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287]《教育经济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9 13:09:29浏览次数:58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初等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经济学【0287】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5 小题,总分 50 分。1.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投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投入包括:(1)教育事业费拨款:指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科目中的“教育事业费”拨款数。(2)科研经费拨款:指高等学校从中央和地方取得的属于财政性拨款的科学研究经费。(3)基建拨款:包括“教育基建”和“部门基建中用于学校和教育事业单位的经费”。(4)其他经费拨款:指除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城市教育费附加以外的其他属于财政性的经费拨款,包括专项拨款和非专项拨款等。2.教育收益的分类 答:教育收益是指由教育投入而获得的回报。依据不同的标准,教育收益可以分为:(1)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2)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3)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4)投资性收益与消费性收益3.范围经济原理产生的原因答:从短期看,企业通过生产多种产品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从长期看,范围经济的产生还源于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有利于占领更为宽广的市场,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4.什么是市场经济?它有哪些特点?答: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 1 - 是自主性、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开放性。5.教育对个人就业影响的意义答:第一,它赋予教育新的价值;第二,丰富了人们选择接受教育的动机;第三,极大地推进了当时欧美国家科技的生产性应用,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教育与就业的联系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二、论述题:每小题 25 分,共 2 题,总分 50 分。1.论述实现学校经营目标的影响因素答:(一)学校经营的规模和范围问题。学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指学校在经营活动(教学和科研等)过程中,随着学校规模与范围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是反映学校规模和范围与成本收益变动关系的经济现象。借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指导学校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在社会总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节省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教学活动。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与机构,其一切活动都以教学活动为核心,教学活动是学校经营效率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的过程,因此,学校经营的目标可以通过研究教学活动,特别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的经济分析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而实现。(三)正确处理学校经营规模、范围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其规模和范围应该在合理区间内,使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和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人力资源的潜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学校经营效率和教育质量。2.论述教育中政府失灵的表现答:(一)教育决策失误。政府工作人员作为经济人,不合理地制定或实施教育决策,都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二)教育行政管理过度集中(三)教育机会配置不平等。要保证贫困地区的儿童获 得与发达地区的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市场调节会失效,但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调节也存在局限性,也不能有效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性的实现, 教育机会的配置依然不平等。(四)教育资源配置的系统性。短缺地方政府的官员,在“标尺竞争”这种激励体制的影响下,为了在政府工作目标的综合评价和考核中,取得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好的业绩名次,在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教育经费投入,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系统性短缺。标尺竞争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契约理论中通常被视为相对绩效评估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征在于,决定最终胜负的是参赛人的竞赛结果的相对位次,而不是绝对成绩,因而易于比较和实施。(五)学校教育运行的低效率。一方面,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社会消费公共产品缺乏明确的“成本—收益”核算标准,因而难以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无法从外在促进学校提高办学效率。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决策者利益不挂钩,权责不对称,学校缺乏内在动力高效使用教育资源。(六)学校寻租行为。自《教育法》颁布实施后,学校拥有了一定的财务自主权,作为经济人,会追求教育经费最大化,经费来源不同程度受到了政府的控制,因此学校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从- 2 - 政府部门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租金,产生了学校寻租,这种行为毫无悬念地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