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052]《财务会计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6 10:07:37浏览次数:50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会计、市场营销、金融学 课程名称【编号】:财务会计学 【005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以下题目每题 50 分,学生选择其中 2 个题目作答,答题时需标明题目序号。一、论述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哪些内容?分别加以阐述。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保证信息质量,会计核算应遵循一系列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三)可理解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不同企业,特别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做出决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条原则要求,无论企业是哪种所有制形式,处于何种行业,其会计核算都应当按照统一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尽量保持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及时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用会计语言把它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二是要把会计资料及时地传送出去。这两方面相互联系。(六)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指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要求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要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重点说明。(七)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指在会计核算中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要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预测时,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即要考虑企业的风险。当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采用低估资产与收益的方法和估足(高估)损失和费用的方法,如采用提取坏账准备金、加速折旧等方法。(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二、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 17%,该企业 2015 年 9 月发生如下业务:1.销售产品 100 件,单位售价 200 元,单位成本 100 元,该产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商品已发出,合同规定货款(价税合计)的付款条件为 2/10,1/20,N/30。企业于第 15 天收到货款。作出销售和收回货款的账务处理。2.向 B 企业采购原材料,价款 10 万元,增值税 1.7 万元,材料已到达并验收入库,发票已收到,货款尚欠。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 000 元。4.用银行存款缴纳上月应交增值税 2 万元。5.按规定本期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4 万元,教育费附加 0.6 万元,地方教育附加 0.4 万元。6.以存款支付当月办公费 0.2 万元,广告费 0.4 万元,罚款 0.1 万元。7.收到银行活期存款利息 100 元。8.结转本月损益科目发生额。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作相关会计分录。答:1.借:应收账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借:银行存款 23 166 财务费用 234 贷:应收账款 23 4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000 贷:库存商品 10 0002.借:原材料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应付账款 117 0003.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4.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5.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4 000- 1 -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4 000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6 000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 4 0006.借:管理费用 2 000 销售费用 4 000 营业外支出 1 000 贷:银行存款 7 0007.借:银行存款 100贷:财务费用 1008.借:本年利润 42 134贷:主营业务成本 1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24 000 管理费用 2 000 销售费用 4 000 财务费用 134 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营业外支出 1 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贷:本年利润 20 000三、A 公司和 B 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A 公司于 2015 年 3 月 31 日向 B 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为 200 000 元,增值税额为 34 000 元。当日收到 B 公司签发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该票据的期限为 6 个月。B 公司于当日收到商品,验收入库,并将购入的商品作为原材料使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2015 年 5 月 31 日,A 公司因资金需要,持 B 公司签发的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银行的年贴现率为9%,贴现收入存人银行。 要求:(1)计算票据贴现利息和贴现收入(计算贴现期间可按月计算,无须按天数计算)。(2)编制 A 公司收到票据、票据贴现和银行退回已贴现票据的会计分录。解:1. 贴现利息=234 000*9%*4/12=7 020 贴现收入=234 000-7 020=226 9802.A 公司会计分录:① 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② 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226 980 财务费用 7 020 贷:应收票据 234 000四、某企业 2×11 年 12 月 31 日的科目余额表如下:(单位:元) 科目名称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现金10 000 银行存款59 000 应收票据60 000 应收账款80 000 预付账款 0坏账准备(仅对应收账款计提) 5 000原材料70 000 低值易耗品10 000 生产成本9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55 000库存商品100 000 固定资产800 000 累计折旧 300 000在建工程40 000 无形资产170 000 累计摊销 20 000短期借款 10 000应付账款 70 000预收账款 0应付职工薪酬4 000 应交税费 13 000长期借款 80 000实收资本 540 000盈余公积 200 000未分配利润 200 000要求:根据科目余额表填列该企业 2×11 年 12 月 31 日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某企业 2×11 年 12 月 31 日 单位:元资产 期末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期末余额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货币资金69 000短期借款10 000- 2 -
交易性金融资产0应付账款70 000应收票据60 000预收款项0应收账款75 000应付职工薪酬-4 000预付款项0应交税费13 000存货215 00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流动资产合计419 000流动负债合计89 000固定资产500 000非流动负债:在建工程40 000长期借款80 000无形资产150 000非流动负债合计80 000非流动资产合计690 000负债合计169 000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实收资本(或股本)540 000盈余公积200 000未分配利润200 000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940 000资产总计1 109 00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1 109 000五、甲公司是一家批发销售 A 商品的商业企业,2011 年 3 月初 A 商品结存数量 300 千克,单价 2元,3 月份 A 商品的收发情况如下:日期 购入数量(千克) 购入单价(元) 发出数量(千克)3.8 200 2.23.104003.20300 2.33.282003.31200 2.5要求:1.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 2011 年 3 月 A 商品发出存货和当月结存存货的成本2.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 2011 年 3 月 A 商品发出存货和当月结存存货的成本答案:(1)移动加权平均法:单位成本=(原有成本+本次购入成本)/(原有数量+本次购入数量)3.8 购入 A 商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00*2+200*2.2)/(200+300)=2.083.10 发出 A 商品成本=400*2.08=832(3.10 结存 A 商品成本=100*2.08=208)3.20 购入 A 商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2.08+300*2.3)/(100+300)=2.2453.28 发出 A 商品成本=200*2.245=449本月发出 A 商品成本=832+449=1281本月结存 A 商品成本=2230-1281=949(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初结存成本+∑本月购入成本)/(月初结存数量+∑购入量)A 商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00*2+(200*2.2+300*2.3+200*2.5)]/[300+(200+300+200)] =2230/1000=2.23本月发出 A 商品成本=(400+200)*2.23=1338本月结存 A 商品成本=2230-1338=89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