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8-30 08:08:48浏览次数:44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  英语教育【摘 要】英语朗读要注重音标拼读、音韵要素以及音际关系等三个部分的内。大多数学生对音标部分的把握尚可,能比较顺利地拼读单词,但对音韵要素以及音际关系这两个部分却缺乏认知,具体表现为朗读英语文章时,普遍存在语流不畅、意群停顿不准确、语调平淡以及缺乏弱读、失爆、连读意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学生在英语朗读中存在的这些通病,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关键词】朗读;英语教学;建议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以交流为目的的工具,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周围人生活、交流使用的都是汉语,受环境所限,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大都仅凭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进行听说读练。由于没有英语环境,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用来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和提纲,成为制约英语教学的一大顽症。一、朗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一)培养语感,养成外语思维人在进行英语朗读的时候,除了嘴处在于积极有效的工作状态外,其余的器官和感官如眼、耳、脑等也都在参加工作[1]。学生朗读的次数多了,背诵的材料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英语的语感。语感是在使用英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语感能让学生不必意识到英语的语法规则或其他基本知识而实际掌握英语语言。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背诵英语材料的过程中,会密切注意英语的表层细节,因此在不断强化英语标准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必定会理解并掌握对同一种客观现实在把英语作为本族语的外国人思维中形成概念和判断的不同。因此,也必定会形成有利于英语学习的外语思维。(二)训练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持之以恒地坚持朗读英语也是训练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流畅性的有效方法[2]。通过朗读,特别是模仿朗读,听标准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并进行模仿,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其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语音规律,如重读、弱读、连读、语音同化等。再次,能够训练恰当的语流语速。这样,学生能够从中慢慢学会用标准地道的英语进行交流。(三)积累英语素材英语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英语素材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而在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也是有限的,另外,即使在课堂中学生得到了英语素材的输入,但是由于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要巩固和运用英语素材的机会就大大减少,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效果。朗读这种言语实践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很有效的英语素材的输入和积累。学生反复朗读甚至背诵英语素材,就能1 够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掌握高层次的句式和优美的句子,丰富自己的语料库[3]。(四)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部分学生不敢说英语,怕出错被同学们嘲笑。首先,他们没有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觉得自己说出的英语很别扭。其次,他们没有内在积累的英语语言材料可说,没有足够量的词汇来供使用,也不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4]。通过朗读当语言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自然就有话题可以说。并且通过朗读学生的口腔肌肉经过疯狂的训练,已经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自然对英语感到亲切,那么也就消除了心理的障碍。当学生经过训练能够用标准的英语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时候,自然就会获得别人的赞赏而增强自信心,那么对于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无疑是一种动力。二、英语教学中的朗读技巧(一)熟悉生词熟悉生词是保证语流流畅的基础[5]。在拿到一段文字后不要急于朗读,首先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生词并作标记,先通过查字典来熟悉它们并反复诵读,直到能正确拼读它们后才继续以下的朗读步骤。朗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记忆生词的方法。顺着文章情节记忆单词会使人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思路也开阔清晰,单词当然就记得很牢,这比按词汇表逐个记单词所花时间要少,收效也大得多。(二)划分意群把所读篇章划分意群,并根据意群进行停顿,能使学生以句子中的语法成分为朗读单位,跳出逐字逐句停顿式的朗读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速度,并且有利于他们对于句子、段落的整体理解。意群是指读者根据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将句子划分为几个单位,如主、谓、宾、各种从句、介词短语和不定式短语等意义单元。一般来说,句首主语或状语是短语或从句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意群,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或同位语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意群[6]。在完成意群划分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要根据意群进行停顿,并注意掌握停顿时间的长短。时间比例大致如下:如每个意群和逗号后面的停顿为一的话,句号后面的停顿则为二,而段落之间的停顿最长。(三)标注语调有效的言语交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调[7]。在用英语与外部世界进行口语交际时,得体的语调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加强合作;而错误的语调则会引起误解,甚至导致合作破裂。语调是讲话时声调抑扬顿挫的模式。英语的语调主要包括降调和升调。降调的基本意义是讲话人肯定其所讲的内容,表达意义完整语法结构独立。而升调的基本意义则刚好相反。因此,降调主要用于完整的句子,如陈述句之后,而升调则用于短语之后,也常用于句中不完整的部分后面。一般来说,语调应标注在每个意群中最后一个实义词的重读音节上。(四)把握朗读细节在划分了意群停顿以及标注语调之后,对每个意群内部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主要把握如下的几个朗读细节。1.区分强读和弱读,把握朗读节奏节奏是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的关系[8]。英语是一种节奏鲜明的语言,按节奏朗读英语,听起来流畅、自然;反之听起来就不顺、吃力。而把握朗读节奏就必须区分单词的强读式和弱读式。在英语的句子中,实义词(如名词、形容词、副词、实义动词、数词、疑问词及感叹词等)一般用强读式其重读音节必须长而响亮;而功能词(如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情态动词等)和人称代词一般用2 弱读式,其元音字母的发音绝大部分弱化。在流畅的语流中,弱读的单词和强读的单词相间隔,就形成了英语特有的节奏。不管重读音节之间有多少个非重读音节,各重读音节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相等,这就是英语节奏的规律。为了保持这种间隔的相等,朗读时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进行调整。首先要注意各重读音节间非重读音节的数目,非重读音节少就可以念得慢些,反之则需加快朗读速度。建议学生在练习朗读时,用手指轻击桌面,使每个句子中出现的重读音节都落在拍子上,以体会英语朗读的节奏。2.注意失爆以及不完全爆破现象在朗读的过程中,单词和词组之间音素的相互影响必然会引起音素发音的变化,失爆和不完全爆破就是其中很明显的变化。失爆以及不完全爆破是指两个爆破音相邻时或爆破音与摩擦音、破擦音、鼻辅音、舌侧音等四类辅音相邻时,第一个爆破音不发生爆破,只做出发音的姿势,稍停后随即发后面的音的读音现象。如 sit down 这个短语中两个爆破音/t/、/d/相邻发生失爆现象,即/t/只做口形不发音,而实际发出的是后面的/d/的音,因此念成/sl(t) `dεn/即可。再比如 just then 短语中,爆破音/t/与摩擦音/ð/相邻发生不完全爆破现象,因此该短语要念成/dʒʌs9(t)`ðen/。3.发现连读情况连读可以使语流更流畅,表达更得体。在快速、流利朗读的过程中,音素之间必然会产生连读的现象。连读一般发生在一个词组内,主要是指词末辅音与词首元音的连读。(五)跟读及模仿在对要朗读的短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之后,应该反复跟读原声资料并仔细模仿,切实体会英语母语者在朗读该段文章时如何拼读单词、进行停顿、运用语调以及把握包括失爆、连读在内的各个朗读细节在仔细分析和揣摩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后,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然后对该篇文章熟读多遍而完成最后的朗读创作。三、培养朗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一)跟读领读磁带英语领读带大多取自英美国家语言方面专家的录音,声音纯正、地道、有权威性。教师在讲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一边看着课文一边跟读。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一遍把相关课文的领读带放完,也可一段一段让学生跟读。不过跟读带和领读带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单词或者句子太长,初学者可能跟不上这就要求教师再领读[9]。(二)学生领读学生中语音、语调比较好的,经过老师的领读之后,也能够起到领读的示范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领读成功,教师可以先选派一到两名学生作为领读生,教师先对领读生作个别的辅导,让他们在下次课上为全班学生做领读。此时学生领读的效果要好于教师的领读效果,因为他们起到了模范的带头作用。(三)课堂集体朗读集体朗读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帮助那些在发音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纠正发音。这些学生中一部分是主观上懒惰的,一部分是厌烦英语的。集体朗读能够制造一种与他们的学习态度形成很大反差的英语学习氛围。他们会不自觉地跟着其他同学一起读,或者至少给他们创造了听音的机会。学生在这种朗读的氛围中,会读得很轻松、有趣,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种朗读方式可以作为调节朗读倦怠的一种有效方式,英语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借鉴。(四)单独朗读3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朗读,让读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朗读。这些学生会起到示范的作用。教师每一节课都请两个读得好的学生作简短的朗读表演,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会受到感染和启发,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争取课堂朗读的机会,朗读就会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结构,根据具体的情况交替抽查好与较好的学生,男生和女生。朗读的内容要不断更新,朗读的时间要不断调整朗读内容和时间也要因人而异。每堂课的抽查朗读时间要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对于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最好在课下做好辅导[10]。(五)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能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齐读、评读、领读、伴读、默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变化,会让学生把朗读英语当成一种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有时甚至可以男女生 PK,师生 PK,看看谁朗读得出色。另外,教师课外还可以组织英语演讲会、讲故事、诗歌朗颂、唱英文歌曲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全面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极大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在英语教学中取得意外的收获。四、结束语英语朗读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作用十分重要,是英语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只有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坚持长期地、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就一定能够改变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促进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学生要遵循上述朗读训练的步骤并掌握各项朗读技巧外,英语教师还要利用、创造各种手段与条件来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例如为学生提供不同语篇类型的英语朗读材料以帮助其在课内外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多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展示朗读能力的平台等等。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逐步获得提高,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全面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4 参考文献[1] 蒋夏.浅谈朗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07,(9):12-14.[2] 纪玉华,许其潮.朗读艺术课:英语语音课程改革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23-24.[3] 汪文珍.英语语音(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82-89.[4] 周松.大学英语朗读教学之我见[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8-22.[5] 周志民.意群朗读与英语思维[J].山东外语教学,2009,(3):34-35.[7]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71-83.[8] 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 101 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52.[9] 黄雪梅.英语学习中语感培养策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1):12-18.[10] 周莲存.也说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朗读[J].青海教育,2010,(3):32-34.5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2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