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1123]《设施农业》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5 08:07:04浏览次数:47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 农学 课程名称【编号】: 设施农业 【 1123 】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本卷试题共 5 题,学生选作 4 题。(每题满分 25 分)一、重庆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多雾阻碍了设施园艺植物的栽培。某公司计划在该地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全自动 3 连栋温室用于园艺植物的栽培。假若你要设计这个现代化温室,谈谈在重庆适宜发展哪一种类型的现代化温室?要考虑哪些设备?这些设备在这个设施中具有什么功能?该三连栋温室又有何作用? 答:在重庆地区建立一座现代化的连栋塑料温室,设备应该包含: (1)自然通风系统:是温室通风换气、调节室温的主要方式,一般分为定窗通风、侧窗通风和顶侧窗通风 3 种。 (2)幕帘系统:包括内遮阳保温幕和外遮阳保温幕,其中内遮阳保温幕的作用是具有保温节能、遮阳降温、防水滴、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从而节约灌溉用水的供销,外遮阳保温幕的作用是降温 、遮阳、防止作物日灼,提高品质和质量。(3)降温系统:包括微雾降温系统和湿帘降温系统,主要作用是夏季或高温嫁接降温。 (4)补光系统:在温室悬挂光源灯,作用是弥补冬季或阴雨天的光照不足对育苗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5)补气系统:通常采用环流风机。作用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均匀性,促进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室内作物生长一致性,改善品质,并将湿热空气从通气窗排出,实现降温效果。 (6)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测量温室的气候和土壤参数,并对温室内配置的所有设备都能实现优化运行而自动监控,如开窗、加温、降温、加湿、光照和二氧化碳补气,灌溉施肥和环流通气灯。 (7)灌溉和施肥系统:包括水源、储水和供给设施、水处理、灌溉和施肥设施、田间管道系统、灌水器如滴头灯。作用是实现自动化灌溉和施肥。 二、试述节能日光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周年栽培技术要点。答:1 品种选择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栽培主要选择中熟和中早熟、生长势强、易发枝、无限生长、坐果率高的品种,如 FA-1420、玛瓦等品种,其根系发达,剪掉老化的结果枝,新发出的侧枝生长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花芽分化期,有利于提前上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育苗育苗的关键是要避免晴天中午强光照射苗床,要杜绝白粉虱、蚜虫等病毒传播媒介进入育苗床内。3 定植 番茄苗期在 25~30 天,一般在 2 叶 1 心时定植,定植采用暗水定植法:先在挖好的定植穴内灌水0.5~0.75kg,待水渗下后移苗定植,然后灌大水,注意不能使水从垄上进入定植穴,而是要水自然渗入定植穴。4.定植后的管理1)环境调控。加强保温、增温措施。在深冬期日光温室番茄一定要加强保温措施,最好白天将温室内温度控制在 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 14~15℃,温差控制在 12~15℃。以避免番茄因温度不适造成着色不良。2)肥水管理 定植时应浇透水,两天后再浇一次小水促使缓苗。缓苗以后到开始开花结果是植株蹲苗阶段,此时要调节好温湿度和水分。3)植株调整 采取四步整枝法整枝。第一步:先在栽培番茄的日光温室中南北向按番茄植株逐行拉一道细钢丝。高度距地面 2 米为宜,其上以塑料尼龙绳一端系在上部铁丝上,另一端绑在番茄植株茎基部。随着番茄植株不断生长,每隔25~30cm(约每开一穗花时),可顺时针方向缠绕植株茎秆。第二步:单干整枝,其余侧芽应及早抹去。当植株长至 1.3~1.5m 高,此时第三穗花开放或正在激素处理花期间,利用番茄茎部半木质化柔韧性较强的特点,于浇水追肥之前的晴天下午番茄茎较柔软易弯曲而不易断时进行“S”型整枝。第三步:在绑吊绳田间按南北行先将从北面数第 2 株上面的绑绳解开,反势旋开至番茄植株第三穗果部位,以第三、四穗间茎部为弯曲点,缓缓牵引到北面相邻一株(最北面一株)的吊绳上,由南向北呈约 45 度角绑在北面相邻吊绳上。再将从北面数第三株依照同样方法引过来绑在吊绳上(北面数第二株吊绳上),其余南面植株依次类推,注意操作时相邻两株间北面株的弯曲点与相南面株的生长点在同一吊绳上,高度应间隔 15~20cm,以免距离过近发生拥挤或遮光现象。最北端一株在其北端从后坡内侧吊一塑料绳可使植株斜向上方生长,也可按上述方法操作。第四步:待番茄植株在新牵引的吊绳上再长出约 30cm 高时,(此时又开一穗花),在其上方再绑一道。此后当植株再长出约 30cm 高时,将主茎按上述同样方法引回相邻南面原吊绳上仍呈相应角度进行捆绑,此后以此类推。4)留果与保果第一步:摘除第一穗果。摘除第一穗果的目的有三:一是留住第一穗果容易坠住棵子,不利于番茄的高产;二是因为育苗期温度高,该穗果往往花芽分化不良,所结出的果也多为畸形,商品性差;三是试验点花药的浓度,以利于后期点花,试验好后将其摘除。第二步:每穗花的第一个花不点。每穗花的第一个花一般要比其它的花早开放 1~2 天,点住该花后容易造成营养集中供应该果而减- 1 - 少第一个花后面其它花果的营养供应,因而容易造成果实大小不一的情况,影响果实的商品率。同时,第一个花形成的果也常因营养供应充足而形成畸形果,因此每穗花的第一个花不点。第三步:多点花。每穗第一个花开放后,后面将会有 3~4 个花一起生长,此时应掌握在花开放前进行点花。点花药的浓度可用第一穗花调试好的点花药浓度(500g 水中加入 10mL2,4-D、15g 防落素和 2~3 滴赤霉素)。以后随着温度的变化还应及时调整点花药的浓度,以防点花药浓度过大或过小,影响果实的发育。在每穗花第一次点花后 2~3 天,后面将会又有 4~5 个花出现,点住。每穗点花 8 个以下,以利于下一步精品果的选留。第四步:少留果,留精果。当幼果坐住后根据需要选留 4~6 个大小一致、果型相近且无病虫害的果实,然后将其余的果实摘掉,这样可很好地提高番茄的精品果率。第五步:保果。番茄进入结果期后,应间隔 10~15 天用雷多米乐 600 倍混加 DT500 倍喷洒一次,预防早疫病、晚疫病、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为害果实的病害。在用药时,特别是在使用铜制剂、唑类药剂或抑制剂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浓度,以免浓度过大影响果实的膨大或造成药害,降低果实的商品性5 病虫害防治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前期病毒病较重,后期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较重,要加强防治,虫害要防治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等。三、谈谈温室黄瓜施用二氧化碳的原因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温室黄瓜土壤的特征是什么?防止温室土壤连作障碍的措施有哪些?答:黄瓜生长制造的有机物质,是通过黄瓜的叶片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系吸收的水分在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 0.03%。黄瓜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在冬、春季节,由于外界气温低,不利于及时通风,棚内外的气体交换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内,黄瓜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补充得少,即使通过放风等措施补充到温室内一部分二氧化碳,也远不能达到黄瓜光合作用要求的含量。据实验证明:黄瓜较其他蔬菜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如果温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到 0.1%时,黄瓜可增产 10%至 20%,提高到 0.63%时,可增产 50%左右。如提高到0.8%,仍有增产效果。因此,黄瓜温室内增施二氧化碳是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只能在大棚保护地设施内使用。温室黄瓜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有以下 2 中:1.化学法产生二氧化碳,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用的盐是碳酸氢铵或碳酸钙,所用的酸采用工业硫酸,优点取材容易,成本低,以控制。2.沼气产生二氧化碳,以人粪便、农作物秸秆、杂草为原料,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经管道通入大棚中,用沼气灯或沼气炉点燃,2 小时可获得 2 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途径。温室大棚黄瓜种植土壤酸碱度在 6.0-7.5 之间为宜,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与瓜类作物连作,前茬最好为水稻田。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日光温室大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生产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三法:1.适应栽培法增强抗性:选用抗病、耐盐的品种及实行幼苗嫁接换根栽培,都是生产上非常有效的方法。   实行轮作:将不同科属的作物按 3~5 年的间隔期,合理安排进行轮作。   化学处理:用诱抗剂阿波罗 1000 倍液与阿维菌素 1000 倍液混合,进行喷雾或灌根,可防治土传病害;用生物杀线剂 33 毫升/平方米喷雾,可防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无土栽培:将稻壳、草炭、烘干鸡粪按 2:1:1 的比例配成营养土,配合滴灌进行无害化栽培。有机质可使用 2 个生长季。2.直接改良土壤法换土法:即用大田优质肥沃土更换日光温室地表 3~4 厘米土层,可有效减轻连作障碍的危害。 高温消毒法:在 6~8 月于前茬作物拔秧后,每亩施石灰氮 70~80 公斤、粉碎麦秸 500~1000 公斤,旋耕、耙平。封严温室薄膜,盖严地膜后灌水,日晒高温处理 15~20 天后,温室通风并揭去地膜晾晒5~7 天,再施肥、整地。如能在作物定植缓苗后每株用 500~1000 倍阿维菌素 200 毫升灌根,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效果更好。   揭膜淋溶休闲法:夏季揭去棚膜,进行休田或种植露地作物,让阳光充分曝晒温室土壤,让暴雨充分淋洗土壤中的盐分,可有效恢复地力。   灌溉洗盐法:换茬休闲时,在温室内灌满淡水,形成 3~5 厘米深的积水,待土壤盐分充分溶解后将水从排水沟排出,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盐分。3.间接改良土壤法科学施肥法:在种植年限较长的温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已相当丰富,应增施生物肥、微肥、二氧化碳肥和有机肥等,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轮作换茬法:连续种几年蔬菜后,栽培玉米、小麦等,可有效降低土壤盐分。  生物防治法:⑴土壤中可引入拮抗菌抑制病原菌扩展。⑵土壤中接种有益微生物分解有毒物质。⑶利用一些作物(如葱、蒜)可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抑制病菌发展。四、从采光和保温角度出发,在北纬 38 度地区,要建造节能型日光温室,如何选择场地?如何进行日光温室的保温和采光设计并进行建造?五、谈谈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生成中常用的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一、高温闷棚蔬菜定植前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 7-10 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 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少蔬菜生长期的侵染源。如在高温闷棚时,按 m?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g、锯末 4.5g、敌敌畏烟剂 1g 的均匀混合物,暗火点燃,密闭熏,效果更好,但熏后注意放风 2~3天,再整地定植。二、种子处理病虫害常潜伏或混杂在蔬菜的种子或种苗上,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杜绝部分病虫害的传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处理 2 种。①温汤浸种一般用 50℃~60℃温水浸种 5-15min,浸种时应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②药剂处理可采用 0.1%硫酸铜、0.1%高锰酸钾或 300 倍的福尔马林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 0.3%-0.4%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三、土壤消毒- 2 - 播种或定植前,对温室土壤进行药剂消毒,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或虫卵,预防或减轻蔬菜生长期病虫危害。土壤消毒时,可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下列任一药剂和用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2 公斤;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 1.5 公斤;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每亩 1 公斤;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 1.5 公斤;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 3-4 公斤;将所选药剂加适量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耕翻于土中。  苗床消毒可采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 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 8-10 克与适量细干土混均匀,取 1/3 撒于床面或播种沟内,剩余 2/3 撒于播种后的种子上(即下铺上盖),对蔬菜苗期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湿润,以免发生药害。四、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温室蔬菜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病虫害与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和发育而不利于病虫繁衍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危害的目的。具体到生产实践中应协调运用好以下栽培管理措施:  1.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和忍耐能力不同,因地制宜的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是防治温室蔬菜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采用平衡施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重氮磷钾肥配比应用,避免偏施氮肥。蔬菜生长的中后期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及其它微肥,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  3.科学浇水。大力推广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禁大水漫灌,以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  4.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防止栽植过密,温室人郁闭,影响通风透光。  5.采用高垄宽窄行定植。一般要求垄高 15-20 厘米,垄宽 30-40 厘米,宽行垄距 80-90 厘米,窄行垄距 40-50 厘米,以利提高地温和增强通风透光。  6.实行深耕细作和轮作。种植前深翻土壤 30 厘米以上,可直接影响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和病源物。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的生长,而且减少土壤中病源的积累和草食性害虫的食源,对防治病虫害具有明显的效果。  7.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内所有的地面采用地膜全覆盖,不仅可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而且可有效地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8.注意温室清洁。在蔬菜生长期及时拨除病株,摘除病叶及老叶,收菜后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枯枝烂叶、根茬及杂草等,可有效地减少生长期及下茬蔬菜病虫害的侵染来源。  9.严格控制温湿度。根据季节和蔬菜生育期的不同,结合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通风排湿,严格控制温室内的温湿度,使之有利于蔬菜的生长而不利于病虫的繁衍。  10.增强光照。蔬菜生长期间,要经常清扫温室棚膜上的灰尘,保持棚膜清洁;同时要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光照时间,以减轻病害。五、化学防治 由于温室蔬菜生产有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极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对其进行药物防治。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别是对一些较难防治的病害(病毒病等),其意义更大。实际生产中,应随时根据蔬菜的长势、生育期,结合气象预报预测哪种病虫害将要发生时,提早喷药预防,将其控制消灭在初发阶段,以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施喷药防治时,应注意科学合理用药:一是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择对路农药防治;二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间和最佳用量,做到适时适量用药;三是考虑到喷药防治的长远效果,做到交替使用农药,以延缓病虫的抗药性;四是在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要采用混合用药,达到 1 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五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选用农药剂型和施药方法,尤其是阴雨天气病虫发生时,可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防治,以降低温室内湿度;六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操作防治,以降低温室内湿度;六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禁止在蔬菜生长期使用剧毒及高残留农药,以免引起中毒事故的发生。-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