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1]《教育科研方法》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18 13:08:54浏览次数:5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小学教育、教育学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科研方法【0451】 A 卷注意:任选 2 题,在答题卷上作答,注意写清楚序号。每题 50 分。3.常用教育问卷结构及其作用,举例说明。答:开头部分,主要包括问候语、填表说明、问卷编号等内容。不同的问卷所包括的开头部分会有一定的差别。明确的是这次调查的主题是什么,因为以下问卷的设计都是要围绕着调查的主题进行的。一个问卷的题目实际上是起到一个统领的作用,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这次问卷的核心内容。甄别部分,也称问卷的过滤部分,它是先对被调查者进行过滤,筛选掉非目标对象,然后有针对性的对特定的被调查者进行调查。主体部分,也是问卷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所要调查的全部问题,主要由问题和答案所组成。主题部分,也就是关于问卷当中问题的设置,在一份问卷当中,问题的类型包括开放式题目、封闭式题目,这两种题型要相互结合,通过有效结合设计出一份比较完美专业的问题,从而促进调查的成功。背景部分。背景部分通常放在问卷的最后,主要是有关被调查者的一些背景资料,调查单位要对其保密。该部分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可作为对调查者进行分类的比较的依据。在一份问卷的结尾组要是对这次问卷调查进行一个总结,同时对各位被访问者表示感谢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部分的内容,它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一份完整的问卷才能让大家感受到它的严谨性和专业性4.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及分类。答: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即事件自然发生对观察环境不加改变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2)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观察。其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周密的实施计划,对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做精确的观测,对被观察者的行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 1 - 的影响因素(自变量)进行控制,并观察这种控制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因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这些影响因素与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2.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1)直接观察是直接通过观测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获取具体而起初的第一手材料的方法。(2)间接观察是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3.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1)参与观察法是研究人员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所有的参与观察研究都介于“参与者的观察”与“观察者的参与”之间。(2)非参与观察法是研究逐步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4.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1)有结构观察法是在观察前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观察时严格按计划进行,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地、有效地控制和完整、全面地记录。(2)无结构观察法是研究者只有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只有一个大致的观察范围和内容,没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指标体系。5.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1)时间取样观察法是在选定的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对观察对象在这一时间段内或这一时刻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和事件作全面观察记录。(2)事件取样观察法是对某种研究目的有关的、预先确定了的、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到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的观察和记录。5.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及要求。答: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一般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引言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 (2)方法与步骤。 (3)材料分析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 (4)总结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5)附录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或问卷、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调查报告不一定都有附录。-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