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0]数学教育学西南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0 10:09:26浏览次数:52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教育) 课程名称:数学教育学【0350】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 简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1. 简述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的基本要点答:(1)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的反应(3)对学生的反应要有及时的反馈和强化(4)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进度(5)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把错误降低到最低的限度。2.简述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涵义及其特征答:所谓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务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有以下的特征:(1)数学活动经验,是具有数学教学目标的主动学习的结果。(2)数学活动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食物进行具体操作和探究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抽象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3)数学活动经验,是人们的数学现实最贴近现实的部分。(4)学生积累的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和探究性学习联系在一起,使其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实践与综合运用题(60 分)你是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学生适应新的数学学习,采取哪些有效的衔接措施?(选择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学生,其中之一作答)答题提示:1.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归纳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学生面临新的数学学习在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15 分)2.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将会产生什么影响;(15 分)3.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度过适应期,你采取哪些有效的衔接措施,给出具体个案。- 1 - (30 分)答:一年级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小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概念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发展了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在往返学校路上,通过“走一走”等建立起“千米”的实际长度的概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再如解答简单应用题时,根据问题找出所需的已知条件就是分析的过程,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所能解的问题就是综合的过程。解答复合应应用题时,分析、综合就较为复杂。先把复合应用题分解为几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进一步分析解每个简单应用题所需的已知条件,然后把已知条件成对的结合,连续地解答几个简单应用题,最后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两步应用题:“同学们做了 12 朵红花,8 朵黄花。送给幼儿园 15 朵,还剩几朵?”想:要求还剩几朵,须知道什么?一共做多少朵,送了多少朵。(分析)一共做多少朵知道吗?那么要先算什么?要求一共做多少朵,须知道什么?做了几朵红花,几朵黄花。(分析)题里告诉了什么?怎么求一共做多少朵?(综合)-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