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289]《课堂教学艺术》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21 10:08:49浏览次数:49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 课程名称【编号】:课堂教学艺术【0289】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答题要求:1.第一、二、三题选做二题,第四、五题选做一题。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番号标明。一、教学口语与日常口语的区别(30 分)答:课堂教学口语特点 :口语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口语技术水平是教师能力和职业素质构成的最基本指标。总体来说课堂教学口头言语具有如下特点:1.语流清晰畅达;2.语句准确简练;3.逻辑性强;4.语气变化有致;5.情绪饱满丰富 6.不夸张。这些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口头言语操作行为的方式、规程和要领,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构成了课堂教学口头言语的各项技术。日常生活口语特点:自然、冗杂、滞涩。二、概念分类操作的规程和要领(30 分)答:概念分类操作训练含义: 分类实质上就是对概念所指对象按一定标准进行划分。有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许多种概念然而又对这些分类概念或对象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就是下定义。 每一门学科高学龄阶段的教学就是这样由最高级概念一层层分解、分类,又一类类下定义,再分类,再下定义;直到最基层的概念。而同样一门学科,低学龄阶段的教学则是从学生可能理解和有利于他们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某一个层次上的类概念开始的,在本质上它同样受一门学科内部构成的严格制约。 要领: 1、把准划分根据,每次分类的根据必须相同。 2、划分的母项概念与子项概念必须是属种关系,各项子概念之间必须互相排斥。 3、划分要尽可能穷尽外延,使子项概念之和等于母项概念。 训练: 1、根据概念划分(分类)操作技术的基本规程和要领,评价下面几种有关情绪、情感- 1 - 概念分类的质量: ① 情绪指客观事物是否合乎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根据体验水平不同可把情绪分成心境、激情、应激三种;根据理性参与的程度又可把情绪分为情绪、情感、情操三级。 ② 情绪指客观事物是否合乎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根据体验水平和理论参与程度可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情感、情操。 ③ 感情指客观事物是否合乎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根据情境依赖性、理性参与程度和参与理性的水平可把感情分三级水平:情绪、情感、情操。 ④ 情感指客观事情是否合乎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根据理性参与程度可把情绪分为情绪、情感(狭义)、情操。三、课堂教学管理技术的构成。(30 分)答:课堂教学管理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进行组织,使之朝着有利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进而形成能力、达成发展目标的方向运转,以极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的调控操作行为。由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和管理方式种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行为上,便构成了种种行为技术。四、在一堂初中自然课上,老师讲完了“鸟”的定义、特征和类别,向学生提问“谁能告诉我,什么是鸟吗?”,他本来期望学生回答“鸟”的定义,即“有羽毛的动物。”但是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蝙蝠是鸟。”请问,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将如何回答?(40 分)最好不要过于简单和直截了当地说“对”或“不对”。对于上述问题,你也许可以从如下一些回答方式中选择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来对学生的不正确回答作出应答操作:  ①继续换一个角度提问或提一个相关的问题。- 2 - ② 问“为什么”。③ 复述学生刚说过的话,然后用疑问的眼光等待。④ 回顾你个人或其他人回答有关问题的经历,向学生提示或反问主要认识上的错误或障碍,例如“蝙蝠有羽毛吗?”⑤ 顺着学生的思路,扩展回答内容,例如问学生“那么,蜻蜓也是鸟?”直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⑥ 鼓励学生回想鸟的定义及关键词。  这 6 种回答都各有可取之处,但不管采用怎样的回答方式,焦点都在提示学生注意“鸟”的定义中的关键词“有羽毛”,直到学生明白抓住是否有羽毛这一点,才是判定某动物是否属于“鸟”的关键所在为止。  五、某节课上,老师提问张三起来回答问题,张三的回答不够准确、完整、流畅,甚至完全“卡壳”。如果你是老师,你这时候会怎么做?(40 分)-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