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章 诗经

发布时间:2024-03-06 09:03:48浏览次数:20
福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章 诗经一、什么叫风、雅、颂?古人为什么要用它为《诗经》分类呢?这个问题,汉以来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经过一千多年的纷争、探索和近代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风、雅、颂都是乐调名,《诗经》的分类是以音乐为标准的。 宋代学者郑樵,他在《通志序》中提出:风土之音曰“风”,朝庭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就是土调的意思。古人所谓风,多指声调说的。好象现在的申曲、昆腔、绍兴调一样。《诗经》其中的“风”,又称“国风”,即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也就是指相对于“王畿”一一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一一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对于地方乐而说的,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左传》:“天子之乐曰雅。”这大概是出于尊王的观念。好象现在人叫北京的乐调为京调,叫用京调唱的戏为京戏一样。风、雅的区别,好像现在地方调和京调的区别一样。《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清代学者阮元,从训诂学的角度,考察 “颂”的本义,说“颂”字即“容”字,也就是“舞容”的意思。因此,“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曲。这一解释是有说服力的。古代祭神祭祖是王朝的大典,要扮演歌舞,“颂”就是用于这种场合的一种舞乐。二、什么是赋、比、兴?前人从《诗》三百中归纳出所谓“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概括和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技巧,揭示出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点。 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 南宋朱熹认为: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卷一)简而言之: 赋即铺陈直叙,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即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笔况,使它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或更能暴露其本质;兴即起兴或发端,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 起头儿,然后再引出所要歌咏的事。 赋、比、兴三者交相为用,互为补充,构成《诗经》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三、《诗经》是如何编制的?1、采诗说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 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 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 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 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 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 2、献诗说 《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国语·晋语》六:“在列者献诗”。《毛诗·卷阿传》:“王使公卿献诗以陈其志。”3、孔子编纂说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 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 四、《氓》有哪些写作特色?(一)人物形象鲜明有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是个真诚、善良、勤劳而忠贞的女子。她向往而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她被氓的虚情假 意迷惑,私下许身给氓,表现了她的轻率。也说明了她的大胆果断;她订婚后对氓真诚思恋,婚后辛勤操劳家业,即使氓对她打骂凌辱,仍不变初衷,一如既往地爱氓,直到被遗弃,赶出家门时,才如梦初醒,毅然与氓一刀两断,愤怒地指责、控诉氓的卑劣行径,这是她不甘屈辱,不愿受命运摆布的一种抗争,展现出她性格中理智、坚毅果敢的一面。 氓是一个卑劣无耻、虚伪凶狠的负心汉,他先用假意的殷勤、誓言、占卜等手段,蒙骗女主人公的爱情和财产。婚后,便撕去面纱,奴役、打骂妻子,随着女子的年长色衰,将她一脚踢出家门。 (二)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1.用女主人公与氓的对比。对比的焦点是双方对对方的不同态度,两个人物的真假、善恶、美丑,正是在这对比中显示出彼此的强烈反差。 2.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对比。 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为“信誓旦旦”与“至于暴矣”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通过前后对比,互相映照,揭露其虚伪凶狠的本质。 女主人公则以她被休弃为界,也有着明显的转折变化,她由单纯、天真、热诚而略带几分软弱,转变为成熟、冷静、理智而坚强。这一转变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还显示出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赋这首诗里,除“桑之未落……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及“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几句外,全是用赋的手法,使人如同面对主人公,亲耳聆听她的倾诉,感受她的喜怒哀乐。 比“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初婚时年轻美貌和短暂幸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人老珠黄,遭人遗弃的不幸结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由于男子的变心,女子的痛苦无边无涯。 兴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既是比喻也是兴,意在引起下文,是比兴两法同时兼用。从诗中“抱而贸丝”的叙述来看,女主人公可能是一个以缫丝为业的农家女子,家园周围,种有桑树,因而咏及桑叶,既是用她熟悉的自然景况来比喻爱情的盛哀,又是见物起兴,触类联想,引发自己的悲伤和感叹。 五、《氓》如何刻画人物的性格?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1.用女主人公与氓的对比。对比的焦点是双方对对方的不同态度,两个人物的真假、善恶、美丑,正是在这对比中显示出彼此的强烈反差。 2.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对比。 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为“信誓旦旦”与“至于暴矣”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通过前后对比,互相映照,揭露其虚伪凶狠的本质。 女主人公则以她被休弃为界,也有着明显的转折变化,她由单纯、天真、热诚而略带几分软弱,转变为成熟、冷静、理智而坚强。这一转变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还显示出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的辩证关系。六、《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1、抒情诗传统:《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卫风·氓》这类偏于叙述的诗篇,其叙事也是为抒情服务的,而不能简单地称为叙事诗。《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了如此众多、水平如此之高的抒情诗篇,是世界各国文学中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 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风雅与文学革新:《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史记·屈原列传》)《离骚》及《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 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他的诗歌革新主张,就是要以“风雅”广泛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肃崇高的思想性,以及质朴自然、刚健明朗的创作风格,来矫正诗坛长期流行的颓靡风气。不仅陈子昂,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的优良传统。 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一);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其六),杜诗以其题材的广泛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而被称为“诗史”;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着空文” (《读张籍古乐府》),实际上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旨趣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诗歌创作中,从宋陆游到清末黄遵宪,也代不乏人。 3、比兴的垂范:如果说,“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比兴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后世诗歌中的兴象、意境等,都可以在《诗经》里看到萌芽。 后代的民歌和模仿民歌的文人作品中,以兴句起头的很多。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以及魏晋时期许多文人的创作中,都不乏其例,这明显是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而兴句和所咏之辞融为一体,构成诗的意境,则是《诗经》比兴发展的更高阶段。 《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同时,《诗经》中不一定有寄托的比兴,在《诗经》被经学化后,往往被加以穿凿附会,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因此,有时“比兴”和“风雅” 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而许多诗人,也紧承屈原香 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 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 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 歌的光辉起点。第二章 庄子一、请阐述庄子的哲学观点。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所谓的“道”,简单说可以归纳两点,一是指宇宙的本源,即宇宙最根本的存在,宇宙万物产生于“道”;二是指自然客观规律。关于“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由于庄子在阐述中,从自然层面扩大到社会生活层面,致使这一思想出现了片面化和消极的倾向。我们常说的“老庄哲学”这概念,无形之中就打上了这烙印,往往忽略了“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 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地》)、“道通为 ”(《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摒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其二,庄子在老子有关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除了产生万事万物的“道”是绝对不变的存在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这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对于如何跨入这 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而在《逍遥游》篇有着集中而形象的描述。庄子认为, 个人只有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在利益面前“无己”,在事业面前“无功”,在荣誉面前“无名”,才可能“乘天地之正”(掌握自然规律),而“御六气之 辩”(驾驭天气变化),走上自由之路。 其四,《庄子》书中也反映了一些生活中的辩证认识,其中描述最多,表现最为充分的,是关于“无用之用”的命题。这一命题的论述,例证视角广泛,内含丰富,既包含“善于大用”、“物尽其用”的思想,又含有“有失必有得”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理念。有的学者把庄子这类的认识称之 为“庄子处世哲学”,并冠以“滑头”二字。 其实,这种学者既忽视了社会生活中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和人们对这规律性认识的必要性,也忽略了庄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当时庄子正处于昏君乱臣当道的战乱时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重税与苦役双重压榨下的百姓们,能够避免尸横草野已经算是万幸了。对此,庄子不仅寄予无限的同情,还能从认识论的高度,提供“处浊世避患害之术”(王先谦《庄子集解》),何“滑头”之有?这正是庄子的伟大之处。二、庄子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庄子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反映在庄子思想和庄子文学成就两大方面。从思想方面看,由于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的学说,在当时,形成了与儒、墨鼎立的形势,而后作为儒道释三大家之的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国近两千年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作为老庄哲学思想,他们提倡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旷达超脱,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为人处事上的清廉正直和真实无假的理想人格的塑造,都是有益于人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提高的,对儒学提倡的敬业献身精神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当然,老庄思想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因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相反相成的,倘若一味地追求“无为”的境界,脱离作为社会人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也将走向反面。如果说庄子的哲学思想尚须有积极与消极的鉴别,而庄子在文学艺术领域所开创的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及其创作手法,则完全是积极的和进步的,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诸如风格的多样化,创作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针对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与艺术表现上的浪漫主义手法,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地重大影响。 庄子思想对历代的学者、作家都有很深的影响。诸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等人,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汲取有益的东西,成就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卓著地位。我们相信,现在和未来的人们,会有更多的人从《庄子》书中获得更多的教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