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3-08-04 00:08:44浏览次数:42《信息经济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指那些看得见的不变特征. A.指标 B.信号 C.信息 D.条件 [答案]:A2.1983 年,由阿罗担任主编的()创刊,加速了信息经济学理论的阶段性总结趋势. A.《信息经济学与政策》 B.《劳动市场的信息》 C.《信息经济学》 D.《资本的性质》 [答案]:A3.()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信息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 A.信息经济学 B.信息学 C.经济学 D.经济理论学 [答案]:A 4.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商品质量依赖于(). A.价格 B.信息 C.数量 D.经验 [答案]:A5.()激励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A.自我 B.文化 C.物质 D.竞争 [答案]:A6.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由拓展转为(). A.演进 B.拓展 C.形成 D.起源 [答案]:A
7.()激励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A.自我 B.文化 C.物质 D.竞争 [答案]:A8.()在社会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双重过滤器的甄别作用. A.信息过滤 B.低等教育 C.信号鉴别 D.高等教育 [答案]: D9.当旧车质量服从连续的()时,非对称信息问题使整个旧车市场不复存在. A.均匀分布 B.对称分布 C.不规则分布 D.重复分布 [答案]:A10.信息经济学在 20 世纪()年代进入了拓展时期. A.60 B.70 C.80 D.90 [答案]:B11.()使委托人的利润降低. A.代理人问题 B.非对称信息 C.逆向选择 D.道德风险 [答案]:B12.机制设计理论从()的观点出发,把经济机制看成是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 A.信息 B.信号 C.合同 D.环境 [答案]:A13.机制设计理论就是在把()定义为一个信息交换系统和信息博弈过程. A.信息
B.信号 C.机制 D. 配置 [答案]:C14.只要市场()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A.经济 B.环境 C.关系 D.信息 [答案]:A15.()状态在交易完成之后会使交易双方面临"道德风险"问题. A.信息分配 B.完全信息情况 C.配置差异 D.信息不对称 [答案]:D16.()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的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A.激励相容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利益冲突 [答案]:C17.信息的不可验证性会阻止()的顺利进行. A.会议 B.合作 C.合同 D.鉴别 [答案]:C18.针对不完备信息的情况,委托人可以通过()来达到有效的市场均衡. A.信息甑别 B.信息分析 C.信息选择 D.信息实证 [答案]:A19.最优合约由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的权衡来决定:代理人的()和对代理人的激励. A.能力 B.效率 C.努力
D. 成就 [答案]:B20.()选择指委托人在不了解可能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的情况下与代理人签订合同所而临的对已不利的困境. A.不利 B.逆向 C.不对称 D.代理人 [答案]:A21.()状态在交易完成之后会使交易双方面临"道德风险"问题. A.信息分配 B.完全信息情况 C.配置差异 D.信息不对称 [答案]:D22.如果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他根据()向代理人支付,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代理人. A.能力 B.观察 C.结果 D.过程 [答案]:C23.()认为,一项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分布一般是有差别的,这种概率的差别正是获取信息的结果. A.凡勃伦 B.维克瑞 C.马尔萨克 D.施蒂格勒 [答案]:C24.信息不完全.个人自利行为下隐藏真实经济特征的假定是()现实的. A.适配 B.不适配 C.符合 D.不符合 [答案]:C25.只有当真假信号对于发送者的()足够大时,真实信号才能发挥作用. A.成本差异 B.生产能力 C.信息选择
D.信息分析 [答案]:A26.不对称信息实际上可以被看作对()的投入差异. A.信息成本 B.信息分配 C.信息市场 D.信息资本 [答案]:A27.()是市场参与者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A.完全信息 B.不完全信息 C.对称信息 D.不对称信息 [答案]:A28.真实显示偏好和资源的帕累托()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A.最优数量 B.最优配置 C.最优质量 D. 最优环境 [答案]:B29.()激励是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 A.荣誉 B.示范 C.目标 D.自我 [答案]:A30.()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A.代理人问题 B.不对称信息 C.逆向选择 D.道德风险 [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是卖主向买主发送信号的重要方式. A.广告 B.宣传 C.推广 D.促销
[答案]:ABCD2.信号的发送方式有(). A.广告 B.品牌 C.文凭 D.证书 [答案]:ABCD3.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即所谓()条件. A.利益冲突 B.利益竞争 C.激励相容 D.刺激一致性 [答案]:CD4.信息甑别与信号发送的区别主要在于()的行动顺序不同. A.代理人 B.委托人 C.商家 D.顾客 [答案]:AB5.对于雇主来说,区分求职者的()是重要的. A.特征 B.信号 C.信息 D.能力 [答案]:AB三.判断题1.发送市场信号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降低”逆向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 [答案]:T2.20 世纪 60 年代,赫伯特西蒙,乔治施蒂格勒等分别从管理决策与统计决策,信息搜寻,拍卖制度和信息论等角度奠定了信息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答案]:T3.显性激励机制主张以明文规定的激励合约形式. [答案]:T4.国外对道德风险主要集中于对道德风险理论,模型化以及实证研究. [答案]:T
5.雅各布马尔萨克的”信息系统选择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八大基本理论之一. [答案]:T6.逆向选择的理论也说明如果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遏止假冒产品,会使假冒伪劣泛滥,形成"劣币驱良币"的后果,甚至市场瘫痪. [答案]:T7.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 [答案]:T8.在旧车市场上,用过的旧车之所以比新车售价低得多,是因为对它们的质量存在着不对称信息. [答案]:T9.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 [答案]:T10.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败德行为. [答案]:T11.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像其他经济理论一样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答案]:T12.1959 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答案]:T13.信号是能够改变个体概率分布的各种事件,而信息则是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条件分布之差. [答案]:T14.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了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 [答案]:T15.乔治丁斯蒂格勒从具体应用方面研究了有关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 [答案]: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