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学护理教育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3-05-04 12:05:34浏览次数:205《护理教育学》 护理教育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随着社会及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护理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而且还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人才。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如何使该专业朝着健康的发向发展,使护理人员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护理教育是重要保证。 全球化及其影响 一、全球化的概念以经济全球化为指导,各国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兼容同化及冲突并进的过程。 二、全球化对护理专业的影响 护理专业受国际化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等因素影响,思维模式、伦理、法律、生活方式、1.护理实践 (1)多元化的护理角色及护理服务护理工作更多的走向学校、社区、家庭等,护理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护士的角色功能不断变化,出现了自由开业者、临床护专家、社区护理专业以及高级助产士、麻醉师等。 (2)各种身心医学及护理学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各种心身疾病护理、焦虑护理、疼痛护理、临终关怀护理、心理护理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3)各种临床护理新进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各种先进护理辅助用具及仪器应用、临床中的全人护理、注重康复及教育咨询、注重护理的连续性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发展。 2.全球化对护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护理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咨询能力与康复训练能力。 3.全球化趋势下的护理管理 (1)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上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法规化。 (2)管理重点护理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护理专业团体不断发挥作用,学术交流以及立法中涉及了更多的卫生政策及健康的条款,为护士权利不断努力。护理标准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愈加完善。在护理管理中更加注重对护士的激励与尊重,以促进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 (3)管理体制的变化护理管理体现了护理的专业性管理体制。各专业委员会如科研、护理质量控制、感染控制、伦理道德、危机处理、护士培训、临床护理专家、护士福利等,更进一步体现自治及合作的精神。 (4)全球化趋势下的护理科研目前所做的定量研究(实验性、非实验性)较多,定性研究(领域研究、现象学研究)和综合研究较少。 (5)护理教育的全球化现在已经制定了医学最低教育标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护理专业更迫切需要护理教育的标准。护理教育的内容更体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护理教育信息沟通与传播加快,护理技术快速发展,医疗资源、现代化的护理手段及方法共享,护理研究全球合作趋势,研究成果共享,传统的学校界限被打破,远程护理教育及继续护理教育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护理院校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 护理教育更加注重人性化,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服务对象看成整体的个体而非生病的器官,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及个人隐私,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等过程,通过严格的量化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专业价值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及同情。 中外护理教育的比较一、教育思想与理念 1.思想西方更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 2.理念西方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认识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注意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及奋斗的精神与毅力;中国的高等医学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 二、培养目标西方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中国则注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护理科学技术或相关工作理论及实际能力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三、培养模式西方重视对学生个性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则强调实用性及满足社会的需求,更注重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将主要精力用在专业知识讲授、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忽视了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设置西方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课程设备出现短程化,课程组织小型化;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课程体系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最后是医院实习,多数高等护理教育院校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西方护理教育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以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及临床教学三种形式为主,教学中多注意知识的传授,不注意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较少注重师生的互动及交流,学生被动学习,独立思考、开拓思路的实践及机会较少。 六、评价体系西方的教学按照课程要求达到目标设置评价体系;中国主要采用书面考试形式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七、管理模式西方的护理院校由政府或教育部门管理,护理教育管理主要是由国家护理管理委员会负责,护理院校内部的管理主要由院长负责,有国家级的对护理教育进行评估的专门机构,每隔 3~7 年对所有的护理院校进行全面评估;中国的护理院校大多是综合大学的护理学院、综合大学的护理中心或研究中心,国家级别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 中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思考对策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及全面发展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及护理专业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护理教育应更广泛地面向社会、面向人群、面向预防保健。 护理教育理念的变化,由短期教育变为终身教育,由分类教育变为综合教育,由标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由注重知识变为注重人格,由单一文化变为多元文化,由学校教育变为社会培养。 二、明确培养目标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制定“中国护理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明确护理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卫生服务的需求。护理学生应具备自律的人格魅力,自我了解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关怀及尊重别人的品德;民主法制精神,道德伦理情操;科学技术能力,革新创造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内容方面,解决好德、智、体、美等方面课程的课时量和相互关系,加强课程间的融合及整合,实现课程的整化,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建设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课程体系。 在课程范围上,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在课程形式上,解决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及相互关系。 四、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注重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经常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临床课程的学习,应以自学为主,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和路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和创新。在教学手段上,注意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五、完善评价体系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以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改革及完善评价体系。各门课程应按照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等设置评价内容及方法。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与监督。 六、健全管理模式从宏观上,国家应重视对护理院校及其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设置量化的国家标准及专门的评估机构,每隔 4~5 年对全国所有护理院校进行全面评估,内容应包括课程、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评估结束时提供书面的评估报告及结论。 在微观上,各院校内部也应设置一定的评估机构及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及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教育促进每个人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并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及独立创业者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