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465]《财政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6 09:07:33浏览次数:47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课程名称【编号】:财政学【046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问答题(请选择其中任意 3 题作答,每题 20 分,本题满分 60 分)2.简述市场失灵的含义及类型。答:含义:市场失灵是源于英文 market failure 一词,又译为市场失败、市场缺陷等。它是指市场在经济运行中本身固有的缺陷。市场诚然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是它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只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发挥完美的作用,而事实上这样绝对的条件只是一个假设,由于信息不对称、垄断、生产的外部效应等客观事实的存在,使得市场不是完美的市场,造成市场的无效或者低效,最终导致资源配置失效社会分配不公、社会经济不稳定等结果。概言之,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过程中,对某些领域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并引起收入分配不公、经济乃至社会不稳定的态势。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概括为:资源配置失效、分配不公平和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3.简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4.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不同筹资模式。答: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类: 1、现收现付式- 1 -
这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首先做出一年或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要的费用的预算,然后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参加该保障措施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当年的基金收入仅用于涉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2、完全基金式 这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在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宏观预测的基础上,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需享受保障待遇的总量,据此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摊到保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间。 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初期收费率高,筹资见效快,之后在较长的时期内收费率保持相对稳定,收大于支的部分形成储备基金,需要通过具有较高回报率的投资予以保值。 3、部分基金式 这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相结合作为指导的基金筹集模式。即在满足现时一定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蓄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要。二、论述分析题(共 1 题,共 40 分)1.简述预算平衡论不同思想,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答:答:预算平衡,是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西方经济学家对于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讨论,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即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 (1) 年度预算平衡论 这是 20 世纪 30 年代大衰退之前的正统预算原则。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是主张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反映在对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解释上,这一时期的西方经济学家特别是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主张实行平衡的预算,而且要实行严格的年度预算平衡。 (2) 大衰退的产物:周期预算平衡论 大衰退的爆发,动摇了西方经济学家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把政府干预经济提上了议事日程。反映在预算准则上,就是所谓周期预算平衡论的产生。 周期预算平衡论的出发点,是主张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不过,这种平衡不是年度平衡,而是在控制经济周期波动的条件下作预算周期平衡。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消除衰退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形 成赤字。这时,财政赤字之所以必要,- 2 -
是因为这既可直接扩大投资和消费,补充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足,又可间接地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 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盈余。财政盈余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这既可直接压缩投资和消费,抵消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过旺,又可间接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在上述情况下,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曲线的效力。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持平衡。只不过这时的预算平衡,不是年度平衡,而是周期平衡。即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繁荣时期的盈余可以抵消衰退时期的赤字。因此,从年度看财政预算是不平衡的,但从一个经济周期看财政预算是平衡的。 (3) 功能财政论 功能财政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提出的。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而不应仅仅注重其收支是否平衡。具体而言,勒纳的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 平衡预算无论是年度的还是周期的,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财政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而不是预算 平衡。经济生活中,不应为达到预算平衡而置经济平衡于不顾。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财政预算盈余或赤字的问题本身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或持续的经济衰退相比是不重要的。 由此可见,勒纳的功能财政论已经完全抛弃了预算平衡的准则,而把着眼点放在通过 预算收支的安排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上。这就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铺平了道路。-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