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一)
发布时间:2023-08-28 20:08:16浏览次数:50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一代文宗”之美誉的文学家是( )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2. 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梅尧臣 3.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七古 B.五古 C.七律 D.五律 4.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5. 文学史上,“三苏”指的是(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辙、苏舜钦 D.苏辙、苏轼、苏舜钦 6. 《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7. 柳永《八声甘州》着力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A.两地相思之哀 B.羁旅行役之苦 C.国破家亡之痛 D.报国无门之愤 8.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9. 李清照《声声慢》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 A.国破家亡之痛 B.丈夫新丧之哀 C.人老珠黄之愁 D.孤苦无依之 10. 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金瓶梅》 1 / 35
9.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 A.富兰克林 B.培根 C.黑格尔 D.伏尔泰 10. 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 A.《在酒楼上》 B.《狂人日记》 C.《孔乙己》 D.《伤逝》 11. 下列语句中,论述“小康社会”特点的语句是( ) A.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D.男有份,女有归 12. 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 A.《大同》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毅力》 D.《秋水》 13.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论证的基本特点是( ) A.比较论证 B.连锁推理 C.对比论证和连锁推理 D.类比论证和连锁推理 14. 先秦人物颖考叔“食舍肉”的故事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15.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16. 《马伶传》在叙述“马伶和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 ) A.倒叙 B.顺序 C.插叙 D.分叙 17. 《断魂枪》中的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小顺子 D.孙老者 18. 文学史上,“三苏”指的是(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10 / 35
C.苏洵、苏辙、苏舜钦 D.苏辙、苏轼、苏舜钦 19. 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 A.五十步笑百步 B.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20. 《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1. “茕茕孓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 A.《陈情表》 B.《秋水》 C.《行路难》 D.《兵车行》 22. 《故都的秋》是一篇( ) A.抒情散文 B.叙事散文 C.议论散文 D.游记散文 23. 《论毅力》中“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A.演绎、对比 B.归纳、对比 C.类比、归纳 D.类比、对比 24.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25. 《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隐喻 B.寓言 C.典故 D.排比 26. 下列作家中,被列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是( ) A.冯梦龙 B.侯方域 C.宗臣 D.顾秉谦 27. 《箱子岩》一文叙述的是( ) A.军旅生活 B.边地湘西生活 C.都市生活 D.市井生活 11 / 35
28. 《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29. 《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 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30.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31. 《陈情表》中作者化解了自己所陷入的矛盾危机,是由于( ) A.晋武帝的同情 B.表现了不合作的态度 C.自己远离中央朝廷 D.抓住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特点 32.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3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 A.套曲 B.杂剧 C.慢词 D.小令 34.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 A.“魏策” B.“齐策” C.“赵策” D.“秦策” 35. 《米龙老爹》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是( ) A.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 B.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C.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D.自始至终运用第三人称 36. 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君子”的是( ) A.张仪 B.苏秦 C.冯谖 D.田文 12 / 35
13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二)参考答案 1-5. CCCBA 6-10. CCDBB 11-15. CDDBD 16-20. AABBC 21-25. ABDBD 26-30. CBACD 31-35. DADBB 36. D 14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勾选正确选项。) 1. 欧·亨利是 19 世纪( ) A.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B.德国著名的小说家 C.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D.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2.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 A.乐府古题诗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4. 先秦人物颖考叔“食舍肉”的故事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5.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 文学家是( ) D.七言律诗 A.韩愈 B.苏轼 C.欧阳修 D.梅尧臣 6.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创作主张的是( ) A.王安石 B.白居易 C.韩愈 D.欧阳修 7. 诗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于诗集( ) A.《猛虎集》 B.《志摩的诗》 C.《翡冷翠的一夜》 D.《云游集》 8.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是( ) A.法国 19 世纪自然主义作家 B.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C.法国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法国 19 世纪现代主义作家 15 / 35
9. 李清照《声声慢》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 A.国破家亡之痛 B.丈夫新丧之哀 C.人老珠黄之愁 D.孤苦无依之 10. 《西厢记·长亭送别》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 ) A.泪添九曲黄河溢 B.碧云天、黄花地 C.昨宵今日,消减了小蛮腰 D.伯劳东去燕西飞 11. 《秋水》的作者是( ) A.孟轲 B.庄周 C.朱自清 D.苏轼 12. 赞美《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家是 ( ) A.胡适 B.闻一多 C.周树人 D.周作人 13.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14.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论证的基本特点是( ) A.比较论证 B.连锁推理 C.对比论证和连锁推理 15. “陌上桑”是( ) D.类比论证和连锁推理 A.新题乐府诗 B.词牌名 16. 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有( ) C.曲牌名 D.汉乐府诗 A.《美的历程》 B.《美学散步》 C.《西方美学史》 17. 《故都的秋》是一篇( ) D.《七缀集》 A.抒情散文 B.叙事散文 C.议论散文 D.游记散文 18. 《马伶传》的“马伶”在《鸣凤记》中扮演的是( ) A.严嵩 B.杨继盛 C.夏言 D.顾秉谦 19. 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金瓶梅》 16 / 35
20. 《断魂枪》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A.铺垫 B.象征 C.对比 D.类比 21. “茕茕孓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 A.《陈情表》 B.《秋水》 C.《行路难》 D.《兵车行》 22. 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23. 《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D.梅尧臣 A.隐喻 B.寓言 C.典故 24. 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 D.排比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诗 25. 在下列小说中,以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是( )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麦琪的礼物》 26.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27. 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 A.五十步笑百步 B.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28. 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9.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 A.富兰克林 B.培根 C.黑格尔 D.伏尔泰 30.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出自( ) 17 / 35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31. 《断魂枪》中的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小顺子 D.孙老者 32. 下列议论文中,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快乐》 D.《论毅力》 33. 《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 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34. 《陈情表》中作者化解了自己所陷入的矛盾危机,是由于( ) A.晋武帝的同情 B.表现了不合作的态度 C.自己远离中央朝廷 D.抓住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特点 35. 有“一代文宗”之美誉的文学家是( )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36. 《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 “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 A.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B.国都的三分之一 C.参加国之一 D.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三)参考答案 1-5. CBBBC 6-10. BACAD 11-15. BCCDD 16-20. CBACC 21-25. ABDDC 26-30. BBBBA 31-35. AACDD 36. B 18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勾选正确选项。) 1. 庄子在《秋水》中 “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2.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 3. 李清照《声声慢》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 A.国破家亡之痛 B.丈夫新丧之哀 C.人老珠黄之愁 D.孤苦无依之 4. 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A.传奇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明杂剧 5. 《报刘一丈书》“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反语 D.拟人 6. 诗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于诗集( ) A.《猛虎集》 B.《志摩的诗》 C.《翡冷翠的一夜》 D.《云游集》 7. 《西厢记·长亭送别》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 ) A.泪添九曲黄河溢 B.碧云天、黄花地 C.昨宵今日,消减了小蛮腰 D.伯劳东去燕西飞 8. 《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 ) A.心中的恋人 B.日本的妻子 C.心目中的的祖国 D.未实现的梦想 9. 沈从文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19 / 35
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 A.乐府古题诗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D.七言律诗 12.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指出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 ) A.天命 B.人事 C.伶人 D.人才 13.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1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怀念的对象是( ) A.父亲 B.兄弟 C.朋友 D.妻子 15.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6. 辛弃疾《水龙吟》下列词句中,反用典故表达报国之情的是( )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7. 李白《行路难》是一首( ) A.七言歌行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D.七言律诗 18. 《报刘一丈书》“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反语 D.拟人 19. 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A.传奇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明杂剧 20. 《西厢记·长亭送别》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 ) A.泪添九曲黄河溢 B.碧云天、黄花地 C.昨宵今日,消减了小蛮腰 D.伯劳东去燕西飞 21.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2 / 35
10. 陶渊明现存诗歌作品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 ) A.咏怀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咏史诗 11. 《断魂枪》中的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小顺子 D.孙老者 12.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是( ) A.法国 19 世纪自然主义作家 B.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C.法国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法国 19 世纪现代主义作家 13. 辛弃疾《水龙吟》下列词句中,反用典故表达报国之情的是( )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4. 茅盾的《香市》是一篇( ) A.记事散文 B.写景散文 C.散文诗 15. 《故都的秋》是一篇( ) D.回忆性抒情散文 A.抒情散文 B.叙事散文 C.议论散文 16.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出自( ) D.游记散文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17.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句子是( ) A.断肠人在天涯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夕阳西下 18. 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诗 19.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20.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20 / 35
21. “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这句话出自( ) A.《围城》 B.《洗澡》 C.《论快乐》 D.《谈时间》 22. 《米龙老爹》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是( ) A.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 B.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C.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D.自始至终运用第三人称 23. 《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 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24. 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 ) A.谢婉莹 B.朱自清 C.郁达夫 2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怀念的对象是( ) D.李尧棠 A.父亲 B.兄弟 C.朋友 D.妻子 26. 《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 ) A.秦孝公 B.秦穆公 C.秦惠王 D.秦昭王 27. 先秦人物颖考叔“食舍肉”的故事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28. 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国语》 29. 警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出于欧阳修的( ) A.《朋党论》 B.《醉翁亭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秋声赋》 30. 屠格涅夫的《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3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 D.夸张 A.乐府古题诗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D.七言律诗 32. “文章的通病总不外两种,一是不知选择,二是不知安排”这句话出自( ) 21 / 35
A.鲁迅的《灯下漫笔》 B.钱钟书的《论快乐》 C.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 33. 《灯下漫笔》是一篇( ) D.梁实秋的《谈时间》 A.叙事散文 B.短篇小说 34.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 C.报告文学 D.文艺论文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 35. 在下列小说中,以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是( )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麦琪的礼物》 36.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七古 B.五古 C.七律 D.五律 22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四)参考答案 1-5. BBACC 6-10. ADCCC 11-15. ACBAB 16-20. ABDDC 21-25. CBCDB 26-30. BBBCC 31-36. BCDBCC 23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勾选正确选项。) 1. 《断魂枪》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A.铺垫 B.象征 C.对比 D.类比 2. 与孔子并称“孔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生活时代是( ) A.春秋后期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战国后期 3. 《断魂枪》中的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小顺子 D.孙老者 4. 《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 ) A.心中的恋人 B.日本的妻子 C.心目中的的祖国 D.未实现的梦想 5. 有“一代文宗”之美誉的文学家是( )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6. 《报刘一丈书》“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反语 D.拟人 7. 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8.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9. 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 A.豪放飘逸 B.慷慨悲凉 10. 文学史上,“三苏”指的是( ) C.自然平淡 D.沉郁顿挫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辙、苏舜钦 D.苏辙、苏轼、苏舜钦 11. 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君子”的是( ) 24 / 35
A.张仪 B.苏秦 C.冯谖 D.田文 12. 辛弃疾《水龙吟》下列词句中,反用典故表达报国之情的是( )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3. “姚纳”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翁( ) A.《断魂枪》 B.《日出》 C.《羊脂球》 D.《苦恼》 14. 冰心的《往事(一之十四)》一文创作于( ) A.1920 年 B.1922 年 C.1923 年 D.1925 年 15. 下列作品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是( ) A.《氓》 B.《国殇》 C.《陌上桑》 D.《行路难》 16. 庄子在《秋水》中 “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17.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批驳冉有,其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比喻 18. 《故都的秋》是一篇( ) C.比拟 D.夸张 A.抒情散文 B.叙事散文 19. 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 C.议论散文 D.游记散文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国语》 20. 《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隐喻 B.寓言 C.典故 D.排比 21. 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金瓶梅》 22. 警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出于欧阳修的( ) 25 / 35
A.《朋党论》 B.《醉翁亭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秋声赋》 23. “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这句话出自( ) A.《围城》 B.《洗澡》 C.《论快乐》 D.《谈时间》 24. 下列议论文中,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快乐》 D.《论毅力》 25. 赞美《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家是 ( ) A.胡适 B.闻一多 C.周树人 26.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D.周作人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27.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 D.求田问舍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28. 《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 ) A.秦孝公 B.秦穆公 C.秦惠王 29. 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 D.秦昭王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30. 柳永《八声甘州》着力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A.两地相思之哀 B.羁旅行役之苦 C.国破家亡之痛 D.报国无门之愤 31. 诗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于诗集( ) A.《猛虎集》 B.《志摩的诗》 C.《翡冷翠的一夜》 D.《云游集》 32. 先秦人物颖考叔“食舍肉”的故事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33.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D.五言古诗 A.送别诗 B.怀古诗 C.讽谏诗 D.爱情诗 26 / 35
34. 在下列小说中,以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是( )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麦琪的礼物》 35.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句子是( ) A.断肠人在天涯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夕阳西下 36.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五)参考答案 1-5. CCACD 6-10. CBBDB 11-15. DBDBA 16-20. BBBBD 21-25. CCCAC 26-30. CCBDB 31-36. ABDCBA 27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勾选正确选项。) 1. 冰心的《往事(一之十四)》一文创作于( ) A.1920 年 B.1922 年 C.1923 年 2. 李白《行路难》是一首( ) D.1925 年 A.七言歌行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3. 《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 ) A.心中的恋人 B.日本的妻子 C.心目中的的祖国 D.未实现的梦想 4. 闻一多诗集《死水》发表于( ) D.七言律诗 A.1923 年 B.1925 年 C.1928 年 5. 《国殇》选自于屈原的创作的组诗( ) D.1931 年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九章》 6. 赞美《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家是 ( ) A.胡适 B.闻一多 C.周树人 D.周作人 7. 陶渊明现存诗歌作品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 ) A.咏怀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咏史诗 8. 下列作品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是( ) A.《氓》 B.《国殇》 C.《陌上桑》 D.《行路难》 9. 《断魂枪》中的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小顺子 D.孙老者 10. 沈从文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11. 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 ) A.大同时代 B.小康时代 C.三代之英的时代 D.礼崩乐坏的时代 28 / 35
12. 有“一代文宗”之美誉的文学家是( )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13.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 ) A.17 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B.16 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C.17 世纪哲学家、政论家 D.16 世纪哲学家、政论家 14. 奠定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地位的作品是( ) A.《槐园梦忆》 B.《雅舍小品》 C.《雅舍谈吃》 D.《实秋杂文》 15. 《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隐喻 B.寓言 C.典故 D.排比 16.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7.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送别诗 B.怀古诗 C.讽谏诗 D.爱情诗 18. 台词“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出之《日出》中的人物( ) A.黄省三 B.李石清 C.潘月亭 D.王福升 19. 庄子在《秋水》中 “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20. 在下列小说中,以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是( )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麦琪的礼物》 21. 《故都的秋》是一篇( ) A.抒情散文 B.叙事散文 C.议论散文 D.游记散文 2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 29 / 35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22.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送别诗 B.怀古诗 C.讽谏诗 23. 警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出于欧阳修的( ) D.爱情诗 A.《朋党论》 B.《醉翁亭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秋声赋》 24.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句子是( ) A.断肠人在天涯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夕阳西下 25. 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 A.豪放飘逸 B.慷慨悲凉 C.自然平淡 D.沉郁顿挫 26. 下列作品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是( ) A.《氓》 B.《国殇》 C.《陌上桑》 D.《行路难》 27. 下列议论文中,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快乐》 D.《论毅力》 28. 庄子在《秋水》中 “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29. 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0. 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31. 陶渊明现存诗歌作品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 ) A.咏怀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咏史诗 3 / 35
A.乐府古题诗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D.七言律诗 23. 文学史上,“三苏”指的是(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辙、苏舜钦 D.苏辙、苏轼、苏舜钦 24.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 25. 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A.传奇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明杂剧 26.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27.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28. 《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 ) A.秦孝公 B.秦穆公 C.秦惠王 D.秦昭王 29.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 30. 《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 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31. “姚纳”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翁( ) A.《断魂枪》 B.《日出》 C.《羊脂球》 D.《苦恼》 32. 《灯下漫笔》是一篇( ) A.叙事散文 B.短篇小说 C.报告文学 D.文艺论文 33. 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 A.飞鸟相与还 B.心远地自偏 C.结庐在人境 D.悠然见南山 30 / 35
34. 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梅尧臣 35. 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 A.豪放飘逸 B.慷慨悲凉 沉郁顿挫 36.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C.自然平淡 D.A.七古 B.五古 C.七律 D.五律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六)参考答案 1-5. BACCC 6-10. CCAAC 11-15. DDBBD 16-20. BDABC 21-25. BBBBC 26-30. CDBBC 31-36. DDBBDC 31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勾选正确选项。) 1. 李清照《声声慢》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 A.国破家亡之痛 B.丈夫新丧之哀 C.人老珠黄之愁 D.孤苦无依之 2. 《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3. 辛弃疾《水龙吟》下列词句中,反用典故表达报国之情的是( )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4. 《断魂枪》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A.铺垫 B.象征 C.对比 D.类比 5. 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 A.飞鸟相与还 B.心远地自偏 C.结庐在人境 D.悠然见南山 6. “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一语出自( ) A.培根的《论学问》 B.梁实秋的《谈时间》 C.钱钟书的《论快乐》 D.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 7. 陶渊明现存诗歌作品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 ) A.咏怀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咏史诗 8. 《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 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9. 在下列小说中,以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是( )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麦琪的礼物》 32 / 35
10. “文章的通病总不外两种,一是不知选择,二是不知安排”这句话出自( ) A.鲁迅的《灯下漫笔》 B.钱钟书的《论快乐》 C.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 D.梁实秋的《谈时间》 11.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12. 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3. 《米龙老爹》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是( ) A.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 B.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C.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D.自始至终运用第三人称 14. 警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出于欧阳修的( ) A.《朋党论》 B.《醉翁亭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秋声赋》 15. 茅盾的《香市》是一篇( ) A.记事散文 B.写景散文 C.散文诗 D.回忆性抒情散文 1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 A.乐府古题诗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D.七言律诗 17. 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金瓶梅》 18. 沈从文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19. 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20. 闻一多诗集《死水》发表于( ) 33 / 35
A.1923 年 B.1925 年 C.1928 年 21. 下列作品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是( ) D.1931 年 A.《氓》 B.《国殇》 C.《陌上桑》 22.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D.《行路难》 A.七古 B.五古 C.七律 23.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D.五律 A.送别诗 B.怀古诗 C.讽谏诗 D.爱情诗 24. “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这句话出自( ) A.《围城》 B.《洗澡》 C.《论快乐》 D.《谈时间》 25. 《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 ) A.秦孝公 B.秦穆公 C.秦惠王 D.秦昭王 26.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 ) A.17 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B.16 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C.17 世纪哲学家、政论家 D.16 世纪哲学家、政论家 27.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28. 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梅尧臣 29. “姚纳”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翁( ) A.《断魂枪》 B.《日出》 C.《羊脂球》 D.《苦恼》 30.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1. 李白《行路难》是一首( ) A.七言歌行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32.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 D.七言律诗 A.“魏策” B.“齐策” C.“赵策” D.“秦策” 34 / 35
33. 冰心的《往事(一之十四)》一文创作于( ) A.1920 年 B.1922 年 C.1923 年 34.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出自( ) D.1925 年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35. 《报刘一丈书》“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反语 D.拟人 36. 下列议论文中,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快乐》 D.《论毅力》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六)参考答案 1-5. ABBCB 6-10. ACCCC 11-15. DBBCA 16-20. BCCDC 21-25. ACDCB 26-30. BCBDD 31-36. ABBACA 35 / 35
32. 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 A.飞鸟相与还 B.心远地自偏 C.结庐在人境 D.悠然见南山 33. 先秦人物颖考叔“食舍肉”的故事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34. 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 ) A.大同时代 B.小康时代 C.三代之英的时代 D.礼崩乐坏的时代 35.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36. 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 ) A.贻笑大方、分崩离析 B.望洋兴叹、祸起萧墙 C.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D.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37. 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国语》 38. 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君子”的是( ) A.张仪 B.苏秦 C.冯谖 D.田文 39. 《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40. 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诗 41.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 42. 下列语句中,论述“小康社会”特点的语句是( ) A.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D.男有份,女有归 4 / 35
43.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 A.“魏策” B.“齐策” C.“赵策” D.“秦策” 44. 《国殇》选自于屈原的创作的组诗( )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九章》 45. 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仗书》 46. 《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隐喻 B.寓言 C.典故 D.排比 47.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批驳冉有,其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比喻 C.比拟 D.夸张 48. 与孔子并称“孔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生活时代是( ) A.春秋后期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战国后期 49. 《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 ) A.秦孝公 B.秦穆公 C.秦惠王 D.秦昭王 50. 赞美《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家是 ( ) A.胡适 B.闻一多 C.周树人 D.周作人 51. 《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 ) A.心中的恋人 B.日本的妻子 C.心目中的的祖国 D.未实现的梦想 52.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 53. 冰心的《往事(一之十四)》一文创作于( ) A.1920 年 B.1922 年 C.1923 年 D.1925 年 5 / 35
54. 《断魂枪》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A.铺垫 B.象征 C.对比 D.类比 55. 诗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于诗集( ) A.《猛虎集》 B.《志摩的诗》 C.《翡冷翠的一夜》 D.《云游集》 56. “文章的通病总不外两种,一是不知选择,二是不知安排”这句话出自( ) A.鲁迅的《灯下漫笔》 B.钱钟书的《论快乐》 C.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 D.梁实秋的《谈时间》 57. 台词“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出之《日出》中的人物( ) A.黄省三 B.李石清 C.潘月亭 D.王福升 58. 奠定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地位的作品是( ) A.《槐园梦忆》 B.《雅舍小品》 C.《雅舍谈吃》 D.《实秋杂文》 59. 《故都的秋》是一篇( ) A.抒情散文 B.叙事散文 C.议论散文 D.游记散文 60. 闻一多诗集《死水》发表于( ) A.1923 年 B.1925 年 C.1928 年 D.1931 年 61. “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这句话出自( ) A.《围城》 B.《洗澡》 C.《论快乐》 D.《谈时间》 62. 《灯下漫笔》是一篇( ) A.叙事散文 B.短篇小说 C.报告文学 D.文艺论文 63. 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 ) A.谢婉莹 B.朱自清 C.郁达夫 D.李尧棠 64. 《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 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6 / 35
65. 《断魂枪》中的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小顺子 D.孙老者 66. 茅盾的《香市》是一篇( ) A.记事散文 B.写景散文 C.散文诗 D.回忆性抒情散文 67. 沈从文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68.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 ) A.17 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B.16 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C.17 世纪哲学家、政论家 D.16 世纪哲学家、政论家 69. “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一语出自( ) A.培根的《论学问》 B.梁实秋的《谈时间》 C.钱钟书的《论快乐》 D.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 70. 《米龙老爹》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是( ) A.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 B.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C.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D.自始至终运用第三人称 71. “姚纳”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翁( ) A.《断魂枪》 B.《日出》 C.《羊脂球》 D.《苦恼》 72. 在下列小说中,以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是( )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麦琪的礼物》 73. 屠格涅夫的《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74.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是( ) A.法国 19 世纪自然主义作家 B.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C.法国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法国 19 世纪现代主义作家 7 / 35
75. 《苦恼》作者契诃夫是 19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 ) A.诗人、小说家 B.诗人、戏剧家 C.戏剧家、散文家 D.小说家、戏剧家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一)参考答案 1-5. DBCCB 6-10. BBCAC 11-15. BBDBB 16-20. BACCD 21-25. DDCBD 26-30. AABBD 31-35. CBBDA 36-40. DBDAD 41-45. BCBCC 46-50. DBCBC 51-55. CBBCA 56-60. CABBC 61-65. CDDCA 66-70. ACBAB 71-75. DCCCD 8 / 35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勾选正确选项。) 1. 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有( ) A.《美的历程》 B.《美学散步》 C.《西方美学史》 D.《七缀集》 2.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3.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是( ) A.法国 19 世纪自然主义作家 B.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C.法国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法国 19 世纪现代主义作家 4.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创作主张的是( ) A.王安石 B.白居易 C.韩愈 D.欧阳修 5. 李清照《声声慢》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 A.国破家亡之痛 B.丈夫新丧之哀 C.人老珠黄之愁 D.孤苦无依之 6. 警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出于欧阳修的( ) A.《朋党论》 B.《醉翁亭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秋声赋》 7.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 文学家是( ) A.韩愈 B.苏轼 C.欧阳修 D.梅尧臣 8.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9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