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4 14:07:04浏览次数:43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姓名: 层次: 类别: 专业: 课程名称【编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63】 A 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一、解释题1.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价值。3.民主民主是一种管理国家的形式,其本质就是体现民意至上,即代表社会的主流意志的公意,又体现社会大多数的众意。4.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产生垄断,这是是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判断题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3.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和本质。(×)4.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5.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6.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7.相对剩余价值生成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强度。(×)8.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9.美食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10.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轮。(×)三、问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他有哪些主要特征?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它的主要特征是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2、辩证法的否定和形而上学否定的根本分歧是什么?答:辩证的否定观强调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而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否定看成是外在的否定,是彻底的否定和全盘的抛弃。3、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主要内容?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概括为 24 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答:(1)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2)资本积累的趋势①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加剧社会两极分化)②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③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形成深刻的矛盾。④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四、论述题1.结合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答: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央在全党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使我们党能够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答: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主要教训是: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长期、艰巨的过程。切忌犯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第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切忌简单、机械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的单一的纯粹的过程,它会受到国际- 1 - 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五、应用题1.根据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重大成绩。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要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提高人寿命,是应对社会存在的体现。(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因此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和政府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均寿命的成就就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体现。(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说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和发展的社会管理的完善,有何重要的影响。答:(1)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延长人民的寿命就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2)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提高人均寿命,可以使人民感受到社会进步和幸福,从而提高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进步。-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