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中国通史》2018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发布时间:2023-11-23 22:11:13浏览次数:23
0714《中国通史》2018 年 6 月期末考试指导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中国通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基础和主干课程,由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组成通过学习、考核等方式,可以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基本知识,学会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通史》考试是闭卷考试,试题由两种题型组成,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考试题型的构成如下所示:1、单项选择题(60 分)答题技巧:(1)选择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所以首先要对基础知识有足够的把握。老师课堂所讲的细节,推荐教材的重点,甚至于 PPT 上的图画、某个字的解释,都需要我们去注意。(2)一定要细心,辨析选项之间的差别。不要过于追求速度,粗心大意。2、对应填空题(20 分)答题技巧:(1)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人物、事件、时间有清晰的把握。(2)可适当采用排除法等解答问题。(3)卷面干净、整齐。3、材料题(20 分)答题技巧:(1)首先要明白,材料题的核心要把握两点:材料和题干。(2)老师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基本史实一定要记牢,考材料题是以基本史实为基础的。所以,对于基本史实,甚至要像对待填空题一样熟记于心。(3)如果出现需要论述材料,阐发自己观点的情况,需要注意: 不是简单的将所学相关内容套到考试题中的问题上就可以了,而是要用来分析解释问题,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科书以及老师课堂上讲述的观点和看法不同,但要有理有据,即对自己的看法给出实证的和逻辑上的支持。第二部分 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 先秦时期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山东和山西的简称分别是鲁、晋,两者均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政治更迭一、 商代政治制度(1) 商代的内外服(2) 商代神权(3)商代的继承法则三、西周政治制度1 A、《梦溪笔谈》 B、《授时历》 C、《千金方》 D、《天工开物》15、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16、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17、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 )。A、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18、1936 年 12 月 12 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这一事件史称( )A. 红军长征 B. 西安事变 C. 南昌起义 D. 工农武装割据19、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20、按唐庸制,中男(16 至 21 岁)不服兵役,成男(22 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宋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鸿胪寺 B.礼部 C.工部 D.门下省二、简答题1、简述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回答。2、简述淝水之战双方胜负的原因。第四部分 习题答案一、 选择题1~5 DCDCB 6~10 BBCBB 11~15 CCAAB 16~20 ACBCD二、简答题 【答题要点】1. 答:强化君主地位;10 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三公九卿; 扩大疆域,奠定了日后中国的基本格局; 修建长城,维护经济生产与国家安定; 修建灵渠,沟通西南水系; 将六国豪族迁至咸阳; 统一度量衡; 车同轨; 书同文; 派蒙恬抗击匈奴; 派屠睢进攻百越。(答出 4 点以上得满分)2. (1)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其影响深远。 (2)前秦失败的原因:①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它的统治基础还不稳固。那些投降前秦的各族贵族,希望分裂前秦,自己建立政权。② 苻坚骄傲轻敌。③前秦的军队是从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兵虽多,战斗力去不强。④在具体的战争中,苻坚指挥失误。东晋胜利的原因:①“北府兵”的成员多由北方流亡而来的农民组成,有强烈抵抗的决心,经过军事训练,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很强。② 晋军谢玄等指挥正确,利用前秦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引兵渡河追击,秦军大败。注:以上均为答案要点,请同学们依照这些要点进行复习扩充回答。第五部分 课程复习建议中国通史这门课程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展开的,建议同学们做出朝代更迭以及历史的大事年表。一旦抓住了课程的主线,然后根据上面列出的各章节重点内容,结合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做一些必要的练习和记忆即可迅速有效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要点。希望在复习的时候能够结合网络上的PPT 以及课程导学资料,以考试指导中的内容为重点进行复习。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 201803 学期 6 月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课程 ppt。在复习中有任何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咨询。祝大家考试顺利!11 (1)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作用:拱卫周室,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格局,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另一方面,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人事、军权、财权),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的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2)宗法制宗法制目的: 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土地赋役上的矛盾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纽带: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宗法制的性质: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的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部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3) 礼乐制度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一、春秋战国政治1、王室衰微2、大国争霸3、土地制度与耕具周王是天下的大宗,土地归他所有,他分给诸侯土地。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分土地于卿大夫,这样层层分封。宗族制度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后期大夫间盛行兼并,很多宗族失去土地,有的宗族势力强大。如鲁国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分公室,晋国三家(赵氏、韩氏、魏氏)瓜分全晋。二、诸子百家1、孔子:赞美尧舜(原始公社社会),希望恢复周公时代制度。孔子是士阶层的代表。2、儒家及所传经典:六经《周易》《尚书》《诗》《礼》《乐》《春秋》。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在下层庶民中流行。第四章 秦汉时期1、郡县制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内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多郡。下设县、郡、县官均为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2、商鞅变法:商鞅即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公元前 359 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2 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最后以霸道说之,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公元前 356 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一)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二)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到了公元前 350 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大治。3、汉初用道:秦朝亡于暴政,汉初天下凋敝,西汉采用了黄老无为思想,恢复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但道家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出现了王国问题,威胁西汉统治.4、汉武尊儒: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吸收法家和道家理论,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为主(表),法家为辅(里),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1、公元 220 年曹魏废汉到公元 581 年隋朝建立的中国历史,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短期统一,十六国和东晋并立,北朝(北魏,东西魏,北齐周)和南朝(宋齐梁陈)对峙等四个阶段。这一时期,政治分裂,政局动荡,但蕴含统一,经济江南持续开发,民族出现大融合局面,对外关系丝路中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1)政治:封建国家分裂和长期动荡;(2)经济:南方的开发和北方的恢复。(3)民族:民族迁徙和大融合(4)外交:暂时中断。由于受这一时期国家分裂和政局动荡影响,传统的丝绸之路不太畅通,但佛教的传入出现高潮。(5)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应用科技方面,数学、农学、地理成就卓著。佛教道教流行,文学承上启下,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取得重大成就。第六章 隋唐时期1、从公元 589 隋朝统一到公元 907 年唐朝灭亡,包括短暂的隋朝和唐朝两个历史阶段。隋朝时间虽短,历史地位十分重要,为唐朝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形成封建社会繁盛局面,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2、(1)政治:封建国家统一安定;隋朝完成大统一,从各个方面巩固了统一。唐朝初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隋唐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开创和完善了封建制度,包括三省六部,科举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府兵制和募兵制。(2)经济: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原因:国家统一,交通发达,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民族交流,中外交往。表现:农业上经济重心南移和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唐三彩和秘色瓷,商业的货币,市场发达,城市四大都市兴旺。(3)民族: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特点: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边疆各族都获得了重要发展建立了政权;中原和边疆交流密切,促进了双方发展;中央王朝政策开明加强了管辖和联系 ;唐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中央采取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包括战争,管辖,册封,和亲,会盟,经济文化交流等。(4)外交:盛况空前。这一时期,海陆交通空前发达畅通;交往的国家地区空前广阔,交往的形式和深度空前发展,交往的影响空前深远。(5)文化:辉煌灿烂。这一时期,应用型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唐诗辉煌灿烂,艺术多彩多姿。3 第七章 宋元时期1、从公元 907 唐朝灭亡到公元 1368 年元朝灭亡,包括三个历史阶段,907 年到 979 年是五代十国,979 年北宋局部统一到 1279 年元朝大统一期间是两宋和辽夏金元的对峙时期,1279 年到 1368 年是元朝的统一。2、(1)政治: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央集权强化;分裂走向统一:这一时期,中国处于政治分裂时期,但逐渐走向元朝的大统一,而且统一的范围和深度远超秦朝和隋朝。元朝对边疆的管辖达到空前水平,特别是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中央集权强化:北宋从中央到地方采取分权和收权的方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基本防止了篡权和割据的政治现象。元朝形成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制度,对后代影响至今。(2)经济:封建经济高度繁荣。(3)民族:民族大融合局面。多个民族争政权并立,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加强了交流和融合。元朝大统一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元朝空前加强边疆的管辖,特别是西藏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4)外交:海贸空前。(5)文化:高度繁荣。应用性的科技三大发明外传对世界文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儒学发展到理学的阶段,理是本源,气是材料,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文学突出了世俗性,宋词元曲发展。3、靖康之变:中国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事件 。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金军提出:宋须交金 500 万两、银 5000万两、牛马骡各 1 万头匹、驼 1000 头、杂色缎 100 万匹、绢帛 100 万匹;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三镇(称三镇 ,即包括其所属州县);尊金帝为伯父;以宋亲王、宰相作人质,送金军北渡黄河,才许议和。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金赔款和割地的要求。金撤军北归。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十二月起,金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北宋灭亡。第八章 明清时期1、从公元 1368 年明朝建立到 1840 年鸦片战争,此阶段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1)政治:国家统一空前巩固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空前巩固:清朝前期,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国家统一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宰相归六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牵制,设特务机关,地方设三司,完善大明律;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经济:赋税定型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完成了封建社会的赋税定型,有利于人身松弛,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了人口增长。农工商业超过前代,农业高产作物和商品化提高,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远超前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受到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始终难以壮大。(3)民族: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明朝管辖东北,西藏,台湾,对瓦剌和鞑靼战争,防御和册封相结合。清朝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对边疆管辖空前加强,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等加强对了西北,西藏,西南,台湾,东北的管辖。清朝疆域辽阔,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4)外交:由开放到闭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外交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但并未促进中国文明的继4 续壮大,反而日益衰落;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5)文化:承古萌新。总结性应用性的科技著作,和庞大的古典类书丛书是对古典科技文化的总结。早期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反封建的市民文学,西学东渐体现这一时代新的曙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梳理:中央:秦中央分三公九卿;汉分内外朝;隋唐将宰相分为三省,下设六部;宋分割禁军,和枢密院互相牵制,分割宰相权力;明废除宰相权归六部,兵部和都督府分割兵权.。地方:宋朝对地方设通判、转运使;明朝对地方设三司分管牵制,清朝设督抚互相牵制。近代史重点专题一、两次鸦片战争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 6 月,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 年,1856 年—1860 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 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60 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1858 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1860 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 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经过: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 年强行租借新界。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 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 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 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 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①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5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901 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 4.5 亿两白银。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辛亥革命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 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 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1912 年 2 月 12 日清朝灭亡。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 和 5 月 4 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① 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标志:1921 年 7 月 23 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1923 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 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927 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七、国共的十年对峙6 南昌起义: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27 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1927 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遵义会议:1935 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八、抗日战争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 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 30 多万人。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九、解放战争重庆谈判:1945 年 8 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1946 年全面内战爆发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政府覆灭左宗棠收复新疆:(1)原因:19 世纪 60 年代,阿古柏侵入新疆,俄英支持。1871 年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我国的伊犁地区,面对边疆地区出现的严重危机,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2)过程:1876 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术,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19 世纪 80 年代,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3)结果: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防。专题:一、政权统一与更迭中国历史中几次大统一朝代是第一次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的分裂局面。第二次西晋,司马炎灭东吴,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局面(时间短暂)。第三次隋朝,隋文帝灭南陈,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7 第四次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宋,辽,西辽,西夏,金,大理的分裂局面。二、三国鼎立1.赤壁之战:208 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3.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 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1958-1960 年全国范围里试图在工业和农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1958 年 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展开。8 月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达到高潮、“大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大跃进的后果使得这场运动最终难以为继,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从 1950 年冬开始,这场脱离实际运动逐渐停止。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修改指标。人民公社制度:“大跃进”期间创造出的一套政治和社会管理组织形式。1958 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将高级社合并为大社,受到毛泽东肯定,后来被统一称为人民公社。其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人民公社制度没有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特点:(1)一“大”二“公”规模大,在全国农村盛行,把农民的一切全部收归公社所有。 (2)把农、工、商、学、兵结合在一起,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3)强化自给型经济。第三部分 重点习题一、 选择题1、学习历史应注重时空概念。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分别填的是( )A. 西周、春秋 B. 西周、战国 C. 春秋、战国 D. 西周、东周2.、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3、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你可知道这一称呼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8 A. 北京大学 B. 京师大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黄埔军校4、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有著名的三大战役,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5、18.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6、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而周朝又继承了商代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不同点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度 C、压迫奴隶和平民 D、实行中央集权7、北京的桥千姿百态,世界闻名,其中卢沟桥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造桥技术的高超,还和近现代史上哪一事件有关(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8、从汉武帝开始,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9、隋唐以后,统治者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卿世禄10、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广州、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B. 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1、中国近代史上,割让台湾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1866 年在福州创立船政学堂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胡林翼13、周恩来在《新中国的外交》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足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自由民主14、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座标”的一部著作是( )。9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