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以长安福特为例 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29 21:08:40浏览次数:4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开 题 报 告题 目 浅析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 以长安福特为例 专 业 会计学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22 年 4 月 2 日浅析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以长安福特为例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或称内部业务控制)两个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因此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1992 年,COS0 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形成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并在 1994 年进行了增补。COSO 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 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具体包括以下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这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又一新的里程碑,此后西方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逐步统一起来。各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的 COCO 报告和巴塞尔委员会Basel 报告。(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开始注意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先后发布过部门或系统的有关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1999 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内部控制做出规定。2001 年6 月,财政部新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货币资金(试行)》两个规范,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措施,是解决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重要创举,可以说,这是我国重视并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新的里程碑,也是适应我国加入 WTO 的客观要求。这两个规范的发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会计法》,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促迸作用。然而,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很不统一,其中,多数学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即是内部监督。实务界许多人士以为内部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也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等;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 制还没有概念,可见,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普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谭佳梅在《浅论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中指出,目前在很多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与结存记录缺乏真实性。存货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和费用的归集,而结转的记录人为因素比较多,尤其是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显现其严重的弊端。除此之外,在对存货管理进行定期抽查与评审过程中,发现仓储部门、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存货信息不一致,主要是因为各职能部门对存货流通监管不严,缺少必要的记录,不能保证实物流转和账务信息同步反映。王岚在《关于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探讨》研究认为,企业缺乏完善的采购制度。存货流动性较快,尤其是原材料,不仅要考虑经营的需要和经济库存量,还有考虑存货的成本和资金的占用以及涉及的质保期等等。存货申购环节一般是:生产部门提成申请,形成计划。采购部门领导审批通过。采购寻找合适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采购材料。公众爱好具有易变性,销售预测不准确很多因素都会引起不规则的购买倾向,从而导致客户需求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保障企业的准时生产,有时只能凭借现阶段市场需求采购,担心原材料数量不足,就提前采购,先存放着,采购数量有时超过库存原材料的限额,结果市场发生变化,某种原材料根本用不上,造成库房存货积压;也可能突然某种机型畅销,原材料短缺,只好先采购再补单子,影响了生产。这说明企业缺乏完善的存货采购计划。二、论文提纲引言一、存货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 存货内部控制 (二)存货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货的内部控制弱化,控制体系不完整 (二)会计系统设计未充分考虑存货内部控制 (三)缺乏评价存货内部控制的具体标准 三、存货内部控制典型案例分析 (一)长安福特的存货内部控制系统简介 (二)安福特的存货内部控制对所有企业的启示 四、我国企业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1、加强审批和供应商审计,实现存货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 2、建立物流中心,实现存货保管环节的内部控制 3、建立健全存货收发的审批和审核制度,实现存货领用环节的内部控制 (二)设计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1、加强存货的内部审计 2、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利用 (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四)提高存货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三、参考文献 1、谭佳梅:《浅论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会计之友 (下旬刊),2008 年第10 期,2、陈菊兰:《存货内部控制浅议》,经济师,2006 年第 1 期,3、付洁:《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7 年,4、马炎初:《小型企业内部控制浅议》,上海会计,2003 年第 5 期,5、李志军:《浅析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 年第10 期,6、杨斌:《试论如何建立存货内部控制制度》,魅力中国,2007 年第 9 期,7、王岚:《关于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探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2 期,8、林世权:《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8 年第 53 期,9、谭佳梅:《浅论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会计之友,2008 年第 10 期,10、张惠忠:《论企业内部控制十大关系》,四川会计,2001 年第 11 期,11、郭晓梅、唐予华:《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上海会计,2002 年第11 期,12、焦建玲:《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论坛,2002 年第 10 期,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