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6兽医生物制品学 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3 09:07:24浏览次数:37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兽医生物制品学(0886) A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要求学生从以下题目中任选 2 题进行作答,每题 50 分,共 100 分。给分标准:紧扣题目、阐述全面、语句通顺、论述清晰、层次分明给满分,其余的酌情给分。1. 什么是生物制品制造新技术?常说的基因工程疫苗有哪些?答:通过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多肽疫苗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等研制称为生物制品制造新技术。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以降低其致病性,提高其免疫原性,或者将病原微生物基因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对防病治病有用的基因克隆到无毒的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上制成疫苗,接种动物产生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防制传染病的目的。 现在疫苗已成为人类同疾病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而基因工程疫苗是当今最先进的疫苗,相比传统疫苗而言它有巨大的优势。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经使用和正在研制开发的新型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等,这些疫苗统称为基因工程疫苗。2.常用保护剂和灭活剂的种类有哪些?答:保护剂又称为稳定剂,是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渗透剂,如二甲基亚砜、甘油等物质,能渗入细菌细胞等生物活性物质内部,降低因冷冻而增加的渗透压,防止细胞内脱水,可保护细胞因慢冻可能产生的损害。另一类是非渗透剂,如蛋白质等,能防止细胞等生物活性物质由外向内渗透溶质,可保护其在速冻和溶解时可能产生的损害。灭活的概念:是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被灭活的微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灭活疫苗;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试验的干扰作用。常用的主要有:甲醛、烷化剂(乙酰基乙烯亚胺、二乙烯亚胺、缩水甘油醛)、苯酚、结晶紫、β-丙酰内酯等。3.叙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的制备过程。答:(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的制备1、高免鸡蛋的准备选择 SPF 或临诊健康产蛋鸡,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囊强毒油乳剂灭活疫苗 1ml,一般免疫 2~3 次,每次间隔 10~14d,待卵黄抗体的琼脂扩散(AGP)效价达到 1:128 以上即可收蛋。收集所产蛋,置 4℃冰箱保存(不宜超过 1 周)。2、卵黄抗体的制备收集一定数量的高免蛋后,用 0.2%~0.5%的新洁尔灭或高锰酸钾水溶液洗净蛋壳表面,再用 5%碘- 1 -
酊消毒,最后用 75%的酒精脱碘两次。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蛋壳,分离卵黄,将卵黄移至无菌量杯或有刻度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混合。(1)精制卵黄抗体:取混合物 100ml,加氯仿 50ml,充分混匀,置室温下 40min,以 3000r/min离心 20min,收集上清液,—20℃储存备用。(2)粗制卵黄抗体:将生理盐水与卵黄的等量混合物,加青霉素、链霉素,硫柳汞,使其终浓度为1000IU/ml、100ug/ml 和 0.01%,充分搅拌,—20℃储存备用。3、中间检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GP 试验,测定抗体效价,AGP 抗体效价≥1:32 以上者为合格。(二)卵黄抗体的检验1、理化性状(1)精制卵黄抗体:略带棕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于 4℃长时间保存后,瓶底可有少许白色沉淀;用 pH 试纸条测定其 pH,应为 6.8~7.2。(2)粗制卵黄抗体:鲜黄色,冰冻融解后有少量卵黄沉淀。2、无菌检验:取高免卵黄抗体 0.2ml,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马丁肉汤和厌氧肉肝培养基 ,37℃培养 48h,应无菌生长。3、安全检验 :用体重 18~22g 小鼠 5 只,每只皮下注射本品 0.5ml;用 14 日龄 SPF 雏鸡 5 只,每只皮下注射本品 10ml;观察 10d,小鼠和雏鸡均应全部健活。4、效力检验(1)AGP 抗体效价测定:8.0%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1g 琼脂粉,加热溶化后,浇制凝胶板。中央 1 孔外围 6 孔打孔,孔径 3mm,间距 4mm。将卵黄抗体用生理盐水做 1:8、1:16、1:32、1:64 稀释度的卵黄抗体,分别加入周围 4 个孔;另外两个孔分别加入 IBDV 阳性和阴性血清作为对照;中间孔加入 IBDV AGP 抗原,15~20ul/孔。加样后置 37℃湿盒孵育 24h,在室温放置 24~48h。结果判定:与标准抗原形成白色沉淀线的抗体最大稀释度即为卵黄抗体的效价。AGP 抗原效价应>1:32.(2)用鸡检验:取 4~8 周龄 SPF 鸡 30 只,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0 只。第 1 组为健康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品,单独 隔离饲养。第 2 组和第 3 组,每只鸡点眼、滴鼻接种 IBDVSNJ93 株囊 毒0.1ml(100LD50)。隔离饲养 24h 后,第 2 组皮下注射本品 2ml,第 3 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2ml。观察每组鸡发病、死亡情况至第 10d。判定结果:第 1 组,鸡应全部健活。第 3 组为攻毒对照组,应于攻毒后 24~48h 发病,48h 后开始死亡,72h 全部发病,7d 内应死亡 8 只以上。第 2 组为早期感染治疗组,注射本品后 12h,即攻毒后 36h 发病 3~5 只,在经 8~12h 后恢复正常,观察 7d,应至少存活 9 只,判为合格。-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