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计划工作和策略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4-21 15:04:58浏览次数:140《护理管理学》第三章 计划 计划工作和策略的关系一、决策是管理的中心环节,影响着管理各功能的发挥 管理和决策,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行政组织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起点,决策的优劣,直接制约着管理的好坏。首先,管理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目标,就是管理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因此,目标的选择与确定,决定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制定目标首先面临选择目标的决策。目标是主观的,又是具体和现实的,不仅有长远目标,还有近期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等。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现实可行又具有吸引力,直接制约着管理的成败。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实现目标如探囊中之物,唾手可得,便调动不起人们的积极性;定得过高,如“水中月”、“镜中花”,让人可望不可及,则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正确目标的制定,需要以科学化为前提,那就是要在收集和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如:国内外政治、经济及同行业的发展形势,国家及上级部门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本组织系统内部人、财、物各方面的状况等)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在多个可选目标中确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具有发展趋势的目标,这就是决策。事实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决策在前,行动在后。正确的决策,可以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勃勃生机,而如果决策错误,不仅其后的一切努力都将徒劳无效,甚至会造成巨大损失,有时比不决策更坏。决策是管理的主要内容,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并非只是对目标的确定。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每一步骤,都离不开决策。确定了目标,只是管理的开始,为了达到目标,必须拟定一个计划,将实现目标的过程分为一个个阶段和步骤,预先确定先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去做。计划是对实现目标的未来各种行为过程作出抉择,为通向目标铺设桥梁。实现目标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哪种最为快捷、最优胜,需要管理者作出抉择,这也是一个决策过程。计划的实施,又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组织协调人们的行动,包括协调人与工具等活动对象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织机构如何设计,人、财物如何优化配置才能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最大潜能;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有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协调好各部门、各成员间的关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系统内部功能的损耗,齐心协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等,都需要决策。由于人是有主观思想的,对人的管理最难,决策也最为复杂。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管理必须适应并反应客观变化,人们既要不时纠正因各种因素造成的对原计划的偏差,又要随时根据变化了情况和原计划实行阶段的效果调整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控制中的决策。 以上可见,决策是管理的首要和中心环节,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整个管理活动,就是这样一利,决策一执行一反馈一再决策一再执行一再反馈的循环往复,使管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环环相扣,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纵观管理的每一步的决策(目标、计划、组织、控制),几乎都经历三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方案、选择最优方案。而这三个阶段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如,第一阶段,面对大量情报要分析、取舍,需决策;第二阶段,依据第一阶段收集的材料,拟出各种备选方案,其决策性更明显。事实上,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员在前两个阶段上所花的时间更多。因为只有把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在第三阶段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被世人称为“管理之父”、“决策奇才”的赫尔伯特•西蒙言称:“管理就是决策”。在现代管理中,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相当多的一类问题都可以归纳为某种特定环境中的决策问题。因此,管理学将主要着眼点放在决策上。决策论和对策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运筹学、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已成为现代管理学的支撑系统。 二、决策与管理的辩证关系 决策水平决定了管理水平。决策与管理,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两者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管理离不开决策.决策中有管理。人们逼近目标,靠的是决策,而决策的有效实施,依靠的又是管理。决策水平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管理效果,管理的效能反映了决策的水平。在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有利的客观条件可能因
决策失误而丧失贻尽,而不利的客观条件却因决策成功而获得转变。管理不当,好决策也会有负效应。管理和决策,首先表现为社会的实践活动,但透过现象看,其过程实际上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管理中的决策环节,正是人的主观认识活动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表现,决策实施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由于管理是目的性很强的有计划的活动,其主观意识性很强。成功的决策和管理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人的认识并非完全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也由于客观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决策并不仅仅是对两个以上方案作出最优抉择而告结束,而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包括决策实施中的信息反馈和追踪决策。反馈原理正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代管理中的贯彻和体现。一般来说,好的决策就会收到好的效应,但好的决策有时也会出现负效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根据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其他地方和其他人,这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些年来,确实有不少人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先富了起来,但同时,也有那么一批人,并不通过劳动却暴富起来。究其原因,是一些改革的举措缺乏配套措施,致使管理上出现了失误,使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钻法律政策的空子,或偷税漏税;或利用职权,侵吞人民财产。由此可见,好的决策还需好的配套措施和好的管理,好的决策还需具有好素质的人来实施。素质不高,执行也就不得力。如果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来实施,势必钻空子、谋私利,使好决策变了样或付之东流。好决策出现负效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决策本身并不是尽善尽美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往往只要总的方向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决策举措,就应加以肯定和实施,大胆去闯。这就难免会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甚至某些不正确的缺陷,这是认识和实践过程的不完全统一,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管理的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和完善决策而得到解决的。 三、正确的决策来源于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理论指导 “运筹筛幌之中,决胜干里之外”是形容古代兵家卓越决策才能的一名成语,也就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实现。在当今复杂的管理活动中,如何才能正确运筹、稳操胜券?我们认为,正确的决策来源于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理论的指导。管理理论是管理实践的先导,这种先导作用在现代管理中十分突出。而管理理论本身都是在以往的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是以往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然而,正如世间万物都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但并非人人都能掌握它,并非参予管理的人都懂得管理理论,因为管理理论不是管理实践的自发产物,它是管理活动和过程的自觉总结。因此,管理者只有在管理实践中,善于思考、学习和总结,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反过来又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