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031]《普通心理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2 14:09:28浏览次数:53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 普通心理学【】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分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每题 分,共 题,共计 分)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冯特 、弗洛伊德 、费西纳 、艾宾浩斯 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无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属于( )。、行为主义的观点 、生物学的观点、现象学的观点 、精神分析的观点 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 )。、桥脑 、丘脑 、下丘脑 、网状结构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勤奋对自卑的矛盾、主动对内疚的矛盾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 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是( )。、埃里克森 、霍尔 、荣格 、何林沃斯 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需要。、生理 、安全 、归属和爱 、自我实现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 )毫微米的电磁振荡。、、、、 带着眼镜找眼镜,这种心理现象可以用来解释。、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感觉后像 、感觉阈限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魏特默 、弗洛伊德 、华生 、冯特 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所描述的现象,被称之为( )。- 1 -
、视差 、错觉 、知觉 、似动 课堂上突然闯进来一个人,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叫( )。、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随意前注意 、随意后注意 梦多发生在( )。 、过渡期 、轻睡期 、沉睡期 、快速眼动睡眠期1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 )为核心建立的。 A、认知学习 B、观察学习 C、交往学习 D、直接学习14.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 )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A、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作用 C、次级条件作用 D、经典条件作用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是( )。、 分钟 、 分钟 、 分钟 、 小时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过度学习 、记忆的恢复现象、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人们倾向于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具体物体的倾向叫( )。、功能固着 、定势 、表象 、动机 如果一个失语症病人无法将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的物名声音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从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病人的( )受到损伤。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弓形束 D、角回 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表现。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行为反应 微弱、持久、具有渲染行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心情 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 )A、动机斗争 B、确立目的 C、采取决定 D、执行决定 进退维谷是一种( )式的动机斗争。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了意志的哪种品质(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2 -
高分低能现象”说明( )。、知识与能力完全无关、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D、知识多并不等同于能力强 根据量表测得 岁小明的智商是 , 岁的林先生的智商也是 ,则两人的智商到底谁的高些( )。A、小明 B、林先生 C、一样高 D、难以比较 推孟把智商达到或超过( )的称为天才儿童。A、150 B、130 C、120 D、140 有句俗话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对南宋的忠诚被后人所敬仰。此处“忠”是文天祥的个人特质中的( )。A、首要特质 B、主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的编制者是( )。 A、冯特 B、荣格 C、巴普洛夫 D、卡特尔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容量几乎无限二、多选题(每题 分,共 题,总计 分) 下列属于脑机制的研究方法的是( )。A、损毁法 B、切除法 C、内省法 D、微电极记录法 动机的功能有( )。A 、指向功能 B、激发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 在三色说中,光线的三原色( )。A、红 B、 蓝 C、黄 D、 绿 哪些选项可用情绪态度解释错觉?、一日三秋 、风声鹤唳 、 度日如年 、光阴似箭- 3 -
5. 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包括( )。、手段目的分析 、算法策略 C、逆向工作 D、顺向工作6. 意志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A、采取决定阶段 B、自由意志阶段 C、自制力阶段 D、执行决定阶段7. 在智力测量中用到了( )等指标来表示个体的智力水平。A、心理年龄 B、比率智商 C、智力分数 D、离差智商8. 智能不足通常分成几个等级,即(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9. 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论中的成分智力包括( )。A、元成分 B、执行成分 C、知识习得成分 D、一般成分 下列现象属于错觉的是( )。、两小儿辩日 、白日梦 、光阴似箭 、情人眼里出西施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题,总计 分) 情境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 更年期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强化:指因强化物的出现而增加有机体以后在相同情境下重复表现该反应的过程。对情境反应的结果(即带来的刺激)导致该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的过程。 动机性遗忘:指由一定的动机驱使所出现的主动性遗忘。 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四、简答题(共 题,总计 分) 简要说明脑成像技术包括哪些?( 分)答:一、计算机 线断层摄影 扫描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三、磁共振成像( ) 四、功能磁共振成像(! ) 五、血管造影术 简述精神药物类药物的类型。()答: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甲硫哒嗪等。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 4 -
从古至今,人们都能够认识到使用药物可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在早期的人类生活当中,在神秘的原始宗教活动中,各种制幻的药物被普遍地使用,以此来获得所谓神灵的启示。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研究者们对此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甚至有的研究者主动地去尝试使用这些药物来体验其对意识的改变作用,因而许多精神类药物都有相应的体验报告发表。那些可以改变人类意识的精神类药物统称精神促动药物,这是通过暂时改变对现实的意识觉知来影响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化学物质。这些药物摄入体内以后会作用于突触受体的机能,阻断和刺激某些反应的发生。因而这些药物会极大地改变脑及神经系统内部的信号传输系统,影响知觉、记忆、情绪和行为。然而,持续地服用某些药物会产生耐受性,结果要想获得同样的效果就需要更大的剂量。与耐受性紧密联系的是生理依赖及成瘾("##$%&$'()。一个成瘾的人身体中需要相应的药物,并会在药物不出现时忍受痛苦的戒断症状,包括颤抖、出汗、恶心等,甚至导致死亡。 简述影响推理的因素。()答:推理材料的性质、前提气氛效应、赌徒谬误、以及题外知识的介入。 简述意志的过程。( 分)答:意志的过程包括: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选择目标、设定标准、制订计划、心理冲突和矛盾、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执行决定阶段:在作出决定之后,便过渡到执行决定,进入实际行动。五、绘图说明题( 分)题,共 题,总计 分)绘图并解释系列位置曲线。( 分)答:对双重记忆理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是在自由回忆实验中得到的。在这种实验中,先把排列有序的一系列无关联的单词如“肥皂、章鱼、火星、种子、岩石……”以视觉或听觉方式呈现给被试,紧接着要求被试不按顺序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来。图 给出的是典型的自由回忆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表示各单词呈现的顺序(系列位置),纵坐标表示回忆率,这条曲线表示各单词输入的系列位置与回忆率的关系,被称为系列位置曲线(-.+$"/0'-$&$'(%*+1.)。其中,处于词表开头部分的单词回忆率较高,这被称为首因效应(0+$2"+3.4.%&)。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回忆率也较高,这被称为近因效应(+.%.(%3.4.%&)。根据双重记忆的理论解释,从开头到中间位置(即近因效应产生前的位置)上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忆的概率越高,因而回忆率就增加了,因为短时记忆中的单词是可以完全回忆出来的。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不主张区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单一记忆说者认为,回忆率取决于由从呈现到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时间间隔就越短,自然也就越难以遗忘了。- 5 -
该如何鉴别这两种理论呢?在自由回忆实验中,呈现一系列单词之后,不让被试立即回忆单词,插入 秒钟的数字逆运算,然后再自由回忆,结果得到图 中 的系列位置曲线。曲线 是呈现后立即回忆得出的结果。曲线 是根据单一记忆说预期得出的结果。因为插入道运算,各单词从呈现到回忆的时间都延迟了,因此预期回忆率要普遍下降。但事实却与单一记忆说的预期相违背,插入逆运算的结果是近因效应消失了。这正好符合双重记忆说的解释:系列位置后面的那些单词正处于短时记忆阶段,插入逆运算作业就干扰了短时记忆的储存;而单词一旦进入了长时记忆,回忆率是不受逆运算作业影响的,这正好与曲线 的结果相一致。这些结果都说明,开头位置上的单词和最近位置上的单词是从不同的记忆中回忆出来的。此外,实验还表明,快速或慢速呈现单词、呈现使用频率低或高的单词以及呈现无关联或有关联的单词,这些实验变量虽然对系列位置曲线的首因效应发生影响,但却对近因效应没有影响(参见图 8-7),这也是双重记忆说的有力证据。图 影响首因效应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的实验变量六、论述题( 分)题,共 题,总计 分)论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分)答:弗洛伊德把人格看作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心理体系中最原始的,即冲动、欲望等,是人格的主动力。自我占据着人格的中心部分进行知觉、学习、记忆、推理等。超我在人格中最后形成,反映着社会的各项准则,一般称为道德、良心和理想等。本我根据快乐原则仅指向使其本能得到满足。自我是由本我的一部分分离出来的,协调外界、超我和本我三方面的各自要求,并承受着三方面的压力。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的行为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组织相互作用的产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后由新精神分析学家加以修正和发展。尽管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无意识的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人们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6 -
但决不能消除,也不能完全加以控制,常以梦、失言、笔误等以及许多神经症状而显现出来,也会以升华或其他文饰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人类的行为是很复杂的。-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