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22 16:04:04浏览次数:118
 第 28卷  第 4期2008年 7月第  四  纪  研  究QUATERNARY SC IENCESVol. 28,  No. 4July, 2008文章编号   1001 - 7410(2008)04 - 535 - 09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3李炳元① 潘保田② 韩嘉福①(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②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理系 ,兰州  730000)摘要   平原 、台地 、丘陵、山地等是地表最基本的地貌形态 ,这些名称不仅为专业领域广泛引用 ,也为普通人所知晓。近 100年来多种地貌分类方案中都涉及这些地貌类型名称 ,有的称其为地貌“基本形态 ”。由于每种地貌形态都不仅包含形态特征 ,而且还有一定的成因意义 ,因此应称其为基本地貌类型 。通过对已有的基本地貌分类及其划分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 ,认为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按照起伏高度和海拔高度两个分级指标组合来划分的原则符合起伏复杂 、多台阶中国地貌的基本特点 。在传统的平原 、台地 、丘陵和山地分类的基础上 ,按起伏高度对山地进一步细分 ,即划分平原 、台地 、丘陵(< 200m)、小起伏山地(200~500m)、中起伏山地(500~1000m)、大起伏山地(1000~2500m)和极大起伏山地(> 2500m)等 7个基本地貌“形态 ”。本文对前人以现代雪线 、多年冻土下线和森林上线高度为依据确定地貌面海拔高度的分级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 ,由于它们的海拔高度在全国各地存在巨大差异 ,我们认为海拔高度等级指标并不符合中国实际。通过全国重点地区 1 ∶500000地形图山地顶面海拔高度分布和 1 ∶1000000国家数字高程模型(DTM)数据库编制的中国地面高程分布图进行较系统的分析 ,我们提出了应以 1000m, 2000m, 4000m 和 6000m 作为划分低 海拔(< 1000m)、中 海拔(1000 ~2000m)、亚高 海拔(2000 ~4000m)、高海拔(4000~6000m)和极高海拔(> 6000m)地貌海拔高度分级指标 。根据 7个地貌起伏高度形态和 5个海拔高度等级 ,将全国组合成从低海拔平原至极大起伏极高山 28个基本地貌类型 。主题词   中国  陆地基本地貌类型  划分及其指标  起伏高度形态  海拔高度分级中图分类号    P931. 2    文献标识码   A  第一作者简介 :李炳元  男  68岁  研究员  地貌与环境专业  E2mail: liby@ igsnrr1ac1cn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批准号 : 2005CB42001)资助  2008 - 03 - 26收稿 , 2008 - 05 - 15收修改稿 1)潘德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编辑). 地理制图研究(地貌制图专辑 ———国外主要地貌分类选编), 1981,(4): 70~95  地貌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它直接地影响人类活动 。我国陆地地域辽阔 ,从海拔8848m 的世界最高峰 珠穆 朗 玛峰 至海平面以下154m的艾丁湖湖面 ,地势起伏颇大 ,地貌成因的多种多样 ,不同地区的内、外营力差异性极大。地貌形态、类型错综复杂 ,可称全球之最 ,这对地貌分类带来一定难度 ,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地貌分类系统[ 1 ]。因此我国基本地貌类型划分研究在国际地貌学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地貌类型名称记载 ,现今通用的平原、丘陵等名称至少渊源于二千多年以前的“禹贡 ”一书 ,这也可称是古典的地貌分类 。自 1894年 , A. Penck(彭克)[ 2 ]将地貌分为平原 、山崖 、河谷 、山地 、凹地和洞穴等 6种基本地貌类型以来 ,近 100年中 ,近代地貌分类受到关注 ,分类方案多种多样 。据潘德扬统计收集的 1894~1963 年国外地貌分类方案就有 57种1)。虽然地貌分类方案五花八门 ,但所述的具体类型中通常都提到山地 、高原 、台地 、丘陵 、平原 、河谷 、盆地 ……等类型 。其中最基本的为平原 、台地 、丘陵、山地 ,它们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减灾防灾等方面关系密切 ,这些地貌名称在科研 、生产甚至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但是关于它们具体分类、含义和划分依据至今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认识 。笔者根据多年来地貌研究中的积累 ,就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作一讨论。1 我国基本地貌类型研究回顾我国的基本地貌分类在 20世纪 50年代以前 ,基本上没有专门研究 ,仅在一些地理 、地质文献中提及有关名称 ,如在沈玉昌主编的《中国地貌区划(初稿)》一书中叙述了翁文灏和李四光将我国地貌分为高山(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和盆地等五大类[ 3, 4 ],但未阐明具体划分指标和其成因意义 。我国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划分研究开始于 20世纪 50 第   四   纪   研   究 2008年1)裘善文 ,李凤华. 试论地貌分类与地貌制图问题. 见 : 《1 ∶100万中国地貌图土地类型图土地利用图 》办公室等编. 地理制图研究 2.1980. 25~26年代 ,随着区域地貌调查和研究深入 ,我国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分类方案 。我国半个多世纪的基本地貌(或形态)类型研究历史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50~60年代20世纪 50年代初 ,为开展自然区划工作的需要 ,我国的地貌分类研究受到重视。在吸收前苏联地貌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地貌分类方案 ,其中代表性的是周廷儒等(1956)[5 ]和沈玉昌等(1958~1959)[3, 6 ]两个中国地貌分类方案。周廷儒、施雅风和陈述彭的方案[ 5 ]是在前述翁文灏等方案基础上 ,增加了高山(?)、中山类型 ,并阐明了具体的分类指标 ,它们根据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构造特征以及蚀积特征和地貌特征将我国地貌类型 划 分 为 平 原(海 拔 多 数 < 200m, 相 对 高 度50m)、盆地(盆心与盆周高差 > 500m 以上)、高原(海拔 > 1000m,与附近低地高差 > 500m)、丘陵(海拔多数 < 500m,相对高度 50~500m)、中山(海拔500~3000m,相对高度 500m 以上)和高山(海拔> 3000m)等六大类型。这个方案可称为我国最早的现代地貌分类系统。但在该分类系统中的“盆地 ”和“高原 ”都是有山地 、丘陵 、台地和平原等组合成的一种组合地貌类型 ,它们与山地 、平原等基本地貌类型是包含关系 ,而不是并列关系 ,将其归在同一等级 ,从分类原则讲尚不够严密 。此外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分级及其具体高度指标能否反映我国地貌 ,特别西部高山和高原地区特点尚需商榷。1959年沈玉昌的分类方案[ 3 ]是为配合中国地貌区划工作 ,对中国陆地地貌类型在周延儒等分类方案基础上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 ,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该方案除划分出山地 、平原 、台地外 ,对山地类型依据海拔高度 500m, 1000m, 3000m 和 5000m为指标划分了丘陵、低山、中山 、高山和极高山 ,对指标确定的依据还做了较详细的说明 。并进一步按切割深度 100m, 500m和 1000m划分了丘陵、浅切割山地、中等切割山地和深切割 4类山地 。该方案[ 3 ]公布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 ,被广泛引用 ,也为今天山地基本地貌类型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当时对全国地貌研究还不够深入 ,许多地区的地貌考察与研究尚是空白 ,致使该地貌分类系统没有对平原和台地进行进一步划分 ,山地高度分级及其划分指标仍难以全面反映我国地貌的特征。(2)20世纪 70年代末 ~90年代初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中 ,我国开展了大规模 1 ∶1000000地貌图的编制 ,大大推动了我国地貌分类研究。在制定《中国 1 ∶1000000地貌图制图规范 》时 ,国内地貌工作者参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对我国地貌分类进行广泛的讨论[ 7 ],在此基础上对地貌分类原则形成了基本一致的认识 ,即采用形态和成因相结合原则。但对于如何运用这个原则进行地貌分类、制定图例系统 ,所要突出的主导营力成因类型等存在较大分歧。有的提出按相对高度将地貌基本形态划分为平原、丘陵、低山 、中山 、高山[ 8 ]; 也有认为按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将山地划分丘陵 、低山 、中山、高山和极高山 5类1)。在研究方法上 ,有学者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给出了低山、中山、高山和极高山的分类指标曲线图[ 9 ],对山地地貌的分类进行了新的探索。李炳元等在青海地貌图(1 ∶1000000)制图研究中 ,对沈玉昌方案的地貌基本类型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 考虑到山地起伏的相对高度并非都为“切割 ”的结果 ,主要与差异性构造运动有关 ,建议将沈玉昌方案中的“切割深度 ”指标改为“起伏高度 ”[ 10 ]; 根据青藏高原 特点及其周边山地起伏高度往往超过2500m,建议起伏高度分级在大起伏山地(> 1000m)以上 ,增加极大起伏山地(>2500m)一级 ; 山地的海拔按高度分类指标调整为极高海拔(> 5800m)、高海拔(5800~4000m)、中海拔(4000~1000m)和低海拔(< 1000m); 并对平原、台地 、丘陵也进行了海拔高度分级。以上两者组合该方案包括极大起伏极高山至低海拔平原在内共划分 22 个基本地貌类型[ 11 ]。中国 科 学 院 地 理 研 究 所 主 持 编 定 的《中 国1 ∶1000000 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1987)[ 12 ]中的基本地貌形态分类方案 ,基本沿用沈玉昌 1959年方案 ,其中山地的海拔高度分类及其指标为 1959年分类方案 ,对原方案中的切割深度改为起伏高度 ,起伏高度分级中增加了 > 2500m一级 ,将我国的地貌划分为 18个地貌基本形态类型(表 1)[ 3, 12 ]。国际上与基本地貌类型分类相关的研究以国际地理 联 合 会 地 貌 调 查 与 制 图 委 员 会 编 制 的《1 ∶2500000 欧洲国际地貌图 》图例系统中的基本635  4期 李炳元等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表 1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12 ]Table 1 Basic geomorphology of China起伏高度 <20~30m <100m 100~200m 200~500m 500~1000m 1000~2500m > 2500m海拔高度<1000m 平原 台地   低丘陵 高丘陵小起伏低山 中起伏低山  1000~3500m         小起伏中山 中起伏中山 大起伏中山 极大起伏中山3500~5000m         小起伏高山 中起伏高山 大起伏高山 极大起伏高山>5000m         小起伏极高山 中起伏极高山 大起伏极高山 极大起伏极高山地貌形态分类研究为代表性 ,也是以海拔高度和起伏高度为依据[ 1 ],将基本地形形态类型分为五大类(表 2)。该分类方案与我国 20世纪 50年代早期的方案相类似 ,其中的高原 、台原、山原 、山垅等是一种组合类型 ,对其他一些类型没有排它性 ,不能认为是基本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和起伏高度具体划分高度指标只能反映地势起伏较小的欧洲等地区地貌特征 ,却难以全面反映我国海拔高度和起伏高度区域差异极大地区的地貌特征。表 2 1 ∶2500000欧洲国际地貌图形态分类(转引自文献 [1 ] , p51)Table 2 Geomorphologic type system of Europe(1 ∶2500000) (from Ref. [1 ] , p51)基本地形形态类型 海拔高度 /m起伏高度3/m1. 低平原a. 低于海平面b. 0~2000~302. 高平原、丘陵、高原a. 200~400b. >40030~753. 台原、山垅 >400 75~3004. 山脉、块状山、山原(低的和中等的)a. < 1300b. >1300300~6005. 山脉、块状山、山原(高的)>2000 > 600  3 起伏高度指 16km2内的高差(m) (即局部地势)陈志明[13 ]对中国地貌形态按地形起伏度分为微缓起伏(0~20m)、小起伏(20~75m)、中起伏(75~200m)、山 地 起 伏(200 ~ 600m)和 高 山 起 伏(> 600m)等 5 级 , 这 一 划 分 指 标 与 欧 洲 地 貌 图(1 ∶2500000)基本相似(见表 2)。基本形态类型包括平原(起伏度 0~20m)、丘陵(海拔 < 500m; 海拔> 500m,起伏度为 20~150m)、低山(海拔 500~800m 和 起 伏 度 > 150m)、低 中 山(海 拔 800~2000m)、高中山(海拔 2000~3000m)、高山(海拔3000~5500m)和极高山(海拔 >5500m)等 7个类型。2 基本形态类型 、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虽然各个地貌分类方案多种多样 ,强调的成因侧重点各异 ,但山地 、高原 、台地 、丘陵、平原等类型在每个方案中通常都会有 ,只是在分类系统中所处的级别有所差异。对于这些地貌类型有的称其为地貌“基本形态 ”、“形态 ”、“基本地貌类型 ”,名词缺乏统一规范。事实上 ,这些地貌形态不仅仅是形态概念 ,每种地貌形态都包含一定的成因意义 ,地貌形态和成因是因果关系的统一体。山地与平原不仅是一种地貌基本形态划分 ,同时也反映了最基本的内营力和外力地貌过程。相对凸起的山地为地壳隆升区 ,主导的地貌过程是剥蚀 ; 而平原则是地壳相对稳定或沉降区 ,主导的地貌过程是堆积 。地貌的海拔高度、堆积物厚度以及相对起伏高度 ,则反映了构造运动升降的幅度。尽管地壳运动 、断裂活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干燥作用和喀斯特作用等各种内、外力作用千差万别 ,产生的地貌形态各异 ,但作为地貌过程基本方式的侵蚀和堆积通常是受地貌“基本形态 ”控制的 ,它们形成的具体地貌从规模上讲与前述的地貌“基本形态 ”相比是次一级的 ,改变不了原来的“基本形态 ”,只是对“基本形态 ”做进一步的修饰[ 10 ]。无论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多么错综复杂 ,但从发育基础和宏观上讲都可以归入山地 、丘陵 、台地或平原 ,因此理应将这些形态称为“地貌基本形态 ”或“基本地貌类型 ”。由于这些“基本形态 ”并非仅有纯形态意义 ,同时反映了构造运动基本性质和强度 ,显示了最基本的内 、外营力过程差异 ,因此在地貌分类中将它们称为“基本形态类型 ”不妥 ,应改称为“基本地貌类型 ”。如前所述 ,国内外各种地貌分类系统 ,虽然各不相同 ,但有关基本地貌类型的划分却有相似之处 ,都有山地、平原 ……等类型 ,其划分的依据绝大多数为海拔高度和起伏高度 ,但具体应用中并非一致 ,有以单一指标划分 ,也有是双指标组合划分或双指标综合曲线。然而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按照起伏高度形态类型和海拔高度分级两个指标组合来划分的原则 ,是符合起伏复杂 、多台阶的中国地貌基本特点 ,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类原则。但对于划分的等级(类型)及其具体高度指标也不尽相同 ,因而仍需分别做进一步探讨 。735 第   四   纪   研   究 2008年3 起伏高度形态类型划分及其指标起伏高度形态类型是地表形态直观的反映 ,通常以地表各类坡度组合类型及其起伏高度来表示 ,亦可称其为基本形态类型。前述的各种分类中所提及的可分两类 ,一类为最常见的平原(含台地)、山地(含丘陵)……等(还有以山地起伏高度大小进一步划分); 另一类是盆地 、高平原、高原、台原、山原 、山垅、块状山和山脉等。前者为最基本的地貌形态 ,而后者为由不同基本地貌形态组合的类型(如 : 盆地、高原 、台原 、山原和山脉),也有基本地貌形态的次级形态(高平原、山垅 、块状山)。因此 ,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 ,前一类所包含的平原 、台地 、丘陵、山地为基本地貌类型 。考虑中国山地地势起伏变化很大 ,为更好地反映中国地貌特征 ,按起伏高度对山地进一步细分 ,即分为平原 、台地 、丘陵、小起伏山地 、中起伏山地、大起伏山地和极大起伏山地 7个基本形态类型。这一地貌起伏高度形态类型划分方案 ,目前在国内认识已趋于基本一致[ 12, 14 ]。由于起伏高度变化很复杂 ,其含意和测定方法不一样 ,起伏高度划分指标确定存在不同意见 。早期的方案较简单 ,以相对高度 50m和 500m为指标 ,将起伏高度分为 3级[ 5 ],但难于反映中国复杂的地貌。陈志明[ 13 ]和刘振东[ 15 ]采用欧洲国际地貌图形态分类中的计算方法 ,以 21km2为起伏高度的统计单元 ,并 利 用国家 数 字 地形模型 分 出 了以 20m,75m, 200m和 600m 高差将我国地表起伏高度划分前述的 5级。这个定义虽较简明 ,但由于 DTM 为网格状高程点 ,在其数据库中并没有该点地貌部位(山顶到谷底的坡面形态)的属性 ,同时 ,在我国起伏高大的山区一些山地形状走向多变和起伏高大的山区与山顶至谷底距离较长地区 , 21km2范围统计单元内不包含山脊最高点与顺流方向河谷最低点 ,取得的高差并不能反映真正的起伏高度 。“21km2起伏高度的最佳统计单元 ”和其起伏高度分级指标并不能适合我国实际 ,特别是三大地貌台阶的过渡带山地起伏剧烈的地貌差异。1987年编写的《中国1 ∶1000000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 12 ]起伏高度定义是 ,“指山脊(顶)与其顺坡向最近的大河(汇流面积大 于 500km2)或到最近 、较宽 的(宽度大 于5km)平原或台地交接点的高差 ”,这个定义就目前来说是较合适于我国情况 ,本文所述的起伏高度就是以此计算的。地表起伏度的分级应在我国地表起伏高度区域差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决定的。从典型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析 ,我国不同台阶上山地起伏高度变化很大。在位于第一地貌台阶 ———青藏高原边缘山地起伏高度最大 ,绝大部分在 2500~3000m,甚至更大 。自高原边缘向内山地起伏高度逐渐变小 ,在高原东部、中部山脉的主要山脉起伏高度降到 2500~1000m,高原腹部的长江 、黄河河源地区和羌塘高原上的主要山地起伏高度一般在 500~1000m 之间 ,而在其间宽谷盆地的周围山地起伏高度降到 500~200m以下 ,地势起伏和缓 。我国东部第三级地貌台阶 ,除中北部为宽阔的平原外 ,山地起伏较小 ,仅少数山地起伏高度超过 1000m(如武夷山等),绝大多数山地起伏高度在 1000m以下 ,可以 500m和 200m为界分为面积相近的 3级起伏高度山地。中间第二级的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台阶相接的前缘山地 ,台阶内部的天山、阿尔泰山、秦岭 、大巴山 、贺兰山以及川西南和滇西地区大部分山地起 伏高度在 1000~2000m,在天山主脊起伏高度甚至在 2500m 以上 。其他地区除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部分地区)、呼伦贝尔盆地、吐鲁番盆地等盆地底部或其边缘山地起伏高度在 500m以下(不少地区 < 200m),其中塔里木盆地东缘 - 蒙古高原起伏高度大多数在 200m以下山地大片分布。山地起伏高度分级及其高度指标的确定 ,应考虑能较好地显示我国地貌起伏高度变化宏观规律 ,反映内外营力作用的差异 ,并考虑山地起伏高度变化复杂性和现有的研究精度 。根据第一 、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起伏高度和各台阶内部山地起伏高度变化分析基础上进行 ,据此将我国山地起伏高度共划分 5级 。各级山地起伏高度名称及其划分的高度指标分 别 为 : 丘 陵(< 200m)、小 起 伏 山 地(200 ~500m)、中 起 伏 山 地(500 ~1000m)、大 起伏 山 地(1000~2500m)和极大起伏山地(> 2500m)。其中极大起伏山地和大起伏山地分别为第一和第二级台阶前缘山地 ,中起伏山地(部分小起伏山地)一般构成台阶内部的山脉 ,而丘陵和部分小起伏山地山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及高原面上。从中国 1 ∶1000000地貌图和青海地貌图(1 ∶1000000)编制图实践结果表明 ,山地采用这 5级起伏高度类型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山地地貌特征[ 11, 12 ]。4 海拔高度分级及其指标基本地貌类型中海拔高度的分级主要有两种。陈志明[ 13 ]和刘振东[ 15 ]根据国家 DTM 数据库进行835  4期 李炳元等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高程频率统计做出的海拔高度频数分布图表分析 ,将中国山地海拔分为 6级 ,丘陵海拔 < 500m、低山海拔 500~800m,中山海拔 800~2000m,高中山海拔 2000~3000m,高山海拔 3000~5000和极高山海拔 > 5500m。由于 DTM 数据点没有山地或平原等地貌部位的属性 ,其统计的高程频率分布为包括山地平原总的地面高程频率 ,而不是仅代表山顶地貌面高程频率的变化 ,因而依此来确定山地分级指标显然存在不合理性。在《中 国 1 ∶1000000 地 貌 图 制 图 规 范(试行)》[ 12 ]方案中 ,仍沿用了沈玉昌 1959 方案[ 3 ],即将山地以 1000m, 3500m和 5000m作为指标 ,将中国山地海拔划分为低山 、中山 、高山和极高山四大类 。平原、台地 、丘陵则不论海拔高低都归属同一类(见表 1)。沈玉昌方案[ 3 ]山地海拔高度指标是以气候地貌为主要依据确定的 ,即“极高山(5000m)的界线大致与现代冰川与雪线相符合。高山与中山的界线(3500m)主要考虑剥蚀作用性质上差别 。即在此线以上为寒冻机械风化作用为主。因此所形成的陡峻山坡及粗大的堆积物自成一格。此外在我国西北 ,此线亦为森林的上限。低山与中山的界线(1000m)主要考虑我国东部的山地的大部分在 1000m上下 ,在温湿的气候条件下受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十分旺盛 ,风化壳亦很厚 ; 山地受到剧烈分割 ,地表零乱破碎。”[ 3 ]。近 50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 ,我国现代冰川与雪线、融冻风化密切相关的多年冻土下线和森林上线等与气候地貌相关要素的海拔高度的区域差异很大[ 16 ]。现代雪线最高达 6200m(阿里地区),最低仅2800m(阿尔泰山),高差变幅达 3400m,现代冰川末端的海拔差异更大[ 17~19 ]。多年冻土的下限海拔高度变化从 5300m(喜马拉雅山)至 1500m以下(大兴安岭),变幅达 3800m 以上[ 20 ]。森林上线在藏东洛隆等达海拔 4400(阴坡)~4600m(阳坡),东北长白山仅 2000m[ 16, 21 ]。因此若以某一地区的气候地貌有关的界线高度作为划分全中国地貌海拔高度分级指标显然是不妥当的 ,依此划分的类型亦不能反映中国气候地貌变化规律 ,更不能显示我国内营力成因分异。如何确定能主要应客观反映地貌基本类型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地势起差异的海拔高度等级至今仍是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 80 年 代 后期 ~ 90 年 代初 编 制 全 国1 ∶4000000 地 貌 图 过 程 中 , 根 据 全 国 重 点 地 区1 ∶500000 地 形 图 山 地 顶 面 海 拔 高 度 分 布 和1 ∶1000000 国家数字高程模型(DTM)数据 库 按200m和 250m间距编制的中国地面海拔高度空间分析图(见本期 P540彩版)表明 ,这两种资料取得的中国地貌高程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它们清楚地反映了我国三大地貌台阶的空间分布和宏观地貌格局 :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第一地貌台阶 ———青藏高原山 顶 地 貌 面 海 拔 高 度 , 自 西 向 东 由 5500~6000m降到 4500~5000m,突出于高原面之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 、念青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主脊部分和其他山脉的主峰附近海拔超过了 6000m,是为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地 ; 高原宽谷盆地及其周边缓丘组成高原面由 5000~5500m 降到 4500~4000m。地处我国东部第三级地貌台阶上的平原海拔高度绝大多数在200m以下 ,山地海拔高度大多数在 1000m 以下 ,仅少数山地海拔超过 1000m,个别高峰超过 2000m。两大地貌台阶之间的第二级地貌台阶为面积最大的一个地貌台阶 ,除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部分地区)、呼 伦 贝 尔 盆 地、吐 鲁 番 盆 地 等 海 拔 大 多 在500~1000m,塔里木盆地 、蒙古高原等海拔基本在1000m以上 ; 这一台阶上天山 、阿尔泰山 、秦岭 、大巴山、贺兰山以及川西南和滇西地区大部分山地海拔 2000~4000m,个别高峰超过 4000m。根据上述我国地貌海拔高度分布实际情况 ,如果采用《中国1 ∶1000000 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地貌面海拔高度分级[ 12 ],以 3500m作为高山的下限 ,高山的范围则在我国西部从天山山脉到青藏高原向东到秦岭、川西南和滇西北山地连成一片 ,而 > 5000m 的极高山成片分布的界线在青藏高原中部呈北西 - 东南走向 ,将高原分为两部。因而 3500m 和 > 5000m 这两级指标显然不能反映青藏高原客观分布 。基于上述分析 ,为更好地反映我国地貌的宏观规律与地壳构造运动差异 ,并考虑山地地貌面海拔高度划分与现有的研究精度相适应 ,我们建议对《中国 1 ∶1000000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中我国基本地貌类型分级和具体指标 ,除原来低 、中海拔以1000m为界 ,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第二 、第三地貌台阶的差异 ,需保留了这一指标外 ,对其他海拔高度指标作适当调整。根据青藏高原的高原面海拔高度分布特征 , 将 划 分 高 海 拔 地 貌 指 标 由 3500m 改 为4000m; 突出于高原面之上的少数山地的海拔高度作为划分极高海拔的指标 ,将 5500m 改为 6000m;另外增加亚高海拔(2000~4000m)一级 ,中海拔的高度指标改为 2000~1000m,以更好地反映前述的935 第   四   纪   研   究 2008年045  4期 李炳元等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表 3 中国基本地貌类型Table 3 Basic geomorphologic type of China形态类型海拔   (1)低海拔< 1000m(2)中海拔1000~2000m(3)高中海拔2000~4000m(4)高海拔4000~6000m(5)极高海拔>6000m平原平原 低海拔平原 中海拔平原 高中海拔平原 高海拔平原 —  台地 低海拔台地 中海拔台地 高中海拔台地 高海拔台地 —山地丘陵(<200m)低海拔丘陵 中海拔丘陵 高中海拔丘陵 高海拔丘陵 —小起伏山地(200~500m)小起伏山 小起伏中山 小起伏高中山 小起伏高山 —中起伏山地(500~1000m)中起伏低山 中起伏中山 中起伏高中山 中起伏高山 中起伏极高山大起伏山(1000~2500m)— 大起伏中山 大起伏高中山 大起伏高山 大起伏极高山极大起伏山地(>2500m)— — 极大起伏高中山 极大起伏高山 极大起伏极高山我国中间(第二级)地貌台阶上主要山脉的复杂地貌结构。具体海拔高度分级及其高度指标分列如下 : 低海拔(< 1000m)、中海拔(1000~2000m)、亚高海拔(2000~4000m)、高海拔(4000~6000m)和极高海拔(> 6000m)[ 14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地貌研究发现 ,分布于各级地貌台阶上平原、台地和丘陵的宏观形态尽管有相似之处 ,但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 ,地貌内、外营力作用亦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东部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 200m以下 ,属地壳稳定或沉降地区 ,而青藏高原海拔 4000~5000m 甚至更高的平原则是地处强烈上升区域内的相对稳定或沉降区 ,整体上看仍为强烈上升地区。青藏高原上的高海拔平原一般发育多年冻土 ,地表冻融作用旺盛。第三级地貌台阶则低海拔平原台地丘陵流水作用与化学风化强烈 。因而将平原、台地 、丘陵也按海拔分级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高度指标与山地指标一致 ,这样可更好地反映中国具有三大地貌台阶等大地形台阶的特点的同时亦能显示地势差异。5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综上所述 ,中国基本地貌类型是由反映内外营力基本差异的起伏高度和海拔高度两个方面决定的。根据前述的 7个地貌起伏高度形态类型和 5个海拔高度等级组合成的基本地貌类型分类系统 ,在我国共有 28个基本地貌类型(表 3)。该分类系统在中国地貌图(1 ∶4000000)中应用结果表明 ,能较好地显示了中国地貌基本结构[ 14 ]。关于基本地貌类型的名称(如高山 、中山、低山)是依据起伏高度的大小 ,还是按海拔高低定名的问题在以往的分类方案中两者意见都有 ,有的根据山地海拔高低分别称高山 、中山、低山等[ 3 ],有的则按相对高度大小划分高山 、中山 、低山[ 8 ]。如果分别来看两者的命名都是可以的 ,但作为同一系统中命名两者则不能出现重名。按传统习惯命名所一般遵循的从先、从众原则 ,考虑我国至少从 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地命名中已明确极高山 、亚高山、中山 、低山是以海拔高度划分的 ,故本方案基本地貌类型命名仍采用此原则命名。根据山地起伏高度的山地分类 ,则分别命名为极大起伏山地、大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和小起伏山地。至于平原 、台地 、丘陵海拔高度分级名称 ,由于以往高台地 、低台地 、高丘陵、低丘陵习惯上是指相对高度大小[ 12 ],故这些类型的名称分别命名为高海拔、亚高海拔 、中海拔 、低海拔平原(或台地、或丘陵)。参考文献(Refe rence s)1 苏时雨 ,李钜章. 地貌制图. 北京 : 测绘出版社 , 1999. 35~55Su Shiyu, Li Juzhang.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Beijing: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 1999. 35~552 Penck A. Morphologie der Erdoberflaeche(2 Bde). Stuttgart:Engelhorn, 189411~471 /1~6963 沈玉昌主编. 中国地貌区划(初稿).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59.24~29Shen Yuchang ed. Geomorphological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China(the first draft).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59. 24~294 李四光著 ,张文佑编译. 中国地质学.上海 :正风出版社 , 195319Li Siguang, ZhangWenyou editor and translation. Geology of China.Shanghai: Zhengfeng Press,1953. 95 周廷儒 ,施雅风 ,陈述彭. 中国地形区划草案. 见 : 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编.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56. 21~56Zhou Tingru, Shi Yafeng, Chen Shupeng. Topographic Compart2mentalization Draft of China. In: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Geography Record ” ed. Physical Compartmentalization Draft of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56. 21~566 沈玉昌. 中国的地貌类型与区划问题的商讨. 中国第四纪研究 , 1958, 1(1): 33~41Shen Yuchang. The discussion on geomorphological types andcompartmental p roblem s of China. Quaternary S inica, 1958, 1(1):33~417 中国 1 ∶1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145 第   四   纪   研   究 2008年地貌制图研究文集. 北京 : 测绘出版社 , 1986. 1~235The Editorial Commission of“1 ∶1, 000, 000 GeomorphologicalMapof China”, Iu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eds.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Research. Beijing: Surveying andMapping Press, 1986. 1~2358 柴宗新. 按相 对 高度 划 分 地 貌 基 本 形 态 的 建 议. 见 : 中 国1 ∶100 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 地貌制图研究文集. 北京 : 测绘出版社 , 1986. 90~97Chai Zongxin. The suggestion of basic geomorphological typesaccording to relative height. In: The Editorial Commission of“1 ∶100000000 Geomorphological Map of China ”, Iustitute of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ds. GeomorphologicalMapping Research.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 1986.90~979 李钜章. 中国地貌形态基本类型数量指标初探. 地理学报 ,1982, 37(1): 17~26Li Juzhang. A prelimitary study on the quantitative index of basictypes of geomorophologic form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 inica,1982, 37(1): 17~2610 李炳元 ,李钜章. 中国 1 ∶100万地貌图图例系统和地貌类型的探讨. 见 : 中国 1 ∶1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 地貌制图研究文集. 北京 : 测绘出版社 , 1986. 52~59Li Bingyuan, Li Juzhang. Legend system of 1 ∶1, 000, 000geomorphological map and the discussion of geomorphological types.In: The Editorial Commission of“1 ∶1, 000, 000 GeomorphologicalMap of China ”, Iu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eds. Geomorphological Mapp ing Research. Beijing:Surveying and Mapp ing Press, 1986. 52~5911 李炳元 ,郑亦鸿主编. 青海省地貌图及其说明书. 北京 : 测绘出版社 , 1989120~21Li Bingyuan, Zheng Yihong eds. Geomorphological Map of Q inghaiProvince and Instruction.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1989. 20~2112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编. 中国 1 ∶1000000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7. 1~44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d.1 ∶100000000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Specification(trial).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7. 1~4413 陈志明主编. 1 ∶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说明书 ·中国地貌纲. 北京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1993. 7~13Chen Zhim ing ed. Explanations of Geomorphological Map of Chinaand Its Adjacent Areas(1 ∶400000000): An Outline of ChinaπsGeomorphology. Beijing: Sinomaps Press, 1993. 7~1314 李炳元 ,李钜章主编. 中国 1 ∶400万地貌图.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4Li B ingyuan, Li Juzhang eds. 1 ∶400000000 GeomorphologicalMap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15 刘振东. 中国地形起伏度统计单元的研究. 热带地理 , 1989, 9(1): 31~38Liu Zhendong. Study on statistic unit of relief amp litude in China.Tropical Geography, 1989, 9(1): 31~3816 张百平 ,周成虎 ,陈述彭. 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图谱的探讨. 地理学报 , 2003, 58(2): 163~171Zhang Baiping, Zhou Chenghu, Cheng Shupeng. The geo2info2spectrum of montane altitudinal belt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S inica, 2003, 58(2): 163~17117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 中国冰川概论.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8. 15~24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e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laciers in China. Beijing:Science Press, 1988. 15~2418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 中国冰川目录(V)———喀喇昆仑山区(叶尔羌河流域).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9. 13~16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ed. Glacier Inventory of China(V): KarakorumMountains(Drainage Basin of the Yarant R iver). Beijing: SciencePress, 1989. 13~1619 施雅风主编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编著. 简明中国冰川目录. 上海 :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2005. 118~138Shi Yafeng,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ds. ConciseGlacier Inventory of China.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Popularization Press, 2005. 118~13820 周幼吾 ,程国栋 ,郭东信等编. 中国冻土.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0. 10~45Zhou Youwu, Cheng Guodong, Guo Dongxin et al. eds. Geocryology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 10~4521 孙鸿烈 ,郑  度主编.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8. 269~279Sun Honglie, Zheng Du eds.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of Qinghai2Xizang(Tibetan)Plateau.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8.269~279BASIC TERRESTR IAL GEOMO RPHOLO G ICAL TYPES IN CH INAAND THE IR C IRCUM SCR IPT IO NSLi B ingyuan①  Pan Baotian②  Han Jiafu①(①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 B eijing 100101;②Key Laboratory of W estern Chinaπs Environm ent System(M 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 ent Sciences,and Departm ent of Geograph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Abstract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ndform s has been discussed considerably. Some authors245  4期 李炳元等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called the term s like plain, platform, hill and mountain as basic morphologies butwe think they are landform types,because these term s are defined not only by thei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by their formations. Bysystem ically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existing fundamental geo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s, we considerthat it is suitable to classify the comp licated geomorphological types of China according to two main indicators, i1e. ,relative relief height and absolute altitude above sea level. The first indicator is used to divide landform s into fourtypes, i1e. , plain, platform, hill, and mountain. We here suggest to further divide them into seven types according tothe relative relief height. They are plain, platform, hill(< 200m), low relief mountain(200~500m), intermediaterelief mountain(500~ 1000m), high relief mountain(1000~ 2500m), and extremely high relief mountain(> 2500m). The second indicator is actually just the meters above the sea level. We propose to rep lace thepreviou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modern snowline, lower boundary of permafrost, and upper boundary of forest beltby the elevation above sea level, because the exact heights of modern snowline, lower boundary of permafrost, andupper boundary of forest belt vary remarkably in China. Through observ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ountainridgesπaltitudes on topographic map s(1 ∶500000)of key regions in China and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groundelevation(1 ∶1000000)in national digital topography model(DTM)database,we suggest the following criteria: Lowaltitude(< 1000m), intermediate altitude(1000~ 2000m), sub2high altitude(2000~ 4000m), high altitude(4000~6000m), and extremely2high altitude(> 6000m). App lying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with seven types ofthe relative relief heights and five types of absolute altitudes, landform s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28 basicgeomorphological types(Table 1), ranging from low altitude plains to extremely high mountains.Table 1 The basic geomorphologic types of China    MorphologyPlain Mountain Altitude Plain platformHill(<200m)Low relief mountain(200~500m)Intermediate reliefmountain(500~1000m)High reliefmountain(1000~2500m)Extremely high reliefmountain(>2500m)(1)Low altitude< 1000mLow altitudeplainLow altitudeplatformLow altitudehillLow relief and lowaltitude mountainIntermediate reliefbut low altitudemountain— —(2)Intermediatealtitude 1000~2000mIntermediatealtitudeplainIntermediatealtitudeplatformIntermediatealtitude hillLow2relief butintermediate altitudemountainIntermediate reliefand intermediatealtitude mountainHigh relief butintermediatealtitude mountain—(3)Sub2high altitude2000~4000mSub2highaltitudeplainSub2highaltitudeplatformSub2highaltitude hillLow2relief but sub2high altitudemountainIntermediate reliefand sub2high altitudemountainHigh relief andsub2high altitudemountainExtremely high reliefand sub2high altitudemountain(4)High altitude4000~6000mHighaltitudeplainHighaltitudeplatformHighaltitude hillLow relief but highaltitude mountainIntermediate reliefand high altitudemountainHigh relief andhigh altitudemountainExtremely high reliefand high altitudemountain(5)Extremely highaltitude > 6000m— — — —Intermediate reliefand extremely highaltitude mountainHigh relief andextremely highaltitude mountainExtremely high reliefand extremely highaltitude mountainKey words  geomorphological types, relative relief height, altitude, landform classification, China345
★★★3分
  • 贡献者:黄老师
  • 售价:0
  • 时间:2023-04-22 16:04:04
  • 大小:781 KB
  • 格式:pdf
  • 页数:9页
  • 下载:0
下载文档
编辑推荐
人口移动 97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07
人类文化活动地域格局 132
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 150
双原子分子光谱 108
符合测量 98
光泵磁共振 100
暂无广告
文档格式: pdf,价格: 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