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化学探究题(基础) 巩固练习

发布时间:2024-06-18 00:06:51浏览次数:26
中考冲刺:化学探究题(基础)【巩固练习】1.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2.A、B、C 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3.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全,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所示)。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围绕此瓶 NaOH 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 NaOHI 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________。 ②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 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除尽溶液中的CO32-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②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__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_保存。4.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对实验室中的两份已变质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提出了猜想并探究其组成,请你与他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1)对已变质的氢氧化钙进行探究 [猜想] ① 可能完全变成了碳酸钙。 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结论取固体少量于烧杯中,加水后充分搅拌,将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猜想②成立 酞试液 (2)对已变质的氢氧化钠进行探究 [猜想] ① 可能完全变成了碳酸钠。 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________。[进行实验]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①成立 [交流反思] 实验室中的某些药品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它们都应________保存。 5.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 (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但一段时间不能恢复原状。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滴管甲 烧杯① 滴管乙 烧杯②试剂 H2O Mg 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________。6.小林、小军和小明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做 CaCO3受热分解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试管内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加热 CaCO3后试管内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小林的假设:CaCO3未分解,固体成分为 CaCO3;小军的假设:CaCO3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________; 小明的假设:CaCO3部分分解,固体成分为________。 【收集证据】 (1)小军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知小军加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小明向小军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生成。 【获得结论】通过实验可知________的假设是成立的。 【交流与评价】实验结束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过程中部分同学提出:在实验中若增加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填编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CaCO3是否分解。 7.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过量的炭混合后,加热至 800℃左右,即可得到金光闪闪的“假黄金”。有同学对“假黄金”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高温时炭可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以后的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ZnCO3高温可分解成金属氧化物。 [提出问题]“假黄金”的化学组成可能是什么? [猜想]甲同学对该“假黄金”的组成作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①,可能的单质有 C、Zn、Cu。 猜想②,可能的氧化物有 ZnO、CuO、Cu2O。 猜想③,可能是单质和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论证] 乙同学经思考和推理后,首先排除了猜想________(填“①”、“②”或“③”),理由是________。进而再排除猜想________(填“①”、“②”或“③”)。对余下的一种猜想,乙同学又排除了其中的一种物质,依据是________。对余下的两种物质,甲、乙两名同学用实验鉴定该两种物质确实是“假黄金”的成分。8.小强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溶液滴入了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发现溶液变红了,他觉得奇怪,于是开始了探究。 实验 1:用清洁的试管取少量新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用 pH 试纸测试,溶液的 pH 为 11。 (1)[提出问题] 如果让你去探究,你想探究什么问题? (2)[猜想与假设]由最开始溶液变红的实验现象,你对其原因的猜想: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 该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又进行了实验。 实验 2:分别测试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等水溶液的 pH,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盐 K2CO3NaCl CuSO4Na2SO4FeCl3KNO3pH 10 7 4 7 3 7 ①他进行实验 1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 l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 2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结论与解释]通过探究,清你解释开始时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9.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其中,HClO 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 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2:是氯水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过程分析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猜想 1 不成立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猜想 2 不成立③________ 没有褪色猜想 3 不成立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氯水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10.中和反应在日常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 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 试管、滴管、10 mL 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 2 mL 稀硫酸,逐滴加入__①__溶液,振荡后,再滴入 X mL __②__,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③__。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 2 mL 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人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 Y 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实验并判断]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2 mL 稀硫酸,__④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 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思] 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⑤__(填字母)。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1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 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 ; (2)若干燥从 a 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 (4)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 (5)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你认为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 。【答案与解析】1.【答案】C 【解析】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温度高低、氧气含量和食物种类有关,与食物多少无关。2.【答案】B 【解析】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但不是所有的碱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如Cu(OH)2、Fe(OH)3等难溶的碱不能使无色酚酞溶变红色。3.【答案】(1)2NaOH+CO2==Na2CO3+H2O (2)①稀盐酸 ②氯化钙 溶液变红 (3)密封 【解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碳酸盐遇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若向氢氧化钠样品中加稀盐酸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I 由于碳酸钠的水溶液也显碱性,因而不能用直接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方法来验证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尚存 NaOH。需先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 NaOH。4.【答案】(1)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酚酞试液变红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取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已除净(或原固体中有碳酸钠)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注:还可用氯化坝、硝酸钙、硝酸钡等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 密封 【解析】(1)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 Ca(OH)2,显碱性,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说明有CaCO3。(2)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NaOH 和 Na2CO3;从表中猜想①正确。说明无 NaOH。首先利用 Na2CO3与过量 CaCl2[或 BaCl2、Ba(NO3)2等]产生沉淀,而除去 Na2CO3,过滤得滤液,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无 NaOH。实验室中易挥发、易吸水和与空气中物质反应的药品都必须密封保存。5.【答案与解析】(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先将乙滴管中的稀硫酸滴入烧杯②中,观察烧杯①中紫色的干燥纸花是否变色,再滴入甲滴管中的水,观察烧杯①中紫色的干燥纸花是否变色 (3)NaOH 稀盐酸 第一次为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导致瓶中气压增大;第二次为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也放出一定热量),导致气压增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答案】【建立假设】CaO CaO、CaCO3 【收集证据】(1)CaO+H2O==Ca(OH)2 【获得结论】小明 【交流与评价】①③ 【解析】加热 CaCO3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有三种情况:(1)全部为 CaCO3;(2)全部为 CaO;(3)为 CaO 和 CaCO3。据此作出合理猜想,然后紧扣猜想。依据有关物质的性质,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进行探究。7.【答案】②(或③) 因为木炭过量,高温时能将金属氧化物全部还原成金属单质 ③(或②) 过量的木炭在高温下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CO2或 C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查阅的资料收集证据,对三种猜想进行逐一筛选。首先,高温时炭可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以后的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猜想②和③先排除,再根据学过的知识排除炭。8.【答案】(1)为什么盐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盐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吗)(2)碳酸钠可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碱,使酚酞变成红色一般盐是中性的,碳酸钠可能是碱性物质(其他合理猜想也可)(3)①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 ② Na2CO3溶液一定呈碱性 ③有的盐溶液呈酸性,有的盐溶液呈中性,有的盐溶液呈碱性(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解析】本题以测试盐溶液的 pH 为背景,考查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难度较大。本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围绕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猜想和分析即可。指示剂用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其 pH>7。可猜想:Na2CO3的溶液呈碱性,或 Na2CO3可与水反应生成碱。然后通过对多种其他盐溶液的测试,发现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得出 Na2CO3溶液也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结论。9.【答案】【猜想】Cl2 【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盐酸中 【结论】HClO 【反思】(1)+1 (2)AgNO3+HCl=AgCl↓+HNO3 (3)先变红色后褪色 【解析】此题用排除法证明氯水中有漂白作用的是 HClO,HClO 是由氯气和水反应所形成的产物,所以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作用。HCl 和 H2O 都不具备漂白作用。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先变红是 HCl 的作用,后褪色是 HClO 氧化了石蕊。10.【答案】① NaOH ②K2CO3 ③H2SO4+2NaOH==Na2SO4+2H2O ④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记录消耗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为 Z mL,Z mL>Y mL[或者加入与小伟的实验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足量),再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记录消耗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为 Z mL,Z mL≠Y mL] ⑤B【解析】小江的实验,在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加入碳酸钾溶液,看反应是否进行完全,此时碳酸钾相当于指示剂。小伟的实验验证需再加一个对比实验,即同样取 2 mL 稀硫酸,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记录消耗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为 Z mL。若 Z mL>Y mL,则说明有一部分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11.【答案】(1)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 (2)C (3)O2(填 CO2、CO 不可) (4)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a 或b 管口木条复燃(或不复燃)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或不是氧气) (5)Fe3O4(或 FeO、FeO 与 Fe3O4混合物也可,但答 Fe2O3、铁的氧化物不可) 【解析】(1)从题意可知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故湿棉花提供水蒸气;(2)让气体经 c 管从浓 H2SO4里通过,浓 H2SO4吸收水分而干燥气体;(3)从元素守恒观点可知 Fe 与 H2O 反应可能生成 H2或O2。不可能产生 CO2等气体,(4)根据 O2的特性,用带火星木条鉴别 O2的存在;(5)Fe 与 H2O 反应生 成黑色固体,可能是 Fe3O4,因为 Fe2O3红色、Fe(OH)3红褐色,不可能有。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