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畜禽生产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0 11:07:21浏览次数:5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 畜牧兽医 课程名称【编号】: 畜禽生产学【 1011 】 A 卷 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判断分析题(以下 4 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3、牛的初配年龄一般根据体重确定,达到成年体重的 80%时即可配种。(错误)母牛第一次出现发情征状,称为初情期。奶牛一般 6-12 月龄开始出现初情期,黄牛 6-8 月龄。国外肉牛品种一般 10-15 月龄。4、初乳的生物学功能与常乳完全一样,犊牛是否吃初乳对犊牛成活率没有影响。(正确)二、论述题(以下 6 题任选 4 题,每题 20 分,共 80 分)1、猪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答:(一)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 猪的性成熟早,我国地方品种生后 3~4 月龄,培育品种生后 5~6 月龄达到性成熟,6~8 月龄可以初次配种;猪是常年多次发情的家畜,受季节、气候的影响比较小,常年可以配种繁殖;猪的妊娠期短 ,平均为 114 天。母猪一年可产仔 2 胎以上;猪是多胎动物,一般每胎产 10 头左右,我国的太湖猪以繁殖力高而著名,每胎产仔 15 头以上;如果后备母猪于生后 6~8 月龄配种,则 9~11 月龄产仔,这种采用头胎留种的方式,世代间距仅为一年,一般为 1~1.5 年。种公猪的繁殖力高于母猪,同一时期可以为许多头母猪配种。 (二)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 猪与马、牛、羊相比,胚胎生长期和生后生长期均较短,但生长强度大。由于猪的妊娠期短,同胎仔猪头数又多,所以胚胎期发育程度远不如马、牛、羊充分。初生重小,仅为 1 千克左右。猪生后生长发育很快,仔猪生后 1 月龄体重为初生重的 5~6 倍,2 月龄体重为初生重的 13~15 倍,为 1 月龄体重的 2~3 倍,相对增长强度大。肉猪生后 6 月龄体重能够达到 90~100 千克,为出栏的最佳体重,相当于初生重的 90~100 倍。而牛和马只有 5~6 倍,可见猪比牛和马相对生长强度约大 10~15 倍。(三)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泛猪虽然属于单胃动物,但具有杂食性,采食的饲料介于肉食与草食动物之间,即能吃植物性饲料,又能采食动物性饲料,因而可供采食的饲料种类多,来源广泛。但是,猪与草食家畜不同,不能利用粗钎维含量很到的类饲料。猪日粮中粗钎维含量愈高,日粮中精饲料利用率就愈低。在猪的饲养中,注意精、粗饲料的适当比例,控制粗纤维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保证日粮的全价性和易消化性 (四)对环境温度敏感,仔猪怕冷,大猪怕热猪是恒温动物,在正常条件下,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猪通过自身的调节体系,维持正常体温。严寒和酷暑不仅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在临界温度下,还会造成生理障碍而导致死亡。 (五)屠宰率高,肉脂品质好 猪的屠宰率因品种、体重、肥育程度而有差异,一般可以达到 68~75%。猪的骨骼细,因而可食部分的比例大。猪肉营养价值高,每 1 千克猪肉含有 3000 大卡左右的热能,含有蛋白质 16%以上,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丰富,因而猪肉的品质优良,风味好,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动物想食品。(六)听、嗅觉灵敏,视觉较差 - 1 - 猪的嗅觉很灵敏,对气味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凭借对外激素化学信息的灵敏嗅觉,保持群体之间,公母之间,母仔之间的密切联系,依靠嗅觉寻找食物,微量营养元素和主处等。猪的听觉灵敏,可以鉴别声音的强弱,音调,节律等。猪的视觉差,视力范围小,对光的强度,颜色和物体的形状分别能力较差,对动态的人、物分别能力较强。(七)适应性强、分布广猪的适应能力很强,是世界上分布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除因宗教和习俗原因而禁止养猪的地区外,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有猪的饲养,但世界各地猪的饲养数量上有所不同。猪的分布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受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与农业发展和人口密度有关。从生态学上的适应性看,表现在对气候寒暑的适应,对饲养方法和方式(自由采食和限饲、舍饲和放牧)的适应,这是它们饲养范围广泛的重要原因。2、母猪泌乳特点及其影响泌乳力的因素?答:(1)吃足初乳母猪产后 3 天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由于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能力。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免疫抗体、镁盐等。初乳酸度高,有利于消化,能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增进健康,提高抗寒能力,促进胎粪排泄。仔猪出生后 1 小时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如果初生仔猪吃不到初乳,则很难育活。 (2)补铁铁是造血原料。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只有 30-50 毫克,仔猪正常生长每头每日需铁 7-8 毫克,母乳中含铁量很低,每头仔猪每日从母乳中得到铁不足 1 毫克。所以,如果不给仔猪补铁,其体内铁将在 1周内耗完,仔猪就会患贫血症。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皮肤可视粘膜苍白、被毛蓬乱无光泽、下痢、生长停滞。病猪逐渐消瘦衰弱,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补铁常用方法是在仔猪出生后 2-3日内,肌肉注射铁制剂(右旋糖苷铁等)每头剂量 150 毫克铁。 (3)补料母猪泌乳高峰为产后 20-30 天,40 天后显著减少。母乳满足仔猪营养需要的程度是:3 周龄为 97%,4周龄为 73%,8 周龄为 28%。母乳量逐渐减少,仔猪越长越快,这就产生了营养供求矛盾。需要人为干预提早训练仔猪开食,否则待母乳减少时仔猪还不习惯吃料,必然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另外,仔猪消化系统不发达,机能不完善,提早开食,能刺激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和分泌机能完善。一般仔猪出生后 5 日龄训练饮水,7 日龄训练开食,到 20 日龄能大量采食饲料。用于哺乳仔猪的饲料一定要营养全面、易消化、适口性好、并且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仔猪采食后不易拉稀等特点。最好制成经膨化处理的颗粒料,保证松脆、香甜适口。3、论述高产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技术及饲喂方法。答:(1)泌乳早期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目标 此期母牛的消化能力和食欲处于恢复时期,采食量由低到高逐渐上升,奶中分泌的营养物质高于进食的营养物质,母牛须动员体贮进行泌乳,处于代谢负平衡,体重下降。 此期的饲养目标是尽快使母牛恢复消化机能和食欲,提高其采食量,在提高母牛产奶量的同时,力争使母牛减重达到最小。 饲养方法:产后第一天按产前日粮饲喂,第二天开始每天、每头牛增加 0.5~1.0kg 精料,2~3d 后每天增加 0.5~1.5kg 精料,只要产奶量继续上升,精料给量就继续增加,直到产奶量不再上升为止。 饲养措施:多喂优质干草,最好在运动场中自由采食。青贮水分不要过高,否则应限量。多喂精料,- 2 - 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必要时可在精料中加入保护性脂肪,日粮精、粗比例可达 60:40~65:35。 (2)泌乳中期的饲养泌乳中期又称泌乳平稳期,此期母牛产奶量已经达到高峰并开始下降,而采食量则仍在上升,进食营养物质与奶中排出的营养物质基本平衡,体重不再下降,保持相对稳定。此期的饲养目标为尽量使母牛产奶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下降不要太快。 饲养方法上,可尽量维持泌乳早期的干物质进食量,或稍微有些下降,而以降低饲料的精粗比例和降低日粮的能量浓度来调节进食的营养物质量,日粮的精粗比例可降至 50:50 或更低。这样可增进母牛健康,又降低饲养成本。 (3)泌乳后期的饲养泌乳后期母牛的产奶量在泌乳中期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且下降速度加快。采食量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进食的营养物质超过奶中分泌的营养物质,代谢为正平衡,体重增加。此期的饲养目的除阻止产奶量下降过快外,要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并使母牛有一定的营养物质贮备,以备下一个泌乳早期使用,但不宜过肥,按时进行干奶。此期理想的总增重为 98kg 左右,此期在饲养上可进一步调低日粮的精粗比例,达 30:70~40:60。4、牛的品种按经济用途可划分为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答:乳用牛品种: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 肉牛品种:利木赞牛、夏洛来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 乳肉兼用品种:西门塔尔牛 我国黄牛品种:蒙古牛、延边牛、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黄牛 水牛品种:沼泽型:滨湖水牛、德昌水牛、温州水牛、江河型:摩拉水牛、槟榔江水牛牦牛:青藏高原型、横断高山型5、阐述生产中如何提高种鸡蛋孵化效果的措施。答:孵化操作规程: 预热:入孵前一天,种蛋码放好,室温下预热。 上蛋:上蛋 时间 16 点左右,使大部分雏鸡在白天出壳。 孵化机管理:温度、湿度、通风、翻蛋。 照蛋:鸡胚 7d 和 19d 各照蛋 1 次,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 移盘:将孵化器中胚蛋移至出雏器中。孵化至 18、19 日龄。 出雏:拣出雏鸡同时去除蛋壳,一般每 6 小时拣 1 次。 1、种禽质量 要求种禽生产性能高、无经蛋传的疾病、饲料营养全面、管理良好,种蛋受精率高,无经蛋传的疾病,如:白痢、白血病和霉形体支原体病等。 2、种蛋的质量 清洁度、蛋的大小、蛋形指数、蛋壳颜色等 3、种蛋的保存 种蛋保存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 1 周时间。种蛋保存适温为 13~18℃,相对恒温。必要性:及时消毒 (1)第一次消毒:原则上种蛋产下后应马上进行。一般集中收集几次后马上进行。 (2)第二次消毒:在入孵器内进行熏蒸。 (3)第三次消毒:在出雏器进行熏蒸。 - 3 - 消毒方法:甲醛熏蒸法(密闭);过氧乙酸熏蒸法; ClO2 喷雾法。种蛋的选择方法:第一次选择:鸡舍内收集种蛋时、剔除过大过小、破损、污染、畸形蛋等。第二次选择:种蛋送至蛋库内、剔除漏网或运输破损蛋。第三次选择:孵化车间码蛋入孵时 、剔除运输破损蛋。感观选择:眼看、耳听、手摸、鼻嗅。     眼看:清洁度、蛋大小、蛋形、壳色。     照蛋透视:裂纹、砂皮、钢皮、气室异常、血斑。     剖视抽查:新鲜程度、气室、血斑、肉斑。- 4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