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发布时间:2023-05-01 18:05:00浏览次数:87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一、自然带的形成(一)自然带的定义什么是自然带?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由于植被类型是每一个自然带的典型的和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因此自然带都以植被类型的名称来加以命名。自然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不断发展的 ,各带之间并无固定的、显著的界线,界线通常代表有一定宽度的带。地球上的自然带一旦产生,便不断发展和演变。地质时代海陆分布的变化,直接影响气候的变迁;而气候的冷暖交替,必然引起自然带的变化和发展。可见自然带的演变是整个地理环境综合演化的结果,它与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产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无机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具有阶段性,因此,受生存环境条件的制约,有机界的发展也具有相应的阶段性的变化,地质时期的划分,就反映出生物界的演化。正因为如此,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已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与此相关的核心项目“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生物圈的水循环方面(BAHC)”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等已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和不断扩展的项目。(二)自然带的形成与时空演化前寒武纪时期,由于生物界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因此当时地球上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但陆地上还没有生物,海洋生物界也比较单一。到了泥盆纪,植物界才实现从水生到陆生的飞跃,大地开始披上绿装。石炭纪—二叠纪的植被,已具有清晰的分带性。例如晚石炭世就出现了三个比较明显的植物带:⑴热带植物带,从西欧向西到美洲东部,向东经东欧、中亚到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一带,以高大的有节类和石松类植物为主,已形成高达 30m 左右的茂密森林。⑵通古斯植物带或安加拉植物带,包括中亚北部和西伯利亚,以草本的蕨类和种子蕨为主,木本植物有显著的年轮,代表北部温带植物带。⑶冈瓦纳植物带,以冈瓦纳大陆为中心,是南部植物带,与北温带植物群十分相似,由舌羊齿植物组成,可能代表温凉气候下的植物组合。中生代中期是地形趋向准平原化的时期。侏罗纪从日本群岛到不列颠群岛,从新西伯利亚群岛到南非和澳大利亚这一广大空间,主要分布着比较单调的裸子植物。中生代中期,现在的西伯利亚、远东和日本的气候温和湿润,形成以银杏为主的北温带林。由此向北到北极诸岛,如斯匹次卑尔根地区,则以松柏类为主,松柏类与蕨类共生,呈温带松柏林外貌。在温带森林以南纬度较低的地区,如南欧、亚洲中南部及东南部,均 以苏铁类为主,且以苏铁类与蕨类共生为特点,松柏、银杏则占较小比例,这反映出热带或亚热带的生长环境。早第三纪是第四纪大冰期以前的温暖时期。亚洲大陆大约从 40N 以北直到北冰洋沿岸均为温带气候,以南则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欧洲的温带气候也一直向北伸展到北冰洋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而欧洲大部分则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在北美,目前是大陆冰川一部分的格陵兰岛的北部边缘,在 2500 万年前,也曾生长过红杉和葡萄。第三纪植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在西欧、东欧的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墨西哥湾一带,植物群以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林为主,长有棕榈、红杉、紫杉、蕨类、竹类等。在北极地区、北欧、北美和亚洲北部地区,植物群则以落叶林为主,其中主要成分是山毛榉、白桦、白杨、赤杨等。到晚第三纪,随着山脉的隆起,气候有变干冷的趋势,北部的温带林逐渐向南扩展,在热带植物区中逐渐出现了温带植物的成分,热带林的北界逐渐向南退缩,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原来表现很微弱的干燥带,此时明显扩大,逐渐形成了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半荒漠带和荒漠带。第四纪时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高低差异加大,气候变冷,出现了大冰期气候。随着冰川的多次进退,高纬地区植物群也多次进退,愈近北极地区,植物愈年轻。但很少受到冰川作用
影响的地区则属于具有多种植物的古热带区,保留着许多晚第三纪的特色植物,如水杉、银杏等就是保存下来的古老植物的“活化石”。木本植物的减少和草本植物的增加,也是大冰期条件下植物发展的一个特征,如中亚、南欧自第四纪以来,草原进一步扩大,占领了原来在第三纪曾是森林的地方。今日亚寒带针叶林以及北极地区最年轻的苔原植被,也都是在第四纪后半期才形成的。也有人根据沙漠地区植物孢粉分析、C14 的鉴定以及对古沙丘等的研究,认为由于第四纪期间几次干湿交替的气候变化,在第四纪后期的干旱阶段才形成了荒漠。总之,从发展演化的观点来看,今日全球存在的一些自然带是在白垩纪––新生代时期植被分布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几个特点:1.赤道带和热带自然带:这里有保留到现代的第三纪植物群,它们是地球上发育最古老,种类最丰富的植被类型,第三纪的风化壳和古土壤也是本带的主要特征之一。2.亚热带自然带(地中海区自然带):从上白垩纪以来,这一自然带变化比较大,现代地中海植物群主要由潮湿热带森林植物群经旱生化和温带植物群种类的加入以及它们对新条件的适应等作用而形成的。3.北半球温带草原和荒漠带:晚白垩世在本带的平原和山地生长着森林,到渐新世中期才开始向较干燥的气候条件转化,至中新世末期森林草原和草原才散布开来。第三纪是草原在亚欧大陆亚热带和温带平原上广泛发展的时期。在第四纪后期的干旱阶段才形成了荒漠。4.温带林中的阔叶林亚带:这些森林在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的分布比现代广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现代温带草原和荒漠的地盘以及相当广阔的北极区域。第三纪森林在大陆气候变得干冷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当北极和西伯利亚分布着落叶林的时候,在西欧和乌克兰还生长着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此外,在东西方向上,落叶林(土尔盖林)比较接近西伯利亚地区,常绿林(波尔塔瓦林)比较接近于大西洋。这些都属于分带现象。落叶林的扩展标志着亚欧大陆的森林景观向现代面貌的转变。在第三纪后半期从土尔盖林分化出的针叶林亚带,形成了亚欧大陆森林带的北方亚带。5.温带森林中的针叶林亚带或亚寒带针叶林带:这大约是从中新世或上新世才开始在西伯利亚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十分年轻的森林亚带。但在西伯利亚南部的山区,亚寒带针叶林要古老得多,它是从山区蔓延到平原上的。亚寒带针叶林向平原的扩展,无疑是由于第三纪末期气候普遍变冷之故。6.苔原带:在第三纪末期,温带和极地纬度上的植被由于受到气候变得干冷的影响而继续分化,苔原植物群在第四纪才开始发育起来,这在第四系地层中所发现的苔原植物的化石可以为证。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山区,那里的森林因气候普遍变冷而最先停止生长,形成古老的苔原核心(原始北极植被)。由于第四纪时那里的广大地区没有被冰川覆盖,因而有助于苔原的发育和扩展,在第四纪冰期后,终于形成了环绕着北极地区的苔原带,这是地球上所有的自然带中最年轻的一个。(三)对自然带演化意义的认识1.自然带的发现者是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 B.B.道库恰耶夫,早在 1898 年他就论证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指出:“由于地球离太阳所处的一定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球形,使气候、植物及动物在地表上的分布,皆按着一定严密的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因而将地球分为若干带–––极地带、温带、亚热带、赤道带等”,从而创立了自然带学说。2.自然带是由岩石地形、气象气候、陆地水、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其中,岩石地形和气象气候是其两大基本组成要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的类型组成及其内涵。植被类型则真实地反映了自然带的外貌特征,成为自然带的明显标志。3.自然带的发现与划分,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自然带是地表沿纬线延伸的宽阔部分,在它的范围内有一定的辐射净值及与热力条件有关的自然地理过程风化过程、成土过程、地貌过程等。因而一个自然带内,农业生产上的熟制大体相同,如温带一年一熟,暖
温带两年三熟等。自然带也大体反映出光温生产潜力的大小,即一个自然带内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光合辐射,在其他环境条件都合适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干物质产量大体相同。如此,自然带学说成为 19 世纪以来地理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也是地理学在今天可以告诫世人的经典的自然规律之一:人类必须在自然带理论的框架下配置自己的活动。4.自然带的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由于人胜于其他一切动物,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但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活动必须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如果为所欲为,违反自然规律,一定会得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郑度等人认为,由于 CO2 增加、气候变暖,自然带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他们推断,假如至 2100 年,全球将增温 3℃,相当于 1 月平均气温上升 4℃,此时 1 月平均气温上升值在寒温带南界可能增至 6℃,在赤道带北界减至 1℃,那么,在中国,寒温带大部将变为中温带,中温带大部变为暖温带,暖温带一半变为北亚热带,北亚热带全部变为中亚热带,中亚热带小部变为南亚热带,南亚热带全部变为边沿热带,边沿热带一部分变为中热带。至于中热带与赤道带,除海南岛最南部以外,都是大洋中的小岛,温度增高很有限,不会产生多少影响。青藏高原现有资料很少,只能暂时假定高原寒带变为高原亚寒带,高原亚寒带变为温带,高原温带将近似于暖温带或北亚热带。尽管以上推测相当粗略,但增温影响可能造成自然带的推移变化应当是肯定的。正因为如此,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已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与此相关的核心项目“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生物圈的水循环方面(BAHC)”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等已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和不断扩展的项目。二、自然带的分布和主要特点(一)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其特点全球主要自然带的分布以及各带主要特点如下:1.热带雨林带它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本带气候属于多雨类型,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林中动物以鸟类和猿猴目最为活跃。林下的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2.热带稀树草原带本带与热带雨林带南、北相连,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发育,而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则仅有局部的分布。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 4 个月以上的干季。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由比温带草原草本植物为高的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热带稀树草原的季相变化明显,雨季草木欣欣向荣、百花盛开,干季草原呈现一片黄褐景色。善于疾驰的食草动物在这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食肉动物也很丰富。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此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3.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部非洲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类型,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很贫乏,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4.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本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很清楚地表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则表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南部非洲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类
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夏季的高温和干旱促使强烈的蒸发,使本带仍是一个缺水地区。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5.亚热带森林带在地球上,亚热带的非地带性因素表现得极为强烈,这里陆地有巨大的面积,地形有很大的起伏,大陆轮廓和洋流也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这里的地带性现象受到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使亚热带的自然带不是横贯东西连成一体的全球性地带,而是在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和大陆东岸等地区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亚热带森林带被大陆内部的荒漠草原所隔开,而分成大陆西岸与大陆东岸两种类型。大陆西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又称地中海式植物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非洲的西南端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中部。亚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又称地中海式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发育着褐色土。大陆东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的东南部。亚热带大陆东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6.温带荒漠带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在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也有所表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土壤主要是棕漠土和灰棕漠土。7.温带草原带在北半球最为表现典型,如亚欧大陆中部,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就是一条很宽的温带草原带。由于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草原,都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温带草原带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温带草原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根据草本植物的种类成分,可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主要是黑钙土及暗栗钙土,也有碱土及盐土呈斑状分布。草原带动物善于适应草本植被所覆盖的平坦开阔的无林地区,许多动物穴居洞中,啮齿目动物、有蹄类动物和一些草原食肉动物是温带草原的主要动物。8.温带阔叶林带本带又称夏绿林带,主要是由一些秋后落叶的阔叶乔木组成的森林。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南部亚带,因受海陆分布、寒暖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温带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至于温带大陆的内部,则因大陆性气候较强,而形成了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亚洲东部夏绿林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如我国东北和华北、日本群岛中部和朝鲜半岛的大部以及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等地,这里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林、辽东栎林以及槭属、椴属、桦属、杨属等组成的杂木林。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往往形成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北美洲夏绿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主要是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温带阔叶林带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为少,但个体数量较多,其中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最为活跃。9.亚寒带针叶林带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北部亚带,它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带状东西向伸展着,是温带森林带的主要部分,几乎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是一条全球性的自然带。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银松 、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动物界中主要是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动物。
10.苔原带本带位于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许多岛屿地区。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所有这些环境条件,均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种数不多,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11.冰原带亦称冰漠带,它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这里全年皆被冰雪覆盖,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仅在某些地区可以高至 0℃。这样,仅在无冰雪覆盖的岩崖上可以观察到某些藻类和地衣的生长。冰原带动物界很贫乏,目前在南极大陆上尚未发现陆生哺乳动物,仅在沿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诸岛上有时可以看到白熊和北极狐。无论在北半球或南半球冰原带的沿岸海水中栖息着鲸和海豹等。图 2.1.1 世界植被图资料来源:刘德生主编,世界自然地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86,8 页(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认识1.生态系统与自然地理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占有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并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由物质和能量交换联系起来的整体。它是由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及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和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同非生物环境之间组成的系统,实际上是有机界及与之有联系的无机界的复杂综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坦斯黎(Tansley, 1935)提出的。生态系统属于生物系统的高级层次,生态系统与生物群落实质上是一致的。1965 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功能”国际讨论会上,规定两个术语为同一意义 **。现代生态系统的研究突出强调系统内外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如美国学者奥德姆(Odum, 1971)所指出的,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并且在系统内部因能量流动而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交换。生态学派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传统和学派之一。美国的巴罗斯(H.H. Barrows)于 1923 年发表《人类生态学的报告》,主张地理学的目的是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论题,地理学是研究特定地区的“人类生态学”。但是生态系统与自然地理系统并不是等同的。索恰瓦认为生态系统是单中心的(生物中心)综合体,而地理系统则是多中心的;生态系统旨在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的联系;地理系统则涉及到作用于系统中的全新联系。因此,从自然地理系统来考察,生态系统是自然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2.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生态系统是自然地理系统中仅有的能通过绿色生产者生产生物物质的子系统。它一方面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又推动着自然地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指地表单位面积上贮存的干有机物质的总量,一般以吨/公顷表示。生物量包括在该单位面积上全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存的有机物质总量,但由于微生物占的比重极小,动物生物量也不足植物生物量的 10%,因此通常以植物生物量为代表。生态系统的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有机物质的生产量,以克/平方米•年或吨/公顷•年来表示。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总第一性生产率。由于绿色植物在其生存过程中总要呼吸和代谢,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因而必然会消耗一些总第一性生产物。绿色植物的单位面积上每年除去呼吸和代谢剩余有机物的数量称为净第一性生产率。自然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关系的状况如表 2.1.1。从中可见,在陆地上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最高,草原生态系统次之,而荒漠生态系统为最低。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可以作为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诊断指标,用以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功能是否退化,评价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潜力发挥的程度如何,还可用来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效果如何。因此,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对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生物多样性1995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主持编写的巨著《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这是生物多样性较简单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公认生物多样性具有三个主要层次,即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其中,物种多样性又是三个层次中最明显、最容易测定的。物种多样性常用物种丰富度( species richness )来表示。所谓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面积内种的总数目。遗传多样性代表有机体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遗传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育种材料,使人类能够选育和提炼携带有适合于人类要求性状的个体和种群,因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前者包括陆地不同的生态系统;后者即一个生态系统内其群落由不同的种类组成,它们的结构关系多样,执行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生态过程中的作用也各异。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巨大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例如,发展中国家人口的 80%依赖于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已达 1 万种以上,新近发现银杏叶中含有白果素(bilobetin)能降血清胆固醇,可用来治疗心绞痛等等。至于多样性的生物作为人类旅游观赏的对象,则丰富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更是世人皆知的事实。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间接地支持和保护经济活动和财产的环境调节功能(通常又称作生态功能)。当前生物多样性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等等。潜在价值即生物为后代人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种,它们的价值目前尚不够清楚,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灭绝,人类就将再没有机会利用或在各种可能性中加以选择,因此,必须注重保护。例如,包含在各种生物中的遗传信息,无论从商业、科学和教育的角度看,都是十分宝贵的,不能任其遗失。表 2-1-1 主要景观地带分析
资料来源:景贵和(引自伊萨琴科).综合自然地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3-44.4.生态系统的保护陆地上各类生态系统都是历史的产物,均为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自然界的物种既在不断地产生,又在不断地灭绝。灭绝的原因一方面有自然的,如生物之间的竞争、病虫害的流行和地质灾变等,大约发生于6500 万年前的恐龙的灭绝便是一例;另一方面,也有人类活动引起的。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科学家认为,现在的生物种至少以 1000 倍于自然灭绝的速度在世界范围消失。另据 F. D. M.Smith 和 R. M. May 等人的研究,自 1600 年以来,全球海岛已有 367 种动物和 219 种植物灭绝,大陆则有 124 种动物和 380 种植物灭绝。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其中直接原因包括狩猎、捕捞、采集和残害等。据国外资料,自 17 世纪以来地球上灭绝的脊椎动物至少有 1/6 是由于狩猎、捕捞和残害造成的。间接原因包括采伐森林、开垦农田、修筑道路以及建设水利工程等导致生境的破坏等。科学家认为,新近脊椎动物的灭绝至少有 1/5 归因于生境的破坏。物种的灭绝、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瓦解,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地利用其组分,林业、农业、旅游业和土地管理等部门必须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规划,采取具体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历史纪念地、动物园、植物园等,特别是对生态系统具有控制性影响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的保护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此外,加强立法、执法,广泛开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