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170]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9 13:09:11浏览次数:55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 英语、英语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0170】 B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题目:从下列 5 个题目中选做 2 题 1.以多恩(John Donne)的诗歌为例,说明玄学派诗歌有怎样的特征?2.迪福(Daniel Defoe)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如何表现欧洲白人与被殖民地土著人之间的关系的?3.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诗歌《多佛海滩》 是如何表现危机和走出危机主题的?4.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的小说《蝇王》表现出怎样的人性观?答:威廉·戈尔丁 1911 年 9 月出生在英国西南部的康沃尔郡。不顾父亲的反对, 戈尔丁决定献身文学事业, 最终成为了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不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戈尔丁被迫应征为海军。就是在这场战争中, 戈尔丁目睹了战争的邪恶, 丧失了人性本善的信念。他甚至在孩子的身上发现了从娘胎里带来的邪恶 , 这也为他日后最为著名的小说《蝇王》奠定了基础。威廉·戈尔丁《蝇王》的灵感来源于作者二战中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的经历。戈尔丁曾经谈起过他的这本书:“小说的主题探究了社会文明崩塌的轨迹, 进而触及人性缺陷这一问题。寓意在于 (人类) 社会的形成靠的是个体天性中的伦理道德因素, 而不是靠任何表面光鲜合理的政治体系。整本书本质上讲具有象征性, 但不包括故事的结尾成人威武雄壮地拯救了荒岛上孩子的情节。其实在现实中 , 成人也陷入了孩子们荒岛生活所象征的恶的泥潭。”[1]威廉·戈尔丁笔下的《蝇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岛上男孩儿冒险的故事:它表明社会必须有规则来控制它残酷的一面, 它也同时展示了规则缺失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作者力图揭示人性中固有的邪恶, 说明罪恶来自人心深处。他指出, 制造一个个罪恶, 或者将原本善良的东西改造成邪恶的毁灭性的力量, 正是人类自身的弱点, 因此, 社会的问题往往并非来自政治体制, 国家机构等方面的缺陷, 而是来自人性的缺陷。”[2]这是一本关于文明缺陷和人性弱点的书。没有社会规则, 野蛮和混乱就会无孔不入。社会把人们聚集起来, 社会规则需要人们学着遵守, 否则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就会丧失。小说故事的一开始, 故事的主要人物生活在有组织有规范的文明之中, 故事的最后文明坍塌被混乱无序所替代。“从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来看, 这部小说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对 20 世纪初西方民主、科学、理性和暴力等人类生存状况的间接批评, 理解成一部微缩化的西方社会历史的寓言化表述。”[3]1983 年在颁给戈尔丁诺贝尔文学奖时, 评审委员会对这部作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 《蝇王》尽管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但是虚构和叙述出了具有多样化和普遍化的神话意义, 映射出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连戈尔丁本人也声称, 这部小说是“期望通过揭示社会上的种种弊端, 来追溯人性的缺陷。”[4]戈尔丁在《蝇王》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非凡的叙事艺术技巧和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寓言意义。”[5]参考文献:[1]刘秉善.英语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 1 -
[2]行远.《蝇王》的主题、人物和结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5) :63-67. [3]管建明.《蝇王》人性恶主题中隐含的赎救主题[J].广西社会科学, 2007, (6) :121-124, [4]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5]王宁.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5.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说《远大前程》如何表现成长主题的?答: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最伟大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远大前程》是他晚期创作的一部堪称完美的作品,也是他的主要三部成长小说之一。在这本小说中,他用平易的第一人称、幽默诙谐的笔调,描述了皮普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充分展现了皮普在成长中性格的逐渐成熟和自我价值的确定过程。由此体现了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成长主题。它不仅给当时的那个时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也依然吸引和引导并启发着它的读者去思考。《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成长历程经历了童年时期、伦敦求学时期、梦想破灭,道德回归几个过程。《远大前程》描写了皮普从一个单纯、不谙世事的孤儿变成一个势力的假贵族,最后再到本性回归,逐渐成熟的成长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准则和成长等问题的思考[1]。首先是在任何时期,一个人应该始终保持善良、忠实的本性。皮普在经历一场精神危机后,最终本性得到回归,这才有了之后圆满的结局。其次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指引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远大前程》中,乔正是皮普的成长指引者和道德榜样。是乔的爱、行为和人格促使皮普去反省,在皮普的成长道路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最后就是苦难和奋斗意识。皮普最初平淡、波澜不惊的生活令他天真简单幼稚。但在经历了梦想破灭、债台高筑、面临牢狱之灾时,在姐夫的感化下,逐渐成长成熟,由此可见磨难是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催化剂。当然,梦想的实现是需要个人的奋斗。皮普最终也是通过自己在海外的多年奋斗而实现自己的远大前程[2]。《远大前程》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和教育意义的小说。给予年轻一代,特别是正处于寻找真正自我的青年大学生以启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找到他们真正的自我。阅读《远大前程》这一类的成长小说,不仅有利于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透过虚拟化的人类社会,以善恶的价值判断为表达方式,陶冶情操提升素质[3],而且能够鼓舞、激励和振奋大学生,使他们走出迷茫和困惑,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参考文献[1]狄更斯著.远大前程[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2]周道凤.查尔斯·狄更斯名著《远大前程》中皮普性格变化.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3]孟志明。狄更斯成长小说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9)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