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 (9048)《国际贸易》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4 15:07:43浏览次数:45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经济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 国际贸易 【9048】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1.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之比。2.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发现,作为资本丰裕国的美国,它所出口的商品的平均资本密集度低于它所进口的商品的平均资本密度,这个赫克歇尔-欧林定理的预测正好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3.贫困化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 A 国的福利水平将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需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增长国的进口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4)增长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4.普遍优惠制度(GSP):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低关税待遇。发达国家承诺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以扩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出口。5.世界贸易组织:是规范和协调当代国际经贸关系的权威组织,主要负责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组织实施多边贸易协定以及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它还是各成员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解决贸易争端、发展其贸易关系的场所。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1.分析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与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有何不同?答:大国征收进口关税会导致国际价格下降,小国征收关税不会导致国际价格下降。大国征税后可能会提高福利水平,但小国征税后的福利水平肯定下降。大国征税会改善贸易条件,小国征税不会影响贸易条件。2.“高工资国家不宜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评论之。答:维持高工资水平的正是那些非劳动密集型产品,挣钱多的都是那些高新技术。另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首先需要的就是人,人就要工资,如果工资高了那就没有竞争力会被- 1 -
挤压掉,这和高工资国家就矛盾了。3.非关税措施与关税措施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答:(1)灵活性和针对性(2)限制进口有效性(3)隐蔽性和歧视性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请比较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答: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有相似之处,即都主张对具体产业进行保护,而不像贸易乘数理论针对的是对各产业的全面保护。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体现为: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上,而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上;2、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追求的是受保护产业的成长与独立,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还看重受保护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3、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多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其欠发展产业的保护,而战略性贸易政策更能解释发达国家对某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保护。2.试述要素禀赋理论。答:(1)H—O 结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一国要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各国通过贸易可提高福利水平。(2)理论模型和假设: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 (2×2×2);完全竞争; 生产技术相同,边际成本递增;要素充分利用,要素可在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移动;不考虑交易成本;自由贸易;要素密度不发生逆转 (3)理论解释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各国国内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 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4)理论评价-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