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课程[0013]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23 09:09:14浏览次数:8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课程名称【编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 【0013】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题目1. 写出浮点加减运算步骤,并说明为什么要浮点数规格化。现有浮点数格式如下:1 位阶符,6位阶码,1 位数符,8 位尾数,请写出浮点数所能表示的范围(只考虑正数值)。答:浮点数加减运算的步骤为1、对阶操作,即比较两个浮点数的阶码值的大小;2、实现尾数的加(减)运算,对两个完成对阶后的浮点数执行求和(差)操作。3、规格化操作;4、舍入操作;5、检查阶码是否溢出。因为浮点数的溢出是以其阶码的溢出表现出来的,在加减运算过程中要检查是否产生了溢出:若阶码正常,加(减)运算正常结束;若阶码溢出,则要进行相应处理。超过了阶码可能表示的最大值的正指数值,一般将其认为是+∞和-∞。超过了阶码可能表示的最小值的负指数值,一般将其认为是 0。浮点数所能表示的范围最小值为 2-111111×0.00000001最大值为 2111111×0.111111112. 指令格式如下所示,OP 为操作码字段,试分析指令格式特点。 31 26 22 18 17 16 15 0 3. 试推导磁盘存贮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的公式。解:设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为 Tb,平均找道时间为 Ts,平均等待时间为 TL,读写一块信息的传输时间为 Tm,则:Tb=Ts+TL+Tm。假设磁盘以每秒 r 转速率旋转,每条磁道容量为 N 个字,则数据传输率=rN 个字/秒。又假设每块的字数为 n,因而一旦读写头定位在该块始端,就能在Tm≈(n / rN)秒的时间中传输完毕。TL 是磁盘旋转半周的时间,TL=(1/2r)秒,由此可得: Tb=Ts+1/2r+n/rN 秒4. 某计算机的数据通路如下图所示,其中 M—主存,MBR—主存数据寄存器,MAR—主存地址寄存器,R0-R3—通用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PC—程序计数器(具有自增能力),C、D—暂存器,ALU—算术逻辑单元(此处做加法器看待), 移位器—左移、右移、直通传送。所有双向箭头表示信息可以双向传送。请按数据通路图画出“ADD(R1),(R2)+”指令的指令周期流程图。该指令的含义是两个数进行求和操作。其中源操作地址在寄存器 R1 中,目的操作数寻址方式为自增型寄存器间接寻址(先取地址后加 1)。5. CPU 响应中断应具备哪些条件?画出中断处理过程流程图。答:(1)在 CPU 内部设置的中断屏蔽触发器必须是开放的。(2)外设有中断请求时,中断请求触发器必须处于“1”状态,保持中断请求信号。(3)外设(接口)中断允许触发器必须为“1”,这样才能把外设中断请求送至 CPU。(4)当上述三个条件具备时,CPU 在现行指令结束的最后一个状态周期响应中断。中断处理过程流程图如下:- 1 -OP ———— 源寄存器 变址寄存器 偏移量
二、大作业要求 大作业共需要完成三道题:第 1-2 题选作一题,满分 35 分;第 3 题必做,满分 35 分;第 4-5 题选作一题,满分 30 分。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