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3年9月《金属学及热处理》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7 20:09:52浏览次数:55
1 / 4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金属学与热处理 复习题 一、填空题:1.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2.纯金属的结晶是由 (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组成的。3.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 ( 固溶体 )和( 化合物 )两类。4.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5.铁碳合金的室温显微组织由(α)和( Fe3C )两种基本相组成。6.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面为(111),滑移方向为(110),构成(12)个滑移系。7. 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 C 曲线分为( 珠光体 )、(贝氏体)、( 马氏体 )三个转变区。8. 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速度越( 小 );其 C 曲线的位置越( 右移 )。9. 20CrMnTi 是( 渗碳 )钢,Cr,Mn 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 ),Ti 的主要作用是( 细化晶粒 ),热处理工艺是(渗碳后直接淬火,再低温回火 ) 。10. 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使钢中的(渗碳体球化 ) ,它主要是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二、选择题:1. 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 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B )。 A.Accm-(30~50)℃ B.Accm+(30~50)℃课程名称: 金属学与热处理 2 / 4C.Ac1+(30~50)℃ D.Ac3+(30~50)℃3. 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是( B )。A.一个确定的温度值 B.一个温度范围 C. 一个临界点 D.一个最高的温度值4. 含碳量 0.45% 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中珠光体的相对含量为( C )。A. 58.5% B. 75.5% C. 50.5%5. 纯铁在 912℃以下的晶格类型是( C )。 A.密排六方晶格 B 面心立方晶格 C. 体心立方晶格 D.简单立方晶格6.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是( A )。A.溶剂的晶型 B.溶质的晶型 C.复杂晶型 7. 反应式 L+ ←→ 是表示 ( B )。 A.偏晶转变 B.包晶转变 C.熔晶转变8. 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是( A )。 A.边形核边长大 B.先形核后长大 C.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 D.枝晶生长9. 对于大型铸件,为细化其晶粒,常采用( B )方法来进行处理。 A.增大过冷度 B.变质处理 C.降低冷却速度对于大型铸件,为细化其晶粒,常采用( B )方法来进行处理。 A. 增大过冷度 B.变质处理 C.降低冷却速度课程名称: 金属学与热处理 3 / 410.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D )。 A.体缺陷 B. 点缺陷 C. 面缺陷 D.线缺陷三、判断题:1.纯铁只可能是体心立方结构,而铜只可能是面心立方结构。×2. 纯铁加热到 912℃时将发生 α-Fe 向 γ-Fe 的转变,体积会发生膨胀。×3. 结晶必须过冷,故过冷的液体必定结晶。×4. 置换固溶体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只可能是有限固溶体。√5. 铁素体与奥氏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固溶度不同,前者小而后者大。×6. 在 Fe-Fe3C 相图中,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都是在一定浓度和恒温下进行的。√ 7. 滑移变形不会引起晶格位向的改变,而孪生变形则要引起晶格位向的改变。√8. 滑移面是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滑移方向则是原子密度最小的方向。×9. 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主要取决于其形成温度。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珠光体形成温度越低,即过冷度越大,则片层间距越小。√10. 调质钢的合金化主要是考虑提高其红硬性。×四、问答题:1.写出钢号 16MnNb 和 1Cr18Ni9Ti 所代表的意思,并指出各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答:16MnNb 为低合金钢高强度钢,Mn 主要提高淬透性,Nb 细化晶粒和析出强化。1Cr18Ni9Ti 为奥氏体不锈钢,Cr 提高耐蚀性,Ni 形成单相奥氏体,Ti 形成碳化物防止晶间腐蚀。2. 用经锻造后缓冷的 T10A 碳素工具钢坯料制作钻头时,应进行何种热处课程名称: 金属学与热处理 4 / 4理?其目的是什么?各种热处理后得到何种组织?答:应进行正火:碳素工具钢锻后缓冷会出现网状碳化物,应先进行正火,消除网状碳化物,得到碳化物加珠光体组织;球化退火:目的是降低硬度、便于机加工、并为淬火准备均匀细小的粒状珠光体组织;淬火:加热至 AC1以上,保温后淬火得到隐晶马氏体和颗粒未溶渗碳体及残余奥氏体。产生相变强化,提高强度和硬度;低温回火:得到回火马氏体和颗粒未溶渗碳体,在保持高硬度条件下消除淬火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课程名称: 金属学与热处理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