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在线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4 14:07:02浏览次数:48
35、土地整理工程效益对比分析法 本题参考答案:土地整理工程效益对比分析法是指比较所选择的同样的指标在项目实施之前与项目实施之后的变化,根据指标的变化程度来确定项目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种方法。36、乡村道路工程 : 乡村道路工程是指修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工程设施。37、水闸 水闸是灌溉、除涝等工程中主要建筑物,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应用很普遍。它主要是通过闸门的启闭来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作用。38、灌排建筑物灌排建筑物是指保证灌溉输水和分水、田间排水和交通等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渠首、渠和排水沟等交叉位置处修建的过水建筑物。 39、土地整理工程 本题参考答案:土地整理工程是指为实现土地整理目的而采取的各项物理性工程措施的集合。40、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图地整理工程布局图是指反映土地整理后整理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纸。41、梯田梯田是指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成阶台式或坡式断面的田地。42、田间道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内容    、     、路拱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43、田土坎设计基本要求    、      、少用工。、安全稳定、并尽可能地少占农地44、路基横断面形式主要有    、     路堤和路堑 45、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成果有    、    、单体工程设计图册、工程设计报告。项目现状图 工程布局图 单体工程设计图册 工程设计报告46、蓄水池池体结构主要包括    、    、    、栏杆、门洞、散水。池壁 池底 梯步47 土地平整基本原则是     、     、讲求效益。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48 土地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整理区地形、    、    的图纸。 地物 土地利用结构49 土地平整方法根据土地平整的精度可分为    、    、细平。大平 粗平 细平50、根据地形纵向变化,田块平整方法分为  、  、修改局部地形面法。平面法、斜面法51、山丘型灌区干渠、支渠布置形式是干渠     布置,支渠    布置。沿等高线,垂直等高线52、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报告由   、    和设计说明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 设计说明53、田块布局的基本要素有    、   、   、田块方向、田块形状、田块高程。 田块长度、田块宽度、田块规模54、广义土地整理根据利用状况分为    、      、     。 本题参考答案:土地整理(狭义)、土地复垦、土地开发55、论述农田水利工程含义,以及论述渠道工程设计要求 本题参考答案:一)农田水利工程含义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实现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定,而修建的包括引水、蓄水、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一系列农田水利设施的总称。二)渠道工程设计要求 1)干渠、支渠应按续灌方式设计,斗渠、农渠应按轮灌方式设计;2)续灌渠道应按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进行水力计算;3)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应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和水流安全通畅;4)渠底比降应根据渠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流量和含沙量等因素,通过计算分析确定;5)渠道横断面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边坡稳定的需要和衬砌等因素,按接近水力最佳断面进行设计。56、简述梯田布局的原则。1.梯田布置在 25°以下的坡耕地 梯田一般应布置在 25°以下的坡耕地 25 度以上的坡地原则上应予以退耕,植树种草,还林还牧,发展多种经营; 2.统筹兼顾 对离水源、村庄近的坡地,应优先考虑修筑梯田;对一架山、一面坡以及梁(山坡中间高起处)、峁(山顶部)、弯(向里洼的大面积山坡)、墕(两山之间连接处)等各种地形,要互相结合,实行大弯就势,小弯取直,连山过境,集中连片,一次规划,分期施工。 3.田面长边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状 在基本上沿等高线的原则下,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布设田块。为灌溉目的,梯田的纵向还应保留 1/300~1/500 的比降 4.要尽量适应机械作业和灌溉要求 在进行梯田设计时,要从梯田宽度、外形和道路设计等方面,注意使其适于小型机械的田间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一切水源发展灌溉,并合理布置灌排系统。 5.有利耕作,埂坎稳定,少占土地和节省劳力 6.梯田规格及埂坎形态应因地制宜 梯田规格及埂坎形态应视地形、地面坡度、机耕条件、土壤的性质和干旱程度而定。梯田应尽量集中,并考虑防冲措施。57、简述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类型及含义 本题参考答案:1) 蓄水工程是指用于蓄集天然降水而修建的小型水库、塘堰及池形设施等水利设施的总称。2)引水工程将水从水源引到水库或者田间,通过灌溉系统将水输送分配到田间的灌溉工程设施;3)提水工程是指将水由低处提向高处的水利设施总称。4)排灌沟渠工程是指用于农田灌溉、排水的沟渠设施。5)灌排建筑物是指保证灌溉输水和分水、田间排水和交通等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渠首、渠和排水沟等交叉位置处修建的过水建筑物。58、简述土地整理单体工程设计图绘制和标注要求。1)每类单体建筑物应有工程量和用材量表;2)结构尺寸、材料标注齐全、精确;3)要有平面、立面、剖面图等; 4)线状物要有纵断面图;5)各建筑物设计图纸要有设计说明,施工注意事项; 6)其他要求,字体、大小、单位等。59、简述农地整理的任务。答: (1)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2)调整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 (3)扩大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4)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5)改善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后整理区土地利用布局 工程布局60、叙述排水沟设计的步骤。 本题参考答案:1)根据汇水面积及降雨强度确定排水沟流量;2)根据流量初步确定排水沟宽深比;3)结合排水沟衬砌材料确定排水沟断面形状;4)根据宽深比,再结合材料调整排水沟沟壁深度; 4)结合道路确定沟壁厚度;5)结合衬砌材料确定沟底厚度与强度。61、简述平原区与山地丘陵区土地平整的作用。平原区:1)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2)有利于保证灌水质量、提高灌水效率、节约灌溉用水;3)有利于土地灌水方便均匀,利于压盐、排水、改良土壤等,满足作物高产稳产对水分及土质的需要。 低山丘陵区:1)土地平整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2)土地平整是为半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土地平整有利于增厚土层、改良土壤,增强保水保肥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62、简述土地复垦与土地开发的区别。本题参考答案:土地复垦,是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 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 土地开发,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广义土地整理包括狭义的以耕地整理为主的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土地开发。63、如何布局排水沟道工程。 本题参考答案:(1)各级排水明沟应根据地形条件,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实现自流的原则; (2)各级排水明沟原则上应沿低洼积水线布设,并尽量利用天然河沟; (3)支、斗、农沟宜相互垂直连接; (4)各级排水明沟的线路应选取在有利沟坡稳定的土质地带,若必须通过不稳定土质地带时,应采取沟坡防塌措施; (5)当地形坡度大于 5%时,末级固定沟道大体上沿地形等高线布设;(6)骨干排水沟道布置应分片排水、灌排分开、低处布置、造价低。64、叙述土地平整工程的含义及山地丘陵区土地平整的作用一是土地平整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增厚土层,保水保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二是土地平整是为半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是土地平整有利于增厚土层,增强保水保肥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65、简述土地整理工程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指标有哪些土地利用率、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可供养人数、农民的收人水平、就业效果、生产力效果指标值、粮食产量水平66、简述山地丘陵地区主要田间道规划布局答:山地丘陵地区地形较复杂,有纵坡限制,主要布局在梯田区域。在梯田区布置田间道应按照具体地形,采取通梁联峁,沿沟走边的方法布设。田间道多设置在沟边、沟底或山峁的脊梁上。山低坡缓,田间道呈斜线形;山高坡陡,田间道可呈“S”形、“之”字形或螺旋形迂回上山。总之田间道要确保足够的稳定性,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保证投入使用后养护和运输费用最经济。67、简述土地平整工程的含义及平原区土地平整的作用土地平整工程是指采用机械或人工对高低不平或者有一定坡度的土地进行挖高填低,并修筑田土坎,实现增厚土层,防治水土流失,达到改善生产条件等一系列工程的总称。 一是土地平整工程是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主要措施。二是土地平整是保证灌水质量、提高灌水效率、节约灌溉用水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是土地平整有利于土地灌水方便均匀,利于压盐、排水、改良土壤等,满足作物高产稳产对水分及土质的需要。 68、叙述灌溉渠系设计一般程序答:灌溉方式及滔溉制度的确定需水量计算各级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确定渠道横断面尺寸渠道纵断面设计(渠系建筑物设计、田间灌溉要求的水位推求)绘制渠道纵断面图渠首设计和其他建筑物设计计算工程量 69、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时,应做好哪些基础资料分析70、简述渠道工程设计要求。 答:(1)干渠、支渠应按续灌方式设计,斗渠、农渠应按轮灌方式设计; (2)续灌渠道应按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3)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应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和水流安全通畅; (4)渠底比降应根据渠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流量和含沙量等因素,通过计算分析确定; (5)渠道横断面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边坡稳定的需要和衬砌等因素,按接近水力最佳断面进行设计。71、谈谈近十年来土地开发整理任务有无变化?谈谈近十年来土地开发整理任务有无变化?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谈:(1)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2)调整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3)扩大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4)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5)改善生态环境72、区分土地整理项目现状图与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图 本题参考答案:土地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整理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图纸;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图是指反映土地整理后整理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纸。土地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图的底图,现状图质量关系到工程布局图的质量。备案 图纸比例尺都是 1:2000。73、论述土地平整工程含义及土地平整方法本题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整工程含义 土地平整工程是指采用机械或人工对高低不平或者有一定坡度的土地进行挖高填低,并修筑田土坎,实现增厚土层,防治水土流失,达到改善生产条件等一系列工程的总称。二)土地平整方法 根据土地平整的精度可分为大平、粗平、细平。根据地形纵向变化情况,田块平整方法可分为平面法、斜面法、修改局部地形面法。74、论述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含义及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图绘制要素 本题参考答案: 一 )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含义 土地整理工程布局系指在该土地整理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对土地整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问题、土地适宜性和土地整理潜力的调查、分析,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和布置各类工程,以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图绘制要素: 1)原始地形要素、土地利用、基础设施; 2)布局的工程要素及标识; 3)整理区外附近重要地物; 4)土地利用变化面积表; 5)工程特性表。75、论述土地整理工程效益评价含义,以及生态环境效益定量评价主要指标一)土地整理工程效益评价含义土地整理工程效益评价是指以土地整理项目为评价对象,对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的系统论证。 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中定量分析主要指标及含义 1)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率; 2)绿色植被覆盖增加率; 3)土地侵蚀治理率;4)土地盐碱化治理率; 5)土地污染治理率 76、论述灌排建筑物含义及主要类型及含义灌排建筑物是指保证灌溉输水和分水、田间排水和交通等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渠首、渠和排水沟等交叉位置处修建的过水建筑物。 灌排建筑物主要有水闸、渡槽、倒虹吸、涵洞、跌水 水闸是灌溉、除涝等工程中主要建筑物,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应用很普遍。它主要是通过闸门的启闭来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作用 渡槽是输水渠道跨越河渠、道路、山冲、谷口等的架空输水建筑物,是灌排建筑物中应用最广的交叉建筑物之一。 倒虹吸是设置在渠道与河流、谷地、道路交叉处的压力输水建筑物。 涵洞是指当渠道采用填方通过沟溪、谷地、道路或者排水沟穿越道路时,为了宣泄沟溪水流、通行车辆 ,往往在渠下修建的灌排建筑物。 跌水就是水流经由跌水缺口流出,呈自由抛射状态跌落于消力池,并和下游连接的 建筑物。77、论述土地整理中田块布局的基本要素及梯田布局原则一)土地整理中田块布局的基本要素 田块布局的基本要素,田块长度、田块宽度、田块规模、田块方向、田块形状、田块高程; 二)梯田布局原则 1)梯田布置在 25°以下的坡耕地;2)统筹兼顾;3)田面长边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状;4)要尽量适应机械作业和灌溉要求;5)有利耕作,埂坎稳定,少占土地和节省劳力;6)梯田规格及埂坎形态应因地制宜。78、论述道路纵断面图绘制的步骤答:(1)选用适当比例尺,绘制出水平、垂直坐标,水平坐标表示距离、垂直坐标表示高程; (2)按中校水准测量记录将地面各点高程绘入图中,并加连接,构成地面线。同时绘出各水准点的位置 、编号及高程; (3)将桥涵、土壤地质等资料注入图中; (4)在直线和平曲线栏内,绘出圆曲线位置及转向,并注出圆曲线资料(一般仅注转角及圆曲线半径) ; (5)经纵坡和竖曲线设计后,将设计线及竖曲线绘上,并注明纵坡度、坡长及竖曲线各要素; (6)注入其他有关资料,最后按规定进行绘制。79、区分土地整理工程效益评价对比分析法与参与式评价法本题参考答案: 土地整理工程效益评价是指以土地整理项目为评价对象,对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的系统论证。 土地整理工程效益对比分析法 是指比较所选择的同样的指标在项目实施之前与项目实施之后的变化,根据指标的变化程度来确定项目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种方法。土地整理工程效益参与式评价法参与式评价方法是指项目受益者根据自己掌握的监测数据和信息,与项目管理者和决策者一起对项目实施的效果、影响等进行评价,以便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通过调整、重新制定政策或目标、重组机构等方式提高项目效益的一种工作方式。80、论述田间道(机耕道)的含义,以及如何布局山地丘陵地区主要田间道本题参考答案:一)田间道(机耕道)的含义田间道是居民点到田间的通道,主要为货物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及为机器加水、加油等生产服务的道路。 二)山地丘陵地区主要田间道布局山地丘陵地区地形较复杂,有纵坡限制,主要布局在梯田区域。在梯田区布置田间道应按照具体地形,采取通梁联峁,沿沟走边的方法布设。田间道多设置在沟边、沟底或山峁的脊梁上。山低坡缓,田间道呈斜线形;山高坡陡,田间道可呈“S”形、“之”字形或螺旋形迂回上山。总之田间道要确保足够的稳定性,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保证投入使用后养护和运输费用最经济。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