别国内政;另一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率先为互联网自由贸易区确定规则,将技术的边界视为它新的西部和传播美国精神的新天地,甚至就连理论话语也成为美国文化扩张的工具。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进程是错综复杂的,但其主线一目了然,即: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涉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地球变小了的客观现实,加上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欲望,使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成为可能。文化工业兴起于发达国家,迅速波及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文化生产力水平落后,发达(以好莱坞梦幻工厂为典型)就成为全球的文化工厂,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巨大的消费群和倾销市场。在发展中国家,新兴的文化工业卖力地模仿和追随发达国家文化工业的操作模式,精英文化、主流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和内部大众文化的双重挑战。3.形成原因第一,资本扩张:原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预见,资本不断追逐利润的需要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以及各民族间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产的世界性。换言之,是资本扩张的本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崛起,才有可能探测朝向全球化的一种连续的趋势,也正是由于资本主义进入全球化时代,才可以解释文化全球化凸现的根源。法国卡蒂埃公司董事长阿兰-多米尼克•佩兰说:“文化是眼前的时髦货,很好。只要它还时髦,我们就该利用。”这句话赤裸裸地指明了资本对文化的控制。另一方面,如今的文化也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纯粹精神的东西,而成为有利可图的生意,文化工业成为最赚钱的行当之一。文化商品的全球倾销,不仅可以带来高额的直接利润,而且通过西方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观念的传播,重塑并稳固西方需要的世界体系,能在其他领域为西方带来更多的、间接的、长期的利益。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资本。正是资本对于利润的永不满足的胃口,使它从经济领域渗透至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全球化。第二,后现代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丹尼尔•贝尔曾指出,现代主义是资产阶级自身不共戴天的敌人。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状况,使得文化为资本扩张服务成为可能。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去中心、消解基础、对“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的怀疑等努力,实际上把一切文化形式都当成了瞬间现象,以彻底的反叛冲击着“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动机模式,宣扬“怎么都行”(Whatever)。这就消解了一切假想的等级制度和人为界限,甚至向民族和国家观念挑战,从而为文化全球化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超越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人为界限,填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天然鸿沟,模糊评判文化艺术的标准,从而出现了高科技操作下的复制的艺术,拼凑的艺术。一度被认为是高级精神产品的文化和艺术失去了特有的反叛性,也被当成了消费品,消费文化刮起了全球狂飙。西方人大谈特谈后现代主义,建构后现代主义并推向不发达国家,其背后隐藏的用心与现代化话语同出一辙。众所周知,现代化是第三世界所向往并实际上正积极推进的概念,然而,这种“效仿”已无“赶超”的可能,因为后现代主义出现了。一个新的话语的提出就意味着一种霸权,一种先发制人的权力。可以说,后现代主义解构宏大叙事,实际上建构了一种新的宏大叙事;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实际上建构了新的中心,只是这个中心更隐蔽,看似不存在却无所不在。可见,后现代状况不仅为文化全球化扫清了思想意识领域的障碍,也为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提供了更隐蔽的形式。第三,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今天,以互联网络(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所造成的全球信息革命,实质上是广泛的全球文化革命。网络冲破了一个个区域文化的壁垒,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贯通起来,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促使多元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使区域文化资源汇聚成人类共享的资源,推进着文化全球化的步伐。没有哪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能够游离于文化全球化的海洋,没有哪一种文化价值观不与其他文化价值观交流、对话、沟通和融合。网络还造就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它以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为载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技术语言和时空状态,具有全新的沟通方 式和独特的生存状态,对人们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以及伦理观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尔•盖茨说:“因特网将改变一切”。他还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的共享。”4.问题第一,文化的过度商品化。文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是借助于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的,而文化的客观载体如音像、书籍、歌曲、服饰、食品等的生产和销售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与现代商业广告技术紧密结合,其运作也直接与经济效益相挂钩。所以文化商品生产中,文化自身的属性让位于经济的属性,甚至文化成了牟利的载体,成了商业审美眼光中的客体,丧失了自身独立的品格。任何文化行为都正在或有可能成为商业炒作的目标。由全球化所滋生的大众文化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大量的流行音像、流行歌曲、流行服装已无力或无心去表现文化的深层内涵,流行话语已不屑去体现语言自身的魅力,而只是一种情感的休闲。“归结为经济目的的文化全球化以交易产品的别国大众消费为先决存在条件,这便挤压了精神产品的人文维度,将作品简化为物品,也将他国主体简化为满足欲望的消费者,市场瞬时就为这些精神产品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浅薄、无言的盖棺论定,从而使精品的流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不可能”。文化自身品格的置换导致了当代文化伦理功能的失衡,导致了当代空前的文化危机感。第二,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实质上也就是文化霸权主义,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它以一种明显或不明显的更为复杂的方式来加强文化力量的作用以制约或影响别国。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也提出,军事、经济的帝国主义都不如意识形态帝国主义有更悠远的力量。在暴力和殖民统治失效的当今时代,文化力量因素更为某些国家用作推行霸权的有力工具。这种文化霸权主义就是某种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自视为优越的全球文化,或出于一定政治、经济利益被用作全球文化共识在其它民族或区域文化中推行,排斥或设法取代其他民族或区域文化,就是文化层次上的僭越。民族文化追求区域文化的主导权,或者是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僭越至全球文化共识而加以推行,打乱了不同层次文化的交流秩序。如在人权问题理解上,不同的文化体系有不同的理解,西方发达国家更趋向于个人权利保障,而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则更注重整体利益的维护。以人权作为外交的重要手段,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它国,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在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后,美国统治者更相信文化战略对国家利益实现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不战而胜”使他们处于冷战胜利后的得意中,并相信西方民主思想的作用,克林顿政府更是把民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文化是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产、生活着的群体所积累的“特殊成就”特殊经验、知识与智慧。它体现为同一社会群体一套统一而独特的生活意义信仰和生活事务操持,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无疑,这种“特殊成就”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另一方面,各民族国家的人们各自所取得的文化“特殊成就”,都是作为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识性。(一)文化本土化1.涵义文化的本土化有二层涵义,一是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介入而实行的或正在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倡导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塑造民族特色,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和融塑,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外来文化民族化;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而言,文化本土化是传播主体调整和改变自身来适应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更好借助客体文化要素来实现其传播,也就是说,本土文化异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外来文化异化本土文化的过程,文化本土化,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条单行线。2.表现形式首先,文化本土化有一种文化内趋性的取向。当西方文化借助于文化全球化而推行文化霸权时,各民族国家确实在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文化本来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条件,事关民族存亡的大局。民族文化的丧失不仅会给民族国家带来深刻的精神危机,同样还会带来深刻的民族危机。为了抵御西方强国借助于文化全球化而大肆展开的文化侵略、文化殖民,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而寻求自我文化认同。北美、非洲、东亚所出现的文化寻根,同时在世界范围的原教旨主义运动,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印度教原教旨主义、东亚教原教旨主义等。这种遍及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而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其次,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以西方文化为本位的现代工商文明是一个有着内在深刻矛盾、陷入严重危机的文明,其中尤以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的身心的矛盾最为显著。如何解决现代西方文明弊端,已经成为东西方思想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是许多西方的思想家、学者将目光移向非 西方文化,也有许多非西方的思想家、学者将目光移向非西方文化,积极地推行文化本土化,希望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以避免重新陷入现代工商文明的危机。所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在经济上已进入发达程度的非西方国家,他们曾经拥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对西方现代工商文明的弊端有深切的感受,对现代西方文化所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和所陷入的严重困境不满,故而在文化上有一种强烈的本土化取向,希望能通过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以建构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第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本土化,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需要。曾经以坚船利炮攻取市场的战略变成了以文化本土化开路的市场谋略。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符合中国交通法规的左方向驾驶车辆,生产符合中国电视制式的 PAL 制电视产品,生产符合中国语言特征的计算机操作软件,生产符合中国饮食习惯的咖啡、汉堡等等。这种本土化,并非从根本上将西方文化改造为中国文化,而是西方经济以迎合中国文化习惯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获取中国市场份额的目的。当散发着中国本土文化气息的发达国家的商品被中国人心平气和地接受时,发达国家的文化观念也同时被植入了中国文化的土壤。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就文化产业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主张,某种程度上是一剂解除不同文化间戒备心理的幻药。让别人接受自己文化的最好途径就是采用别人的方式。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所坚持的英语创作方式其实就是用“文化本土化”的方式让法国电影突破北美电影的堡垒。3.问题与局限本土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为现代民族国家提供了内在的凝聚力,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正是由于本土认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本土化也表现出了严重的局限性。首先,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而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是不分国界的,发达国家尽可以把垃圾、化学废物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大气圈、水圈等地球各圈层物质能量的循环与流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地域为特征的本土文化的相对封闭、孤立、极端的本土认同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又不能使这个问题及时有效地得到根本的解决。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必须改变单纯追求本土利益的发展模式,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另外,以地域为特征的本土文化其局限性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方面,还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本土化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发展不断地向外扩张,疯狂地扩张导致了极权主义,导致了整个世界处于风险状态,导致了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这本身就构成了对和谐生活的威胁。其次,本土化运动也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在非洲、中东以及中国近代史上,均出现过这种以文化本土化为由而阻碍历史进程、拒绝现代化文明的消极现象。更有甚者,过激的文化本土化运动可能激发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新的国际矛盾与冲突。如伊斯兰的原教旨主义就是一种文化本土化的运动,但是这种原教旨主义又常常和狭碍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激发出新的民族冲突和地区战乱。这种狭碍的民族主义甚至和许多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直接相关。又如,日本的文化本土化运动就和大东亚主义的扩张野心时常联系在一起的。(二)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一些人看来,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本土化是一对对立范畴。认为文化全球化会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趋于消亡,而文化本土化则会造成对文化全球化的阻碍。然而,这是对两者关系的一种误解。其实全球化是本土化产生的前提,本土化则是全球化的反映,全球化产生于本土化的局限中,本土化产生于全球化的进程中。从根本上说,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全球化并不排斥各民族文化的兴盛,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文化的全球化。因此,两者并不存在根本矛盾,撇开本土来强调全球或撇开全球来强调本土,都忽视了它们所包含的辩证关系。1.文化全球化的本土化战略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并不完全是文化同质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下面以跨国公司麦当劳为例说明文化全球化的本土化战略。(1)食品本土化。麦当劳公司向顾客提供的核心食品始终只是汉堡包、炸薯条、冰激凌和软饮料等,但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稍有变化。例如,印度人不吃牛肉汉堡,麦当劳就推出羊肉汉堡;在中国,麦当劳推出了麦乐鸡、麦乐鱼、麦辣鸡腿汉堡、麦香猪柳蛋餐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2)就餐方式本土化。在美国,麦当劳为适应以快捷、价廉取胜,美国顾客很少在店内就餐,即便是在店内就餐也多在 15 分钟以内。但是在北京,麦当劳的快捷却慢了下来,原因很简单,麦当劳的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很多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休闲、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习和写作的地方。(3)原料本土化。为了降低成本,麦当劳公司还实行了原料生产、采购上的本土化。北京的麦当劳公司的产品原料有 95%以上在中国本土生产 和采购。(4)企业经营环境本土化。比如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专门在店堂相对僻静的地方设有两人桌被人们称作“情人角”的区域;并且在北京所有的麦当劳的店中都设有为儿童顾客隔有被称为“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因而北京儿童被称作忠实的麦当劳迷;为吸引家庭,麦当劳也宣传“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5)促销战略本土化。麦当劳公司深知要在区域市场取得成功,必须入乡随俗,获得消费者的了解和认同,拉近与消费者在心理和文化上的距离。麦当劳公司在 2001 年末推出了身着唐装的吉祥物小猫,与中国消费者同庆春节。2003 年从 1 月 15 日至 2 月 11 日,所有中国大陆的麦当劳餐厅呈现一派新春景象,麦当劳给顾客提供了新年福饰。这种新年福饰是由麦当劳传统的明星产品巨无霸、薯条、苹果派和可乐等四款产品的模型组成,这一独特、新颖的创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麦当劳传统美食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6)定价策略本土化。在美国本土,为刺激销售回升,2002 年麦当劳公司实施了自 1997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促销,麦当劳推出两款定价仅为 1 美元的标准尺寸三明治,在竞争激烈的快餐业内点燃降价促销的战火。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不降反升。当中国餐饮业由于非典疫情遭受重创,纷纷降价时,全国的麦当劳门店却利用顾客对其产品质量、服务、洁净的信赖对出售的汉堡和奶制品提价。但需要指出的是,以麦当劳为例并不暗示着文化全球化就是西方文化的普世化。2.本土文化发展的全球观念本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创新中保持自己和巩固自己的过程,它不是一种静止的存在、凝固的存在,它只能在对外开放中保持自己,在文化碰撞中发展自己,在文化冲突中证实自己。没有与其他文化的交流,避免与强大文化的撞击,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文化,这在人类交往不发达的古代也许还能完成,在全球化的今天,是无论如何不能实现的。由文化本土化而趋向文化保护主义,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贮存方法,而非现代文化的建构方法,这样保存下来的文化或许像大熊猫那样可以作为文化的活化石来观赏、来研究,但其自身的进化能力已经退化,生命活性已经衰竭,不能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执行生命的新陈代谢。恐怖主义、民族冲突等过激的文化本土化运动更不是高明的本土文化发展策略。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本土文化都应有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胸怀,不因为是自己的而格外钟爱,不因为是别人的而盲目排斥。总之,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交流、沟通、互补、融合机会的增多和文化共性的增多,但是,这并不排斥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存在。因为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反映。由于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普适性,因此,各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背后都蕴涵着共性。这也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可以相互交流、沟通乃至融合的基础。同时,也由于人类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各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色彩,它们作为人类文化价值观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和表征着人类的本质。民族本土文化的主体既是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建设者、创造者、培育者,又是呵护者和捍卫者,他们对民族本土文化的偏爱、欣赏和珍视,会从心灵深处激起肯定民族本土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愿望、动机、责任和行为,促使民族本土文化价值生生不息地绵延下去,这也是世界文化“和而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互异其趣的根本原因。正如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组合一样,事物既有差异性、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同质性,表现为多样性的统一,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同样是多元共存,并行不悖的。三、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是表征社会成员特征和不受生物遗传影响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系。本来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区域、一个民族及至一种文明要想生存发展就要应对多方面的外来竞争。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经济是民族自强的必由之路。因此探求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制对于区域和国家繁荣昌盛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图 14-1 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相互作用示意图(一)文化与地理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的起源地在整个地球表层呈散点分布,由于自然地理诸要素在地球表层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异,因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便各具特色。地理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须臾不可脱离的空间和物质能量前提,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最初的,也是永久的,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决定的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分配方式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并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体制、观念和价值体系, 即地域性文化。如中国文化的气质是内向型的,风格是和谐型的,内核是伦理型的。这些特点都与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为高山、大漠和海洋所包围,在古代显得相对封闭和孤立。但内部腹地辽阔,资源丰富,因而在无求外助的情况下,独立地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内向型气质的文化。内向型气质又使得中国人很少关心外部世界和来世,而十分重视现世,形成对神明敬而远之,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修齐汉治平,道德被放在首要和根本位置,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就中国内部而言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具有不同的特点的文化区,如大河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有关(中原文化区);草原游牧文明的粗犷剽悍、惯于掠夺,与来自草原“射生饮血”的生活方式有关(蒙古文化区),海洋文明的开拓精神则于陆地资生环境不足和海洋的广袤浩瀚有关(闽浙文化区)。区域文化除了具有继承性外,还有动态性和进化性。不同的地理区位也影响到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区域文化的活性。在农业文明时期,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和内河交通为主,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和繁荣地,而地处交通要冲的地方则成为区域文化的中心(西安、洛阳、敦煌)。工业文明时代,交通工具中轮船和飞机的优势日益明显,而各大陆的沿海地区则成为人口聚集区和文化繁荣地,沿海区域的文化活性、适应性则比内陆区域强。信息化时代,文化交流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落后的区域文化面临“数字鸿沟”更是一筹莫展。而位于河海交汇的三角洲则一直是区域文化活力旺盛的地区,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既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中外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的人们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传统,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本土的区域文化,并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领先和辐射作用。从文化区的角度来看,某种文化区的边缘虽然没有文化核心区的文明程度,却有一种“边缘优势”,即处于一种文明外环的地区或民族,在接受文明传播的过程中,对来自文明中心的文化是有选择的,并根据自己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文明范式,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后发国家和地区在受到新的文明冲击时,因受传统文化影响时间短,也比文化核心区更容易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实现文化创新。当然区域文化对通过影响人的自然观也影响到地理环境。如西方人定胜天论虽然指导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造成的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缺乏。而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在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工作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经济对文化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时期孕育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时期发展了农业文化;进入工业经济时期,以城市为主体的工业文化很快昌盛起来。理论上讲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实世界中,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时会出现时序上的前后交错,如经济先导模式和文化先导模式。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如“一五”时期国家在对东北区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嵌入式”的方式带来了东北区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东北区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同时也形成了先进城市文化和落后乡村文化并存的二元区域文化结构。就城市内部而言这种二元结构使大企业与地方经济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技术交流,使大企业对东北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打折扣。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第一,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1)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则没有。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文化观念可称谓美德。这种美德可分为个体性品德和社会性品德。个体性品德是指个体单独完成的文化习俗,如努力工作、节俭、敢于冒险精神、富于理性和开拓精神等。社会性品德如诚实、忠诚、乐于合作、对他人的责任感等,这种美德则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才能完成,具有社会性。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区域主体的群体性活动实现,所以,经济发展必然与文化这种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体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如重视文学、艺术、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同重视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学所产生的文化效应就很不相同,前者是通过文化潜化、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去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后者则是直接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经济的发展。 (3)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如内倾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自给自足;而开放的外倾文化,其经济结构则比较多元、商贸性强。第二,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这些制度文化对于市场形成和经济增长来说,犹如空气对于人类生活一样重要,它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虽然它们在存在时人们很少关注它,但一旦缺少时,人们就会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对于市场经济制度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由各种制度文化所支持的社会秩序基础,它包括保障经济自由和宏观经济稳定 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保障、市场交易规则的维护、政府行为的可预见性等。在较长的时期内,明晰的产权、健全的法律与金融制度以及有效的政府,对于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经济增长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新经济史学家们对长期经济史研究表明技术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巨大进步在工业革命中实现并非突如其来,而完全要依赖有利于资本积累和市场交易的制度文化的逐步演变:个人的公民自由、财产权利、法律对契约的有效保护、受约束的政府等。现代经济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中国和其他亚洲文明古国中,缺乏一定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前提简言之,缺乏一定的导致经济增长的制度文化。在那些巨大的封闭经济中,统治者们在其疆域内无须(像中世纪后的欧洲那样)为吸引和留住有知识的、具备企业家才能的人而竞争。统治者们也无须培育那些聚集资本和对企业有吸引力的制度。对于中国人何以未能启动一场持续的产业革命这一问题,还有另外一些解释。一批新经济史学家在考察了这些解释之后得出了下述结论:“迄今为止,中国社会的单个成员们不能将交易成本减少到足以使经济进入一个持续的强劲增长过程,政府很少提供基础结构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不存在独立的司法系统,旅途中的贵重物品得不到保护,没有警察保卫生长中的庄稼……有正式的法庭,但它们在根据实物证据审理这类侵犯行为时缺乏系统的程序。契约得不到执行……商务交易倾向于面对面地进行或局限于一些群体之内。在这些群体内,商人或手工艺人们已经因非商务原因而结合在一起了。”第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美国 400 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 1/4 是文化企业,而英国文化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地位的认识,在我国已达到了广泛的共识。我国文化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的催生和刺激,另一方面也基于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越是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也就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文化的潜在消费能力还将继续增长。从体验经济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资源涌入经济领域,使文化创造力对区域经济进步的贡献,由间接性的助推剂和孵化器作用,转化为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但是应当明确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因素、交通条件、政策因素等。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相对的,我们反对文化决定论。(三)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创新是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是灵活地运用新观念,创造新事物的活动,因而具有艰难的创造性和莫大的风险。而精神是经济活动主体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为”的活力与意志力。创新精神就是抛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自觉意志力与表现活力。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意识,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方式。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既不取决于智商的高低,也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是一个民族或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磨练出来的一种个性与思维习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能够代代相传的薪火,不仅仅是种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延续。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持续的创新,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的持续创新,是文化的持续创新。只有持续不断的文化创新,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各区域特色各有不同,文化是根本,是其核心,所有的其他因素都因文化而展开,各区域由于所处的环境、空间、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全球化是区域发展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又一契机,与之相适应,必须重塑一种新的区域创新文化。这种创新的文化,必须是一种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文化;必须是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必须是一种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文化。文化创新要注意几个问题:(1)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挥而就,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上的三个层面上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改造过程,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2)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与不适应时代经济发展之需。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以利用的部分并发扬光大,从传统文化合理地引导到满足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文化上面,而不要不顾传统文化基础,一味的照搬照抄,造成传统文化的巨大抵抗力。(3)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民族或国家要保持强盛,文化创新就没有止境。
★★★3分
  • 贡献者:黄老师
  • 售价:2
  • 时间:2023-04-25 14:04:37
  • 大小:45 KB
  • 格式:docx
  • 页数:7页
  • 下载:0
下载文档
编辑推荐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87
双原子分子光谱 97
暂无广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2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