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3]《社会心理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0 11:07:23浏览次数:43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 社会心理学【9043】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分析题(本大题一共 7 个题,从中选做 5 个题,每题 20 分,共 100 分) (答题要求:看清楚题目要求,选做其中的 5 个题。每个题都要先阐释概念,然后再展开论述,论述时要把握要点,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进行要点论证。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清晰)1.试述合作与竞争的内涵及影响因素?2.何谓人际吸引?从哪些方面可以保持一个人的人际吸引力?3.试述归因的内涵及其归因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偏差。4.何谓从众?并论述影响从众的社会心理学因素。5.何谓态度?并论述态度形成的特点。6.何谓社会化?并论述社会化的心理机制。7.何谓刻板印象?并论述印象形成的主要方式。答 1、在全球化和社会变化更为迅速的时代,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合作,竞争与冲突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侧面。很显然,社会文化的,群体的,人际的,个人的等各种层次的因素,都可能对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生影响。中国讲究“礼尚往来”,而在合作中,则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说的就是人际交互作用。良好的合作环境的建立需要通过主动的接纳和付出来赢得,这有利于合作环境的赢得,并阻止恶性竞争的发生。沟通在合作中无疑是最关键的。言语沟通在促使双方讨论计划,增进彼此了解,做出承诺和使对方信服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作用。在韩朝关系和美朝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韩国与朝鲜在种族问题上的同一,当美国试图对朝鲜采取压服式方式解决朝核问题时,韩国却站在在许多方面还威胁自身安全的朝鲜一方。种族的共同,拉近了韩朝两国的距离,时双方在许多重大事务中采取合作的方式。我们谁都想要第一,这必然会让其他人屈居亚军甚至季军。而又如我们学校参与评估,全校同学的积极配合才能显示出效果。这就是奖惩结构。前者是“竞争性相互依存”,后者是“合作性相互依存”。- 1 - 答 3、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主要偏差:  答:常见的归因偏差: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罪偏差;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3.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答 4、从众是在群体直接或隐含的指导或压力下,个人的态度行为向着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因素:1、群体因素   (1)群体的一致性   (2)群体的规模   (3)群体的专长性    2、个体因素   (1)消费者的自信心   (2)消费者的自我介入水平   (3)消费者对群体的忠诚程度答 5、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形成: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答 7、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使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刻板印象主要应用于社会生活、组织管理领域。形成原因: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可是,定型化一经形成,就很难打破,并且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看过驯象的人都知道驯象人只需要把象用绳拴在竹竿上就可以了,许多人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终于放弃了努力。再比如,市场咨询公司在招聘入户访问的员工时,一般都喜欢选择女性,而不太愿意要男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人的心目中,女性一般比较善良,具有亲和力,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入户访问时不会对主人造成太大的威胁;而如果换成身强力壮的男性,要求入户访问,则被拒绝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为他们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情,增强人们的戒备心理。尽管大家都知道,事实并不是那么绝对的。由此也可见定型化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有多大。-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