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咨询心理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06 10:07:41浏览次数:48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课程名称【编号】: 咨询心理学 【0114】 B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分析题(50 分)儿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由于人们很难清晰地回忆起年幼时的生活,所有的回忆中都夹杂了长大后经验的处理,我们又很难和孩子用同一话语系统交流,成人往往“有色眼镜”来解读儿童的各种思想和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对自己最不了解的就是儿童阶段。根据以上描述,请分析:1、儿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答:(一)童心 1、灵性的感受:儿童是天生的“泛灵论”者,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儿童自己有灵性的感受,所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灵性的。 2、好奇的探究:儿童是天生的“探险家”。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都要去探究。 3、沉迷的活动:儿童是天生的“行动家”对儿童来说,心动就是行动。只要是他们自己愿意从事的活动,总是沉迷其中。 4、非功利的态度:儿童在各种自发的活动中,目的就在于活动的本身,在于活动的过程,没有功利的考虑 。 5、处在当下:儿童总是处在当下,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是即时性的和当时的环境与当时的感觉连在一起。 由于儿童总是处在当下,他们的想象和现实是不分的。 (二)成人羡慕 儿童生来处于弱势,一切都在成人的掌控之下,大人对儿童从来说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由此产生成人羡慕。成人羡慕后面的动力是人希望能掌控环境、获得自由的需要。 1、模仿成人角色:儿童会在各种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角色,并且极其投入,从中满足做成人的愿望,感受自己的力量,获得一种控制感。 2、成人依赖与服从:无比威力的大人对他们来说时很难逾越的障碍,只有服从;另外,限于自身的心身力量,他们又离不开成人的照顾和保护,由此又特别依赖成人,需要从成人那里获得安全和温暖。 3、自由成人假设:在儿童眼中成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们也许会在生活中学会一些控制。 (三)两级性思维与行动性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两级性的,进入小学改变也不是很大。在他们的头脑中,事物总有一个单线的因果关系,非黑即白、非好即坏。不要老师教,他们也会无师自通地用“因为……,所以……”造句来构造世界。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行动性 。 (四)情境、情绪控制 儿童的情绪结构比较简单,情绪的内容多与个体保存本能、安全感的获取和其他生物需要有关。 (五)语言限制 儿童对语言符号的象征意义理解有限,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澄清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借助语言去澄清与理解别人的感受。二、论述题(50 分)心理危机干预指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即不能回避,又无法运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对时,心理出现的一种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回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根据上述描述,请论述: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心理危机的特点?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答:心理危机:指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对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又称危机干预、危机介入、危机管理和危机调解。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一)心理危机的特点 1、危险与机遇并存; 2、危机的复杂性; 3、问题解决的困难性; 4、普遍性和特殊性; 5、难以回避的选择。 (二)成功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 1、丰富的生活经验; 2、娴熟的专业技巧;3、心理反应迅速; 4、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镇定的心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充沛的精力;其他)。干预的方法(一)四阶段模式 - 1 -
1、问题评估:明确事件、状态界定、探讨应付策略; 2、制定计划; 3、实施干预:舒缓和释放情感、正确理解现状、学习应对方式、获得承诺; 4、效果及反馈。 (二)危机干预六步法 1、确定问题;2、保证当事人安全;3、给予支持;4、提出并验证变通的应对方式;5、制定计划;6、得到承诺。-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