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0 22:09:41浏览次数:55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行政系统的运行离不开行政沟通。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对于行政沟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沟通工作中存在着沟通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毕业大作业I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一切机制的开展均应遵循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原则,通过一些集体活动的开展来实现上下级之间和谐关系的构成,同时还可增强双方的信任感。以良性的沟通机制为前提来确保良性沟通的持续进行。3.3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沟通制度行政组织应积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完善健全组织机构及行政沟通制度。精简行政机构,缩减组织层次,确保信息能够实现对称沟通,同时明确人员的不同责任分工,实现行政的高效和精确,避免因组织机构人员、层次过多造成的信息失真等各种沟通障碍。同时健全行政信息采集和发送制度。完善相互监督的独立性系统,做好行政机构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贮等服务。通过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确保信息不受任何外界意志的干扰,使行政机构可以有效全面的了解信息,为决策工作提供科学的信息依据,改善单一沟通渠形成的障碍,从而有效提高行政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3.4 加快行政沟通的现代化信息进程完善的行政现代化信息沟通系统,是确保行政系统内外部信息沟通、传递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递手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模式正以不可阻拦的形式向前发展。电子信息政务系统的构建,可定期实现向组织内外部的信息公布,使信息的沟通和反馈更趋完善,信息化正逐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处于引领的地位。要想克服行政沟通存在的各种障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必不可少。除了要实现行政机构办公的自动化,同时还应充分借助电子网络,以及网络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于此同时培养一批高素质信息人才,来作为信息工作开展的保证。技术上保证行政沟通的畅通有效,才能在实际沟通中做到真正有效。3.5 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沟通双方人员的素养沟通双方人员的素质提高,是解决行政沟通主观障碍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行政人员的思想素质,使他们能够明确组织的行为规范及组织目标,树立共同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通过素质的不断提高,使行政人员明确自己的行政职责,以便能够如实的向上级进行信息的反馈,以此来预防信息沟通的不对称,从而有效提高行政沟通的合理全面性。7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4 结论要克服行政沟通的障碍,行政管理者或领导者不论是正式沟通,还是非正式沟通,以下“沟通原则”有助于防止产生沟通障碍:1、沟通时要把重心放在“我们”上面.如“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如何使它更容易一些”等,2、不要在沟通时进行8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威胁和恐吓,要通过询问得到足够的信息,以便你和下属或同事解决问且;3、要让人家知道需要什么、要什么和期待什么;4、.不要仅仅看到问题,更要看到成绩,人们不仅仅需用要知道哪些地方有问且,也孺要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对,有成绩时应该及时表扬与鼓励.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行政沟通的障碍,公平、公正、高效完成行政管理职贵。参考文献[1] 李成言主编,领导学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年.[2] 屈云波主编,有效沟通[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年.[3] 熊坚主编,高效管理的十大工具[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年.9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4] 贺芒,段鹰.论行政组织沟通的有效性[J].行政论坛,2004(9):19.[5] 叶晟婷,我国行政组织内的沟通问题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1):9-10.10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目 录内容摘要............................................................................................................................I引 言.................................................................................................................................11 行政沟通的概述...........................................................................................................22 行政沟通存在的各种障碍...........................................................................................32.1 客观的障碍.......................................................................................................32.1.1 行政体制导致的沟通障碍....................................................................32.1.2 组织结构存在的障碍............................................................................32.1.3 地域障碍................................................................................................42.2 主观障碍...........................................................................................................42.2.1 个人素养差异引起的障碍....................................................................42.2.2 职级差异引起的障碍............................................................................42.2.3 信息传递中的人为损失较严重............................................................42.2.4 沟通方式偏于单一................................................................................52.2.5 其他障碍................................................................................................53 行政沟通障碍对策分析...............................................................................................53.1 构建多通道的行政信息开发和传送体系.......................................................53.2 建立有效的良性沟通机制...............................................................................63.3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沟通制度.......................................................................73.4 加快行政沟通的现代化信息进程...................................................................73.5 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沟通双方人员的素养...................................................74 结论...............................................................................................................................7参考文献...........................................................................................................................8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引 言行政信息沟通不畅恰恰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来源少,有时想了解有关行政信息,却无处可寻;感受器少而不灵,有关情况和问题发生后,其信息不能及时收集和传递出来;信息不对路,有用信息少;信息传递慢、损失大、失真率高等。行政信息沟通不畅的这种状况,是由沟通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因素造成的。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必须采取各种办法排除这些障碍。政沟通是指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进行思想传递和信息交流,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取行政体系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其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良好的行政沟通是行政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各级党政机关办公部门向本级和上级党政机关提供真实准确、新颖及时、全面系统、适用对路的信息以及优质高效地开展信息工作的重要条件。1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1 行政沟通的概述所谓行政沟通是指政府行政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它是行政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不但决定着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而且还反映着一国政治文明的程度。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行政沟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行政沟通的重要性已开始为人们所认识,行政沟通的组织系统和制度保障已逐步建立起来,办公自动化和政府上网工程也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行政活动的开放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建立,更为我国的行政沟通赋予了新的涵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行政沟通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需要加以认识和探讨。2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2 行政沟通存在的各种障碍行政沟通对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科学民主以及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国内行政沟通中还存在很多障碍:2.1 客观的障碍2.1.1 行政体制导致的沟通障碍行政体制的不完善会直接造成上下级、内外部之间的沟通障碍。目前来看国内行政体制对行政沟通的监管制度中对行政沟通的效果、监控的考核及责任追究仍存在很严重的制度缺位现象。制度缺位问题的存在导致无法对沟通相关人员产生相应的制度约束,从制度上无法确保行政信息准确无误的上报、下达及平行间的传递。纵向沟通也即是上下级间沟通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横向沟通也即是各组织内部人员及各部门间的沟通,组织内部的各部门之间既有不同分工,同时又相互依赖,通过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实现有序的发展。然而由于当前国内体制不够健全,使得组织内部横向沟通出现协调力度不够、权债不清、机构设置不合理、信息沟通不流畅诸多问题。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下级部门因害怕打扰到上级领导的工作,便采取听命与上级领导,不主动与领导进行沟通的方式。而上级领导以阻止中的大事或组织外的相关事务为主,更没有时间主动与下属进行沟通,久而久之必然对下级不够信任。长久下去必然导致行政组织沟通的不顺畅,对工作的开展及决策的正确性等问题缺乏应有的信任和监督。2.1.2 组织结构存在的障碍组织机构是当前国内实施行政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单元,然而纵观国内行政组织机构让存在着机构臃肿、层次过多、渠道单一以及关系不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效沟通的进行。由于沟通周期过长,使得信息在长期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等现象,另外渠道的单一也使得信息出现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工作的效率及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性。2.1.3 地域障碍地域障碍也即是值因通讯交通条件、地理距离条件等时空距离此类自然因素造成的沟通障碍。当行政机关通讯条件落后薄弱、单位距离相对分散的条件下,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就会因此类障碍而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信息不够通畅、沟通不便3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等现象的发生。2.2 主观障碍2.2.1 个人素养差异引起的障碍行政人员的文化水平、个人经历、个人素质存在差异,其思想观念、性格特点、利益观念、思想情感等均存在不同的差异,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不同,因此即便是对同一事物、同一思想其表达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对其可能产生的结论和看法也会不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会给沟通双方带来一定的障碍。2.2.2 职级差异引起的障碍职级差异引起的障碍主要是指沟通的双方因处于上下级的关系,而造成沟通中的心理障碍,沟通中的下级出现“报喜不报忧”、“明哲保身”的现象,而上级行政领导则“骄傲自大”、“唯我独尊”。因职级高低不同而产生的这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国内行政运行的有效性及稳定性。2.2.3 信息传递中的人为损失较严重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在上传下达中,一些地方官员视其所需,将一些本应认真传达的上级精神和文件中途扣留,不予传达。比如,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努力减轻农民负担,而一些地方官员却不予传达或不予认真传达,甚至反而蒙蔽群众,以种种名目加大农民负担。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地方官员或许是出于某种“不得已”(如财政困难)或某种“善意”(如想要集资上项目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但也有一些人则是企图以权谋私(如为单位牟利或搞单位小金库)。另一方面是在下情上达中,一些地方官员报喜不报忧,将一些重要下情隐瞒不报,以至于酿成大案之后,才能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綦江虹桥案,本来早就有人对其严重质量问题向上反映,但未引起当地官员的重视。反过来,上级有关部门则又可以其不知情而推脱责任,甚至案发后,当地官员还企图封锁消息隐瞒这天大的事实。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尤其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沟通体系,使之能以完全有效地杜绝诸如此类的瞒天过海丑闻发生的可能。4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2.2.4 沟通方式偏于单一行政沟通的方式本来可以有多种,应视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加以选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人习惯于一种方式开会。这一方面堵塞了一些本来可以更有效率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又使得一些地方的会议过多,不但大型会议、马拉松式的会议过多,而且党政部门重叠召开的会议过多。究其原因,一是从思想认识上人们把召开会议次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及规模的大小看成工作是否认真、贯彻上级精神是否得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二是由于组织机构的重叠,使得会出多门,重复传达。三是由于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不但一切靠开会,而且在会上互相扯皮、推委,对问题议而不决,常使得一些会议越开越长、越开越大。2.2.5 其他障碍沟通过程中除了存在的各种主管和客观障碍意外,其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如沟通方式、沟通语言、沟通渠道等。目前来看在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沟通渠道的选择并不能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些选择的不当给沟通带来了明显的障碍。媒介众多的今天,行政沟通中过多的考虑了沟通的范围护士了不同媒介的优缺点,因此媒介未能选择最优的形式,导致不能实现应有的沟通效果。另外行政沟通过程中,一些客套话、官话过多,这些无用的信息占据了太多的主题内容,导致沟通出现无效性。3 行政沟通障碍对策分析3.1 构建多通道的行政信息开发和传送体系构建多个相互独立的行政信息沟通系统,使它们有效发挥互为补充、互为映证、5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互为制约的整体功能。政府和公众,特别是政府决策机构能够通过各自独立的几个信息系统获取信息,可以减轻或避免过于依重一个信息系统的种种弊端,有助于消除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恶习。这里,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当务之急是需要将党政部门的信息沟通系统分离,使之相互独立,建立和完善专门的行政性信息系统;建立独立于行政部门的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政。第一,建立和完善专门的行政性信息系统。将党政信息沟通系统分离开来,使之相对独立。这既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映证和相互制约,又有利于提高其各自的沟通效率。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其专门的信息机构建设,加强各级政府的信息中心、信访机构和政研机构,并进行适当的结构调整,以明确分工并提高其整体的运作效率。第二,建立独立于行政部门的行政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这种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应当象统计系统那样不受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领导,具有相对独立性,以确保其不会受地方“长官意志”所左右,但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它不同于一般党政机关,不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它又不同于学术系统,其主要目标不在于纯粹的学术研究,而在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它自主地从各渠道和各方面获取和开发所需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接受政府命题提交专题报告,特别是对决策效果信息分析的反馈报告,同时在必要时也可主动向政府提交自己命题的调研报告,以供政府部门做决策参考。第三,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与政府部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流与对话,使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和有效的方式公开表达出来,可以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使各种潜在的社会摩擦与冲突得到及时处理或缓解,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的民主要求我们发展一系列的公众参政议政渠道,比如现在有些电视台在节目中开展与观众直接对话,然后派记者采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就一定程度上在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了一条间接沟通的渠道,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有益尝试。但这仅仅是开始,还有待改进,有待开拓多种多样的社会沟通渠道。3.2 建立有效的良性沟通机制有效的良性沟通机制,严格责任追求制度,是确保行政沟通有效进行的前提保证 。通过严格责任追求制度和组织责任的监督来消除像职级障碍等问题引起的沟通障碍。同时还可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和例会等形式来形成正式的沟通渠道。另外,笔者以为6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2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