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导学资料1(第1章-第3章)
发布时间:2023-10-31 16:10:28浏览次数:9《成本会计学》导学资料一(第 1 章-第 3 章)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1.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在现实生活和会计学科中,人们使用着多种多样的成本概念。这些成本按照其服务目的不同,可以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两大类。财务成本是服务于对外财务报告目的的一系列成本概念的总称,如产品生产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成本、商品采购成本等;管理成本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目的的一系列成本概念的总称,如机会成本、目标成本、可控成本、作业成本等。 ⒉ 产品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是财务成本的核心内容。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首要目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对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等存货进行计价,从而为确定盈亏,进而编制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服务。从理论上说,产品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资料和工资耗费,即 C+V。在实际操作中,产品生产成本的内容是由国家会计制度的制定部门依据国际会计惯例规定的。 3.成本会计的发展阶段(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45)(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4.成本会计的内容对于成本会计,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成本会计研究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广义的成本会计研究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分析等。5.成本会计在会计学科中的位置与研究对象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学分支学科,大致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现代成本会计(广义的成本会计)内容已经非常丰富,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它部分内容属于财务会计,大部分内容应当属于管理会计。从学科分工和便利教学角度考虑,本课程主要讲述与研究的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成本核算。6.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
33、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 ( ),年终()。答案:有余额 无余额34、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某种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减去按( )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其余作为完工产品成本。就是说,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都计入当月( )成本。答案:定额单位 完工产品35、废品按其修复成合格品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分为( ) 和( )两种类型。答案:可修复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名词解释】36、直接计入费用答案: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二章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础工作中有关生产费用分类的概念解释。37、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答案: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十三章定额法中相关的概念解释。38、产品生产成本答案: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二章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础工作中有关生产成本的概念解释。39、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法答案: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顺序分配法的概念解释。【计算分录题】40、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 234,000 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 19,000 件,乙产品 6,000 件,丙产品 8,000 年。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5 小时,乙产品 7 小时,丙产品 7.25 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 1,800 件,乙产品700 件,丙产品 500 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 20,600 元。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五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中关于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及其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41、某市前进工厂设有供热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本月发生的费用及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如下表:项 目 运输车间 供热车间待分配费用 4800 元 9400 元供应劳务数量 16000 公里 18800 工时各部门耗用劳务量运输车间 800 工时供热车间 1000 公里产品生产 6000 公里 9200 工时基本生产车间 5000 公里 6800 工时行政管理部门 4000 公里 2000 工时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保留 4 位,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答案: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四章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中关于交互分配法及其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1)什么是生产费用(2)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产品成本由生产费用构成,但并非所有的生产费用都是产品成本。(3)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生产费用要素(4)生产费用的分类(5)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区别 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有不同的性质,必须注意二者的区别。(6)产品成本项目7.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8.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9.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要做好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就必须先做好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10. 材料费用的分配11.工资费用和职工福利费的分配12.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首先弄清楚企业所耗用动力的分类,尤其是按照来源的分类,因为本节仅涉及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而自制动力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核算。(2)重点掌握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去向(3)熟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的格式。13.折旧费用的分配(1)首先掌握折旧费用的计算方法,其中重点掌握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了解加速折旧法。(2)折旧费用的分配是本节的重点,应当清楚折旧费用的分配去向,能够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14.其他费用的分配(1)首先弄清楚其他费用包含的内容,然后明确其他费用的分配去向。(2)明确待摊费用的性质,弄明白要素费用的分配与待摊费用分配的关系。(3)明确预提费用的性质,弄明白要素费用的分配与预提费用分配的关系。二、重难点讲解
成本的分类 成本会计里有句俗语“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成本”。为了适应不同目的和需要,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制造成本与非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项。直接材料成本是指能够直接追溯到每个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如,制造一辆汽车所耗用的钢材和轮胎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追溯到每个产品上的人工成本,如生产人员的工资福利。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外的所有制造成本,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其他制造费用。 非制造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它们不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二)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 产品成本是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产品生产中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期间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与该会计期间的销售、经营和管理等活动相关的成本,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由此可见,成本是属于某个成本对象(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支出,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是相对于期间发生的费用化支出。(三)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产品成本按照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可以用经济合理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不适宜直接计入。 变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在此方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随生产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化固定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边际贡献(销售额与变动生产成本的差额)的扣除项目。变动成本法消除了在完全成本法下,销售不变但可通过增加生产、调节库存来调节利润的问题,可以使企业内部管理者更加注重销售,更加注重市场,便于进行更为合理的内部业绩评价,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为企业预测前景、规划未来和作出正
确决策服务;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便于分清各部门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可以简化成本计算,便于加强日常管理。(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1.理论依据不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 ,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而传统的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2.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3.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产品成本构成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而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4.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故期末结余存货只按变动成本计价而不包括固定成本。采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参与期末成本的分配,这样,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及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可见,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
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基本生产部门生产产品涉及的成本项目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与动力和制造费用。 (二)能够直接确认生产某一特定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直接归集在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不能直接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其分配方法为: 1.分配率= 2.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生产费用=分配率×该分配对象分配标准 注:材料分配标准如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人工成本分配标准如实用工时;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如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或机器工时等。三、本阶段综合练习【单项选择题】1、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C]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大 [D] 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答案:A2、采用定额法时,产品实际所消耗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是( )。[A]材料定额费用×材料成本差异率[B] (材料定额费用±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C]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成本差异率[D]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计划单价×材料成本差异率答案:B3、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时,如果“制造费用”科目年末有贷方余额,应按余额( )[A]用蓝字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B]用红字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C]结转下年度[D]用红字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答案:B4、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有 N 个生产步骤,则需进行的成本还原的次数是( )。[A] (N-1)次 [B] (N-2)次 [C] (N-3)次 [D]N 次答案:A5、如果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这种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答案:C6、企业生产费用是指( )。[A]企业在产品生产中由工艺技术过程直接引起的各项费用[B]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C]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耗费[D]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耗费答案:B7、某产品需经过二道工序加工而成,其中第一道工时定额为 40 小时,第二道工时定额60 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 )。[A] 30% [B] 60% [C]70% [D] 80%答案:C8、成本计算的分类法的特点是( )。[A]按产品类别计算产品成本[B]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采用一定方法分配确定[D]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费用采用一定方法分
配确定答案:D9、食品厂在生产一些时令、节令食品时,既可将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又可以将 ( )与分类法结合。[A]分批法 [B]分步法 [C]系数法 [D]定额法答案:A10、季节性停工期间的停工损失应计入( )科目。[A]“营业外支出” [B]“基本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 [D]“其他应收款”答案:C11、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准确的方法是( )。[A]交互分配法 [B]代数分配法[C]直接分配法 [D]顺序分配法答案:B12、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答案:C13、采用系数法时,被选定为标准产品的应是( )。[A]成本计算工作量最大的产品 [B]盈利最多的产品[C]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适中的产品 [D] 占企业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产品答案:C14、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是( )。[A]一种简化的分类法[B]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C]一种分配直接费用的方法
[D]一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答案:A15、工资和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 )。[A]直接参加制造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B]按厂部管理人员工资提取的福利费[C]按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福利费[D]全体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有( )。[A]原材料费用 [B]工艺用燃料费用 [C]机物料消耗 [D]生产工人工资福利费答案:ABD17、“制造费用”科目月末如果有余额,则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方法为( )。[A]借方余额列入待摊费用项目 [B]贷方余额列入待摊费用项目[C]借方余额列入预提费用项目 [D]贷方余额列入预提费用项目答案:AD18、企业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费用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 [D]其他业务支出答案:ABCD19、广义的在产品是指( )。[A]全部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半成品 [B]尚在本步骤中加工中的在产品[C]转入各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D]准备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答案:ABC20、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某批产品完工以前,成本计算单只需按月登记(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工时数 [D]生产成本答案:AC三、【判断题】
21、由于非正常原因发生的停工损失不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作为营业外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答案:T22、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 )答案:F2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设置“自制半成品”帐户,核算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 ( )答案:F24、分类法和定额法不必结合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使用。 ( )答案:F25、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按车间计算产品成本。 ( )答案:F26、制造费用都应按实际发生额进行分配。 ( )答案:F27、经过修理虽可使用,但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属于不可修复废品。 ( )答案:T28、产品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在计划期内都是不变的。 ( ) 答案:F29、约当产量法下,如原材料是随产品完工程度逐步投入的,则其投料程度为 50%。()答案:F30、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 )答案:F【填空题】31、工业企业的生产按照生产组织划分,可分为( )、( )和( )三种。 答案: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生产32、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 )费用,应( )该种产品的成本。答案:直接计入 直接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