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发布时间:2023-11-15 21:11:23浏览次数: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第一章) 一.判断题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答案:Y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Y3.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答案:N4. 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答案:N5.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如道、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神或者上帝等,世界包括人本身是由这个客观精神所派生、所决定。( )答案:N6. 不可知论认为,人类的任何认识都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可能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 )答案:Y7.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Y
8.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答案:Y9. 物质的根本性质是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也不能被人类所认识。( )答案:N10.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客观性。( )答案:N11.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答案:Y12.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答案:N13.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答案:Y14. 辩证法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答案:N15.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答案:Y16.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Y17.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偶然的、稳定的联系。( )答案:N
18. 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答案:N19.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答案:Y20.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答案:Y二.单项选择题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A 一元论和二元论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答案:D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反映论和先验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答案:B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答案:A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答案:B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答案:A6.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答案:B7.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答案:C8. 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答案:A
9.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答案:A10.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答案:C11. 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答案:A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答案:A三.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答案:ACD2.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答案:ABCD3.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因祸得福,祸福相依答案:ABC4. 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答案:ACD5. 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答案:ABCD6.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